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情难断:张树新收购瀛海威 - 乱点IT - 白板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58 次) 时间:2000-08-28 10:44:41 来源:白板 (dql) 原创-IT

旧情难断:张树新收购瀛海威

倒骑驴 2000-8-27

中国的IT界从来就不缺热闹和题材,联想刚刚人主赢时通,海信还在为自己的网站被黑而吸引的注意力沾沾自喜的时候,业内又传来了惊人消息:张树新要收购瀛海威!

看了看媒体上相关的报道,大致的事实是,瀛海威通信公司负债1400万美元,已经资不抵债,所有的股东都不愿意继续投资,持股75%的大股东中兴发于是提出零收购动议:由注册地在某英属群岛的兆比特公司收购瀛海威通信全部股权,条件是只需承担瀛海威全部负债。如果这个动议得到实施,代表张树新权益的小股东卧云(北京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天树(北京天树策划公司)在瀛海威通信的2000万股股份将化为乌有;卧云、天树方面于是也提出对瀛海威通信实施零收购,当然,作为公司的创业股东,它们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收购权。

这场终极资本游戏引起业内人士纷纷猜测。有人说兆比特是中兴发在海外注册的公司,中兴发是想借此机会把张树新从瀛海威彻底清洗出去,所谓零收购不过是左手到右手的关系;而张树新为了使自己的初始投资不至于打水漂,所以也提出收购计划。张树新和瀛海威的恩爱情仇达到了一个高潮,在观众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出情感戏,瀛海威应该还有可追逐的经济价值在里边。现在的瀛海威究竟还有多大价值?

毫无疑问,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瀛海威是第一品牌。那时候中国的网民只有十几万,瀛海威倡导“百姓网”,做面向大众的接入服务。当中国的互联网越来越走近百姓的时候,伴随张树新的离职瀛海威远离了百姓,在相当长时间里媒体上也难觅瀛海威的踪迹。最近的CNNIC统计,中国的网民已经有了1600多万,显然,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网民中,瀛海威变得陌生而又遥远。如同很多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一样,瀛海威的当初目标是中国的AOL,但中国不是美国。

互联网源于美国,在投入商用之前,它已经过了漫长的培育和发展。不管是基础设施、网上资源、还是产业竞争环境都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所以,在网络浏览器诞生,互联网大规模进入商用的时候,互联网也同时成为大众网络。美国的市话是包月制,AOL用户只需要每月再交不到20美元就可以享受不限时上网服务。这样低的价格一方面对其他进入者形成价格壁垒,即使是线路资源丰富的电信公司做ISP也无利可图,另一方面对大众消费者是一个很低的门槛,这为AOL聚集了大量的客户,使其内容服务大大增值。ISP接入服务和后续增值服务的相得益彰成就了今天的AOL。尽管后来一些ISP通过提供免费PC等措施想在ISP市场上分一杯羹,但用户在享受免费大餐后毫不停留就到了别的网站,这些ISP无法从增值服务中得到收益补偿而难以为继。AOL的地位不可动摇。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环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ISP们的结局。落后的基础设施和高昂的上网费使网络无法走向大众。ISP们从网民手中收来的每一分钱都如数交给了中国电信,最后还欠一屁股债;直到中国电信做起了163/169,连ISP们培养的客户也一并收走的时候,ISP们才回过味来。中国的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ISP们遥望美国,豪气勃发地要把“饼”做大,但这“饼”还没有做大就已吃到了电信的嘴里,ISP们只能捡拾电信从牙缝里掉出的碎屑儿――接受“招安”,做电信的代理,挣点儿搬箱子的辛苦钱。

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中,最先敢于烧钱的恐怕就是瀛海威了。但要烧出个“百姓网”来,百亿千亿恐怕只能算个零头,瀛海威的那点钱显然是不够的。但瀛海威的烧钱还是有些实绩。过去有人说瀛海威是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凡是有瀛海威的城市Internet会更普及,张树新常常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

我们常常看到张树新在媒体上慷慨陈辞,为互联网呼吁。她的N条边理论时常见诸报端,那里边她的思想已经到了一个经理人不应有的高度,她也许更适合做一个政府部长,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政府可以把“桃树”种在马路边上,谁最后摘到“桃子”都是一样的;而企业应该把“桃树”种在自家的园子里,它最后应收回自己的劳动果实。这是起码的经济法则。

显然,张树新把互联网当成一项”公益”事业来做了,但中兴发却没有这种献身精神,于是有了张树新的离职,随后有了瀛海威管理层集体辞职,闹得沸沸扬扬。

瀛海威已经把中兴发套牢,“百姓网”是个无底洞,钱扔下去听不见一丁点儿响,改变经营方向无非是想松松套,不曾想走了张树新和管理层,倒让中兴发手足无措。其实,当初要是顺着张树新,对中兴发说不定真是件好事。那年头互联网企业都不屑于赢利,瀛海威烧的那点钱实在不算什么。只要能把火烧得旺,风险投资家们总会跟着往里扔钱,然后转弯抹角上市解套。凡事得顺势而为,就像中国的上市公司,要什么报表就做什么报表,需要多大利润就做多大利润,只要能圈钱;纳斯达克想听什么故事,我们就应该讲什么故事,目标也是一个:圈钱。

由此看来,中兴发在国际资本运作中只能算个“土包子”,胆子不够大。有人说中兴发的长处在于擅长资本运营。脱胎于政府部门的资本运营公司很大程度上吃的是政策饭,政策好的时候狠狠赚一笔,政策不好的时候只能拍屁股散伙,留下一个烂摊子。在一日千里的互联网业中,中兴发在资本市场上显得迟缓而笨拙,直到99年底才在香港买壳上市。瀛海威随之引入国际管理团队,对瀛海威进行包装,事隔三月,互联网概念已风光难再。

从98年6月张树新离职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了,这对这个行业来说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原有的ISP业务陷于停顿,瀛海威转向企业的服务也因为领导层的持续动荡毫无起色。一年之后,毫无资源可圈点的瀛海威花380万请麦肯锡做战略策划。尽管是无米之炊,麦肯锡还是提出了建议:继续ISP服务,面向中小企业,利用瀛海威的品牌提供主题社区服务――实际跟没策划没什么两样。麦肯锡依据的还是张树新走的时候留下的一丁点儿遗产,但IT行业不是古董拍卖行,东西越老越值钱的。在去年底瀛海威重出江湖的时候,特别地抬出了麦肯锡;还是明星作秀的老套,当然380万并不是一个大价钱。

重出江湖的瀛海威只能算个新手,连讲故事的资格都不具备,在公众面前常常沉浸在对昔日荣光的回忆中而前言不搭后语。1400万美元只是瀛海威的债务,要让人们还能回忆起瀛海威来,把瀛海威打点得像点模样,这笔钱只能算个零头。关键是瀛海威现有的资源和商业模式让人无法对它的前景产生信心,谁会花1400万美元牵回一头永远也挤不出奶的“奶牛”,天天用上好的饲料喂养它?

无论对于张树新,还是中兴发,放弃瀛海威也许都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也许在瀛海威的创业经历给张树新太多美好的回忆,她渴望“鸳梦重温”;但更多的人看来,那不过是深不见底的“死亡陷阱”,谁会陪她一起往下跳?

千龙视野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