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财富》三强的排名价值(旁白系列) - 旁白系列——IT舞台的低语 - arshioul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5 次) 时间:2000-09-27 18:09:57 来源:arshioul (arshioul) 原创-IT

IT《财富》三强的排名价值(旁白系列)

不管数字精英如何争辩,广大投资人会把新经济的企业的成长和赢利与它们在传统行业的竞争对手相互比较,挑选出高增长、低风险的投资组合。最近一期《财富》企业排名将新旧经济、各行各业的企业汇聚在一起,综合地将以比较,排出了名次。仔细地研究排名榜上涉及IT业务的企业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新经济目前的处境。

去年排名第八的CISCO思科公司,今年一举成为排名榜上的亚军。从一个很普遍的意义上讲,思科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网络底层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最终受到市场的青睐,除了说明蓬勃兴起的国际互联网基建仍然有待开发之外,CISCO明确的自我企业定位直接导致“卖水人”战胜了“淘金者”。
在美国B TO C商业模式四五年的狂热过程中,CISCO公司紧紧抓住自己的技术优势,其路由器技术、负载均衡技术,几乎与3COM不分上下,甚至可能在性加比上更有优势。有人估算仅仅亚洲互联网市场的启动,就给CISCO公司带来40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如果算上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可怕的赢利数字将扩大为12亿之巨。
思科的赢利状况固然是让人心动,但是与公司老总约翰钱博斯成功的兼并技巧比起来,这种数字压力毕竟还是小巫见大巫。在CISCO发展的短短3年之中,钱伯斯总共并购了30多家相关业务的公司,思科公司也从一个年营业额近1.2亿美元的无名小辈,一举发展成为年营业额突破百亿美元的世界性的大公司,在网络企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钱伯斯崇尚的企业并购观念主要在于争夺人才。事实上国外也有很多公司完成并购后,紧接着的环节便是大幅度裁员。然而思科公司则不然,会竭力挽留被并购方的员工,如果被收购公司的企业文化很健康,业绩很好,钱伯斯甚至还会尽可能地保留公司原来管理层和管理体制。
钱伯斯在美国BBC电视台一次有名的财经类谈话节目中明确讲到,思科公司衡量并购公司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第一,被收购公司的员工续留率;第二,新产品的研发;第三,高额投资回报率。钱伯斯还提到,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小公司,这家公司不仅产品开发有潜力,出卖价钱也很合适,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该公司的产品一旦纳入思科的产品系列,员工必须重组。钱伯斯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
尽管业界有人批评思科公司兼并过快,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但是我们毫无疑问从排名上看到了思科管理“兼并之王+先进技术”的爆炸性威力。

去年排名第二,仅次于通用电器,曾经风光一时的微软,今年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打压,跌至季军。这家被誉为“创造奇迹的公司”,除了参与创造了电脑微型化的奇迹之外,还为自己企业创造无尽的麻烦和困扰。
自电脑操作系统由DOS时代一步跨入WINDOWS世纪,微软的系列产品WIN 3.1,WIN 95,WIN 97,WIN 98,WIN 2000,乃至于最新的WINDOWS ME,每一次微软软件产品的推出都是对市场环境的一次冲击和重组,尤其是WINDOWS 95的发行,一举奠定了微软商业的人气和基础。
然而,商业成功的背后,微软公司潜藏着不少影响预期赢利的危机。首先是在产品功能上固步自封,在推出窗口、“所见即所得”、多媒体等操作概念后,微软的软件过分追求赢利,在关键的稳定性和多线程并行操作功能上没有很大的突破。
其次,微软公司在长达十年的竞争已经招惹了美国不少州的用户和包括ORACLE在内的强大竞争者,董事长比尔盖兹“天不怕地不怕”的巨富脾气连美国最高法院都不放在眼里,面对压力,奋勇抗争的创业者秉性几乎要把微软送上断头台。微软要被拆分,这一极为不利的消息在11小时之内把公司成功出售WINDOWS 2000赚到的6500万美元的收入抵消得一干二净。
眼看要被逼上绝境,微软把公司原来的总裁巴尔默推上前台,公司形象开始重塑。“销售、服务、可靠、安全”成为新微软的原则。我认为,让巴尔默出任帅印是微软扭转乾坤的一着好棋。
巴尔默不仅慷慨、豪迈,富有朝气,积极肯干,而且,最重要的是,与盖茨相比,巴尔默是个纯粹的商人。作为老板,巴尔默比盖茨要严厉,他经常对产品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使属下如坐针毡。出席公司的会议时,巴尔默经常迅速地来回走动以激发雇员的能量,讲话中谈到要点总要重重地捶击桌面。雇员们谈到编写年终述职报告时,不得不认为那可能是一件“残酷”的差事。因为巴尔默很可能会提出一针见血的、令人难堪的问题,有时真的让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巴尔默的出面并不能一下子转变微软走入低谷的局面,希望巴尔默具有通天的才能,带给.NET的微软新的增长。尽管我嘴上这么说,心里总是替巴尔默捏把汗,暗暗担心。

著名芯片生产厂家的英特尔公司,今年也是流年不利,感觉有点烦,排名与去年持平,还是世界第四。
出身于著名的芯片生产世家——美国仙童公司,英特尔公司和AMD公司既是兄弟公司,竞争对手,又是冤家对头。有道是“不是冤家不碰头”,两家圣河塞的传奇公司多年围绕计算机芯片的生产明里暗里争斗不止。
五年前,英特尔率先推出PENTIUM芯片,把PC的潮流引入INTEL发展的方向,MMX技术使英特尔在多媒体流体渲染领域遥遥领先。AMD不预备让英特尔独美,相继推出K6,K6II,凭借3D NOW技术,在低价位芯片领域与INTEL展开激战。
然后就是英特尔名闻遐迩的赛扬芯片登场,该芯片以高性加比取胜,其浮点计算能力甚至还略略超过同等级的英特尔芯片,价格却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二。中国用户喜欢超频,而赛扬300,400两个系列中各类芯片超频能力普遍较好,配备强力风扇和水冷设备,赛扬的“狂超”让人着迷疯狂。
英特尔一面放赛扬在中低端市场,一面加紧步伐,以1G HZ的新型高速芯片继续给AMD施加压力,企图抢占高端市场。没想到,先有英特尔高速主板出现问题,大部分被迫收回;后来的1.12G HZ的芯片也发现了致命的瑕疵,全部收回。英特尔的全力进攻成就了欲速不达的恶果,拖累公司股票下滑。
英特尔与AMD的竞争过程中互有得失,英特尔现在重整旗鼓,将来收复失地,还有的是机会。

CISCO上升六名,微软小跌一位,英特尔保持不变,《财富》企业排名榜上的三强由于不同的际遇,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很难说谁优谁劣,但是在优势情况下,继续抓住机遇,发展开拓自己的企业;在劣势的条件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策略,争取日后的积极主动,微软更换总裁,英特尔收回产品,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