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的没落——新电子(IT经理人的商业周刊) - 冷言冷语 - 孙善清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9 次) 时间:2002-01-31 17:34:19 来源:孙善清 (卖柑者) 原创-IT

                      

 
  技术高速发展与应用的徘徊不前,势必造成每次技术发展的成本回报都无限期的后移。当这种积累下来的张力超过了PC业所能够承受的能力时,必然会对PC的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这种反差,实际上意味着社会对技术的浪费。投入不能产生足够的回报,行业也就失去了更新PC、购置PC的兴趣

  寒冬腊月,国内几家名牌电脑厂商突然宣布提高PC产品的价格。这在已经叫惯了降价声的PC业,无疑有些另类。对此,有人解释为电脑价格的“回归理性”,有人说是迎合“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意在刺激市场“复苏”。当然,还有人归结为配件价格的上调。
  不过,通过降价不能激活的市场却能通过提价而苏醒,这个逻辑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接受。“回归理性”的说法恐怕是过去PC业高利润定势的表现——涨价属于“理性”,降价反倒违反常规了。配件涨价的说法更让人怀疑,市场里几乎所有的产品都狂降不止,甚至有人说内存等配件的利润已经不如萝卜白菜高了——普天之下,莫非降价,难道只有PC厂商拿到的配件涨价?
  冷静下来想一想,一个让人难以相信,却又无法不信的现实摆在了面前,传统的PC销售模式,已经走入穷途。
  
  从利润贵族到平民

  谁也不会想到,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后,PC机会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发展下去——在PC上市的最初几个月里,IBM就卖掉了他们原来计划要卖一辈子的电脑数量。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商家。不久,许多公司纷纷效仿IBM的做法,用符合工业标准的芯片和外围设备以及微软的MS-DOS软件,“克隆”出了大批的PC。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一个能够制造数百亿美元的产业浮出了水面!自1981年以来全球PC销量突破8.35亿台,仅1999年,全球销售量就达到近1200万台,而中国PC市场销售量则超过400万台,位居世界第三。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变为690万台。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技术的普及和芯片制造业规模化生产以及越来越多的制造商的参与,在PC走向世界角角落落的同时,也开始了从利润的贵族,走向价格的平民。至2000年,一台高档PC的价格,也只不过万元左右了。
  在2000年,一直扶摇直上的PC销量,猛地摔了个大马趴。许多世界知名的个人电脑制造厂商纷纷宣布盈利下降,全球个人电脑业陷入自1991年以来的销售最低谷。PC巨头戴尔公司则首次宣布亏损1亿多美元。除戴尔之外,包括英特尔、康柏和惠普在内的几家大型高科技公司都降底了2001年的盈利目标。即使包括亚洲和拉丁美洲对电脑需求的不断增长,2000年世界PC销量仍旧比1999年降了近1%,只有1010万台。这是十多年来世界PC年销售量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到2001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场增长首次出现1.9%的负值,同期美国本土市场PC下降近10%。
  自2001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内PC市场也显现出一派萧条之气。以联想为例,在2000年高达200%增长率的鼓舞下,联想年初发誓2001年要卖出400万台PC。然而,不久,这个数字就被调整为310万台。联想集团杜建华副总裁表示,他们年初预计是30%到50%的市场占有率,实际上是没有达到。同样,清华同方80万台的电脑销售计划也遇到了障碍。2001年同方的销售量看来将会有10%的缺口,这跟国内整个PC市场普遍下滑,特别是暑期家用PC市场的明显疲软有关。这确实出乎我们的预料。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市场上,2001年第一季度相对2000年第四季度,PC销量下滑6.6%。Acer电脑公司则表示,公司台式机在第三季度下降了6至7个百分点:“如果谁说自己在第三季度还增长的话,那肯定是在骗人”。IDC有关人士表示,中国市场的前景正开始出现恶化趋势:“未来一段时间的形势可能会更糟,因为企业替换电脑的周期延长,而个人消费者也不太可能将多余的支出用于购买新电脑。”而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说:“不可否认,短时期内中国PC可能会有一个增长的低谷。”
  虽然还没有看到下半年的具体统计数字,但从一线传来的消息更加令人沮丧。据报道,中关村部分中小品牌商家用“很惨”来描述2001下半年的销售形势:“今年下半年的销量还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即使是在暑期促销的时候,也毫无起色。”而在大厂商那里,出货量也变得含糊不清,而比产品销量更怕被提及的,是利润。
  许多人不愿意用“萧条”二字来形容中国的PC产业。他们用“低增长”三个字为PC业打着气。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2001年暑期各厂商将P4电脑由万元一路狂降至5000元左右带来的利润寡淡,使得销量已经变得没有多少意义了。不挣钱,即使长到天上去又能如何?难道PC产业仅仅是为了做一份统计报告?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PC业,正陷入困顿。

