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65 次) 时间:2000-09-24 10:48:45 来源:禹刚 (fly2you) 原创-IT
奥运:给互联网一个竞技场
*******************************************************************
谁仍然认为奥运会仅是一场体育活动?谁能否认奥运会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谁能忽视奥运会的到来和它给各行各业乃至每一个人带来的绝妙的机会?
奥运会在越来越迷人地展示着其无穷的魅力,在这里,贫富的差距、肤色的差别、种族的不同不再成为公平竞争的阻碍,所有热情和信念将在赛场上绽放,这里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
面对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舞台,进入短暂调整期期待另一个高潮来临的中国互联网自然不愿坐视机会的擦身而过。
给运动员一个赛场,给互联网一个舞台。
*******************************************************************
上篇:网上奥运
进入九月,随着迈向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纷乱的网络界似乎突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00年奥运会恰在此时到来,对善于制造新闻、捕捉热点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它的确是让人期待已久的。它的到来终于给了业界一个机会,各网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推出自己的奥运专题,将积蓄已久的能量在此尽情释放。
体育是人类抒发自我、挑战极限的最佳途径之一,同时,它还是一个最具凝聚力的图腾,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很容易因为它迅速而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节日,一次狂欢,一次激荡人心的释放过程。这在本质上恰与互联网的精神是相通的。此外,对于国人来说,奥运除了一次体育竞技之外,更是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北京刚刚通过2008年申奥城市的评选,奥运再一次点燃人们的热情之时。与之相伴的,是奥运经济的逐渐成形。象奥运这样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的机遇显然不多。
的确,经过一年来的大起大落,大量的.COM太需要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了。作为信息与服务的提供者,网站就是为注意力而生的,抢眼球就是他们的天职。
于是,网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然打响。生活在网中徘徊着找乐的人可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作为关键的一步而被载入网络史,至少,你的关心,会让竞争者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三剑客”: 昔日英雄今安在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两三年前就开始上网的一批网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1998年的那一场法国世界杯足球风暴所带给他们的巨大激情。当赛场上的欢笑泪水都渐渐远逝之后,人们依然沉浸在对崭露头角的互联网无限的好奇与想象当中。在新浪的体育沙龙里人们第一次如此直接地和足球对白,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和陌生的人热情的交流,网络将足球运动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向人们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样子。当年的世界杯,一场网上的直播,造就了三家最好的网站,他们在跨过一个世纪的门槛之后,又重新站到了2000年奥运的看台上。
人们曾称新浪、国中网、Chinabyte为’98世界杯的“网络三剑客”。
直击新浪总编陈彤
走进新浪(www.sina.com.cn)的工作间,负责接待的小姐将记者带到了陈彤的办公室,没有找到人。墙上的留言板上写着几场赛事的时间,还挂了两面中国足球的小旗。
见到陈彤是在下午4点过10分,他正在三台电视的包围中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亲自做着中国女足对尼日利亚赛事的直播。
大约10分钟后,传出了3: 1的喊声,几分钟后,陈彤回到办公室,拿起桌上一只画有奥运图案的杯子喝了口水,开始接受记者的采访。
陈: 我们已经去了四个人了,在前期我自己去了一次悉尼,十天侦察了当地的一些情况,接触了当地与我们合作的个人、媒体、团体等,我回来后就要他们带上十几个插座去,因为悉尼的插头就只有三相的扁插头,但北京的插头是两相的平插头居多,手机充电、电脑什么的都比较方便。
(这时陈彤的手机和电话同时响了起来: “什么事?你过一小时再打过来吧。过会儿再找我。”陈彤告诉记者他们的总工找他。
与此同时,陈彤用耳朵夹住手机,右手按下了电话免提……)
一阵混乱过去后,陈彤说了声对不起,继续往下说。
