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6 次) 时间:2000-09-20 15:50:03 来源:王永飚 (王永飚) 原创-IT
慢慢地你会发觉,在市场中重要的不是哪一种理论思想,而是你采取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方式
宁高宁先生:
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58年出生于山东,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87年加入香港华润集团,90年,出任华创董事总经理,96年出任华润副总,次年增补为常务董事。98年再次升迁,为集团副董事长。99年4月,获任华润副董事长、总经理,同时兼华创董事长至今。
“务实”,他凝神想了一会,回答道。
坐在面前的宁高宁,一身休闲打扮,就像他的回答,轻松、简洁。他用两个字形容华润,我觉得也可以形容他这个人。
“我的经历很简单。我是山东人,所以习惯——”
一条道走到黑
华润前身,可以溯至38年左右香港的一批党营企业。但人们说起华润的历史,一般是从48年开始的。
最早不叫华润,叫“德润”,取“朱德润之”的意思,建国后才改称“华润”。企业名头的变换,反映了一段饶有兴味的历史变迁。
屹立在维多利亚湾畔的华润,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政策性代理经营模式受到冲击,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独家垄断格局才逐渐被打破。
83年,华润果断调整,改组为华润集团。也正是这一年,华润在湾仔建起了当时香港的第一高楼——华润大厦。今天的湾仔已经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当时还是一片荒凉。
宁高宁来到华润,纯属偶然。那一年他拿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来到香港,帮朋友收购一间银行。银行没买成,人却留在了香港。
“先是在企业发展部做了3年,然后到华润的一间上市公司,当时叫永达利。公司很小,问题却比较大,差一点就把它卖了。”差一点卖了的永达利,后来在宁高宁手中一步一步做大,成为影响和盈利都在华润占相当分量的华润创业,出乎许多人的意外。
90年至今,宁高宁拾阶而上,虽则冷暖自知,表面看来确实一路顺风顺水。
当时华润引入一批和宁高宁一样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很多人后来都离去了,特别是89之后,不少人感觉中资企业有一番动荡,纷纷走掉了。
对中国发展的兴趣,对资本市场的兴趣,将宁高宁留了下来,也将宁高宁和华润拧到了一处。
“这个兴趣在当时是很幼稚的,但很关键,它使我契入到华润的热点里面去。无论你多能干,兴趣如果对不上,就会想走。”宁高宁学的是财经。
“每个人风格不一样。我是山东人,做人做事喜欢一条路走到黑。”一阵大笑,宁高宁两手一摊,很郑重地补上一句——
“我是真的感兴趣。”
给多元化加一个限度
独特的发展历史,在华润身上烙下了很深的印记。
反映在华润独特的架构上,北京有中国粮油,华润就有一个五丰行;北京有石化总公司,华润就有华润石化。“他们说经贸部有个医务室,我们就有个医务室,经贸部有个政研室,我们就有个研究室。”一一对应的华润,被称为当时的“小经贸部”。
发展到后来,垄断权慢慢减少了,接受市场的看法和观念多了,就觉得太过多元化了。“太多了,可能就会出问题,”宁高宁很头痛,“很难管”。
在宁高宁看来,理想的组合是一个公司,一件事情,一个产品。
但华润要走到这一步,显然不太可能。过去华润作为国家的公司,国家需要什么,华润就去做什么,因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吃的、住的、用的,到石油飞机,无所不有。
“想整个地转为单一的产业化,太难了。”
一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再者,华润独特的业务,很难说处理就处理掉。“比方说,假设五丰行要处理,可国家政策制约摆在那里,一般人哪敢去动?”
