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41 次) 时间:2002-02-05 14:23:03 来源:李明顺 (青年同志) 原创-IT
引子:偏居福建的实达集团,曾经创造了“从16人到16亿”的创业神话,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摸打十多年后,2002年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实达当初的创业“知识青年”们大多已经离去。历史上,“胡钢时代”、“叶龙时代”的实达是创业者们自己执掌的,如果说贾红兵的上任仅仅是结束了实达创业时代的话,那么新投资者代表蔡晓东的上台,则表明今日的实达已彻底完成了核心层的“翻牌”。
实达翻牌
本报记者 李明顺
新牌 盛邦走出后台
“谈实达,不要忌讳资本,资本不是坏东西”,蔡晓东这句话出口时,资本已把他抬到了实达集团的总裁席位,这个位置是贾红兵“个人原因”离职腾出的。当然,“即使贾红兵没有提出辞呈”,实达董事会也明确了将新聘熟悉“投资管理型”的总裁。
在2001年中期报告中,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的名字已处于实达股东三甲之列。在更早时候,盛邦进入实达时,外界就已在盛闻实达的叶龙“保位”战,媒体认为盛邦是叶龙得以保位的重要筹码。实达的声音是,盛邦“绝非作为叶龙‘保位’战的战略步骤或是二级市场上的短期获利行为”,后一句话不是盛邦的直接表态,而是同样出自蔡晓东之口。蔡晓东“从进入实达董事会那一天起”就“产生了自己管理实达的想法”,显然,蔡的一次次发言代表的早已不再仅仅是个人,而是“我们对实达集团的定位的思考”,他所说的“我们”不是别人,正是北京盛邦。
有人把蔡晓东出任总裁看作是实达“公司董事会与经营层的意志终于达到统一”,这么说,难道贾红兵代表的经营层不符合董事会意志?蔡晓东的评价是:“对于贾红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认定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贾红兵本人也多次称说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职业经理人”。所以,自称资本管理型的蔡晓东,带着盛邦利益的身份出任总裁,早已不仅仅是董事会与经营层的意志统一问题。
股份制维系着实达的荣辱,初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实达员工创业的积极性,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股份制后“深层次”的产权问题却成了麻烦。而实达股份的长期分散使集团战略决策难以得到统一。蔡晓东把实达的毛病归咎为“股权比较分散,大股东长期缺位,董事会机制不健全”。“盛邦准备长期与实达利益相连”,蔡的话勾勒了盛邦欲填补大股东的意图。
在一系列资本运作后,北京盛邦除独占总股本的14.22%外,同时,盛邦与福州奔达投资公司还共同持有ST实达17.02%的股份,所以,相比较于占有16.72%“最大股份”的福建计算机外部设备厂而言,北京盛邦才是ST实达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大股东。而外界传闻有14.65%股权的中国富莱德实业公司也与盛邦是同盟关系,对于外界的猜想,两者都没直面否认,可以看出,北京盛邦实际已经紧紧地掌握了实达。具有北京盛邦背景的景源出任ST实达董事长也已顺理成章,所以,蔡晓东的总裁身份确立也就更名正言顺了。
蔡晓东同时表明了新实达董事会的发展规划,“要在集团层面上扩大资本运作的规模,加大资本运营的力度”,但要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新实达所要专的业还是高科技产业。在实达“组织图谱”上,唯一不是高科技产业还剩下一个房地产。
混乱 实达管理大病
原实达总裁叶龙曾经这样描述:1996年上市后的实达,作为中国IT业最早的一、二家上市公司,实达在所有优势中又增加了资金实力,压抑已久的产业扩张冲动不可抑制地爆发出来了。实达抛弃了原有的稳健作风,采取了多个领域全面出击的策略。而实达的视野、管理能力和宏观协调能力还远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产业构架。
面对投资管理混乱的批评,实达的管理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叶龙早前终于坦率地表示,自己以前是学工科的,没有系统的学过管理。《蓝色通道》里“16人”的“青年知识分子”技术出身角色也束缚了扩张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1996年底介入VCD,1997年挺进PC,同年进军软件业,此外还有大大小小十余项投资、兼并、合作。其结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VCD悲壮地失败了,PC却在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代理产品失败了,与爱普生合资的打印机项目却成功了;软件业尚可全身而退,其他大大小小十余个项目却全军覆没。”叶龙的回忆还保留着感情的不舍,其所表达的事实是:除了PC和传统的打印业务有所突破外,其他各种投资(包括软硬件)几乎全面失利!