陈: 新浪体育做得好还得从1997年世界杯预选赛开始,老榕的《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可以说也是新浪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事情。体育在新浪的成长中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1998年汪延就以新浪网独家特派记者身份去了法国,新浪成为唯一的世界杯中文指定网站。到今天为止,新浪的体育频道仍然是中国最好的体育网站。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历史悠久,编辑的素质高,影响深入人心,有丰富的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这一点是必须要有年头来积累的。
社会发展到现在,体育最受人重视,最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它是超越了国界、政治的……。(电话铃再次响起。)
记者注意到陈彤一边谈话一边还关注着面前的电脑屏幕。
陈: 在中国再也不会有某一个网站通过体育来一鸣惊人了,因为体育这个东西只能交给新浪来做。主要的体育眼球已经集中在少数几个网站,小网站无论从经验、技术、人员还是从资金物力的投入上都远赶不上新浪,通过体育将整个网站提升起来是绝对做不到了。任何网站都想通过体育来吸引流量这是可以理解的。
互联网的发展从内容为王到服务为王再到赢利为王(电话铃响)。两年前的网上直播和赢利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带来巨大的流量,得到业界的承认。今天我们广告的收入已经非常高,预计能够达到500万以上,投入有上千万,除了800万官方网站的赞助外还有其他的花费,设备的扩容、网站的宣传等。新浪今天在体育方面的优势(手机响)已经是遥遥领先。目标是什么?还没有到躺在床上歇几年的时候,互联网的市场还不稳定,还有一个圈地的存在,即使有优势也不能松懈,要将它扩大。等到网民的人口基本趋于饱和,才是松一口气的时候。
(陈彤拨了一个电话。)
陈: 这对网络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所有的赛事都在白天进行,互联网无疑是工作日获得信息的最好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讲互联网真正成为新媒体,从当年一个新鲜事物,到今天能够基本上取代某些媒体来进行报道。
奥运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展示新浪各种各样的服务。奥运搭台,网站唱戏。更多的网站应该是出于展示自己的目的,这是很现实的意义。
我们目前每天常设有30多人,包括技术、网络支持,编辑,还有外围人员——共有50多人。人力上投入是蛮大的。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记者觉得陈彤依然是那个热爱体育的陈彤,然而今天的新浪已经不是当年的新浪了。正如汪延对记者坦言: “我们今天不仅赚眼球,还要赚钱”。从800万买下“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互联网合作伙伴”的称号,到广告宣传、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新浪欲以老大之尊来夺市场之金。所谓创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新浪投入上千万的资金,要守住体育这块网络第一的阵地,更要守住它历经周折在纳斯达克争来的一席之位。
中华网: 一亿美金的承诺
1998年的世界杯为中华网(www.china.com)带来的是320万人民币的收入,在“三剑客”中是收入和投入都最多的网站。当时中华网是与新华社信息中心合作建设的中文信息网站,其时联合中国电信、法新社对世界杯做了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被媒介称为中国互联网赚到的“第一桶金”。
2000年的奥运会,我们在北京的街头路牌中没有发现中华网的广告。
尽管中华网早在6月间就推出了一个2000年奥运会专题网站,以有奖竞猜、精彩回顾等栏目吸引人们的关注; 尽管几个星期前刚刚和法新社共同推出了一个SportsAsia网站的中华网似乎占尽了人和,长期与国内最大的新闻机构新华社的合作更使得他们对自身的优势毫不怀疑,但记者仍然感觉到中华网对奥运的热度不够。
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业绩报告呈增长趋势的中华网,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高达3030万,对于已经丧失了太多耐心的股东,他们承诺今年达到一亿美元的收入,并在明年年底赢利。中华网公司的中国区市场总监侯蔚告诉记者: “我们现在非常集中的在找赢利点、赚钱,这是我们的焦点,奥运是其中的一个点,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收入。”
“今天互联网的情形和当时不一样了。当时大家都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大家追求的是浏览率。今天赢利是整个互联网非常现实的需要,奥运不过是一个专题,一个一段时间的焦点,奥运之后还是要回到赚钱的路上来。”
作为国内大型的门户网站,中华网不能放弃奥运所带来的商机,毕竟这将给网站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带来新的由“眼球”而生的经济利益。
但是’98世界杯为中华网带来的320万,并不足以吸引他们今天热烈投身到这场奥运之外的“网络赛事”中,以高投入带来高收入,以大力的宣传为网站带来巨大声誉的历史是不会再重演了。华尔街不相信掌声和欢腾,他们希望看到满树都盛开着金钱的花朵,结满赢利的果子。当年的“中国概念股”在资本运作成功之后,在资本的包装下开始对资本给予回报,小心花钱,拼命赢利。
