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5 次) 时间:2000-10-18 15:13:13 来源:乐智强 (乐智强) 原创-IT
赶互联网这只鸭子上架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的文明又跃升了一个台阶。和蒸汽机一样,它一出现,就被贴上了一次新的产业革命的标签。它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蒸汽机使产业摆脱了必须建厂于河边的限制,则互联网使全球产业紧密联结和互动成为可能。由于它所具有的种种优势,互联网一出现,人们把它捧上了天,以为世界从此改天换地。但接着随着纳斯达克的下跌和众多商务网站的经营不佳,人们又把它看成了洪水猛兽。然后在一片嘈杂声中,一会儿有人乐观,一会儿有人悲观,业界的看法陷入了纷争局面。
纳斯达克的涨落对网络的发展速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它不但影响着网络公司的收益,而且影响着这个行业的主要资金供应者——风险投资商的投资力度。当纳斯达克指数节节拔高时,人们对互联网的美好预期是不约而同的,众多的网络公司应运而生,巨量的风险投资注入了该行业。而当网络公司的利润预期并未如人们所愿时,股市的泡沫就一下被挤破了,大量网络公司倒闭,风险投资忍痛离场。一切都来得太快,去得也太快。这就难怪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
一个具有美好前景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会使人们产生如此大的疑虑并在现实中也产生了如此巨大的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互联网的硬件产品及配套产业的发展跟不上互联网本身的发展速度;二是人们对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存在误差;三是把互联网当作什么都可以做的万能工具。
发展初期,成本居高不下是必然的
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的初期运营成本都是很高的,设备的成本、产品开发的成本、市场开拓的成本等等都在发展初期居高不下,多处在艰难之中,甫成立即赢利的企业也较少。这一点在高科技行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当电脑刚出现的时候,有实力使用它的人也屈指可数,费用太高昂了。但是现在电脑到处都是,从高级的业务拓展、企业管理到一般的文档处理,电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个过程的实现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的,在电脑发明初期,不可能要求如此昂贵的设备去实现管理或做其他的事,因为成本太高。只有当设备的费用下降到大多数公司可以承受时,它才会被普遍运用。互联网目前事实上还处在它的发展初期,费用极高,服务器的费用、线路的费用、办公设备的费用、人工费用等等都居高不下。之所以当前有如此多的网络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风险投资在后面撑着。一个公司的经营靠外部资金的注入而自身又没有产生足够的利润时,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就可想而知。
此外,就全球而言,互联网的配套设施还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在中国,这种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除了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网络业的配套设施较完善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互联网的配套上都是乏善可陈的。
赶互联网上架,到处是免费午餐
纳斯达克的大变脸,更大的原因是由于人祸。人祸的形成,源于人们对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存在误差,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过度投资,拔苗助长。网络公司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又高挂“免费牌”大打价格战,期望迅速迎来互联网的旺季。
互联网的先驱们自从推出“免费第一”的经营思想后,就期望着靠着免费的套路迅速把网络市场建立起来,从而收回投资,获取利润。可是到今天,这个免费的套路成了一块鸡肋,使先驱们倍感苦不堪言。本来的“免费——人气——收费”的策略到了后面的最重要的关口居然没有通过,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泡了汤。在这一个“食物链”中,最初还有风险投资支撑着,也有风险投资赚了钱撤了,但是到后来鸡肋被咬得越来越没有味道,于是风险投资忍痛离场,或者拒不进场,于是,互联网的冬天来了。
互联网到今天的处境还是大投入低产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网络先驱实施的免费战略,本质上是太急躁。IT的近代史,是从巨型电脑到PC到互联网。而从巨型电脑到个人电脑,走了非常遥远的历程。电脑发明之初,昂贵而不实用,谁能想到今天电脑到处都是,比公用电话还多?这么多年的历程,始终都没有出现“免费”二字。即使有,也是商家拿出那么几台搞搞促销,最后本是一定要捞回来的。没有谁像后来的网络精英们那么败家,说免费说得眉头不带皱,反正是风险投资商的腰包,自己玩出风头了,还可以落点钱到口袋。
从人们的心理来分析,免费与收费之间是一道非常深的坎。当人们习惯了免费消费时,再让他去付费消费,绝大多数人会扭头而走。Oicq仅仅增加了广告屏,就使使用者大为光火,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人们早已把免费消费视为理所当然了。而这一切,就是由于网络先驱们太急于求成,以为市场大了,财源自会滚滚而来。现在的结果是免费市场大了,反而严重地打击了收费市场。如果当初各项网络服务都是收费的,今天即使市场小一些,网络公司的境况也会好得多。因为人们会从一开始就承认付费是理所当然的。今天去问消费者是否应当付费,他仍然会说是,但是他不会付的,转过身,他就享受别的免费去了。网络的全球性导致了网络上某项功能的垄断几乎不可能,从而收费的难度高不胜高。
现在随着媒体间竞争的白热化,也出现报纸白送的现象。但是此项举措一开始就马上被新闻主管当局和同行们拦腰斩断,因为它有可能严重破坏报刊市场。当然白送也有白送的理由,发行量大了,广告收入自然增加。但这种不正当竞争和倾销是一路货色,是人人喊打的。网络是个自由世界,你要免费,谁也奈何不了你,结果你自己就把自己给玩死了。当然收费的愿望是每个CEO都强烈想望的,不过现在谁也不好轻举妄动。例如,你想将你的邮箱收费,则你的邮箱使用者马上转向了别家,你只好免费。这是行业的错误。当初丁磊在做163的时候,是想让它将来收费的,而且算盘也打得很好:等人们对这个邮箱忠诚了,就开始收费。但是不收费的邮箱满世界都是,这个算盘也就打不起来。网络的其他服务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应该说,无数风险资金的投入,是人类财富的一大浪费。网络可以不必发展得这么快的,就像电脑、电话、传真机等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它是需要的,于是就从少到多,一方面需求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成本持续下降,于是这个过程就进展得比较顺,尽管没那么快。而网络的发展则属于催生的形式。前面有雅虎成功的例子,于是各路豪杰一拥而上,争夺这个极不成熟的市场,结果把自己给挤到茫茫商海中,有的干脆就沉没了。微软只有一家,雅虎也只有一家,后面来的,都属于逢高就追类,风险比较大。有的模式还没有最终证明成功,就被人们模仿得一塌糊涂。网络业属于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的行业。只要有资金,基本上就可以进入,而由于其硬件投资大,退出就极难。这种状况更进一步恶化了行业状况。现如今网站多如天上繁星,网络消费者能知道几个?
