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38 次) 时间:2002-01-31 15:39:34 来源:arshioul (arshioul) 原创-IT
微软:骑在PC背上的帝国(旁白系列)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历史经济学问题: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在过去的几年中,谁是最富有的人?答案是“成吉思汗”。的确,不管是新经济也好,传统经济也罢,土地都是稀有的资源和资产。而据历史史实考证,成吉思汗创立的金帐汗国在鼎盛时期占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管辖人口超过1亿。
然而,假如铁木真活到今天,他会惊讶地发现,在21世纪的现代生活中,却出现另一个庞大帝国,这个帝国的名字叫微软,它骑在PC的背上,手中挥舞着两种奇怪的武器,一个叫“操作系统”,另一个叫“.NET”。
见缝插针:微软瞄准中国都市竞争
中国入世第一次针对IT产品的大规模政府采购发生在2001年12月28日,北京市政府为此特别举行了采购招标会。
结果却出人意表,参加招标的6家国内软件厂商产品全部中标,其中操作系统2801套,产品由中软和中科红旗提供;办公软件选择的是金山的WPS和中文2000的Red Office,共计11143套。在上述两个软件领域的强手微软,却是全军覆没。
然而就在不久前,同样是微软,同样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却成功了进入了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政府与微软签订了一个协议,3年内支付7500万元人民币购买微软的产品。
为什么一南一北,政府采购在国家的政治中心和商业名城居然有了南辕北辙、截然不同的结果?道理很简单,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南北地区之间,北京与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之间,其城市关系由过去的“一对红”演化为“全国一盘棋”、“合作、竞争、发展”、“比、学、赶、帮、超”这样的市场博弈关系,其地区经济利益的关系已不像过去那么轻松了。
而作为经济利益的追逐者,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早就看清了这一点。由于人才资源和核心技术的匮乏,中国IT都市间的竞争越是激烈,微软就越能渔翁得利。
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在上海召开。微软的创始人,现在的首席软件架构官比尔·盖兹来到上海。除了在APEC论坛上发言外,这位世界首富还抓紧时间,与微软亚太分部的负责人最后敲定是否把微软设在上海的分支升级为公司在亚太最大的研发基地,这涉及到上千万美元的投入。
上海市政府给信息产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几个月后大手笔的产品订单帮助微软下了决心。微软把亚洲最大的研发机构定在上海,并为上海培训2000名高级软件架构师。另外据行业估算,微软对上海的巨额投资及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上海市场的得益远不止上千万美元。
上海这头算是搞定了,但是微软又面临地区市场利益平衡的问题。上海有了,北京也自然少不了。微软先人一步,早早就在北京设起了研究院,在北方的各大高校的门口,摆开地摊争抢人才。
微软针对不同定位的城市有不同的政策。对于商业都市上海,微软以实际的利益交换为主;对于政治中心的北京,微软的策略是以“院外游说”为主,兼顾市场利益。例如这次北京政府采购,微软甚至搬出了美国老牌政治家基辛格作其说客。
使出吃奶力气的微软最后没有想到它会出局。招标会宣布后不久,12月31日,作为公司高级顾问的基辛格博士就给北京市长写信,指责北京市政府这次的采购行动是低水平的,他甚至说,如果北京市缺钱,他可以出。其言词与往日温文尔雅的个人形象大相径庭,很难说这不是受到了微软失利的影响。
多方博弈:微软失利的策略分析
细细分析本次微软投标失利,其中有很多原因,并不像很多媒体总结的“产品价格昂贵”那么简单。首先涉及到中国入世后,对WTO政策、游戏规则的理解和合理运用。入世以后,中国政府承诺开放市场,并协助打击盗版软件。
政府自己的职能部门做出了表率。2001年年中的一个文件显示,政府打击盗版,软件使用“正版化”要分成三步走:一是自查,二是更换正版软件,三是检查验收,销毁未经授权的盗版软件。中国政府“言必行,信必果”的切实行为受到了WTO各个成员国以及包括微软、Adobe等大型软件厂商的一致赞许。
然而双方为了保障各自的经济利益,从不同的侧面理解“正版化”,出现了不同的WTO游戏规则应用。中国政府把规范政府部门软件使用与保障国家安全利益、扶植民族IT产业结合起来,打击盗版的同时引入本土信息产品。
微软却认为中国进入WTO以后,打击盗版意味着市场开放,微软的产品应该遵照中国政府以往的承诺,“无障碍”地进入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大部分中国市场。由此,双方各自据理力争,在谈判桌上发生了巨大矛盾。
第二个比较明显的原因是各大IT经济实体结成了联盟,在各个层面对抗微软。据说微软近年来在中国市场活动,除了技术力量,就要数“3R”——PR公共关系、GR政府关系、UR高校关系,分别针对新闻媒体、国家政府和研究院校,培植自己的影响。
反微软联盟也从海外来到了中国。骨干力量是Netscape公司及其背后的AOL美国在线、Oracle公司、老牌公司IBM、Sun微系统公司。这四家公司连同其它一切反对微软的人(Everybody else),其首字母缩写合并,被比尔·盖兹蔑称为“Noise(噪音)”。后来又多了一个Linux,“噪音”变成了“强烈噪音(Loud Noise)”。
最近两大阵营各自斗法,围绕《软件产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的修改而产生的种种分分合合,就是两者利益分歧的最好写照。
然而,上述的一切都还不是微软失利的主要原因。更深的原因是随着微软新一代主打产品Windows XP的问世,微软潜在的.NET计划进一步完备,企业在未来50年的市场野心有所显露,稍微有一点预见性的有识之士、经济组织都对此感到心惊胆战。
.NET:建立无边界的信息帝国
