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的故事 (《财经时报》2000.9.5) - 财经故事 - 吕伟钢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99 次) 时间:2000-09-06 01:57:54 来源:吕伟钢 (信明源) 原创-IT

沸沸扬扬的的兰州“小灵通”事件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我们今天来看看“小灵通”背后的故事,只是兰州事件和我们今天故事中的主角没有直接关系。

“小灵通”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几十个省市开办得如火如荼,信息产业部却在5月底下文决定对全国的无线市话项目进行审查,要求全国未签订合同的地区,无线市话项目一律暂停。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信息产业部的这个决定,受冲击最大的正是“小灵通”在中国的始作俑者、刚刚于3月3日在纳斯达克领先亚信2小时挂牌上市的UT斯达康公司。6月1日,UT斯达康公司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一天跌去近半,是当天纳斯达克市场跌幅最大的股票,也创下了它自上市至今单天跌幅最大的记录。

留学生分头创业 软银注资收编

UT斯达康是由两家公司合并组成的:一家是由台湾留学生陆弘亮于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成立的Unitech,另一家是由大陆去美的留学生吴鹰和另一中国留学生于1991年2月在美国新泽西州发起成立的Starcom。

现年45岁的陆弘亮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约20年前在柏克莱分校就读时,在校园内的冰淇淋店任夜班经理的陆弘亮结识了比自己小3岁、同校就读经济学本科的孙正义,即后来日本软银公司(Softbank)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陆弘亮在发起成立Unitech前,曾在一家软件公司任总裁和首席行政执行官,这家软件公司后被日本京瓷株式会社的北美公司兼并。京瓷株式会社的创办人稲盛和夫于1984年成立第二電電株式会社(DDI)。DDI是日本最早引入PHS系统的两家电信公司之一,目前占有日本PHS近60%的市场份额,而京瓷株式会社正是日本PHS设备的主要生产商之一。

现年40岁的吴鹰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并留校任教,1985年赴美就读新泽西州技术学院,88年获得该学院的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吴鹰87年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后在贝尔核心实验室(Bellcore Laboratories,现已改名为Telcordia)从事技术工作。贝尔核心和贝尔实验室一样,是一家在1984年美国政府反电信垄断时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分离出来的研究机构,拥有许多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桢中继、宽带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其中包括用于无线本地环路的PACS技术及其他无线通信技术。

共同的目标

陆弘亮和吴鹰都意识到中国电信市场的巨大机会,于是在91-92年先后到国内设立了业务机构,陆弘亮在91年、吴鹰在94年又各自在杭州设立了合资企业。据称是最早向中国提供智能网络系统的吴鹰主要从事第三方电话交换机技术设备以及智能网络技术(如800免费电话)的解决方案。陆弘亮则做电话接入网和本地回路设备的生意,这也就是合并后的UT斯达康公司在中国开展“小灵通”业务的事业基础。由于业务对象的不同,陆弘亮只与“地方”的邮电管理局打交道,而吴鹰的业务关系则在省一级以上的“高层”。他们都对焦在中国的电信市场,都有想在中国把事情做大的勃勃雄心,以先后在两家公司任职、现任UT斯达康公司首席技术官(CTO)的另一中国留学生黄小庆为纽带,吴鹰和陆弘亮在一次一起吃饭的机会决定了双方合并的事宜。

孙正义掌舵

合并的决定作出后,吴鹰和陆弘亮一行5人飞到日本,向软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作了关于新成立的UT斯达康公司的业务介绍,孙正义当即承诺注资3000万美元购入合并后的UT斯达康公司30%的股份。1997年,软银又紧接着追加注资9200万美元获得绝对控股权(近60%),将UT斯达康公司正式纳入自己的麾下。

新成立的UT斯达康公司由陆弘亮出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鹰出任执行副总裁兼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并在董事会中担任副董事长,董事长则由孙正义亲自担任。在今年6月22日软银的股东大会上,孙正义还特别表示自己看好UT斯达康,看好将在2005年前与美国及欧洲平分秋色的中国互联网事业。

