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知难行易 - IT与生活 - 高钦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7 次) 时间:2000-08-17 14:45:02 来源:高钦 (sandyg) 原创-IT

网络经济知难行易

作者:高钦

空谈与蛮干,谁更误国?

说话与做事孰难?大多数人都会说:做事难。但倘若要问,去办一个网站和真正说出网站怎样赢利,恐怕大多数人会说办个网站比较容易。“知难行易”,也难怪革命先驱孙中山会发出这样的概叹。

前些日子见到过一篇文章,叫做“空谈误国”,大意是我们要多做一点实事,少发一些议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空谈与蛮干相比,恐怕蛮干误国更甚。

举个浅显的例子,文革时期的人能不能干?太能干了,能移山填海,能毁林种粮,能将千年古迹一夜之间“破四旧”毁掉。去年去昆明,看着好好的滇池被文革时期的“能干”糟蹋得直到现在都缓不过劲来,心中很不是滋味。倘若都是这么个做事法,我宁愿多些清谈之士,少些做事之人。

网络经济易行难知

中国的互联网大潮自1997年发威,1999年达到高峰,而2000年则开始陷入低迷。现状告诉我们,在理论上,我们还没有网络经济的真正先知和权威。但在实践中,进入网络经济实际运营的人则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

记得互联网在中国初起时,是方兴东和姜奇平为首的IT评论家给网络经济插上了狂飞的翅膀,他们充当着网络新经济的旗手和引吭人,他们所代表的IT评论的力量不可忽视,其间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唱过反调,但当时互联网太热,吴的声音太弱小和单薄了,以至于我们今天在网站一片风声鹤唳之后,才想起吴老先生来。结果,当时舆论的一边倒导致了网络的大跃进。

我们太能做事了,不到3年时间,国内网站激增到2万多家,以平均每天诞生50家左右的速度,又是一个史无前列。一阵大干快上之后,我们发现这是一场提前发起的冲锋。网络经济的曙光还在地平线的那一边,我们中的大多数已是疲敝不堪了,不少人已将热情、才气、物力、还有资金和健康,提前透支了,而诸多网站公司不仅不能享受到网络经济带来的好处,连成为网络经济的马前卒的壮烈的资格都没有,而仅仅是炮灰而已,他们中的不少可谓“生得无名,死得窝囊”。

这一切警醒我们做事还是易的,只要有勇气,哪怕是一时冲动的勇气,即可操刀上阵。而知,尤其是真知,却远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容易。

回过头来看,倘使我们当初多几个能与方兴东和姜奇平对垒的人,恐怕不会是现在这样一片“倒也倒也”的叫苦声。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但我们太一边倒了,犹如盲人摸象,只见其一面。从憧憬到狂热,再从狂热到沮丧,我们的舆论界缺乏反方,缺乏争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评论,尤其需要一些辩论,方兴东和姜奇平们也太孤独了,缺少对手也使他们当时倍感寂寞。

如果舆论界能多几种声音,会让人们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而有些声音虽然当时是非主流,但它们因含着真理的萌芽,虽不会提醒所有人,但它至少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注意。而注意到并且采取了相应措施的人,就有可能是将来的胜出者。

在一种声音鼓噪下的行动以盲目始,而又多以沮丧终。有些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空谈”,因为它让我们多了一种行动的理论依据。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就是要用笔唤醒更多的人,抨击一面倒的主流声音,难道我们说他的选择不务实吗?他是空谈吗?

知行与力学三要素

我们知道力的三要素是:方向、作用点和力的大小。要完成一件事情,必须正确用力,但怎样用力确实是门大学问。知,犹如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点,而行犹如力的大小。如果力的作用力和作用点对了,小小的一点力就可以达到效果。而如果力的方向都错了,就如南辕北辙,越使力,你越适得其反。就这点而言,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论给我们指引用力的方向,哪怕是粗略的、朴素的。

网络经济需要知道往什么方向用力,把力用在什么点上,这比使了多大力也许更重要。网络经济呼唤更多的IT评论家为他们提醒,而不仅仅是助威,而方兴东与姜奇平们也希望更多的人与他们打擂台,你看他们现在都改行或做资讯或做媒体了,因为没有对手使他们难以忍受。

网络经济也许没有先知,但先知的萌芽呢?或许就在某些评论的观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