贾红兵也曾吃惊地表示:“自1996年上市以来实达集团融资并不多,但由于过去几年的盲目投资,投资的企业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基本上都是亏损。我上任后,才知道有的企业我以前甚至从没听说过。”
投资项目骤多的情形下,各个子公司各自为政的现实更令集团管理者害怕。据说,实达一度时期集团在管理子公司时,全靠的是领导者的个人威望。管理失控的另一大恶果就是“企业的资源(尤其是市场资源)不能共享”。实达电脑科技公司副董事长陈文立在参加1998年质量万里行时,去了解实达的各地分支机构时发现:不良资产规模仍在增加;服务体系中各产品公司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集团品牌根本无法树立。
实达一直乐观于自己的三大主业:实达外设、实达PC、实达网络,在实达人的眼里,这些都是赢利的项目。叶龙的发言却是经过严格数据统计的,“主营业务快速发展……集团整体经营出现亏损”。
2000年的蔡晓东已是实达集团的副董事长,他的决心是:“即使是戴上ST帽子,实达也必须结束过去种种不规范的决策方式、不理智的投资行为,该收缩的收缩,该截肢的截肢,先把漏洞堵住,再来一次彻底的清算。实达必须放下过去的包袱,轻装上阵。”后来,在董事会的直接授意下,实达停掉了VCD业务,关闭了海达、世纪、驰宇、计算机设备、得实、上海实达。
蜕变 从自救到变革
在《实达大事记》里这样一段文字,“1993年尤其要提到的是:总裁胡钢辞职,标志着实达发展第一个阶段结束。”同样,叶龙的去职被评论定格为“实达离开了叶龙年代”。贾红兵6个多月的集团总裁生涯只能在实达历史上留下“月代”的记录了。此时的蔡晓东,用低调的姿态表明“不希望自己像一个英雄人物一样被人说起”。
实达求助卖肯锡就是冲着释放权力、引进程序的思路而来的,而这个失利的“自救行为”,叶龙事后在集团内刊《实达》上袒露:原因之一是导入的时机不够成熟。实达是这样记录这段历史的:
“1998年5月初,叶总在北京与康柏谈合作事宜,康柏中国区总裁谢克人告诉叶总,1997年他们花巨资请某国际咨询公司做了中国区的诊断……,他认为实达的市场策划不够,而且在国际合作上也需要提高层面。因此建议实达与咨询公司也联系一次企业诊断。”
三个月后。
“1998年8月初开始,咨询项目组用了三周时间评价集团现有的市场营销和销售体系,得到以下结论……”
又是两个月后。
“从1998年10月16日开始,实达集团开始导入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
从实达领导有想法到实施方案的全过程,仅仅花了5个月。缺乏周全的考虑使程序出现了问题,“空前的大调整打乱了原有的运作流程,而新的运作体系又不能很快发挥效能,从而导致了业务的急剧萎缩。”
在蔡晓东看来,盛邦吞食实达却是程序化的,“为什么迟至一年半后我们才介入经营管理呢?因为我们制定了行动方案,来一步步地主导这家公司,按照我们既定的战略引领实达前进的方向。”蔡晓东想表明,盛邦的投资逻辑是严谨而成功的。
2001年6月,贾红兵代替了叶龙,《实达大事记》里还没有定义这段文字。有意思的是,2002年1月底,贾在辞职一个多月之后,ST实达官方网站“集团领导—总裁”一栏里填写的还是“贾红兵”三个字。自称“职业经理人”的贾红兵对自己的职业操守显得格外严格,只“从经营层角度谈谈……核心问题及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而宣称在盛邦入主实达一段时间里作为“重要的决策者与参与者”的蔡晓东,却一点不遮掩自己是“最有资格评判人”的角色。他从经营层跨度到资本层告诉媒体“不要忌讳谈资本运营”,并且提醒记者注意研究盛邦的资本运营策略:以较小股份比例接手实达这一上市公司的管理。
有人称,贾红兵的“空降兵”角色不代表任何利益方,贾也称自己是“一个地道的职业经理人”。虽然不能找不到“职业经理人”的准确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角色变换的决定是完全来自于资本的。经理人更像是资本的一粒棋。一系列的变动,不论贾红兵是不是盛邦“制定的行动方案”的一只棋,蔡晓东的上任足以证明盛邦“一步步主导这家公司”的计划又进了一步。
