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60 次) 时间:2000-09-18 21:56:13 来源:张绣栾 (suzh) 转载
有读者反映,“sina”在日语里是“支那”的意思,是部分日本人对中国带有侮辱性的称呼。日本语和日本史专家研究后认为,国内著名网站新浪网应当改名——— 近日,本报接到读者反映,建议国内著名的新浪网改名。
主张最强烈的,是刚从日本回来的华侨林小姐。她说:“在日语罗马字里,‘sina’就是‘支那’,是部分日本人对中国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这个词,主要是右翼分子在使用,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林小姐说:“在日本的中国人,只要一听到‘sina’这个词,就觉得受到莫大的侮辱。日本有首歌叫《支那之夜》,凡是唱这首歌的日本人,我们都拒绝和他交往。这样一个有歧视性的字眼,怎么可以用做中国人自己的网站的名字呢?”
林小姐的家人听后更是感到惊异,因为他们常用新浪免费电子邮箱与日本朋友和客户联系,对方看到中国人自己用“支那”邮箱发信,会不会觉得中国人自己承认是“支那人”呢?
林小姐给新浪网打电话反映她的疑问。客户服务部一工作人员解释说,不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并称“‘sina’不是蔑称,而是对中国的尊称”。
林小姐听后很生气,怀着愤怒的心情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安部计算机局、国家工商局等单位打电话,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个说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办公室表示,知道“支那”是侮辱民族感情的字眼,但从未将它和新浪联系起来,因为“不懂日语,以前也没接到有关反映”,但将对此进行调查。
公安部计算机局的值班室在接到举报后表示“知道了,有辱国家的行为应在公安部管辖之内”,并做了记录。
国家工商局企业注册司在接到林小姐的电话后说:“支那当然是侮辱性的字眼,事情这么严重,我给你往上反映反映。”
在向有关单位反映情况的时候,有关人士都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不懂日语,能确定“sina”就是“支那”吗?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刘金才查阅了中国商务印书馆和日本小学馆(日本最有名的出词典的单位)共同出版的《现代日汉大词典》,其附录中有日本内阁通过的罗马字拼写法,按此规则,“sina”和“shina”与日文中“支那”的发音完全相同。
刘教授刚从日本回来,他说,现在日语中的中国叫“chugoku”。在日本,谁称中国为“sina”,中国人绝对是要和他“翻脸”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社科院的语言学家和史学家们也证实:“sina”是“支那”。
另一个有力的旁证是日本出版的权威辞书《学研新世纪百科词典》中的注释:sina是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的称呼,指东亚最初的统一帝国秦的国民,周边民族称其为“cina”或“sin”……后演变成sina。几位专家都说,从历史上看,“支那”开始是不带有政治色彩的,但日本侵略中国后,“支那”就成了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
对于新浪网“sina”的命名,总裁王志东给本报发来的邮件是这样解释的:“严格来讲,sina是一个造出来的词。是由China和sino两字合并而来,目标是一个代表中国的商标名称。当然也有一些解释说在古印度语和古希腊语中,sina代表着东方的一个神圣国土———中国。另外,还有一种传说,在古希腊神话中,‘sina-island’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不过这些说法都没有作严格考证。”新浪网客户服务部的李先生说:“作为有影响的中文网站,我们不希望别人有什么别的联想。”
今天,又有读者反映,在中关村显眼位置,新浪网打出巨幅广告牌。其中在一个运动员的脸两侧,分别写有“si”和“na”。刘金才教授说,如果“sina”是“sin”和“a”,就不是“支那”,如果是“si”和“na”,懂日语的人都知道,那就是读作“支那”。“不管新浪网命名是出于什么原因,这样的广告太容易引起误解了。”一位研究日本史多年的教授气愤地说,怎么会批准中国网站用这个名字?! 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说,我国互联网相关法规中有禁止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条款,如能证实“sina”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民族感情,有损国家利益,主管部门作出明确的结论后,我们可以处理新浪。
在采访中,一些主管部门也表示,新浪是个大网站,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应该慎重处理,这事不太好说。
一位网络界人士认为,新浪取名时肯定不会刻意取“支那”之意,但现在客观上存在和日语“支那”拼写相同的情况,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网站,可能会在国际上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如何消除这些不良影响,是新浪网不能回避的责任。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