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电影(非新鹿鼎记系列) - 非新鹿鼎记系列——IT杂谈 - arshioul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1 次) 时间:2000-09-05 14:13:55 来源:arshioul (arshioul) 原创-IT

IT、电影(非新鹿鼎记系列)

有很多文章,分别从网友角度和媒体角度,谈到IT的写手向娱乐记者角色转换,IT新闻版面充斥着类似于影星歌星的花边新闻的报道。然而近来的一些现象表明,这一新闻传播上的误区正在逐步扩大,打击力度也是愈演愈烈。

真实的谎言
西方语言修辞学最最推崇“Euphemism”(婉转),追求直接的西方民众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名词,在隐私与公开,机密与新闻,私下与正式之间找到了平衡。西方的新闻虽然开放大胆,但是它们的行业内部约束机制比较完善,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个合理的分寸,方式方法叫人舒服。
西方的新闻学传进中国来以后就接受了中国劳苦大众的彻底改造,我们的记者更在乎“无冕之王”的头衔,对于新闻的客观、公正的原则相当漠视,至少在某些新闻热点面前。在大家一窝蜂、一股劲的兴头上,能真正记得自己新闻工作的职责的又有几个?
大量的IT新闻成了名副其实真实的谎言,没有切身处地的调查研究,没有实事求是的各方面了解,隔靴搔痒,捕风捉影,以假乱真的现象层出不穷。在混乱的业内业外利益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情况下,半吊子的新闻创作没讲明白问题,反而使得一池水越搅越浑。由于种种原因,当事人不愿说,记者说不清,而公众希望有人说,造成了IT内幕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也不清,社会大众迷迷糊糊,不清不楚”的局面。
从早些时候,易趣、亿唐网站在南中国区的人事调动,到最近的席殊的网上书店和8848的王峻涛“淡出”,引发的一连串所谓的跟踪报道,揭露得纷纷扬扬的细节亦幻亦真,云里雾里。
记者所说的好像是确凿无疑,当事人的口径近乎斩钉截铁,而两者南辕北辙,好像电影的蒙太奇,言情的朦胧诗,旧时的皮影戏,看不透看不清,我们究竟该相信谁,或者是谁也不相信?

沉默的羔羊
这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其名字富有深厚的宗教意味。羔羊不仅暗指上帝是出生在羊圈里的,而且迷途的羔羊还得到上帝的指引,回归正道。与羔羊的西方宗教含义相反,很多让人受害的无名IT新闻案没能让人回归正道,反而促使人继续保持沉默,加倍实行自我保护。
目前国内IT媒体有个很不好的倾向——喜欢寻找临近倒闭的“中国病人”,经济这根弦绷得紧紧的,稍有一点风吹草动,立刻联想到企业破产,大有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此情此景,沟通的双方都很紧张,有谁还敢说实话。
网易、搜狐在纳斯达克市场上成绩不佳,有一阵股票价格曾跌破5美元,围绕着这个“生死线”记者动足了脑筋,挖足了新闻,换来网易老总丁磊笑魇如花,访问“垃圾股的标准是什么?”。
20多年以前我们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真理是什么?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邓小平同志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问,究竟有多少人是抱着实践的态度看待新闻的?炒作两个字我们见得多,平和两个字我们见得少。
大家都习惯于以澄清代替沟通,以解释代替回答,热热闹闹场面背后死气沉沉,一片静寂。这样的“MADE IN IT”新闻只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

福尔摩斯探案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身体素质高了,人也一个个变得精了。大众对以前习以为常的有偿新闻、策划新闻、炒作新闻在网上沉渣泛起深恶痛绝,自我防卫、自我鉴别的能力开始进一步增强。
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的炒作手段更新换代,升级很快。安家、搜房和焦点三家房地产网站的相互扯皮说明“案件情况”相当复杂,几乎每一个都有适宜的“不在场证明”。
安家网站CEO逐字逐句反驳了别人的谬论,暗示人们“罪犯”是搜房;搜房打个哈哈,声明不干我的事;焦点满口叫屈,认为BBS论坛是自由发表观点的地方。从我的眼光来看,三家都脱不了嫌疑,焦点网是帖子的始作俑者,说不定就是帖子的原作者;搜房网看似无奈,其实也与其它两家网站利益冲突。
安家也是一样。它表面上是受害者,其实也是最大的收益人,新闻一旦炒起来,安家就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又有谁可以保证这一切不是安家自演自唱的独脚“苦肉计”呢?
公众若是连这种迷魂阵也不吃了,水平倒是离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侦探相差不远。

看几则IT的新闻,要费这般脑筋。但愿只是我的胡思乱想,留下满纸的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