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8 次) 时间:2000-10-12 09:39:49 来源:阿奇 (archi) 原创-IT
在分析了网络业从业主体——年轻人——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网络业的骨架——企业——的隐忧。
近日参加一次业界聚会,席间遇到一位红光满面、志满意得的网站内容总监。这家大型网站的广告遍地,颇有知名度,说出来你一定不陌生。叙问起其市场定位、目标受众、以及相应的内容经营方略等等,这位仁兄先是唯唯应对,后来大概有点耐不住了,干脆道出心里话:
做网站看你是做一个“东西”还是一个“玩意儿”。咳!其实呀,美国人砸钱给我们,要的是我们做一个“玩意儿”,拿着这个“玩意儿”,回去上市套现。
“玩意儿”是北京方言,大概是指那些博人一乐、消遣助兴的娱乐性行当或活动,像旧时街头卖艺、花鸟虫鱼等等。北京八百年古都,闲玩文化发达,“是个玩意儿”,是夸赞人家的“玩意儿”玩得巧。这位老兄的意思是说,我们做的网站,不过是人家借用中国概念上市套现的一个工具、一个招牌,不是指望着你网站赚钱活命,“玩意儿”嘛,何必那么认真呢?所以,美国人要访问量,他们就“做”访问量;美国人要用户数量,他们就“做”用户数量。
这种“玩意儿论”在中国的网络业,是相当盛行的。 4 月份纳斯达克“跳水”之前,洋投资人要的“玩意儿”是“.com”概念,于是大家纷纷做“.com”这么个玩意儿,将其粉饰得花枝招展,而不管这个“玩意儿”里头塞的是什么破麻乱絮。 4 月份的股泻风潮之后,风向陡变,“.com”臭了,洋投资人开始要“赢利模式”,于是我们的网站们又轰然变色,纷纷剥离“.com”外衣,凑出一色色技术产品的“玩意儿”,并为此包装出一大堆花花绿绿的新名词、新概念。
为了做“玩意儿”,所谓“做内容”变成了烧钱做宣传的代名词。现在国内外媒体在介绍、点评一家网站时,赫然将“烧钱速度”做为一项指标!据说资本家对 CXO 们的基本业绩目标,也就是“烧钱速度”:必须在限定时间内烧掉多少“美刀”。所以,大家把浑身解数都用在市场宣传上:金钱铺路,直做到“青天白日满地红”的程度;到处做秀,类似红卫兵大串联,以商业机制重演了以前政治运动的浩大声势。参加同一次活动的另一“著名”网站的总编,在谈起内容经营状况时,只是喜孜孜地宣告哪家电视台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哪项活动,就是他们搞的。
“烧钱”驱动的网站经营,为广告业、媒体业、公关业创造了“网络景气”,所以对“传统”经济的贡献良多。只不过,作为傻有钱傻有钱的“散财童子”,在千财散尽之后,自身只留下一个价值空空的躯壳:“知名”品牌,其内容价值则是惨不忍睹。各网站内容大部分雷同,你有我有,不外是免费邮箱、新闻、搜索引擎、论坛、BBS、天气预报之类。不同之处,只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市场活动。而对于专业的内容经营之道,恐怕是“七窍通了六窍”。
衡量网站是不是个“玩意儿”的,是一些中间性质的指标,像“访问量”和“注册用户数”。媒体在报道“搜狐”并购 ChinaRen 的消息时,还在算计这一并购将使访问量、注册用户数达到如何如何惊人的水平。“市场”在哪里?“利润”在哪里?时至今日,这些指标依然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为了“玩意儿”,我们所追求的,还是造“访问量”、造“注册用户数”。
很多人会说,现在网站不能赢利呀,不靠这些指标靠什么?这正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中国的网络业探索了四五年,如果认认真真去探索,怎么会不赢利、或者接近赢利呢?关键是我们是不是去踏踏实实研究过网站的赢利之道?我们对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有多深的认识?我们分析过它们的商业潜力吗?我们真正做过市场研究吗?我们做过专业的市场定位、读者定位吗?我们考虑过竞争策略吗?我们是否将“赢利”列入过经营目标?……一句话:我们懂“网”吗?我们懂“商业”吗?不懂!
