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的好文章--问泉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跨越界限 - 拿摩翁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04 次) 时间:2000-09-01 14:47:43 来源:拿摩翁 (jerry_wang) 原创-IT

  序言

  在美国硅谷待了6年,虽然我学习的是生物技术,勉强也算的上是一个高新技术,但因为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一直深入的关注着硅谷IT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深深的被这个行业的特殊魅力所打动。每天我身边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谈论的话题和具体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变化,总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我经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硅谷的成功与硅谷企业的成功深层次的本质是什么?换句话说,在硅谷创造的巨大财富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走进硅谷”的时候,请教很多著名的企业家,象YAHOO的杨致远、INTEL虞有澄等。到今天,我和好友李彦宏先生回国并且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经6个多月了,回到国内认识了很多人,也接触了很多的企业,使我感到惊讶的是,国内不但存在着巨大的市场,而且充满了优秀的人才。今天中国的IT产业确实已经行进到变革的边缘了,巨大市场孕育的潜力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正如十年前我们无法预测到今天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今天我不敢说我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我想把我这些年在硅谷以及回国后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写出来,就算抛砖引玉吧,希望能够把有用的东西分享给更多的创业者,更加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可以在这块土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

  硅谷的人与人的硅谷

  硅谷的产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我们今天同样拥有众多的人才、雄厚的资金,而我们的创新产业却依然没有形成。我想没有人会否认硅谷的成就,没有人不想探究硅谷成功背后的原因。但是,到今天,在世界上却依然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和硅谷一样获得了高新技术领域的巨大成功。很多人分析了体制上、教育上、基础设施上的原因,但更值得我们注重的却应该是深层心理上的、文化上的因素,换句话说,是硅谷对人的态度。

  硅谷到底有什么?一个群山环绕的山坳,各种坐落在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旁边的普通园区以及平房。我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找到这样的地理环境,可是我们为什么无法再创造出一个硅谷?

  我们都知道硅谷人才济济,每个人每天都要花大部分时间在电脑屏幕前,尝试着去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尽管他们一样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讨论是否应该发展或者这样或者那样的技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创新与风险的本身让他们感到激动,感到生命的魅力,而当他们的技术一旦被成功的应用或者推广后,他们不但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感,他们会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距离更加接近了。硅谷的每一个神话都让人心动,但在这里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找到一种可以改变现状的方法,其它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

  海纳百川,硅谷包容了各种行业的精英,而精英们的汇集使硅谷的竞争到了令人发憷的地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精英们的汇集,同样给硅谷的企业提出了重大的课题。企业的领导者们很清楚的看到,单纯依靠旧经济时代的体制是无法挽留住这些人才的,硅谷所有企业的员工都有公司的股票,包括电话员与秘书。当然每个人的分配不同,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股权。在这里企业的关系已经由单纯的雇佣关系转变成一种集体创业的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话是CISCO首席执行官钱伯斯的话“我不是杜家滨(CISCO中国区的总裁)的老板,我是杜家滨的同事。在CISCO我的名字叫JOHN,在我们公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等级式的关系,也不是一个命令人的体制。我作为一名首席执行官,我的职责就是制定一个很民主的文化。如果那是中央集权制,即上面做了决定,下面只是一个执行人,大家还有什么动力呢?我从不告诉下面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而是告诉他们一个目标,让他们来看怎么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听上去很简单、很朴实的话,但是在整个公司从最高层到最下层全面推广如此的企业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硅谷的每一个企业几乎都是如此的遵守这样的文化规则。在这里,每天都可以听见不同的声音,而没有想法的人是不会被聘用的。因为硅谷的事业是不会容忍官僚体制存在的。

  硅谷所有的人都想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这里每天都产生62个百万富翁,没有人会因为惧怕失败而放弃尝试。不错,当我们看见每天产生的62个幸运儿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猜测到他们的背后还有无数的失败者以及创业者。但失败的本身并不可怕,而不敢去创新却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这就是硅谷的主流人文。在这里,一个好的主意将会是最贵重的商品,而当你拥有了一个好主意的时候,你甚至不需要考虑其它的创业因素,因为其它的东西就会自己找上门来。在这里,我又不可避免的要说到社会的体制问题,因为只有良好的金融保障体制,整个产业才能够发展起来。而当这种新兴的体制一旦成为产业的主流体制后,人们就会按照新体制的规则来进行游戏,从而将产业带动良性循环。对于硅谷公司里的个人来说,他们同样具有犯错误的权力。因为只有犯过错误的人才能胜任更强的职务,关键问题是不要去犯同样的错误。