前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现任微软总部自然互动服务部门副总裁,IT业界著名的多媒体专家李开复指出,微软.NET计划的实施有四步。首先是建立XML标准,将网上数字信息变成结构化的“微软版本”信息,整个网络就是微软的数据库,所有的网络用户就是微软数据网络的节点。
第二、把XML组合连贯变成网络服务。由微软的操作系统牵头,对信息服务进行分工,组织.NET的网络联盟,获得的经济利益双方分成。目前已经有不少网络服务提供商投奔微软.NET联盟的怀抱,包括B2C的亚马逊和C2C拍卖的eBay。
微软估计诸如此类的网络服务市场在2010年将达到10000亿美元之巨,从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将是微软“整合数字化”的十年。
第三、是将各种网络服务专业化、个性化、隐私化。数据中心要“中心化”地记得用户要什么,“中心化”地储存个人数据,但是又要顾及隐私权。
而.NET计划改造后的微软和旗下的MSN网站就是所有网络数据的中心集散地。这个网站1995年上马的时候看起来像一个网络媒体,提供包括新闻、体育、算命、电子邮件等内容。但是如今看来,MSN对.NET计划的贡献远远不止内容服务。
接下来的第四部分,就是有线网、无线网通过.NET平台的多媒体融合。图像技术、声音鉴别、指令搜索等PC概念将延伸到所有的信息家电上面。估计这部分计划最快需要4年才能完成,目前进展最快的是数字电视。
“知道谁是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吗?”“是微软自己?”“不,是模拟的世界,或者说是非数字化世界。”以上这段精妙的对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NET的根本目的:所有网络上的数字信息、数字财富微软要插一脚,离线的、传统的,不能数字化的资源微软要把它尽可能地数字化,搬上网,然后再分上一杯羹。
正如微软上海分部的总经理唐骏所说,“我最后知道我和你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每天的工作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挑战和改变这个现实的世界,不管有没有必要,为了微软今后的,乃至永久的商业利益,就必须将世界导入全程数字化的境界,这就是微软和.NET计划的潜台词。
“如果可能,我们希望面包和汽车都能用软件替代。”这就是.NET。
微软文化:淡蓝色的财富天空
微软采用的新软件许可使用条款101条款和新的产品激活技术,是在全世界近3亿微软用户的PC那里安插自己的眼线。此举的要害不在于反盗版,而在于加强其对用户群的信息产品控制。
这意味着微软对电脑用户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可通过其远程控制功能使用户电脑数据文件发生丢失,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于任何装备其操作系统的电脑进行毁灭。震惊世界的CIH病毒首创软件病毒破坏计算机硬件的先例,而微软的“死锁”将CIH攻击原理通过网络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哪里是个公司,简直像台强力的国家机器。
匈牙利社会学家杰尔塞在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提出所谓“无边界经济组织”的概念,他认为当一个经济实体掌握某一个强大的资源,比如金钱、市场地位,它可以将这个资源内在的能量转化、复制、蔓延,从而在社会结构的其他方面,如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与自己经济地位相称的其他方面的资源。从这个角度说,经济组织可以成为一个帝国。
杰尔塞不是经济学家,他的观点声音很弱,但是却有很强的预见性——当时的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还只是在国际贸易的教程中露了一下头角。而今天,国家经济企业化和企业管理帝国化的倾向已经相当明显。阿根廷最近经济恶化,影响南美各国,国际货币资金组织IMF中就有专家建议阿根廷“国家经济破产”,这就是前者的一个例子。
看看一个企业用强势资源“复制”其他资源是如何办到的。还是以微软为例,熟悉微软产品的人肯定知道微软操作系统开机时的默认声音和壁纸——一张淡蓝底色的天空图案。你一定觉得这些东东非常让人舒服,可你知道这是如何得来的吗?
为了这两件东西,微软动用了极大的财力,从社会上征集各种人员,其中包含三教九流。有企业家有一般员工,有艺术家有传教士,有世袭贵族有街头盲流,有大富翁有小孩子,有土著的酋长,还有先天缺损的残疾人,共计1000多人。
经过反复比照与测试,多数人一致选定现有默认开机声音和淡蓝色天空为最佳选择。微软迅速将这两个产品应用于Windows 95,获得市场成功。这两个产品一直沿用至今。
仅仅这两个简单的产品,就已经胜过竞争对手一筹了。其余方面,如政治、法律,微软文化更是遥遥领先。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微软帝国”对人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再来看看微软的财富哲学对民众的影响,毫无疑问这是极具煽动性的。
中国的一个少年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写下“富贵如比哥(比尔·盖兹),潇洒如马哥(周润发),英俊如李哥(李昂纳多),强壮如伟哥”的豪言壮语,我们就应该意识到一个无形的帝国对我们社会意识形态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这一点成吉思汗是望尘莫及,历史学家说他只会烧杀抢掠和屠城。
文章评论:微软:骑在PC背上的帝国 - spook - 2002-02-01 14:59:46
中国的一个少年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写下“富贵如比哥(比尔·盖兹),潇洒如马哥(周润发),英俊如李哥(李昂纳多),强壮如伟哥”的豪言壮语…… 大哥,这叫做“少年作家”?拿伟哥卖钱,考伟哥来“强壮”的也能称为少年作家? 指点一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cool,我酷,好似一棵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