UT斯达康合并之时,即与软银联手拿下了当时电子工业部属下的吉通公司在全国24个城市发展互联网业务的合同。这项嵌入了盈利分成条款的合同总值1000万美元,相当于合并前两家公司95年全年的合计销售总额。但与吉通公司的合同,和联通公司的“中中外”项目的遭遇一样,未能按原合同条款执行。这项合同后来在98年6月改签为设备买卖合同,由吉通向UT斯达康购入设备,而由软银“垫付”设备的货款及工程建设费用合计1000万美元。99年8月,双方同意终止合同,吉通在99年底前向UT斯达康公司返还了包括利息在内的款项合计1160万美元。

除了与吉通的合同外,UT斯达康又与广东省电信局在惠州市设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合并后的UT斯达康公司将业务重点转向无线本地接入,并很快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属的余杭县建设试验网,展开无线市话的试验性应用。

“小灵通”左右逢源 电信攻城掠地

“小灵通”是UT斯达康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无线市话系统的注册商标,应用的是当时正在日本兴起的PHS个人便携式电话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技术。

无线市话系统以无线本地环路(WLL)代替从用户电话终端到本地交换机的电话双绞线构成的固网本地环路,使用微蜂窝无线技术和小功率、小覆盖半径的基站与城市公共电话网的本地交换机相连,构成市话接入网。

与使用移动交换机接入市话的PHS 系统有本质上的区别,UT 斯达康公司开发的“小灵通”无线市话系统应用该公司的“接入网技术”解决固网本地交换机的无线接入,既省去移动交换环节,又不必对中心交换机进行改动,从而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已有资源。机站使用远端供电,无需机房、空调,大大降低无线市话的投资成本。

从用户的角度看,“小灵通”的作用介于无绳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当整个居民社区或整个城市为基站覆盖时,用户可以在行走或低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上实现话音和数据通讯,但不能在异地漫游。

“小灵通”出世

UT斯达康公司的“小灵通”在浙江余杭经过一年的小范围试验, 1998年1月正式在余杭市城关的临平镇开通,一年中又开通了其他城镇并实行联网。联网地区总人口数仅为8万人,但到99年下半年,“小灵通”用户数即已达1.2万。

在浙江余杭的试运行成功后,“小灵通”很快就推向广东肇庆和河北保定等地并获得成功。1999年,“小灵通”打入昆明、西安和杭州,这三市的电信局向UT斯达康购入的首期设备合同总值超过一亿美元,占UT斯达康99年全年销售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西安市占30%,昆明市占11%。至99年底,全国已购或定购了20万美元以上的UT斯达康“小灵通”产品已达40个市(县),分布在浙江、广东、山东等16个省、市、自治区。

风火神州行

“小灵通”在各地推向市场后受到的热烈反响是始料不及的:99年6月肇庆市开通“小灵通”业务,仅一月余,肇庆地区6市(县)放号达5.4万多个,而移动电话“全球通”在肇庆发展10多年,总用户数不过15万多户,联通则只有数万户;昆明市在推出该业务的第一天,日装机量达1000部;西安市建成装机容量为40万线的无线市话网络可覆盖西安市中心区域120平方公里,在去年12月1日正式开通前,已有超过6万的迫不及待的入网用户,正式开通当天放号4000多个。据称目前西安“小灵通”用户已近15万;杭州市的“小灵通”业务也在去年12月推出,装机容量为30万线,尽管浙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为迎接“小灵通”的挑战,事先已将移动电话的通话资费大幅下调,“小灵通”却创造了10天内销售手机1.5 万部的记录,其中元旦一天突破了 2000只,杭州“小灵通”用户现已超过10万。目前全国已经布设的UT斯达康公司设备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全国无线市话用户总数据称已经达到90万。

