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61 次) 时间:2000-08-30 21:04:55 来源:张绣栾 (suzh) 原创-IT
29日上市的一本关于微软的新书《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引起业内外的关注,本书作者凌志军,也是《交锋》的作者。该书出版社和公关传播公司在给记者的邀请函中写到:本书主要内容有两方面:第一是以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博士为线索,描述了一群在微软奋斗的中国青年科学家;第二就是披露了吴士宏在微软工作期间的“业绩”,相信读者会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吴士宏。
吴士宏去年从微软辞职并撰写《逆风飞扬》,阐述她与微软的恩恩怨怨,此事曾引起大众极大的关注。一年多之后,难道微软要站出来揭吴士宏的老底?
吴士宏的“本地化”:断翅的蝴蝶
翻开《追随智慧》,记者发现关于吴士宏的内容并不算多。在“吴士宏的本地化:断翅的蝴蝶”一节中,作者这样写道——
吴士宏与微软的冲突有一条明显的线索,这就是由她本人倡导的“本地化”的方针。她在上任第一天,即宣布自己的方针是“全面本地化”。她说,她的理想就是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微软”。
聘任生长于大陆且完全没有西方留学背景的吴士宏,代替出生于台湾的原总经理杜家滨,这一举动和后来李开复在本地学者中招聘研究员的行动,大致都可以证明,微软公司在中国的方针本身就具有“本地化”的明显倾向。
了解吴士宏的人说,此人有一些特别敏感的神经不愿意旁人触及,像“吴士宏是杜家滨找来的”一类的话,正是她不愿意听到的。她毫不掩饰对杜的这类言谈的反感,认定自己进入微软是和微软公司之间的“双向慎重选择”。问题更在于,杜的周围原本就聚集了一帮子人,比如那个公关经理尚笑莉,就极有可能是杜家滨的亲信。不然,她为什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根据吴士宏的自述,事情大致如下:有一天快下班时,一位下属来找她,邀请她与总裁一起参加与邮电总局的合作意向签字仪式。她仔细询问需要有何准备,被告之,一切不用操心,只要坐在那儿被介绍一下就行。次日她进得会场,在50多位记者面前谦逊如仪,待贵宾和总裁就位后再落座。会议开始,令她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有人宣布“由微软中国公司新到任的总经理介绍来宾”。她在“突然袭击之下”没乱阵脚,但却发现自己完全不认识面前的人,手中的名单居然也是错的,求助左右不得要领,只好向大家承认自己新来乍到,准备不足,觉得自己“咕噜噜咽下去十几颗打落的牙”!
这一段叙述后来为尚笑莉证实。不过,尚还补充了一些吴没有提到的事:作为公关经理,尚说,她确实没有在事前向吴士宏当面报告会议安排,但她也没有向杜家滨当面报告,她已把全部会议内容,包括参加者的姓名以及背景、时间、议程,以电子邮件方式送给两位老总。“这是微软的工作方式,真的不是和她为难”。此后数月,麻烦接二连三地发生,尚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吴总对她抱有这样的敌意。实际上,吴总把解聘书都给她准备好了,罪名是“失职”。吴士宏的老板罗迈克知道了此事,挺奇怪地向左右询问:“希拉一直很努力,半年前的考评结论还很好呀,怎么突然就一无是处了?”根据一个了解吴士宏的人的说法,吴士宏是“从夹缝当中长出来的小草。所以她对周围的事情一直是防备心态,很敏感,不开阔。碰到一点小事,就很容易认为是有人要压她”。这样的心态促使她在每一件事情上争强好胜,不甘为人下。但有时候却陡然冒出神经质的反应,令旁人觉得异常。
罗迈克说他不同意解聘尚,还支持尚到李开复的研究院去。这令吴总失望。她再一次发现,她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成。她后来在自己的书里说,总经理的人事权受到挑战,想来这件事是例证之一。