编程 资本管理奠基
在实达传统的三大主业中,蔡智康领军的实达外设公司被认为是集团“最有竞争力的资产”,也是主要利润来源;贾红兵曾执掌的电脑科技公司把实达PC业务从福建做到了全国,销售额也占据了实达半数以上;黄奕豪上马的实达网络在网络热度时期也一度成为了实达的品牌驱动力,和联想、华为并称国内网络设备三强。
这样的局面,蔡晓东已经非常明白:“实达以后的走向,还得靠贾红兵、黄奕豪和蔡智康的努力,我们投资公司进来,可能会使投资结构优化一些。”与此同时,作为实达集团的叶龙的威望却在“无营可经”之下日益消弱,实达子公司、孙公司的膨胀使集团管理上的挑战到达了极限。各子、孙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董事会,外传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命也都由这些子、孙董事会来任命了,而非集团公司总裁授予。子公司与集团的关系开始变成了“小董事会与大董事会”的关系,集团内部运营的程序结构更加趋向于资本联系。
实达的这种局面,有人指出这是“产品为中心”惹的祸,另外也有人指出这是实达的“权力为中心”表现。不管以哪个为中心,从叶龙开始引进卖肯锡计划之时,实达集团就已考虑到利用“程序”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主流的事业部管理机制。后来,去职的贾红兵虽然被蔡晓东定义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前提也是在“某种意义上”的,“董事会对集团公司总裁的岗位要求已是投资管理型”,而“产品经营管理角度出发的经验型”对象的贾红兵被淘汰就自然而然了。
人员的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达集团以产品线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实达还经历了“做大还是做强”的选择,从搭建贾红兵新班子开始,最终就确定了“从做大到做强”、“重要做强”的方案,贾红兵还任总裁的2001年下半年,董事会就明确了“减肥计划”:关停并售12家有问题的公司,从而特出主业的方向。
叶龙卸任时把“个人没有和风险投资家、银行家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个人之间的联盟”看作是自己的“失误”:“如果有,可能就不一样了,我就会完成向董事长的转化,进行管理层或个人收购。”而蔡晓东在这点上却与前者完全不一样,他可谓底气十足,彻底地把经营与资本做了一次联手。这点同时也是贾红兵的“缺陷”,他与资本层的关系更像是松散的被雇佣与雇佣关系。比如ST实达收购电脑设备公司25%股权以及注资北软,在2001年10月24日股东大会上发生了所谓的“收购纷争”,当时内外有各种评价,贾红兵面对媒体记者表明态度时,用“作为经理人,我不对收购价格进行评价”作了一个不疼不痒的回答,这显然让人感到意外,他没有很坚定地站在“同意或满意”的位置,经营层与资本层的关系又有了巨大的遐想空间。蔡晓东以资本方背景身份的上任,比较前两者,集中权力进行管理的先天优势无疑是最强的。这也奠定了资本与经营管理能够程序化协调的基础。
布棋 瞻望软件、上海
在分歧最大的北京实达电脑软件有限公司的重组问题上,北京盛邦为代表的意见领先最终促成了北京软件实力的增强,并且租下了中关村数码大厦的两层写字楼作为未来办公的场所。实达除了三大传统主业外设、PC、网络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软件。在实达集团的《组织机构》图谱上,“子公司”北京实达软件集成公司还涵盖了其他三个“孙公司”:百幕大实达软件公司、中国上网科技公司、实达和讯公司。在图谱中,以消费类软件见长的实达铭泰并未直接化归在北京实达电脑软件的下级目录里,而是跟随在其子公司百幕大软件的旗下。这也透视出了实达将在软件上图谋的主力方向将是怎样的。