理想和现实中的Chinabyte
Chinabyte(www.chinabyte.com)的老总宫玉国谈起1998年的世界杯还记忆犹新。“当年对市场的一个小心试探没想到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可惜的是市场被我们找准了,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
“我一直希望能做一个体育的网站。今年本来也要做奥运会的,我们和新闻集团有很好的合作,从他们那里已经得到了许多奥运的资讯,还希望和当地的报纸联手。但是,最终还是忍痛割爱了。”言语中宫玉国有深切的无奈。
1998年之后,由Chinabyte走出去的几个人创办了专业体育网站鲨威体坛(www.shawei.com.cn)。宫玉国的梦交给了别人完成。
奥运盛世,三剑客中对体育报道放弃最彻底的就是Chinabyte。记者只在公司的另一个网站CSEEK上看到了一个关于奥运的新闻搜索引擎,做一个奥运新闻的大搜罗,一个人就可以负责整个过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宫玉国说的最语重心长的话。今天的Chinabyte已经是业内一家为人熟悉的专业IT网站,面对现实,是已有的专业定位,是正在成长的主流业务,是商场上资本的纵横捭阖。当年的激情和壮志消退之后,Chinabyte不得不沿着自己两年来已经选择的方向继续走下去。
互联网的发展最终走到了今天,我们无法不回头去看这些当年的“领跑者”曾经创造的辉煌。世界杯一战,新浪从此成为中国的主流大网站,新浪的新闻也由此开始,成为它的卖点; 中华网由概念走向产业,从ISP到ICP再到网上广告B2B等等一应俱全; Chinabyte坚定一条垂直的道路,基于IT 界大做文章。
昔日三分天下,今天各自飞翔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新浪在体育方面的优势使众多的网站无法望其项背,甚至包括中华网。避开新浪的锋芒,做自己的事业也许正是最明智的选择。
强大的第二军团: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象刀,象剑,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舒婷 《致橡树》
当年它们也曾搏杀在刀光剑影的竞争战场上,如今它们依然不言推出江湖,因为它们已经是老江湖了,它们深深理解上兵伐谋的道理,也深谙“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之道。
搜狐(www.sohu.com) 奥运来临之际正值搜狐多事之秋: 被eLong抓尾巴,合联众,吞ChinaRen,每一件事都需分出12分的精力来应对。尽管如此,搜狐还是没有忽略对奥运的报道,毕竟作为门户网站,这是它的本分,乃不得不为之事。据搜狐体育频道主管叶蓓介绍,搜狐此次组了一支12人的小团队专职操作奥运报道,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从体育部之外的其它部门借调过来的。这比起其它同类网站的人员投入算是很“节约”的(新浪投入200多人)。对此,叶蓓认为是由于每家网站的侧重点不同的缘故。“但这并不等于我们不重视,我们做得很努力,在某些消息的传输上我们还抢到了第一。”在与传统媒体合作方面,搜狐分别从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等买一些消息。此外,还特约了若干位已经在悉尼的传统媒体的记者为搜狐供稿。
ChinaRen(www.ChinaRen.com) ChinaRen已成功被搜狐收购,但这并没有影响它在报道奥运的时候继续发扬其善于造势的特长。基于面向年轻人的定位,早在奥运开始前一个月,ChinaRen就在北京凯莱运动餐厅举行了规模300人的别开生面的游戏式“奥运专题”新闻发布会。
千龙网(www.21DNN.com) 千龙网是由京城九家媒体合办的,兼有传统媒体和网络的优势。其体育频道的主编李卫东介绍说,这九家媒体驻悉尼的记者都将在第一时间内把消息同时发给其本报和千龙网。此外,千龙网自己组织了相当的翻译力量随时将国外最新的消息传给网民。因为与国家体育总局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千龙网不费力就请到了一批著名的体育明星作为聊天室的佳宾与网民交流。
eLong(www.eLong.com) eLong与CCTV合作建立了奥运网站,CCTV派出400多名记者在奥运会现场直接采访,eLong有十几名编辑将专门负责网站内容的发布,合作网站还专门派两名编辑到悉尼参加比赛的跟踪报道。在财力方面,eLong作了几百万的投入。
21CN(www.21cn.com) 21CN对悉尼奥运会的投入主要已计入其澳洲站点的成本。此外,他们还抽调了20多名编辑、技术人员,24小时对奥运进行滚动报道。
方正互动网络 “申奥网上汽车拉力赛”的承办者方正互动网络技术公司为此活动的投入约为200万元,据负责人王伟估计,该活动其他合作伙伴的投入大致相同。
再见城市(www.Byecity.com) 再见城市作为旅游网站,无需在新闻、资讯方面投入过多,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奥运期间的票务、行程、酒店等工作的预定和落实。奥运期间,他们组织了两支各五人的队伍: 制作组和宣传推广组,费用共33万元。
亿唐(www.etang.com) 亿唐奥运项目负责人白小龙对此问题的阐释深入浅出: “谁说网站的pageview不重要?互联网的本质还是追求用户,大量的用户才是未来赢利的基础。”他介绍说,亿唐把奥运作为重点来经营,并不是考虑一次就能从中获得多少,而在于增加知名度,显示自身实力。也就是说,吸引眼球仍然是亿唐这样的门户网站的主要目的。眼球之后,赢利来自何处呢?