因为,我们的互联网产业,被牢牢地拴在了资本的裤腰带上。
对于这一点,网民们看得清楚。像“猪. com”“乞丐. com”之类讽刺网络业投机的段子,在网上网下广为流传。大家也都看出,因为投机驱动,因为不懂网站战略,不懂内容经营,不懂管理,所以“千人一面”,价值低微。连女性网站也只会本能地做成“门户”的样子,这才有人尖刻地批评“网站不是厕所”,女性上网不一定非得到女性网站……“不懂”可以学,不懂网站战略、内容经营、不懂管理都可以学,对中国人这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是,投机驱动使我们无心向学,而使我们随风险资本的指挥棒而动,指东打东、指西打西。“有钱能使鬼推磨”,在一场纯粹的赌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早在 1 月 25 日,我在《阿奇营销》里发了一篇题为《中国网络业患了“巨人症”》的评论,对当时愈演愈烈的产业投机风潮,发出了一点警示之声。在此后的各种场合,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听进这样的“乌鸦嘴”警告( 参见《网络—高成长还是大泡沫》《网络巨头蓉城论剑》) 。然而,忠言从来逆耳,狂热的人们是无法听进警讯的。
其结果,后来我们看到,纳斯达克 4 月“跳水”,网络业随之一下子萧条下来,曾经豪兴万丈杀进来的千军万马,纷纷做鸟兽散,“.com”陡然变成了瘟疫!我们看到,上市无门、奄奄一息的网站在寻求各种方式的出路。现存绝大部分网站,就像固守待援的困军,食品弹药用一天少一天,完全没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又像完全靠吊针支撑生命的病人,拔掉针头,立即完蛋。
如果一、两家网络企业是投机驱动倒也罢了,问题是投机之风几乎弥漫整个产业,即使在纳斯达克给足了教训之后的今天,投机之心依然不减!
风险资本机制对于扶植高风险新产业的贡献,美国似乎树立了一个典范。但是我很怀疑,只是一个风险投资机制就是美国“新经济”奇迹的全部吗?我没做过具体调查,不敢妄言,但从常识判断应该不是。至少在中国,我们见到的是风险资本机制的两面性:投机驱动使社会财富虚掷。还不能说是“浪费”,因为风险资金带来了传统媒体、广告、公关行业的繁荣,带来了互联网意识的大普及。但是产业本身受益却不多,无论是技术、经营、还是人材哪个方面的贡献,都乏善可陈。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拿了人家的风险资金,就得按人家的意志走。人家的意志是靠一个中国造“玩意儿”、猎取美国投资人的心理期望,最终目的是在股市上获取丰厚回报,而不是国际主义关怀、想真正援建中国的网络业。可怜我们的网络业,就被拴在人家的裤腰带上,动弹不得!其前途会是什么样?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网络企业被拴上风险资本的战车,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国内没有适宜的资金渠道。没有枪、没有炮,只好找“敌人”给我们造……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机制呢?只能依赖投机驱动的风险资金?我们需不需要、如何来制约风险资金对产业发展的负面倾向?这是一系列很大而且被忽略的问题,需要我们严肃面对,需要有关政府、学术和业界同行一起来探讨、找出答案。
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机制理顺了,网络业才能踏下心来实干,学习与研究网站战略、内容经营、管理之道才会有根据。就像战火纷飞的环境安不下一张课桌一样,食不果腹的状态是无法谈健康、礼仪话题的。
不过,如果在这逆境中表现出足够的定力、预见力,能够挣脱风险资本裤腰带,落地立定,先人一步积累优势,从现在开始沉下心来研究网站战略、内容经营与管理之道,那么这样的网站、这样的人不成仙也会成功——所谓“顺成凡、逆成仙”。■
【阿奇聊网:一个网站实践者的前线观察】是2000年8月接替“阿奇营销”的续栏,其主题是网站策划、网站经营、内容编辑等等。如果您希望更方便地阅读“阿奇聊网”的后续文章,欢迎订阅免费电子周刊。方法很简单:点击[email protected]发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