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还能风光几年? - 网络守望者 - 陈小平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9 次) 时间:2000-09-01 13:51:10 来源:陈小平 (陈小平) 原创-IT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我时时刻刻感受到了网络媒体的巨大力量。面对新浪网发布及时、更新迅速、互动性强、查询方便、分类详尽、无边无际的网络新闻,我不禁要问:传统媒体还能风光几年?
有人说,这种忧虑是杞人忧天。在报纸发展的几百年历史中,它还从未遇到一个真正的对手。本世纪初,广播出现的时候,报纸照样大行其道,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本世纪50年代电视出现以后,电视台攻城掠地,但也只损伤了报纸的一点毫毛,报纸依然是媒体老大。本世纪90年代互联网商业化以后,网络媒体像一只猛虎,出现在媒体队伍中。这回,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的命运又会如何?
我的预言是:保守估计,不出十年,顶多二十年,报纸的媒体老大地位将让位于网络媒体。因此,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拱手相让,俯首称臣,或者一跃而起,占领网络媒体的领地。除此之外,别无二门。
我的这个预言是有根据的,不信,10年以后再来翻阅我的文章。
据专家统计,在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达到5000万用户的时间,报纸用了上百年,广播用了38年,电视只用了13年,而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只用了5年。互联网在发明20多年以后,90年代的商业化让它如虎添翼。目前,全球网民达到了将近3亿,而且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50%以上;中国网民已经超过了1700万,网民数量的年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300%。再过五年,互联网用户超过10亿,甚至20亿,成为全球第一大媒体工具,不在话下。互联网不止是一只奔跑的小兔,它其实是一头会飞的猛虎!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巨大优势。
首先是它的集成性。互联网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声音、图像和动画。也就是说,它把报纸、广播、电视的功能集于一身,是一个多媒体甚至全媒体的新闻传播工具。它的十八般武艺难道敌不过一种武艺?
其次是它的即时性和快捷性。互联网可以时时刻刻在线播发新闻,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实行24×7的全天候新闻服务,发布快速及时,传统媒体何来这样的优势?
再次是它的互动性。读者不仅可以主动地阅读新闻,而且,互联网新闻播发后,读者(网民)当下即可发送反馈信息,形成读者与编者之间的有益互动。这一点真正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原则,适合了人的现代需求。其他媒体哪来这样的优势?
最后,互联网将成为今后人们生活的新舞台。人们不光可以在上面阅读新闻,还可以从事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多种活动,这个优势也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便捷查询功能、随意跳转链接功能、多项通信功能都将使自己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有人会说,不错,你说的互联网的这些优势我都承认,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互联网的接入设备昂贵,网络传输速度缓慢,网络通信费用居高不下,显示手段有待提高。互联网独霸天下还有待时日吧?
是的,你说的这些都是互联网目前的“劣势”,但是,这些都是技术问题,解决起来容易。
先说接入设备。当初有几人能够买得起收音机、电视机?今天,这些不都成了百姓家中寻常物件?要不了几年,互联网的接入设备就会像今天的收音机、电视机,而且也会小巧,便于携带。
接入速度也不是问题。中国的国际联网带宽几年前才几十兆,今天已增加到1.5G(1500兆);今后,宽带互连网的兴起,将使10兆的带宽直接连接到桌面,翻阅网页就像人们翻书那样快速。
再说通信费用,这也是容易的问题。美国的网络接入费用每月不也就20美元么?也就人家工作2-3小时的工资水平。相信不需要多久的时间,互联网的通信费用将降至普通百姓都能接受的程度。
最后说到显示手段。目前,人们阅读网络新闻主要还是依靠有线连接的电脑。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互联网将大行其道,显示设备也将多样化,可以随折携带的、容量巨大的、显示清晰的无线互联网设备也将成为人们的寻常家什。比尔·盖茨曾经预言过的像纸一样薄可以折叠的显示器不久即可问世。
传统阅读习惯和观念当然也可能成为网络媒体流行一大障碍。但观念和习惯是会变的,我们的下一代就可能习惯于阅读网络媒体而不是传统媒体。
纵观全球媒体发展态势,大凡有远见的传统媒体包括通讯社、报纸、电视台、电台纷纷都在互联网新领地跑马圈地。国内已有近700家传统媒体上网占山为王。一场新的媒体大战即将打响。如果有哪家传统媒体还在喜孜孜地满足于目前的“繁荣”,满足于过小日子,那么等待它的将是死路一条。(原载《新经济周刊》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