这个问题宁高宁想了很多年。慢慢地收回来的想法,就是这样产生的,宁高宁称之为“有限度多元化”。
华润再一次重组。
围绕华创、北京置地、五丰行、励致洋行四大上市公司,华润将有限度地经营四大业务体系:分销、地产、科技,以及策略投资。即便这样,华润仍然保留了19个一级利润中心,90多个二级利润中心。
在进行集团资产数据分析时,还有一个“吃惊的发现”:在华润600多亿港元的总资产中,地产业务“竟然”占了三分之一。
“说实在的,很多人看不起地产,因为地产起伏很大,大家感觉地产是一个危险的行业。”一直以来,华润的重心都是在分销贸易这一块,对地产业务并不看重。重组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华润“发现”并开始重视地产的过程。
万科就是在这个时候,纳入了华润的整合范畴。
宁高宁的目标,是要在每一个分支都要做到行业里面的第一,至少也是第二。之所以这样做,宁高宁开玩笑说,是要“给公司一个多元化的借口”。
“你可以不专业化,但是一定要做大,”宁高宁顿了顿,“要么就不做。”
细节不会长久
当香港的大地产商纷纷转向新经济之际,作为重组的重心之一,华润为什么反而选择像万科这样的传统地产行业?
“行业追求的无非是潜力和增长。硅谷目前100个企业里边,有99个做得不好,中国目前做得好的地产商,不见得低于哪个硅谷行业的增长。”宁高宁不以为然。
“而目前中国住宅市场才刚刚开始,人口的城市化也才刚刚开始,地产市场规范化也是刚刚开始不久,”宁高宁一气用了三个“刚刚开始”,描述中国住宅市场的前景。
“中国地产最早从圈地开始。只要有幅地,把楼盖起来,就可以开始做。后来慢慢发展到炒楼花,甚至骗人。最后大家知道要去做广告,做样板房,再不灵了,就去做物业管理。”
“中国地产走到今天,做一个楼盘,从规划设计,到卖楼手法,差别越来越小了。表面的东西很容易学,包括这个物业管理。现在大家都在拼细节,我觉得靠拼细节很快就要到头了。”
“整个地产模式都在不断地改变,像今天这样拿一块小地,讲一点细节,做不大的。地产商要发展,就要介入城市规划、城市改造中去,介入城市生活方式中去。”在这方面香港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比如新地的沙田新城,长实的黄浦花园。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宁高宁的回答还是那样简洁,规模。
规模大了,竞争之中最主要的东西也已经改变了。不是你种花我也种花,你种草我也种草。作为中国的发展商,现在需要的是再进一步。
“有一天我和王石谈起,深圳的平南铁路,原来是运货的,现在要改成运客。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利用平南铁路,在两边和政府一起规划,一起进行地产开发。”这样,万科的角色定位会大大地改变,不用再每每为一小块的土地而烦恼。
“细节不会成为长久的竞争优势,规模和资本实力将取代细节,成为地产竞争中更为重要的因素。”
从资本角度看问题的方式,让宁高宁的结论与众不同。
两种思维,两种力量
华润一面是身处完全市场化的香港,一面要和经贸部一一对应,怎么平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
“实际上,不需要平衡。” 宁高宁的回答同样让人意外。
原因很简单,虽然一度受官商文化的影响,在两种力量之间,市场已经逐渐占了上风。
宁高宁这一批职业经理,都是在80年代进入并成长起来的,大多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同时由于业务的关系,“老回来,不断地两头走”,对两种力量都有深刻的理解。
能够在这两种力量之间游刃有余,跟宁高宁独特的经历也不无关系。
在国内,宁高宁学的是政治经济学,然后去美国,念的是MBA。宁高宁认为自己喜欢对比的思维习惯,就是这样形成的。说起来宁高宁自己也觉得很有意思,“从完全读资本论,读马克思,到完全读资本主义,你说会是什么感觉?”