“小灵通”无线市话使用的是远比移动电话小100倍的发射功率,因此手机可以设计得轻而小巧,待机时长可达800小时,通话时长8小时,因为发射功率低,辐射小,还被誉为“环保手机”。但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却是无线市话按市话费率收费而且是单向收费,在许多地方用户首期付出的,只是购买一部“小灵通”手机的价格,既被免去了固定电话高达1000元以上的初装费,又不必缴纳移动电话好几百元的入网费。

我国移动电话发展虽快,但也只是像在奶桶中刮黄油一样刮到的是最上面薄薄的一层,在底下80%的消费者中仍是波涛不惊。无线市话面对的正是这80%的普通消费者,它堵住了移动电话向市场纵深发展的机会。在各地,无线市话成了刚刚分家不久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首次较量,一贯与中国移动锱铢必较的中国联通这次却茫茫然无所适从,中国电信成了大赢家。

蜚声海内外

UT斯达康在中国市场上异乎寻常的崛起和发展,很快引来了国际国内的高度瞩目。1997年10月20日的《华尔街日报》一篇有关中国留美学生归国创业的文章,吴鹰和张朝阳及另外二位中国留学生都在它的关注之中。

1998年6月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评出的50位由政治家、企业家、金融家和思想家组成的“亚洲之星”中,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吴鹰和孙正义以(创业)企业家的身份与以企业经理人身份入选的王选及政治家朱镕基和艺术家张艺谋赫然在列。

陆弘亮则在同年与张朝阳一起在《时代》周刊50位“数字精英”中入选。1999年UT斯达康公司还被一家面向中小企业的美国商业杂志列为全美发展速度最快的500家企业中的第34名。

在国内,UT斯达康(中国)公司及其在杭州和惠州的两家合资企业都是经当地政府认定的“高新科技企业”,在1999年前享受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UT斯达康(中国)公司被北京高新科技产业开发试验区海淀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授予1998年度“十大纳税企业”和“经济二十强企业”称号,“无线市话”设备则成为海淀实验区1998年度百项受表彰的“拳头产品”。

今年3月29日,在UT斯达康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不久,李鹏委员长访问了UT斯达康在杭州的合资企业,试用了“小灵通”电话,并写下“海外学子,报国有门”的题词。在今年5月的“北京高新技术国际周”期间,60位国际跨国集团总裁和嘉宾受到了朱鎔基总理的接见,吴鹰是其中之一。

1997年6月,UT斯达康公司曾向菲律宾马尼拉的一家移动通讯公司销售了5000线的“小灵通”设备,但它的市场定位始终都在中国。自“小灵通”在中国市场一炮打响后,公司的业务几乎全部移入中国,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1998年占UT斯达康公司销售总额的97.9%, 99年更上升为99.3%。UT斯达康公司同期销售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分别为39.1%和78.3%, 99年的销售总额达到1亿8752万美元,其中“小灵通”占有销售总额的60%左右。

至1999年底,UT斯达康公司的总资产达到2.7亿美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近9000万美元。员工员工现已发展到1000 多人,其中约90%是在中国的雇员。在杭州和惠州的合资企业,UT斯达康公司分别占有88%和51%的股份。

纳斯达克上市 股价一波三折

1996年,软银以3000万美元获得了UT斯达康公司30%的股份,96年12月至97年2月期间以及97年10月,软银又分别以每股3.44美元总计4200万美元和每股6.225美元总计5000万美元各购入约15~17%和约10~12%的UT斯达康公司股份,使软银在UT斯达康公司上市前占有的股份高达58.9%。在UT斯达康公司上市前,软银公司将原由其属下风险投资公司持有的UT斯达康公司股份全部转入其北美控股子公司。此举说明它对UT斯达康公司的投资不属风险投资,软银自始至终无意借上市之机抽身退出。

1999年12月前,UT斯达康公司引入上市前的最后一次投资,总额为5500万美元,其中Intel太平洋有限公司投入4000万美元以每股8.1273美元价格购得6.2%的股份。这个价格与仅仅几个月后就确定的18美元的上市发行价相比可以说是太便宜了,但这显然是为保证上市发行成功并卖个好价的一个战略考虑。UT斯达康公司为此在1999年度的财务报表中,从投资人收益中冲扣了近3000万美元的“股份贱卖预期损失”。此时的UT斯达康公司预期的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3美元左右。