互联网,你的钱路在哪里?
互联网冬天的形成,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对互联网的定位不清晰。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它应该有自己的定位,有它的适用范围。但是业界往往不去考虑这些,而把它当作哪个行业都可以介入的利器。
以互联网的特性,它首要的是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载体,至今,多数人利用互联网都是因为这一点。而拿它来进行其他的多项用途开发,则多少有点异化。早期的网站老老实实地开发着网络的基本功能,而且主要拿它作为信息大资料库,如何利用全球浩如烟海的信息成了网络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雅虎开发了搜索引擎正是得其所哉,因此身价一飞冲天。直到今天,雅虎的收入中绝大多数还是广告收入。这说明互联网在根本上有着媒体的特性,传播信息是它的最主要功能。
由于经营网络的成本偏高,因此多数网络公司即使急剧缩减经营成本,也举步维艰。做信息本来对路,但是一方面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多如牛毛的网站把眼球分散得厉害,做信息无以维持。因此为了尽快跳出不赢利的圈子,众多网络公司开始转向电子商务。不过电子商务的旺期显然来得不会太快。不仅因为网络市场尚待发展,还因为电子商务的生存位置尚存疑问。
在电子商务的经营范围上,亚马逊公司带了一个坏头。自从这个公司首开网上售书,网上书店就满世界发芽了。亚马逊在刚开张时,选择了约20种适合在线购买的商品,经过分析,将范围缩小到音像制品和图书,理由是: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品种;不受消费者地理分布的限制,可以送达全球顾客;能提供较详尽的商品资料;检索方便;开业和经营成本低;运输和收货方便。但是它的分析缺了非常重要的一条:消费者为什么要在网上购买?传统书店到处都是,人们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买到书。仅这一点,就极大地限制了网上书店的发展。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空间,应该是那种在网下买不到或者难以买到的产品。亚马逊的分析中的“可以送达全球顾客”是一个市场契机,但是很难想象它可以用美国书打开中国的市场,反而是中国的汉林书城向海外卖中文书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契机,以中国的消费价格应对美国的消费水平,自然游刃有余。
在经营模式上,电子商务的问题并不出在BtoB、BtoC、BtoBtoC或CtoC等等以及连锁、联盟等模式孰优孰劣,而是电子商务目前的定位并未被人们所深刻思考。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中间商敲响了末日的丧钟,它使生产者与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可是现在的很多电子商务公司却扮演了一个中间商的角色,通过网络进行货品展示和销售,然后向供货商要货送货。电子商务也许应该成为产品制造者的利器,而不是网络公司的赢利模式。亚马逊现在已经天下闻名,但是它的前景却不容乐观。它的销售量是无与伦比的,但它的利润与“无与伦比”相去甚远。这种网上中间商会被网上直销商打得无处藏身。
我们可以相信,戴尔公司利用网络赚了钱,制造产品的公司都将通过网络赚钱。当网络维护的成本继续降低时,各家公司都拥有了网络,并通过它进行交易,这时,互联网就赚钱了——但是它只是作为一种交易的工具赚钱,而不是作为网络本身赚钱。网络应该像电脑一样作为一种工具成为公司获取信息、开拓业务、降低成本、加强管理的手段,或者以媒体角色存在于信息世界里。
互联网的“美好前景”没有及时兑现,并不是电子商务本身的错,错的是从事网络、投资网络的大部分人过于超前之后又缺乏耐心。凡事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能拔苗助长强求今天开花明天就结果。现在人们对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有点像是昨天刚栽下一棵树,今天就坐在树下仰头巴望着果子快结出来。须知,越大的树,越得有耐心去等它硕果满枝。事实上互联网已经发展得够快的了,上网人数、网站数目、业务量等都在快速增加,交易方式也越来越多,配套基础也正逐步完善。在互联网的发展方面,人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须知长得太快的,是草,不是树;最终长得高的,才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