  硅谷文化具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容忍性。这里有各色、各国人种,这里没有人会去关心你的来历,没有人问你是否是博士。对不同文化的宽容以及吸纳是硅谷文化成功的潜在因素。在很多IT公司里,你可以看见很多工程师穿着大短裤、文化衫、拖鞋,带着自己的宠物,用我们的观点,这根本不会是在工作。但正是这些人创造出来了硅谷今天的成功,关键问题是我们看重的是什么,是外表的东西还是实质。同样,你也可以西服革履的去上班,没有人会询问你的原因,这就是包容力,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这里没有什么打卡制度,没有加班的概念,只要你能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你自己安排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这里的企业相信他们的员工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自我管理。不错,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企业,不懂自我管理的人很难想象可以找到工作。这就是硅谷公司对待精英们的管理,如果可以称的上是管理的话。不错,我想我说的确实是一些小事情,透过这些小事情,我们应该去看到的是现象后面隐藏的东西。我并不认为我们的员工也一定要穿拖鞋带宠物上班,形式的模仿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但是我们要学习的是硅谷文化对人性的充分尊重。确切的说,硅谷不相信神话,硅谷相信的是人!

  硅谷的每一个工作的人,在各种岗位上的人,很少有过不理解而仅仅是去执行的经历。去过硅谷的人都知道,整个硅谷弥漫的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气氛。在这里,固步自封无异于自杀。硅谷文化的创建者威廉和大卫每天都要在公司里走动,他们喜欢走出办公室,在楼板上和员工说话,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有哪些困难。硅谷公司里的任何人,有任何问题,想要和任何层次的人沟通,他们可以直接走进总裁的大门。信息以及知识的共享是每一个人工作的基础。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个人英雄,需要的是无数智慧的凝结。这里的每一个人在每一天都可以找到一些自己愿意学习的东西,如果他愿意的话。信息的发展,本来就是为了让这样的人更好的沟通。我们为什么要拒绝沟通呢?

  “以人为本”,不错,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认同这样的管理思想。但真正做到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传统企业占优势的产业循环内。并不是代表着传统企业就不“以人为本”了,而是新旧经济时代的价值衡量标准发生了改变。在硅谷有很多人在事业、金钱、个人生活上都很成功却仍然很辛苦的工作,任何理性的分析都会认为这些人应该退休了,而这些人的真正理想却是要改变世界,而这种共同的信念使每个人都充满激情的工作。硅谷的很多人都生活的不是很高兴,为什么?因为他们天生就是这样的有压力有责任感的人。对现状的不满,是每一个成功的人必要的条件。在理想状态想象一下,仅仅是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抱着这样的态度去工作,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局面?硅谷的企业如今为了留住人才,简直是奇招叠出。手段方式姑且不说,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人才的尊重,这种激发人的根本创造性的管理风格,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借鉴的。在管理上有很多理论,我本人并没有多深入的研究,但我们在制订种种规章制度的时候,是否可以充分的考虑一下“人性”呢?

  百度的人与人的百度

  我和好友李彦宏先生于去年年底回国创建了百度网络技术公司,同时也想把我们在美国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回国应用到自己的公司里。刚来的时候,我们除了有一些风险投资外,我们没有其它的任何东西。6个月后的今天,百度已经生产出世界上最好、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之一,并且成功的拥有了两家知名的网站客户。回国之前,我们从好坏两个方面都充分的做好了准备。但现实的情况依然是令我们激动的。我们不敢说我们有多么的优秀以及杰出,但我们百度以及百度的人却是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记得我们面谈的第一个员工,我们的技术总监刘建国先生(当时他还是北大的计算机系的副教授),和我们谈了两个小时后,问清楚了我们的想法、思路,当时就决定和我们一起创业。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他到底放弃了多少东西,也不清楚这些东西对他有多大的价值。他组建了第一支开发队伍,这些人现在已经成为百度的核心技术骨干了,都是很优秀的人,其中很多人都是著名院校的研究生,我知道他们无论要在国内找一份好工作还是出国进修都是很容易的事情。有一名工程师,已经获得了美国排名前10位大学计算机系的全额奖学金,当他面临选择的时候,他放弃了这个机会而留在了百度。当时我们只有两间办公室,也很简陋,我和李彦宏先生也是分享一个办公室的,但没有人在乎这些,就是这12个人,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将百度搜索引擎这个产品的测试版完成。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我们的每一个人才都会受到各种的诱惑,但百度到今天,只有进的员工,没有出的员工。其实李彦宏和我并没有什么强制的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我也相信我们给他们的待遇很多公司都可以给。关键问题是,他们是怎么想的。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股票,并且都是由美国一流的律师事务所公证过的。李彦宏和我每天都花很多时间与他们在一起,聊工作,聊生活,聊感受。我们不是刻意的这样做,但如果我们连自己员工想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还能干什么? 公司里没有人认为百度的事业是李彦宏和我的事业,百度的发展是我和李彦宏的发展。百度是大家的。我们只是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一件我们认为有希望的事情。我们认识每一个员工的家人,并且我们相处的非常融洽。曾经有员工问我:如果将来公司发展的很大了,那你们怎么会有时间和所有的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呢?我很认真的告诉他:首先,无论公司多大,与员工的沟通是我在百度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第二,我是不会有那么的多的时间,但是百度所有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会把沟通贯彻下去的,因为他们是在这样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有义务将这样的文化传播下去。