各网站对奥运专题的投入都是相当大的,尽管在采访中,大多数网站都把“为用户服务”作为自己这种举动的理由,但.COM已过了大把烧钱的时刻,“互联网企业也是企业”的说法不绝于耳。有投入,就要有回报,互联网企业意欲何为?
新锐网站: 我们渴望一个机会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 《海燕》
互联网领域有一个特点,就是后来者反而具有后发优势,所以先行者拼命筑高进入行业的门槛,以加大进入这个市场的难度。但往往后来者对此毫无惧色,它们有它们的想法。
FM365(www.fm365.com) FM365的奥运网站从内容编辑到技术维护,人员投入达50人之多。至于本次活动的总费用投入,他们不肯透露,只表示在内容购买及奖品设置方面各投入了100万元。
脉博网(www.mweb.com.cn) 脉博网真有钱!其优势与其说在内容不如说在财力。至今脉博仍对收购有着浓浓的兴趣,至于内容完善就全权交给买来的子公司去做了。比如你现在想在脉博网上看关于奥运的报道,点它的体育频道,打开的网页直接就是其前不久收购的华体网首页。
TOM.COM(www.tom.com) TOM新到任行政总裁王 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坦言TOM对于体育市场的看好,回过头来看其近期的收购活动,以1.5亿元收购内地体育资讯网站鲨威体坛全部股权,并以2.36亿元的资产置换内地运动广告及大型体育活动经营公司羊城报业七成股权,这一切似乎都在为9月的奥运做铺垫。果然,一切水到渠成,8月底TOM和国内8家省级电视台连手制作了“网视观点”奥运专栏。
TOM的目标是做超级门户网站,自然要和内地最好的门户网站竞争。所以咬上奥运一口怎么也不奇怪。鲨威是国内有名的体育专业频道,将鲨威收罗门下,奥运期间TOM的“眼球”定会大增,同时在广告收入方面也会有可观的收入,毕竟其中商机无限。
多来米(www.myrice.com) 相对于新浪、新华网来说,多来米既是后来者规模又不大,但关于奥运的报道却早在5月份就已经着手准备了。多来米的负责人一说到做奥运就提到当年新浪的世界杯,一再强调自身在体育频道的弱势希望能通过奥运报道得到加强。
下篇:奥运之外
随着中国互联网自身的发展,网络由最初的单一模式进化到百花齐放,在奥运的大背景下被烘托的泾渭分明。不再是追求眼球的疯狂盲动,而是追求实际的“相机行事”; 不再是所有的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般的殊途同归,而是各有各的成长轨迹和目标。当然,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 赢利。
奥运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既是竞争和较量,也是展示与合作。正如奥林匹克的精神,哪怕是一个人的参加,也是一种展示,国家、民族、精神都含在里面了。互联网也需要一个舞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必须问一下自己,在奥运这个世界性的大舞台上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不妨这样划分一下:
类似新浪、ChinaRen、再见城市这样的网站,它们有非常迫切的愿望,有明确的目标,它们希望奥运能使自己“名利双收”。
而更多的网站则没有这么雄心勃勃的计划,搜狐、网易、eLong、亿唐,包括TOM.COM等一大批生力军,它们或者是因为“人在江湖”,受身名所累,对这么大的活动不能放弃,或者是抓住这个机会弥补自身某方面的不足,加强某个栏目的实力,或者奥运本来就是自己全年计划中的一部分,此外“没有想法”(去打破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格局)。或者就象Chinabyte,成长的历程已经让它洗尽铅尘,它选择了“不为”。
这些网站从当年“腥风血雨”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而今的平常心正是岁月的沉淀,从它们身上,我们理应看到希望。