  资本导致PC衰落

  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PC高潮,到新世纪初的滑坡,其中原由,绝非经济疲软这样一个笼统的说法所能解释的。因为,这不足以解释中国PC的命运。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还没有真正与世界同步,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普遍衰退之时,我们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了7%左右的涨幅。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PC基本上自产自销,受出口限制的因素非常小。
当然把PC的困顿归结为洋品牌本土化生产,通过价格战挤占国内品牌市场份额的说法也有些可疑。从市场看,是PC的总销量在下降,而不仅是表现为某一个厂家。
  另外一种说法总结为PC的普及率与更新率在放缓,中国网民增幅放缓。这当然是最直观的因素,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放缓呢?
  网络泡沫的破灭,延缓了企业网络化的进程,必然地影响到企业的PC消费能力,同时,网络神话的破灭,在个人市场,也给了本来要借网络泡沫寻求新发展的PC兜头浇了一瓢冷水。从更深的层次看,谁造就了网络的泡沫?是资本。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摩尔定律16个月的规则,使PC从286普及应用到P4的出现,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按照常理,每一次的技术更新的动力都要来自于支撑其发展的产业的足够回报。然而,现实中技术要实现产业化并创造出相应的价值,16个月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这就必然产生一种技术发展与实际应用的脱节。稍回顾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从286到P4,除了特殊行业外,PC基本上仍在打字、放VCD、上网等简单的领域里打转转。可以这样说,目前P4电脑能完成的工作,绝大多数放在奔腾电脑上也能完成。既如此,P2、P3、P4的意义又在哪里?技术高速发展与应用的徘徊不前,势必造成每次技术发展的成本回报都无限期的后移。当这种积累下来的张力超过了PC业所能够承受的能力时,必然会对PC的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这种反差,实际上意味着社会对技术的浪费。投入不能产生足够的回报,行业也就失去了更新PC、购置PC的兴趣。据统计,截止2000年,我国银行系统投资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已达上百亿元,而据内部人士讲,这上百亿元所产生的效益,在近几年是不可能收回来的。几年后,技术又要升级了!与此相映照,美国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近日公布一项研究报告称,在1995年到2000年期间,在绝大部分经济领域中,对IT的大幅投资没有起到任何帮助生产力增长的作用。经济学家巴瑞·波斯沃斯说;“毫无疑问,科技投资对经济领域,特别是IT部门自身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他大部分经济领域的收获并不明显。”麦肯锡公司调研机构主任比尔·刘易斯说:“90年代末,在IT领域的资本投资出现了大飞跃,宏观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增长也出现了大飞跃,但是,两者的实质联系非常微弱。”报告称,生产力大幅提高的6个主要行业,采取了条形码、电子结算系统、因特网、快速数据处理程序等IT产品,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但很多其他行业部门,花大笔资金购买IT设备,生产效率反而下降了。比如,在小型银行业领域,1995年至1999年之间公司给每个员工平均购置了2台电脑,但这个行业部门的同期生产力增长是零。
  对有购买能力的个人用户来讲,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是PC并不象宣传的那样神乎其神。没买的动力不足,已买的又失去了升级的动力。目前的宽带建设可以作为旁例:对某高校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宽带网并没有什么意义,每月交那么多月租费,不值——网上有什么?这样的问题绝不会发生在电视机的身上,倘若电视节目都能够从网上看的话,相信人们对计算机的兴趣要超过电视机了。
  我们常沾沾自喜于中国市场的庞大。其实,这个市场是耐不住分析的。就目前的应用和农民的收入状况而言,电脑在占了中国近三分之二的农村是没有多大的市场的。即以城市论,处于低收入的阶层,短期内对PC市场的贡献不会很大。因而,有潜力的市场与笼统的市场绝不是一个概念。
  其实,前几年网络的泡沫,同时也带起了一股PC的泡沫,从应用角度看,社会并不真的需要像PC厂商预计的那样多的PC。泡沫让社会一下子吃下了太多的PC,如今消化不良,需要休整,休整期内吃饭较少或者不吃饭,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说到“理性回归”的话,PC的这种疲软才是一种真正的“理性回归”。