  在百度,除了日常的行政工作人员外,每个人都有权力按照工作需要自由的安排他们自己的时间。如果他们在公司的时间不是他们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我宁可希望他们去玩,去休息。百度不需要任何的形式主义,更不需要无谓的表现。你唯一可以表现给大家的就是工作业绩。如果你来百度,你会经常看见我们的工程师们在玩游戏、在上BBS,没有人会因为李彦宏和我的出现而有任何不安。但你看不见的是百度公司24小时长明的灯火,看不见灯火下的人正用他们的智慧创造着别人没有想过的东西。我们做的是ASP,通俗的说,我们卖的是技术服务。我们承诺给客户的,我们就一定做到。我经常告诉我们的工程师:我们尊重自己的承诺,就是尊重百度的生命;我经常告诉我们的客户:我们的服务与时间无关!

  今天,当别人觉得我们小有成就的时候,有记者问我:你觉得百度的价值在哪里?我的回答是:百度价值是一个三角形,一头是市场驱动,一头是核心技术主导,一头是我们的人。但如果让我挑一个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百度的人。 当今天我们也开始谈“以人为本”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先问问自己,什么是“以人为本”?企业的生存要“顶天立地”,什么是顶天?就是要在战略问题上正确的把握;什么是立地?就是要从细微的地方进行起。当我们把自己高高的摆在了某种位置,我们失去的远远会比得到的多。当我们实施各种管理手段甚至管理软件的时候,我们明白,有些事情是机器、程序永远代替不了的,因为最杰出的程序也无法了解“人性”。

  每当我走进百度的大门,我觉得真正的自豪与骄傲,为了百度的人与人的百度!

  后序

  这么多年了,每当我想起惠普诞生的地方-位于帕拉阿图的旧车库的时候,我依然会觉得很激动。

  我很庆幸自己可以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贪婪的呼吸着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机遇,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跨越这次伟大变革的幸运者之一,但我习惯性的问自己:我们凭什么去赢得这样的未来?是因为我们聪明,因为我们勇敢,还是因为我们勤劳?

  今天的美国小学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是领着他们去当年惠普起家的旧车库参观!我不知道当年的创业故事会在这些孩子的心灵里根植下什么样震撼力,但我唯一确定的是,当这些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中间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历史创造者。

  在这篇文章里,我只是把我觉得有用的东西,我觉得不太一样的一些体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有一些参考价值。

  百度已经诞生6个多月了,我们离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更不敢说我们一定会成功,我只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总会有人成功的。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我们无法推卸!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徐勇 执行副总裁

关于管理的好文章--问泉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紫上 - 2000-09-01 15:23:42

巧的是昨天晚上我刚刚和百度的朋友讨论他们的公司,今天就看到这篇文章,我所在的公司也是这样的管理,没有时间的限制,上班随时随地的玩游戏,甚至有喜欢玩赛车游戏的把驾驶盘都替换了键盘的位置,公司的管理已经扁平了曾经是金字塔结构的等级,尤其是在信息交流方面。 百度才刚刚六个月,而我们有十二年的历史了,能一直在浪尖上走到今天算是很不容易了,曾经怀疑,但是看到百度的管理做的如此之好,也使我们信心百倍。更使我相信人性化的公司才是成功的公司。 祝百度一路走好。

Re:关于管理的好文章--问泉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jeffwu - 2000-11-05 16:00:04

不能完全苟同. 如果是一个小公司,那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公司的规模扩大,如果靠上面的就可以搞好公司的化,那简直就是开玩笑.热情不是万能的,需要的是有秩序的热情,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热情!

Re:关于管理的好文章--问泉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天恩 - 2000-11-05 16:12:20

中国人要素质都那么高、觉悟都那么好,这样的管理当然没问题,但可能吗?太理想主义了,呵呵。

Re:关于管理的好文章--问泉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拿摩翁 - 2000-11-06 01:46:49

这个并不是方法论 而是已经现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