2001年10月,实达在北软采用高价收购并100%控股的策略,受到部分股东的很大质疑,事定之后,即诞生了“权力北移”的说法,假如抛开权力角度而从业务投资方向来看,实达在北软上的投资可谓大手笔。贾红兵指出这是“在北京建立整个集团面对大型行业客户和商业客户的综合平台”,并“建立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队伍,向目标客户群提供包括硬件、软件、系统集成、IT服务等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这时,对应的背景正是国内外IT公司集体一条声喊“服务”的时刻。
据实达内部透露,实达将在2月8日发布公司2002年战略步骤,其实,早在贾红兵未离开实达的时候,他就向媒体透露了今年的业务想法,“明年主要在北京和上海进行重大投资”,“在上海建立面对IT消费产品客户综合平台,集团内面对家庭和个人客户的相关机构将逐步移至上海,而福建则成为总部所在地以及生产研发基地之一。”贾的“之一”说法,给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想象力,实达作为一个地方的品牌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IT集团公司,在北软加入为“实达四大子公司”之前,另外三个公司的名称前面标着的地名都是“福建”。对欲“加大资本运作力度”的新实达来说,与上海、北京相比,福建的位置并不是最理想的。即使在记者约求采访蔡晓东的这两天,总裁蔡晓东也不得不把很多时间留在了“空中”。第一天在“北京到福建的飞机”,第二天则“到了境外”。在贾离开的前后,实达的资本层也基本没有进行变化,若贾红兵透露的2002年实达投资战略不会大变的话,在实达集团的大名单下,未来多一个“上海”开头的公司也不是没有可能。
背景资料:
集团简介:
实达电脑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总部设在福州。从注册资本25万元、员工16名到总资产20亿元、员工3000名。目前实达主要有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福建实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实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实达软件集成有限公司等四大主要子公司。自1992年以来,实达先后有中西文终端、针式打印机、POS、Modem、VCD、PC等产品。1999年,又投资ERP项目并创建了实达所有(SOYOU)网站。另外还有一些房地产投资业务。
实达大事:
1996年8月8日,“实达电脑”A股在上海上市。
1996年底实达上市后大举投资扩张。
1997年,实达在中国一百大上市公司中排名第38位。
1997年6月进军个人电脑市场,同时在计算机行业名列第7位。
1998年2月组建软件产业公司。
1998年实达以300万元麦肯锡公司作业务咨询,由于在实施操作环节上出了问题,实施五个月后即被废止。直接及间接损失高达数千万,实施工程宣布失败。
1999年、2000年,由于1996年底之后盲目投资,导致实达连续两年严重亏损。
2000年5月,北京盛邦进入实达集团,成为三大股东之一。
2000年9月,蔡晓东代表投资者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出任实达集团副董事长。
2001年5月8日,上市集团公司实达步入ST行列。
2001年6月20日,实达原总裁叶龙已经被免去总裁职务。次日实达任命贾红兵担任总裁一职。
2001年12月14日,执印不到半年的实达总裁贾红兵,用书面形式向公司董事会以个人身体原因请辞总裁一职。
2001年12月31日,ST实达2001年度的最后一次董事会上,蔡晓东被推选出任实达电脑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
(《每周电脑报》)
实达翻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