而象FM365、多来米、脉搏网这些新生力量,它们是后来者,拥有后发优势,也许它们没有豪言壮语,但它们绝对是全力以赴利用好这个奥运的机会。当年新浪杀出重围,一骑绝尘的局面也许不会在本次奥运期间上演,但一夜成名,扮演黑马的诱惑却是这些新锐力量所低档不了的。面对采访,它们出言谨慎,面对机会,它们懂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98世界杯期间,新浪网与国中网便是“注意力经济”的受益者,四年一次的奥运所带来的机会就更为珍贵。各网站纷纷杀出重围,亮出自己的最得意的绝活。有点类似于现在愈炒愈热的“假日经济”,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时,个别预先看到商机并提供服务的企业先在市场中站稳了脚; 当大家都看到“原来放假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时,就不是每个出手的人都会赢了,到这个阶段,拼的就是特色与服务。有竞争,就必然有成功与失败,参与竞争者就需要良好的心境来对待这一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这一点上,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成熟得很快,大家已学会用一种冷静、平和的心态来把握自己。特别是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各网站都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面对记者“网站对奥运的关注是否说明互联网越来越深入人心”时,大家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互联网是传统媒体的补充,网站的能量巨大,但影响力目前还只限于网民。不过,为网民服务本来就是互联网存在的价值,至于商业价值,则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263首都在线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作为商业网站,获利是我们经营运作中考虑的因素”。但是,除去获利,他们更是为了满足网友对奥运信息的需求。网易(www.163.com)也表示,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奥运专题带给网友更真切的奥运体会,相信每一个好的项目都会带给网易大量的回报,其中包括品牌形象、网民支持率的提升等,获取经济利益绝不是唯一目的。作为联想互联网策略中的重要一步,FM365一再强调,做奥运专题不是出于眼前利益的考虑,而是进一步发挥FM365为PC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作用。
同时,网站对于自己从奥运中究竟能获得什么并未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大规模地赢利肯定是不现实的,只凭奥运这一点就抢到比新浪、中华网这样的先行者更多的眼球也不太可能。网站对自己目前所做的有清醒的意识,他们目前大多数就象传统企业一样,在进行着成本核算,计算着应收多少,利润率是多少,潜在的利润点又在哪里。他们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有的放矢。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人网站(www.renren.com)将策划到一半的奥运专题整体放弃,网页上与奥运有关的内容屈指可数。他们的解释是,人人是一个以社区见长的网站,只要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即可,不必非要盲目跟风,持人人这种态度的网站亦不在少数。
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中国的.COM企业长大了!
