网络时代的人文情怀 - 边走边唱 - 王永飚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0 次) 时间:2000-10-22 10:49:03 来源:王永飚 (王永飚) 原创-IT

10月19日夜,周刊分外热闹,更准确地说,是周刊网站分外热闹。
十一郎、深圳小熊等攀登玉珠峰的深圳山友,来到周刊网站,与网友进行“雪山对
话”。同一时间参加是次路演的,在北京,有登山界德高望重的马哥,远在成都,有深
圳首次成功登顶玉珠峰的登山爱好者王石,在汕头,有这次登山当了逃兵的张威。
凭藉网络工具,所有喜欢登山或者喜欢周刊亦或两者都喜欢的朋友,得以穿越时空的间
隔,自由交流。
网络时代最重要的精神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自由。
然而,网络的速度、打字的快慢、表达方式喜好的不同,对于我们依然是无形的限制。
更远一些的,从蚂蚁般的网络时速,到网络版权、税收等即将出台的立法,到意识形态的无形压力,再到纷纷倒下的纳斯达克各路英雄,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所谓的自由天堂梦无非是一场虚妄。
在与网络肌肤相亲的过程中,我们发觉,我们仍然处于卢梭的悖论当中–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但如果说《万科》在网络时代的人文情怀有什么不一样,我的回答仍然是,自由。
自由本身并没有问题,就象平等、公正、信仰这一类词语,可以意会,但不可言说。因此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启示,不是自由的必要与否,存在与否,也不是实现自由采取何种形式,实现困难与否,而是“自由交流”的内在精神。
在今天的《万科》,这种精神具体而微地体现为平等的交流平台,自由的思想空间,独立的个人立场,互动的对话方式。
凭藉网络的冲击动力,“自由思想,兼容并包”再次成为可能。
《万科》倡导多年的人文情怀,亦由此得以扩展、延伸。
>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象周刊这种身份不明不白的内部刊物,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让一批心中藏有理想的群落集聚到一起,为之心甘情愿地折腰。也有很多人不明白,《万科》为什么甘愿在这种不尴不尬的角色中放声歌唱,演绎一份属于自己群落的思想与才情。
其实早在94年的少洲时代,周刊就曾经正式考虑过公开发行的问题。
我们曾经试图作过解释,比如公开刊物只能说读者想听的话,而我们却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横截面。
吸引我深入其中的,是这样一些问题:
为什么巴曙松、赵晓、钟伟、高辉清这些博士,在自己繁忙的研究工作之余,还要为周刊经济人俱乐部这块园地非常不经济地灌水劳作?为什么汪丁丁、张军、王则柯这样一些经济学者,会选择《万科》这个平台,和一批年轻人平等、自由地交流?为什么以边缘自居的一帮登山爱好者,会心甘情愿地与毫不相干的《万科》扯上关系,还在周刊主页上进行什么路演?为什么有如此之多认识不认识的读者,将《万科》视为自己的家园,为《万科》一点小小的进步而欣喜,为《万科》一点小小的瑕疵而耿耿于怀?
我想,正是这样一种既不经济、也不市场的独特的理想主义光芒,引导我们象一条条不同方向的溪流,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汇聚成江河,汇聚成大海。
《万科》,就这样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开放的心态、自由的交流平台、理想的现实主义姿态,在一群最为市场化的人群中间,在一批最早市场化的企业中间,奋力前行。

在我的心目中,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的《万科》,是雪夜中的一垄篝火、一壶暖酒,和无数智慧幽默的笑谈。
大雪纷飞的夜晚,我们凭藉这一垄篝火、这一壶暖酒,开始了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