至上市前,创业者和投资人共向UT斯达康公司累计注入的总资本为2亿1800多万美元,公司总股本为7900多万股,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约为1亿4400余万美元,相当于以每股4~8美元不等的价格付出资本的投资人仅能得到每股1.82美元的账面有形资产。

1999年12月20日,UT斯达康公司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上市申请。申请首次上市发行(IPO)普通股1000万股,约占IPO后8930余万股总股本的11.2%。其中在美国和除日本以外的全球其他各国发行800万股,由美林证券、美洲银行证券和另一美国证券公司帕盘·詹弗莱主承销;在日本发行200万股,由美林证券日本公司及软银拥有27%股份的网上证券商E*Trade主承销。发行价最初定在每股12至14美元之间,后一路调高,在3月3日上市挂牌前一星期再次将发行价从16美元提高到18美元。折去每股1.26美元的承销费用后,UT斯达康公司收到认股款约1亿6740万美元。这笔认股款可使全体股东包括早先的投资人能够分得的账面有形资产从每股1.82美元提高到3.35美元,但以每股18美元买入原始股的投资人,他手中的股票如以有形资产账面价值计算,立时就会折去13.65美元的价值。

上市发行时,UT斯达康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软银的股份将从58.9%摊薄至52.3%,而仅有的机构投资者Intel拥有5.5%摊薄后的股份。

涨跌悲喜剧

UT斯达康股票在今年3月3日挂牌当天,以每股41美元开盘后一路狂飙,最高升至73美元,最后以68.13美元收盘,升幅高达278%,创下当日纳斯达克股市升幅的第二最高纪录;最高纪录则由同日上市的亚信创下,亚信的升幅达到315%。可见3月的华尔街对中国概念股是何等狂热。99年底中美签署世贸协议,今年年初信息产业部一再放风说中国政府将在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前就对外开放中国电信市场,这对亚信和UT斯达康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3月下旬,受李泽锴盈科动力购并香港电讯消息的鼓舞,华尔街的投资者都觉得中国的互联网事业被整体上“低估”了。3月24日,在UT斯达康公司度过“禁言期”(Quiet Period)的前一个星期五, UT斯达康股价飙升17.7%;3月28日星期一早上,“禁言期”过后的第一天,美洲银行证券和帕盘·詹弗莱各自向投资者发出“强烈推荐买入”(Strong Buy)的分析师意见,美洲银行证券还标明了12个月的“目标价格”(Target Price)为150美元。在投资者将UT斯达康公司看作“中国的思科”(CISCO of China)的氛围中,UT斯达康股价冲上了91.88美元的顶峰,最后以87.50美元收盘,涨幅高达21.74%。3月29日,美林证券发出了一个透着“冷气”的近期“持仓”(Accumulate)、远期“买入”、12个月的目标价格为100美元分析师意见,UT斯达康股价当天回落5.93%至82.31美元。

天有不测风云。仅仅两个交易日后的4月3日星期一,美国联邦法官裁定微软反垄断案成立,微软股价当天跌去14.47%约700亿美元的市值,因新经济的崛起而从去年10月底的2800点一路攀升至3月9日突破5000点的纳斯达克指数应声下跌7.64%,导致UT斯达康股价在3日和4日连续两天大幅回落,跌幅各超过10%和20%。4月14日,纳斯达克历史上的一个“黑色星期五”,纳指指数急挫9.67%的当天,UT斯达康股价狂泻39.75%,这时的股价已比最高时跌去三分之二,但仍比发行价高出三分之二。

