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23 次) 时间:2000-04-25 14:03:21 来源:刘韧 (liuren) 原创-IT
去年“捧”Internet英雄是“注意力新闻”,今年“杀”Internet名人是“注意力的焦点”。特别像搜狐张朝阳这样的名人更躲不过记者们的“名枪暗箭”。
在这种心态背景下,我们采访张朝阳的过程简直像是在“盘问”,尽管在采访前,为了让张朝阳“放下包袱”,我们反复声明“仅以成败论英雄”——不管搜狐是不是靠“炒作”做起来的,它已经做起来了。也许这个声明已经让张朝阳不高兴了,因为这个假设已经将“炒作”下意识地定性在了搜狐身上。
另外,为了和张朝阳取得一致,我们还一起质疑一气CNNIC报告的准确性——CNNIC报告两次称新浪第一,使搜狐在美上市以及在投资人那里的价值大受影响。
张朝阳的谨慎体现在不再肯说数字,即便搜狐在Nasdaq招股书上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他都不肯向我们重复一遍,难道他认为我们不懂英文,看不懂那100多页的招股书或者不懂Internet查询,不知道www.nasdaq.com的网址?
这个疑问让我们不得不看看搜狐的招股书,在招股书里,查得张朝阳所占的股份是33.6%,比丁磊在网易的股份底,比王志东在新浪的股份高。
随便又看到,搜狐1998年收入为47.2万美元,这个数字让我们不解,因为1999年初,张朝阳对我们说:“搜狐1998年总收入为100万美元,80万美元是网络广告收入,20万美元是网页制作等相关收入。”100万美元在当时远远地将网易、新浪和Chinabyte抛在了后面。
我现在有些知道,现在的张朝阳为什么不愿意说数字了。新浪上市前,采访王志东,王志东也一个数字都不肯谈,不知道是不是和张朝阳有同样的“忧虑”。
上市公司是“阳光底下”的公司,“吹牛”是违法行为。Internet经济是即使“泡沫经济”,但“泡沫经济”也不能是“说谎经济”或者“欺骗经济”。
所以,现在聪明的Internet名人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一般会多谈未来,少谈既成的过去——未来可以希冀,最后不能兑现也会有数不清的原因,但光辉的业绩却一点都不能掺假。否则早晚会出问题,除非你不想做大。
已经明白了这些道理的张朝阳再接受起我们的采访来,显得特别审慎。这个在上午进行的采访是甘涩的。一个问题问过去,如果不好回答,张朝阳会支吾一句,或者干脆双手放在脑后,将身子向后一仰,一言不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这样的僵局,我还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下,我们赶紧要想新的问题,将采访进行下去,同时将“问题弱化一些”。这样的采访可以在任何一个时刻结束。
我们第一次感觉到了采访的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想就此算了,但如果采访不到内容,回去写起来,岂不是更费尽。硬着头皮想将采访进行到底,但是,本来两小时的采访时间,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发现就没有问题要问了。
但是能感觉到张朝阳对我们是友善的,也是乐意配合采访的。采访结束时,张朝阳松了一口气,称:“今天说了很多以往没有说的内容。”1999年初,采访张朝阳结束时,张朝阳也说了同样的话。这句话,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深,是因为上次的稿件中,我提到了这句话,《中国青年报》的陈彤看了后,笑话我:“那是张朝阳和记者通用的结束语,他和你说的话,和别人早说过了。”
在这个传媒的时代里,名人是容易“受伤”的人,美国法律规定,公众人物连隐私权都没有。比起丁磊和王志东,张朝阳更容易在BBS里“受伤”,很最重要一个原因是,丁磊、王志东来是技术出身,张朝阳不是技术出身,BBS上的网虫大多对懂技术充满好感,网虫是BBS上的主力,他们的意见会被放大很多倍。张朝阳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在CNNIC上投票的大都是网虫,网虫只是中国网民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并不能代表中国Internet的状况。”
圈子里面,有一句很“伤”人的话称“没上过网的人都知道搜狐。”意思是“上过网的人都不用搜狐。”搜狐并向他们说得那样一无是处,搜狐一直在给中国Internet做贡献,而且这个贡献在ICP中,绝对名列前茅。为什么总要有人伤害他呢?说起市场“炒作”,网易、新浪现在也不比搜狐差,说起网站质量,谁又能比谁好多少呢?
《北京青年报》胡延平给我讲过一个笑话:一位麻省理工学院回来的中国留学生,拿着北青报报道张朝阳的报纸找总编,要求报社以同样的篇幅报道他,“我是张朝阳校友,我也做网站,为什么宣传他,不宣传我。”张朝阳的意义在于他是“早起的鸟儿”,所以,他“吃到了虫子。”
在光华长安大厦,问门卫搜狐在几层,被告知在8层,到了8层,被告知张朝阳在5层,最后,张朝阳将我们带到了11层,他的新办公室,新办公室还没有布置好,装修的气味依然很浓。采访完,张朝阳又领我们在搜狐到处走了走,他的用意很明显——告诉我们搜狐成长了。此前,我去过搜狐两次,那时搜狐只有30多个人,办公室也很小,一年多时间,搜狐的确成长得很快。办公室的面积和人数不会有假,不会存在数字的前后冲突或者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