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43 次) 时间:2000-08-31 22:26:05 来源:罗俊荣 (justin) 原创-IT
在舆论界大谈互联网“内容为王”、“服务为王”之时,我想说一说另外一个“王”—资本为王。其实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一样,需要投资、需要一定的不变成本、需要赢利。在去年的一股创业热潮中,许多人受到“一元办公司”的诱惑,盲目上马办网站,到了后面圈地、圈钱的空间越来越小,没有了后继投资的加入,都陷入了面临倒闭的泥潭。我们的互联网企业,是成也资本,败也资本啊。
才成立没几个月的tom.com,凭着李超人的个人魅力,先在香港融到大笔资本,然后一路地收购许多垂直网站,其中还包括内地的羊城报业、鲨威体坛,逐渐形成了互联网的航空母舰。联想集团从发布天嬉系列电脑,建FM365门户网站,宣布转营到互联网后,凭着雄厚的资本后盾,把FM365做到排名前20,最近又以3537万美元收购赢时通,强大的后劲咄咄逼人。当初家电企业进军PC时,人们惊呼“狼来了”,现在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真正搞起“鼠标+水泥”模式,对网络产业应该是“老虎来了”。传统企业有了以前的资本积累,如果他们携巨款涉足互联网,对我们的“烧钱公司”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烧钱公司”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收购,要么回家种田。
以前大讲“内容为王”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又是一个淘金热潮到了,许多网站都在热火朝天地烧钱,做广告、建频道、搞免费套餐。在那时候的网站大部分都还没有开始有收入,在经济学上说,那时的投资都应该是不变成本,就象传统工厂里购买设备、布置厂房需要投资一样。当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还没有开始赢利,投资者慌了,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网站,手上都抓紧了钱持观望态度。网站没有了后续资本,就象当年房地产热留下的“烂尾楼”,公司还未建起来就要面临倒闭了。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市场会出现危机呢?这与我们的网站良莠不齐,许多人在滥竽充数,随便地挂几个链接、搞一些“crl+c”、“ctl+v”就成立了公司有一些关系,但更多的是大家都没有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国情。中国和美国不一样,美国有很高的计算机普及率,有低廉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有完备的个人信用记录,有发展了几百年的资本市场,有庞大的信息流、物流市场,这些都是网络产业成长壮大的必备条件,但这些条件中国都没有。由于中国的外部环境制约,使得我们的网站举步维艰。几天的网络生存测试把参赛者饿得眼冒金星,许多企业上网只是简单的企业产品公告板,在国内找风险资金基本上没门,这样的外部条件,使得中国的网络公司成本都很高。产品做出来后没有顾客,或者说找不到顾客,造成资金积压。机会成本、不变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只能说是一个潜在市场,在没有大范围地提高国民素质、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
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出现了现在以“资本为王”为特点的网站并购案例。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存在着一个断层,网站的内容有了,但是没有快速、传输信息量大的宽带网;厂商有了,但没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这其中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但是这个基础平台、市场的建设需要时间和资本的支持。就象杨元庆所描绘的那样:中国和美国都在爬着同一座高山,美国在陡峭的一边往上爬,他们是在攀崖;中国在平缓的一边往上爬,我们是在走缓坡。我们跟美国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要走的路相对更长,花时间也相对更多。只有有了雄厚资本的支撑,网站才能持续发展。在互联网,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