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7 次) 时间:2002-02-03 00:22:50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经济观察报记者 王宏亮 特约记者 徐文 香港、北京联合报道
3.9亿元收购邦讯
1月23日,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亚信公司公布了其截至2001年12月31日止的第4季及全年的业绩。尽管这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由于不良预期的影响,亚信当日的股价还是下跌了23%。
同一日,亚信CEO丁健亲赴香港,宣布了一项该公司自IPO以来首次、也是该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并购消息:亚信以4730万美元(约3.9亿人民币)收购广州邦讯科技有限公司。“该项收购将增加亚信今年每股基本盈利约8-10美分”,丁健预言说。当日大摩分析员评价称,这是近期最好的一桩收购,无论是战略、方向还是条件,都非常完美。
据透露,该交易作价4730万美元,包括2890万美元现金及1840万美元亚信股份。邦讯管理层拥有邦讯61%权益,其余39%则由IDG联盟机构及其它私人投资者持有。其中管理层股东所收取的亚信股份禁售期为一年,其它股东的禁售期为3个月。亚信用于收购的股份将以发行新股来完成,每股发行价19.22美元。这相较亚信22日纳市收市价18.65美元高出3%。
据邦讯科技CEO李健称,由于IDG占邦讯科技23%股权,亚信也支付了1040万美金现金给了该公司。IDG在1999年底投资邦讯科技,当时现金是360万美金,此次收购使IDG当初的投资获利达到3倍。”我们很满意,IDG应该也会很满意。”负责亚信投资业务的首席策略官包凡评价说。
邦讯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广州,现有员工约200名。邦讯总裁李健介绍称,邦迅拥有自主技术,是BOSS方案的供货商,去年,移动通讯BOSS方案约占邦讯收入净额的85%。”我们的主要客户是中国移动。为中国移动集团供应互联计费软件,并为广西移动、贵州移动、甘肃移动、西藏移动的省际运营商提供BOSS方案。”
据了解,邦讯自1999年即开始盈利。2001年的头9个月,邦讯取得160万美元的利润,全年实现利润260万美元。李健还表示,今年利润预计将增加至450万至550万美元。
收购完成后,亚信总裁丁健与邦讯总裁李健将成为邦讯的联合主席,李健将成为亚信高级副总裁并进入公司执行委员会。
“我们收购邦讯,看中的是其在通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领域的市场份额,”丁健并不讳言收购的动机,”中国内地的BOSS市场今年以来增长极为迅速,但由于被十多家公司瓜分着,基本上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急需一个市场领导者出现,该收购将大大增加亚信的市场份额,使我们登上中国无线BOSS市场首位。”
去年第四季,亚信取得3764万美元的总收入,净利为426万美元。去年全年收入达1.89亿美元,比2000年上升7.4%;净利则为1173万美元。但由于亚信预期今年第一季盈利大减,遂导致1月22日股价下跌4.3美元。据称,盈利预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电信分拆延迟影响了公司收入。
日前,本报记者在香港和北京两地采访了亚信公司CEO丁健先生。
近乎完美的并购
《经济观察报》:亚信为什么要收购邦讯科技?
丁:亚信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并购,主要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个是亚信本身战略发展的需要。从做IP领域的集成开始,直到做IP领域的软件,我们一直比较专注于IP领域以及Internet领域。以这次并购为标志,我们的长期战略开始从Internet领域转向整个电信领域扩展了。第二,是规范经营的需要。以前,移动计费市场和IP市场有很大的不同。IP市场只有两三家主要的竞争者,竞争比较有序;而在传统电信的计费领域和移动运营系统(BOSS)领域,竞争是非常非常的激烈,常常是十几家厂商在竞争。结果使得厂商在软件上的利润非常少,每一个厂商开发软件的质量也都很成问题。显然,这个市场必须加以整合,进行强强合并–这是抵御WTO之后国际厂商威胁的很重要的一步棋。
上面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问题。从数字来看,并购直接扩大了我们在这个市场的份额,同时也扩大了我们明年收入的增长。更重要的,对于我们上市公司来讲,并购大大提高了我们明年的营业能力。从这些角度来讲,并购给我们从财务上带来一个很大的提高。
《经济观察报》:并购完成后,邦讯的原有管理团队是怎样安排的?
丁健:现在所有的管理团队都保持不变。亚信会在某一些领域跟他们开始整合。但总的来讲,邦讯的整个管理结构不会变。同时,他们的管理层在集团也会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李健,会成为整个集团的高级管理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也是高级副总。在整个集团的决策、大的战略上也都会整体考虑。检验一个融合是不是成功,就是你的业务在这个过程里面是不是”一加一大于二”至少”一加一等于二”,不要小于二。这是你融合是不是成功的一个标志。不一定非要把原有人员霹雳啪啦打散,然后融进来我们的人。
《经济观察报》:最近中国电信正在重组。有一种说法,亚信好像是为了适应中国电信的重组、机制的改制、业务的变化,才作出收购决定的,是这样的吗?