5月底信息产业部的一纸关于“小灵通”项目缓建待审的发文,使刚刚经历了4月美国科技股大调整但很快开始恢复元气的UT斯达康股价,在6月1日再次遭到重创,跌幅高达45.92%,成为当天纳斯达克市场跌幅最大的股票,也创下了它自上市以来单天跌幅最大的记录,股价日益逼近它的发行价。6月13日盘中交易时曾一度跌破18美元的发行价,下探至16.75美元,当天以18.06美元的历史最低价收盘。

6月30日,UT斯达康公司向美国证交会呈交了关于中国信息产业部对“小灵通”项目结束审查、允许在中小城市继续建设的通报。当天,UT斯达康股价从前一天的23.13美元收盘价上跳开,以28.50美元开盘,以30.38美元收盘,升幅达到31.35%。

和UT斯达康公司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受信息产业部的行政指令影响的情形相当类似的还有CDMA专有技术的拥有者美国的高通(Qualcomm)公司,中国联通公司在中国架设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决定和随后的悬而不决,演绎了高通公司在纳斯达克的股价暴涨暴跌的悲喜剧。

7月下旬以来,UT斯达康股价逐渐走低,8月18日的收盘价为21.31美元。

下图是UT斯达康公司股票3月3日首日上市后至8月18日止近半年中的股市走势图。

跻身五百强

4月出版的《福布斯》杂志新评出2000年全美上市公司的“《福布斯》500强”,以3月10日的市价为依据,UT斯达康公司以54亿美元的市值挤身按市值排名的500强中,列第437名。但如以8月18日的股价重新计算,UT斯达康公司市值现已不足20亿美元,怕是再难挤身500强了。

享有“互联网大师”和能“点石成金”美誉的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从收购COMDEX起步,几年中投资了上百家的互联网企业,投资金额接近20亿美元。按他自己的估计,如把世界上全部已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除思科和美国在线外)放在一起,软银占有的份额为7~8%。在99年6月前,他所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中已有8家上市,包括雅虎、雅虎日本和E*Trade,他在这几家上市公司中的总额为9亿1000多万美元的投资,现在已经升值到140多亿美元了。UT斯达康公司虽不属互联网企业,但孙正义没有看走眼,他在UT斯达康公司1亿2000多万美元的投资,即使按目前低迷的市值计算,也已升值到10亿美元了。

中国市场未来 机遇挑战并存

UT斯达康公司的成长壮大,除它自身的技术、资金优势外,更取决于它的战略决策。1996年,UT斯达康公司将日本PHS技术引入中国电信市场的决定,在当时并不招眼,在中国电信市场上人们看到的,只是像朗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这样的巨人。97-98年在浙江余杭默默无闻的试验网建设,和99年在全国的大规模推广,UT斯达康公司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中国电信大分家提供的巨大机遇面前,领先一步抢了先机。

成了无线市话代称的“小灵通”在全国走红,促使世界电信制造业的巨头朗讯、日本PHS系统生产商京瓷、国内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巨龙和大唐等纷纷介入,推出了包括GSM和CDMA在内的各种制式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本文开头提到的兰州“小灵通”项目,即是朗讯提供的设备。中兴公司的设备,也已在四川绵阳开通运行。UT斯达康公司一家独专的局面已经不再。

政策严相逼

但更严峻的挑战来自我国的电信政策。信息产业部已经多次下文就“小灵通”的技术和发展问题作过批示。目前,“小灵通”项目只允许在县级市及以下乡镇和大中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园区、社区、办公商务楼等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

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看,“小灵通”在已经装有固定电话的城镇居民中最受欢迎。“小灵通”项目也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投资效益最好,城镇和农村的生意是否好做或值得做,这是同时摆在UT斯达康公司和各地电信局面前的一个课题。

按照信息产业部的规定,在大中城市留给“小灵通”发展的一席之地,实际上只是给政府和大企业提供专网服务。

被中国电信视作新的业务增长点的无线市话,为了和中国移动和联通抢夺地盘,在无线市话费率上可算是让尽了优惠。无线市话和固网市话之间的通讯不收接入费,相当于使用自有房屋不将与市场等值的租金计入经营成本一样,这是中国电信的一种垄断优势。但在市话费率上调、移动电话费率下浮的趋势下,留给“小灵通”的价格优势空间将越来越小。根据日本邮电省的统计,在1995-1999年间,日本移动电话费率下调了41.1%,而PHS电话费率下调幅度未超过10%,更何况移动电话手机的价格这几年来已经降了大半。这是PHS在日本失宠的重要原因之一。