到目前为止,宁高宁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成熟的管理思想。“过去遇到一个问题,老想用什么什么学派,什么什么方法去解释。但目前你很难找到一门成熟的理论来讲述一个企业。”
“慢慢地你会发觉,在市场中重要的不是哪一种理论思想,而是你采取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方式。”
人如其名,宁高宁“不用平衡”的平衡,也自有其道理。
一个纯朴的企业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因为宁高宁务实的风格。
这让华润和其他香港企业相比,有许多不同。华润能比较平稳度过金融危机,度过香港的起伏,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同样是中资企业,华润少了许多表面文章,少了许多故事。
“当然,形象上会有一定的保守”,宁高宁不否认。
“这个东西要变,很难。因为整个公司的文化,是一种务实的文化。”在宁高宁看来,华润虽然一直在做贸易,但不像其他一些企业,总是吹牛,吹得很厉害。
同为50年代出生的人,宁高宁和王石、任志强有相似的经历,下过乡,插过队,当过兵。这些人都有一个抛不掉的情意结,怀着一腔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都是喜欢做大事,而不是自己赚大钱的人。也许正是这样,他们更容易走到一起。
曾经有媒体不经意地提到一个细节,无论是当年的华远,还是现在的万科,都是主动找到华润的。虽然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但两次收购,隐约都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身影。正像宁高宁所说的那样,如果不是这样,王石完全可以把万科搞成自己的。
“现在你要再培养理想主义者,培养不出来了。”宁高宁简洁的衣着,朴素的言谈,在这个时代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宁高宁眯着双眼,淡淡说道,“社会变化了。”
然后跟我讲一次在成都的经历。“买一个很小的啤酒厂,大概是1亿左右的投资。对华润来说,这只是一笔非常小的投资。我们讲,就8000万吧怎么样怎么样的。我们这几个人,其貌不扬,穿着也很差。他们听了以后,‘又来了,全是骗子,还1亿投资呢!我跟秘书讲了,少过1亿的,不要跟我通电话!’”
“在这种情形下,华润反而让人感觉是一个非常纯朴的企业。我们很认真地在谈话,他们觉得是在开玩笑。”
宁高宁大笑。
我们要建一个企业特区
当你考虑以一个新东西来替换、改变旧东西的时候,要慢慢地找到一个方法
王永飚(以下称王):网络时代,许多企业都开始了转型,我们发现华润最近也在做调整,是不是意味着华润也在转型?
宁高宁(以下称宁):从华润本身来讲,最初是反应慢。因为它的务实,有保守的一面。其次呢,是我自己想不通,看不清楚。
他们做B2C、B2B、B2B2C,做ASP,以很高的价格卖给你。我想不通,为什么我要花5个亿来买这种甚至不赚钱的企业?
后来慢慢地淡化了一些,再静下心反过来想,这东西究竟怎么用的?实际上这个东西,我觉得是给旧经济服务的。单纯用互联网技术,要想创造出一种完全脱离旧经济基础之上的商业模式,我觉得很难。
现在看来是对了。
大潮过后,要跟上来
王:我们一直讲网络是一种工具,那么,华润本身怎么利用这个工具为自己服务?
宁:华润本身是一家commerce公司。我们的问题,是在commerce前面加e,而不是在e后面加commerce。
我觉得,在e 后面加commerce有很大困难。和我们过去创立一个commerce公司一样,同样要经过一段很长的过程。如果要加快这个速度,必须以亏损、加大资本投入为代价。
我最近也在考虑来考虑去。这个E-commerce试图改变商品交易的方式,可是改变不了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一定要在每个流通环节要有利益,否则的话,流动不起来。
我们现在和甲骨文等几家公司联合在做一个commerce平台。和别的平台不一样,它是一个在commerce前面加e的东西。
这个平台完成之后,我们10月份在这个平台上就会有交易,真真正正的交易。
我希望华润在大潮过后,能跟上来。
慢慢地找一个好方法
王:您所讲的E-commerce,就是commerce的脑袋上加e。这个e加上以后,将对企业具体造成一些什么冲击?
宁:最大的冲击是在资本市场,资本流向的改变。当这个市场变化得非常明显的时候,很多股东就会来找我们,你们华润为什么不做?
你不这样做,就对不起股东。因为资本市场本身是比较天真的,不管你想不想这么做,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由,股票交易量减小了,股票价格不好,你就欠股东一个人情。你说你不这么做是因为理性,就没意思了。
然后才是怎么变革系统、提高效率的问题。从企业节奏、操作技能、管理架构都要变,公司的股份结构也要变。
怎么才能比较平稳地进行改变?实际上,我觉得现在的观念转变,凭学习、凭教育凭什么都没有用了。
当你考虑以一个新东西来替换、改变旧东西的时候,要慢慢地找到一个好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建立一间新的公司,做给大家看,做一个示范。
我们这个E-commerce公司,从整个架构,到管理体制,到人员报酬,全部都是新的运作模式。这个公司做好了,其他公司就会主动要求建立这种平台,而不是要我去逼他们。不然他们会说,哦,这样我今年的利润完不成了,今年的预算做不到了。这样我就很难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