丁健:收购本身跟中国电信的重组应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次收购主要是针对移动的–也是表现了亚信要从单纯的数据,开始走向语音,走向移动,是从这个角度延伸。今天在网上出现一个报道,引用我和包凡在香港的一些话,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我想澄清一下。他们说“亚信CEO个人认为,两年之内,不应该给中国电信发移动牌照”。他们说是路透社发给新浪网的。其实,发不发执照,是信息产业部的事,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当时问我的原话是说,“如果中国电信发移动牌照的话,对我们的业务会不会有影响?”我的回答是:“如果说发了移动牌照的话,我们会有更多的业务。但是我不认为今年会有这方面的业务收入。”我是这样讲的。
《经济观察报》:这次收购,在纳斯达克反映怎样?
丁:对并购本身,纳斯达克的整个反映是非常正面的。当然,由于整个市场不清晰,特别是由于中国电信的重组,我们降低了对今年一季度成长的预期,这对我们的股票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单纯从并购本身来讲,华尔街,从整体到投资人,到分析员,我到现在为止,没有听到一个说不好的,全部都说好。
《经济观察报》:收购邦讯后,亚信会否继续收购?
丁:收购邦讯是我们2000年3月在美国上市以来的第一次收购,我们很谨慎。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员曾评价这次收购是近年来最完美的收购之一,因为符合亚信的战略、方向。目前我们正在寻找机会,收购一些中国企业。
《经济观察报》:电信重组之后,将产生新网通、新电信,加上新广电这样的市场格局。亚信会不会像并购邦讯一样,也在广电领域有所动作?
丁健:我们进行并购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并购对象在该领域的整体市场份额,另外一点是这个团队看不看好。我们不会像码积木一样,这地方没有我去买一块,那个地方没有我们去买一块,不是这样的。而是说,我们的着重点是,立足于公司本身的成长,所以并购一定不是并购市场的成长,而是并购公司本身的成长。具体到广电领域,我们正在看,在看清楚之前是不会大规模介入的。
亚信将在香港主板上市
《经济观察报》:亚信目前的业务发展状况如何?
丁:到去年底,亚信的订单已有4400万美元,加上邦讯的,达到5200万美元。而我们的欠帐率仅有千分之三,很低。收购邦讯可以为亚信2002年每股基本盈利增加8-10美分。
《经济观察报》:香港市场有没有亚信的客户?
丁:不久前刚被日本NTT收购的HKNET就是亚信的客户,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客户。台湾也有我们的客户,但我们主要的市场在中国内地。
《经济观察报》:亚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已经快2年了,是否会再到香港或大陆上市?
丁:我们在纳斯达克有很强的投资者支持,有很多投资者对我们的股票有兴趣。当然我们希望回到离市场更近、更了解亚信的香港或内地上市,现正在研究可能性。我们想在香港主板上市,而不想在创业板,因为还是有担心。不过要在主板上市,亚信可能还要等一两年的时间。因为我们2000年第三季度才开始大规模盈利。按照香港主板的要求,差不多要三年。所以我们要等到差不多2002年末或者2003年初,才着手这件事。
《经济观察报》:亚信会不会分拆邦讯上市,因为邦讯从1999年开始即有盈利?
丁:对于是否分拆软件业务上市,我们无可奉告,因为任何事都有可能,但并无具体时间表。
《经济观察报》:入世后将有更多外资进入中国,亚信如何竞争?
丁:亚信一开始就在与外资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因此没有任何问题。像亚信这样业务面非常广泛的企业,全球也只有IBM等几家竞争对手,其它的只是在某一领域的竞争对手。随着客户越来越注重全面解决方案,亚信的优势会更加显现出来。同时,IBM等在对中国客户的理解上,也比不上亚信。
《经济观察报》:中国移动BOSS已经比较大规模的启动;中国电信由于重组还没有行动,但下一轮也会逐步重视。你是怎么看待这一个市场的?
丁健:亚信下一步对固网这一块会非常重视,会投放一部分精力到这上面去。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强调OSS的融合性。未来,它应该是以全电信的运营商来对待所有的客户。就像吴部长不久前讲的,所有的客户慢慢都要变成全电信运营商,他可能什么业务都会有,他会有移动,他有会固网。所以,从我们的产品开发战略来看,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越来越趋向于不分它是固网还是移动,还是数据,它什么都支持。它本身就有很强的融合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电信的市场一旦起来,我们的解决方案会积极地参与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