篇外篇:新旧媒体大战互联网
世界上每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对媒体来说都是一场战役。人类传播发展到今天,传播的渠道已经是越来越丰富多元了,互联网技术最初对人类的影响就体现在对传播速度、广度的极度开发上。奥运媒体大战在即,报纸电视通讯社再加上新兴的互联网,短兵相接之间,场内是运动健儿的较量,场外是媒体的大比拼。
传统媒体重磅出击
体育报道,传统媒体历来是重头,此次奥运更是重磅出击。
为了奥运报道,CCTV体育部只剩了几个“兵”留守,其它的人几乎是倾巢出动。《北京青年报》派了十个记者驻扎悉尼,是上届派遣人员的十倍。
与往年相比,《人民日报》此次对奥运的报道是立体性的,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这次是以网络为中心,所有在悉尼的记者在第一时间内都将消息发给网络中心,再由网络中心发往纸媒各部门。不仅传输速度快,而且能够保证图片质量。二,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特为此次奥运会推出专刊——《奥运早报》,网络中心在上面有一个专版。这是人民日报首次多管齐下地报道奥运。
最近,新华网(www.xinhuanet.com)的带宽从原来的2M一下扩展到100M,这无异于如虎添翼。据其总裁周锡生介绍说: “我们的100M,是独享的100M,就像一条双向6车道的公路,这条道是我们独有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车能开。”
怀揣这样的“金刚钻”,难怪周锡生声称,“我们现在的定位是全球性大型新闻网站,我们要把新华网做成与国家通讯社、世界大通讯社地位相称的网站。” 有确切消息说,新华社决策层“有志于把新华网办成中国最大、最权威的新闻网站。 ”据记者了解,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专门为新华网推出的奥运网站发来贺电并题词; 新华社下属的报纸刊物为新华网奥运网站连续刊登10天的大帧广告; 新华社赴奥运会记者争分夺秒抢新闻为新华网提供480小时连续直播,新华数据库为网站提供1000多张珍贵图片、400多万字奥运资料; 新华社派出的39人报道组在国内媒体中阵容最大。……
传统媒体可谓万头攒动,他们一方面要应对国内其他媒体的竞争,另一方面还有新的压力——来自网站。本次奥运会给予互联网一个最大的机会是,所有赛事的时间安排都在北京时间的白天,许多上班族无法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获知奥运的最新消息。只有互联网能与比赛同步。
合作中竞争
对于中国的传统媒体来说,手头拥有的是新闻源,而网站则拥有人气和天时。传统媒体和网站的相互渗透和合作是在奥运的大背景下反射出来的必然现象。 央视体育部负责人马国力曾经表示,首先,央视不会感到来自网站的压力,因为国际奥委会有规定,只有国家电视台有奥运会转播权,央视得天独厚。其次,央视不怕竞争,竞争是好事,有比较才能显出优势,工作起来才更有动力。《人民日报》有偿地向网易、21体育等商业网站每天提供时时更新的100多条信息。网络中心体育部负责人詹新慧说: “我觉得我们与商业网站之间有许多互补之处,可以互利互惠。” 的确,从网站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表明,在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时,选择与传统媒体合作是网站普遍采取的一种战略。例如此次奥运期间,新浪网与中新社、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华社与华体网,eLong与CCTV等,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目前中国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这种“良性竞争”关系,其实是在中国政府明显的政策倾向和中国互联网业总体实力不强的条件下,网络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威胁到传统媒体的统治地位,因而表现出来的必然是同传统媒体的共存共荣。如此这般的“在合作中求发展”,是基于不同重量级的对手间不太平等的竞争关系而产生的暂时现象; 是多少有些无奈的选择; 是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初期,遇到可以共同谋求商机的事件(如奥运)时,网络公司与传统媒体间结成的脆弱的合作关系。本次奥运,新华网强挡推出,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官方媒体网站,它的优势是其它媒体望尘莫及的。首先,它有三个第一: 网上新闻信息原创第一; 上网图片第一; 国内外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首播率第一。其次,它有官方的支持和过人的专业优势。 然而新浪抢先买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网站的经营权,无疑是给携“官方”的招牌有备而来的新华网一个下马威。而且在人气、内容的时效性、经营的灵活性等方面新华还远不及新浪。所以“演出才刚刚开始”。
未来会怎样
2000年奥运会只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持久战”的初级阶段中,一次较大的战役罢了。以后它们还会以各种各样的事件作为契机,一次次地演练,不断地发展。二者的竞争,会随着互联网向新闻传媒的全面渗透,和传统媒体向互联网的逐渐靠拢而变得越来越激烈。最终的竞争将集中在对两种人的争夺: 一是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争夺; 二是对受众的争夺。毕竟,人是传播的源和终极目标,文字、数据、声音、图像都是手段而已。 虽然奥运会尚在进行中,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互联网行业是否成熟,无论传统媒体是否将网络公司当作平等的对手,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巨大潜力已初见端倪: 悉尼奥运会将成为有史以来观众了解最全面的一届奥运会——因为互联网的参与。据估计,本届奥运期间,人们上网点击次数将是650亿次。
未来,随着WAP手机的普及和宽带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将拥有纸媒、电视、广播现在所依仗的传播手段上的优势,甚至更加发扬光大,那时的媒体市场应是更成熟,更完善,也更残酷了吧。
(注:与同事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