  穷则思变变中求活

  不管目前形势如何,业界还是一致看好PC市场的。这表现在即使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各厂商却谁也不肯轻易言退,不仅如此,新手还正不断地加入。
  这样一来,就使得目前的PC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PC制造商、非IT企业如家电厂商的介入、IT行业的新手,大家混战一起,使得PC市场乱成一团。
  客观地说,目前PC市场的形势,正是PC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如果说第一台PC问世可以算一个里程碑的话,那么,PC的网络化则可以看作是第二个里程碑。而目前PC的困境和竞争者的厮杀,则正是PC走向网络的临产前的阵痛。困境与竞争将逼迫PC厂商进行服务的转型,竞争中,那些只有PC的竞 争者必然会被淘汰。
  这种淘汰其实也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PC目前的困境,其实正是PC泡沫造成的资源浪费的结果。乐观地统计,中国的市场容量目前仅为700万台左右,而目前国内知名品牌不下十几家,仅联想就一口气为市场定下了400万台的计划大单。同时,随着国际品牌,如戴尔加大本土化和渠道建设,再加上WTO后,服务市场的开放,国外服务者将迅速涌入中国。据统计,仅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扩大或新增的IT生产投资项目就达26个!外企成熟的发展模式,将决定他们会立足于长远发展,立足于“持久战”,而不是短期利益,其成熟的理念将更为吸引客户,这都将使国内PC厂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
  目前,大家都在加紧自己转换的步伐。方正已经开始将服务从产品销售中剥离出来,专门成立服务部门,独立运作,试图在服务方面有所突破;Acer开始全面转向电子化服务,由一个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TCL电脑开始打造一个“家庭数码信息中心”概念;联想也在同期推出“.home策略”——第一步是以电脑为核心,向打印机、外围存储产品等其他电脑应用层面的产品延伸,接着会向“网络互动”、“家庭自动化”产品延伸。所谓的联想人事变动,说“裁员”也好,说“优化”也罢,其实质都反应了通过调整业务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目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哲人总结出了发展之道。
出卖服务寻求突破
   
  在后PC时代,市场不会允许以技术刺激市场的路子永远走下去。因而,走出技术,去研究市场的需求,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各PC厂商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往远看,PC商家应该拓展服务理念,把产品质量服务向产品应用服务延伸。目前绝大多数厂商的服务还仅停留在产品质量的服务层次。虽然,部分厂商打出了诸如“商用电脑”、“儒博士”等不同的产品类型,但这种类型的划分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仅是为了“卖产品”而进行的一种宣传。随着竞争者的增多,未来的PC市场产品利润必然越来越薄,单纯依靠产品利润的厂家必然要被淘汰。生存下来的,就是那些出卖服务者。对他们来讲,卖出PC不是目的,卖服务才是目的。因为对PC来讲,芯片垄断的格局基本形成,大家的技术不可能拉开很大的差距,但服务却会随厂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甚至未来有可能出现真正的免费PC——就像纯净水公司,只要用户喝它的水,它可以白送饮水机。PC,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人们用来获取信息的一个工具,就像一个梯子,人们买梯子是为了到高处去看风景。现在的PC商还只是卖梯子,而未来的服务商则要卖风景——只要你来买我的风景,我可以白送梯子。微软已经开始向这个方面发展,它在NET战略中宣称未来不再卖软件,而是卖服务,所有的软件、内容都在它的NET上。PC商与微软所不同的,只不过一个卖软件,一个卖硬件罢了。
  早在那个网络正红的年代,联想曾建起了一个FM365网站,随后,又在它的PC中捆绑了免费上网帐号(其它厂商,如海信,也曾一度使用了这种手法)。但这种做法目前看,还仅仅是PC的促销手段而已。不过,这种做法对PC商的启示意义很大,把PC与内容服务紧密联系起来,必然是未来的服务模式。束缚PC市场的,是应用的狭窄,而内容服务则是打开这种束缚的一扇门。
  而作为开发服务的网络内容提供商,他们面临的困难却是如何销售他们的服务。与PC的结合,把PC的用户变为自己的用户,无疑能令双方皆大欢喜。
  从近处看,扎扎实实地研究客户需求,研发相应的产品,把PC的功能充分释放出来,则似乎是目前比较现实的做法。康柏电脑公司宣布为其服务器提供按需计算解决方案的做法对PC来讲,很有借鉴意义。国内某个品牌曾开发出一则售价不到4000元的PC产品,配置大致为赛扬766、20G硬盘和128M内存以及集成主板。其实,这种配置,对于不从事专业应用的绝大多数个人用户来讲足够了。可惜这并不是主流的做法,各厂商即使有这种产品,也不过是借之打市场,其利润仍要依赖新技术的产品。当大家在P4的价格战中拼得头破血流之时,倒不妨认真考虑一下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当然,这种转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近20年的PC发展中,技术高于一切作为一种理念甚至渗透到了每一位消费者的头脑之中,厂商必须要花相当大的气力去扭转这种市场理念。
——转载请与[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联系
http://www.xindianz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