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明星系列之一:梁晶:做了出版社不能做的事 - 财经时尚 - 钟加勇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4 次) 时间:2002-01-31 13:58:19 来源:钟加勇 (钟加勇) 原创-IT

个人明星系列之一:
梁晶:做了出版社不能做的事
本刊记者 钟加勇

  电话打了过去,梁晶正在开车,她说,“我个人没什么好说的,跟大家一样,要说就说我们的书吧!”
  第二天,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10层梁晶工作室见到了梁晶。
从她递给记者的两张名片来看,其中一张印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标识,另一张则标着梁晶工作室的图案,两张名片都有着教授的头衔。这就是很鲜明的个人明星的特点,即“一个头衔两张牌子”。

牵线搭桥的明星

  第一次见面,感受最深的就是梁晶为人的爽朗。在工作室偌大的一个屋子里,她和工作室6~7个员工一块上班。记者的采访还没开始,梁晶便把其他员工也请到一起,称之为“聊”。其间,梁晶还时不时地点上一枝烟。
  在接受采访时,梁晶甚至不忘手里的工作。她随手给记者一份刚刚确认的名单,上面有:罗兰德、许成钢、钱颖一、白重恩、李稻葵、魏尚进、王一汪、樊纲、张维迎、盛洪等(前面7位来自国外,后面3位来自国内)。这是梁晶工作室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学术研讨班的授课专家名单。2002年6月28日,由梁晶工作室出版的《转型与经济学》一书的作者罗兰德,将亲自到中国来,与众专家一起做专题研讨并授课。
  不少当代经济学的泰斗人物,就是被梁晶以这种方式请到了中国来的,他们包括《经济学》的作者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原理》的作者曼昆、《货币金融学》的作者米什金、《财政学》的作者罗森、《电信竞争》的作者拉丰。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人称梁晶工作室是经济学家的俱乐部。
  而梁晶似乎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牵线搭桥”的人。她说,“我们办这个培训班是赔本的,报名参加的也大多是高校的经济学教师,我们只收取资料费。”当然,明眼人也知道这是梁晶工作室配合她们图书发行的奇招,对此,她说,“我们出的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我们有责任在国内推动这些教材的使用。”“我们的老师连经济学知识的更新都跟不上,怎么能把学生教好。”梁晶始终强调这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这也许正是工作室很有威望的一个重要原因。
  赔本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呢?有人对梁晶说:其实你这样的方式能变成钱,但梁晶却没有那么去做,她说,“我们在这里是为理想而工作,若干年后我想大家会明白我坚持的是什么。”学哲学出身的梁晶总是有着自己的主见。
  其实,梁晶做学术交流活动一直赔本,但其出版的经济学著作却是一直赚钱的。仅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一书,在国内发行量就高达11.8万册。否则,梁晶也没理由和实力做学术交流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和国内众多的出版社和书商比起来,却高明了许多,更何况它确实对国内的经济学研究和教育做出了推动。因此,梁晶得到了国内外经济学专家的认可和支持,没有学者拒绝她们。
  现在,梁晶总是强调说,“我们主要靠来自背后无数双手的推动。”言下之意,百来号经济学家成了工作室的后盾。想来,这便是梁晶工作室很重要的资源之一。

工作室的情结

  如今,梁晶工作室已经成了响当当的品牌,而梁晶本人也成了出版界的明星。
  “梁晶工作室”的字样以及封面上“弯弯曲曲的箭头加圆圈”的标识,俨然已成为一种对书质量的保证和象征,市面上印有“梁晶工作室”及其标识的书一定热销;国外著名的出版机构也十分愿意把好书的版权让给她们,哪怕她们最晚参与;而当年她独创的将翻译教材的开本做到16开的方式,各出版社至今还竞相效仿;她早期主编、策划的“经济科学文库”,到现在还不停地获奖;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分别称为1998年、1999年10大好书之一;“经济科学译丛”几十部图书已成为国内高校经济学院、MBA班的“准教材”。
  作室取得这样的成绩,跟梁晶一贯坚持的格调和原则是分不开的,“只要总体上不赔钱,我们的信念是追求学术品位”,“我们的书可能畅销,但是绝不为畅销而做。”梁晶如是说。
  显然,梁晶工作室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与一味追求畅销的书商不可同日而语。那么,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作室能不能做得更大?对此梁晶总是不愿意多说,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只是略微介绍了一下工作室成立的过程。
  10年前,学哲学出身的梁晶来到人大出版社工作,随即发现中国的经济学教材非常落后,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许多学生出国后发现他们所学的政治经济学和国外所学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当时没觉得这是个市场机会,因为教科书是由教育部指定的,而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能不能出版在那时还是个争论的问题,但是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梁晶开始有了把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引入到中国来的想法。
  1995年,梁晶开始在出版社内部组织翻译和出版国外优秀的经济学书籍。那时候她的工作分成两块,一块是按照出版社的体制运营,另一块就是梁晶工作室的前身。1997年,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成功出版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此后,梁晶走上了一条更专业更高效和独特的策划道路。1998年,工作室正式成立,这时候她出书的理念和出版社的机制已经无法契合,于是她想离开出版社,可单位又不放她走。在那段和出版社僵持的时间里,她心灰意懒,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后来,由校方出面协调,两者理顺了关系。1999年,良精文化咨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梁晶工作室成了公司的品牌,工作室的业务则需要公司来完成,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
  目前,工作室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块:一是把美国一流的经济学教材翻译到中国来,二是邀请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来中国讲学,为国内教师、学生做学术报告。

狭缝里生存

  由于目前政策上还不允许民间成立出版社,梁晶工作室也只是营运出版社的部分功能,主要是策划、组稿和编辑,而印刷、发行和销售还在出版社手中。工作室从出版社分离出来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虽然不要出版社的开办费,但需要与出版社进行项目合作。在如今民营与官方的界限正在模糊的出版界,也许这种方式正是双方生存和发展的权宜之策。
  从出版社正式独立出来的梁晶工作室,如今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捆绑在一起,用梁晶的话说就是“分不清你我”。也正因为是这样,梁晶工作室比起其他个体书商来更具有合法性。同时,两者才真正在专业上做到了优势互补。
  中国已经加入WTO,出版业也随即更加开放,在整个图书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过程中,梁晶工作室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专业、高效的竞争力。第一,梁晶工作室坚持专做经济类图书,特别是国外经济学教科书,这使她在这一行当越做越精,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有甚至垄断该领域的资源。许多好书的版权都捏在她们手里。第二,她只做选题、编辑、宣传这一段,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她所不熟悉也不热爱的发行,一方面可以集中精力,把书做得更精彩。
  梁晶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些。
  她的书翻译质量被权威人士王则柯打98分、95分;而由于把美国经济学家曼昆请到国内各高校开讲座,使原本连1万册都不敢印的《经济学原理》,在开机之前订数就达到了6万册,现在已经销售了10万多册。
  如果还身在出版社,梁晶肯定做不到这么好。她承认,在出版社里受到的干扰因素太多,她举了个很小的例子,当你为一本书选用什么纸时,可能要请示很多人,甚至社长都无法决定,太多的声音,要为每一件小事情去苦苦争斗,这样的消耗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梁晶不用跟谁去商量,只要自己认为对的就可以去做。工作室的效率也比出版社高出了许多。
  随着工作室的业务越来越多,梁晶如今总是停不下手里的活,她仿佛穿上了一双神奇的红舞鞋,陶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从选题目策划、找翻译、装帧设计,甚至到纸张的使用,她对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是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