围绕“尚笑莉去留”这件事,公司若干高级主管所发生的分歧,显然有着更大背景在其中发生作用。那就是,吴士宏明显地在公司的“本地化”方针中塞进自己的意志。她将矛头指向那些“糟踏戏耍”她的人,并且开始建立自己的队伍。当杜家滨终于离职而去的时候,这个进程加快了。吴在她原来供职的IBM公司中寻找她信得过的人,请到微软来。希格玛大厦里原来一帮经理,大都是香港人和台湾人,现在纷纷感觉新老板的“全面本地化”,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道“逐客令”。
到了1999年夏季,就连吴士宏也不能抑制内心的烦恼了。无论她后来怎样陈述自己的辞职理由,有一点大概是可以肯定的,她已意识到她的“本地化”根本无法做到,就像她自己说的,“至无法调和时,我只有以辞职拒绝”。
吴士宏辞职经过
在《逆风飞扬》中,吴士宏这样描述了她辞职的经过——
“是摊牌的时候了。”我告诉自己。
“乔治,现在是最后一个议题——关于我。请给我十五分钟,我有一番话要讲。”
关于我,是我对自己十五个月微软生涯的总结,已经积累成熟,对乔治只用十五分钟就够了。
乔治心情很好,安安逸逸地听我开始讲。
“乔治,我来微软已有十五个月了,在这里我经历过的挑战、困难、历练,超过我以前全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我来微软是为了一个理想(我仍以为这个理想与微软长期利益是吻合的:那就是我曾进微软即当众宣示的——要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微软,不过已经不再重要,也不必再向乔治重复),为了这个理想,我做了很多,忍了很多,努力了很多。我终于理解了,对于‘总经理’,公司的期望其实只是销售业绩这单—一项。而我当初所以接受这个职位,是因为被‘赋予’的责任是对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全面策略和运营负责。这个差距太大了。现在,销售业绩做到了。
您清楚地了解,我不同意公司在中国的很多重大策略,既然不同意,而在无数次努力之后都无法对其有任何影响,这个总经理职位于我也就失去了意义。我决定,辞职。”
乔治依然安坐,表情还是原来那样,凝在嘴角的微笑看上去有点怪。脸和脖子都已变红,刚才松松交叉相握的两只手的指节都变白了。
我继续:“我挑选在此财年交接之时提交辞呈,主要出于以下考虑:第一,三天后要去新加坡作财年预算汇报,我必须提前让你和公司知道我的去意已定,这样对公司公平。是否仍由我领队由您决定。如果我不参加汇报,虽有些困难,但仍有可能由经理们配合进行,因为预算方案是他们真正的集体创作。第二,新财年的组织人事应由新的总经理宣布,新的总经理可以借新财年较多的提升、较好的加薪机会稳定队伍,这样对新的总经理公平。我愿意全力配合公司交接工作,我希望看到我的队伍受到尽可能小的动荡,我太在乎他们。”
“可是……可是,我以为我们已经上了正轨,一切都已变得很好?……”乔治口吃着插嘴。
“是的,乔治,如果不是‘一切’已变得很好,我决不会辞职,即使最后落得被辞退我也会坚持到底的。”我说。
并非针对吴士宏
颇令新闻记者失望的是,无论是微软方面,还是书的作者,都一再声称《追随智慧》的出版并非针对吴士宏而来。
原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现已到美国担任微软公司副总裁的李开复特意在新书发布的现场,通过录像的方式对该书出版表示祝贺,并特别强调:这本书是凌志军先生独立的作品,微软从没有要求凌先生写什么或者不写什么。微软的角色是以最坦诚、最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作者的一系列采访,让作者能有机会全面地了解事实,说他想说的话、说他应说的话。
凌志军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揭示吴士宏在微软的一些事实,目的在于说明中美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并非针对吴士宏而去。这从该书涉及吴士宏的内容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上可以看得出来。他没有直接采访吴士宏,相关内容是通过采访其他当事人及查资料获得的。凌志军强调,本书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微软公司没有给他任何经济资助。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