技术逢纷争

当今电信技术、标准纷争日趋激烈、新技术层出不穷,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规范目前2G移动通信设施和服务如何向3G移动通信标准接轨,留给“小灵通”技术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怕是越来越狭小了。尽管“小灵通”目前已在西安开通各种制式的移动电话无可比拟的32K带宽、年底还将推出64K带宽无线数据上网,但从发展趋势看,它的带宽优势可能维持不了多久。GSM、TDMA和CDMA都已有作为过渡的2.5G技术推出,如GSM的GPRS技术,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15kbps;TDMA的EDGE技术,384kbps;以及CDMA的1XRTT技术与HDR技术,分别为144kbps和1Mbps。带宽可达2Mbps的3G移动通信技术,则可望在2001至2002年投入应用。

不过也有人对PHS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特别看好。开发用个人电脑连接PHS手机实现实时收发声音及图像技术产品的日本移动通信风险公司的社长大胆预言说,如果PHS的数据通信速度能够提高到128kbps,就可以收发如电视画面那样高精度的双向画面,“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方式的W-CDMA就会变得无立足之地”。

1998年底,因PHS业务发展低迷,日本电信公司(NTT)将PHS业务部门转入其经营移动通信业务的子公司NTT DoCoMo。DoCoMo公司在99年2月推出一种叫作“i-mode”的无线上网手机,发展势头大大出人意料,推出不到6个月,即发展了100万用户;一年后的今年3月,用户数突破500万;8月,用户数再翻一番,达到1000万。“时时在线”但带宽只有PHS七分之一的“i-mode”手机使在有线互联网的发展落后美国许多的日本,骄傲地引领了无线无联网的世界潮流。NTT和DDI也在同期努力开发PHS的数据通信应用而使日本PHS用户数从99年年底前止跌回升,但截止今年7月底,用户数也只是增加了2.6%。目前日本的PHS用户数为585万,只是手机用户数的十分之一。

风物放眼量

然而,巨大的中国市场也向UT斯达康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的多样性。尚未开办“小灵通”业务的各地市镇的电信当局是UT斯达康公司潜在客户,已经开办了“小灵通”业务的市镇可能因扩容而需要不断购入UT斯达康公司的产品 —— 它们同时又是UT斯达康公司其他电信产品的潜在客户。

UT斯达康公司在群雄逐鹿的中国电信市场之所以脱颖而出,还得归因于它的管理层的良好的技术背景和它的技术研发能力。除吴鹰外,UT 斯达康的首席技术官(CTO)黄晓庆、首席营运官(COO)周韶宁、负责工程技术的副总裁以及负责国际销售的副总裁都曾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朗讯公司所属的Bell实验室任高深主管多年。UT斯达康公司在新泽西州和中国都设有研究基地,据称它在新泽西州的研究基地拥有200人以上的高级研究工程师。1999年,UT斯达康公司将开发和生产多任务IP交换设备(Multi-Service IP Switch)的一家研究机构全资购入,这将成为UT斯达康公司下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小灵通”无线市话在中国大陆的成功,还在今年6月为UT斯达康公司赢得了来自台湾第一国际电信公司的一笔高达3500万美元的合同。在这份合同项下,UT斯达康公司将为第一国际电信公司在台北市区架设第一期预计在2001年第一季度开通的无线市话设施,以提供包括中英文短消息收发、社区服务和无线互联网浏览功能在内的增值无线市话服务。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地区性的扩展是利好消息,只是这个利好消息来得不是时候 —— 正好是在信息产业部关于“小灵通”项目缓建待审的发文重创UT斯达康公司在纳斯达克股价的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