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1 次) 时间:2002-01-30 16:20:50 来源:浪儿 (浪儿) 原创-IT
长篇:扫描2001年中国软件业的七个瞬间(下)
上接:
{软件蓝领培育全新人才标准?}
点击2001年软件产业的关键词,我们会发现“软件蓝领”的概念的已经颠覆了软件行业人才的选择标准,成为软件人才引进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追溯“软件蓝领”的的观念的起源,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印度软件业,同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情况相对比也是国内软件产业在2001年中最为绚丽的话题,印度同中国在软件领域上起步于同一个时期,但在软件产出和出口能力上确是我国所不能企及的。
到印度取经成为国内软件业最为时髦的行为,包括金山等许多软件厂商在完成了印度之旅后,带回来的是基于印度软件业的经营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而软件蓝领最为典型的“舶来品”,也在国内软件行业被大量复制和引用,甚至有人呼吁,中国软件业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蓝领工人来重建软件业的灵魂,潜移默化的蓝领思潮成为2001年耀眼的明星概念,在政府政策上的表现就是国家决定在全国建设30所软件学院,来积累国内的软件人才。
但归根到底软件蓝领的概念并没有被人们所深刻理解,大规模的引用和蓝领工人培养机制的出现更影射出中国民族典型的“人云亦云”的特点。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镶嵌于城市之间的软件工厂和大量从美国来的软件代理业务,这都成就了蓝领工人的生存空间,印度软件研发模式依赖的是制造业的流水线方式,蓝领工人的角色也无可厚非,包括星罗棋布的软件培训机构,这都是由本国软件业的特点决定的。
然而,在印度软件业里兴起的蓝领浪潮给印度带来了每年接近180亿美元的出口额。这也是印度政府之所以在软件政策上几乎没有设立任何卡制,然而,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国的简单挪用却让人担忧,首先,中国是不是能将软件出口拉升到一同印度相当的水平,有没有巨大的定单需求,当然,有人说,内需的刺激完全可以支撑国内软件业规模上的扩展,但没有严格的流程化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蓝领概念就如何无根之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另外对于软件蓝领的概念的风靡,究竟是谁认可了,虽然蓝领风波是多家软件厂商挑起来的,但最终也难以逃离变质为一些想借以投机软件培训业的现成题材。不良的动机会因此而有损于国内软件业的健康,更为可惜的是一些深信蓝领观念的莘莘学子的梦想会变为泡影,这也会影响到软件行业在吸引人才上的优越性。
缺乏30万软件人才的呼声和蓝领概念盛行相映成趣,然而另类的声音却在不断滋长,软件企业是否认可和接纳蓝领人才,当大量的蓝领工人被制造出来时,他们的归宿究竟在哪里?一些软件厂商往往持观望态度,具体是不是引进蓝领人才壮大研发队伍,这些曾经信誓旦旦的承诺都变的虚无缥缈起来。
何况国内软件培训体系尚不完善,虽然也探索与印度知名的软件培训机构携手,但蓝领人才的合格定制仍存在大多变数,蓝领催生起来的培训市场是否会因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而分崩离析?国内软件环境是否有蓝领人才的生存空间?这些都表明软件蓝领寄生的基础太为脆弱,难免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所以软件蓝领的培训,三思而后行!蓝领思维谨慎泛滥!
{CMM认证:通往国际软件市场的坦途}
CMM认证体系作为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证,成为众多国内软件厂商生存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CMM认证也演变成企业的终极理想,但纵观国内软件企业的研发环境和软件开发管理水平,的确不尽如人意,而盲目追求认证的一窝蜂势头却令人堪忧!
CMM认证简称能力成熟度模型,是鉴定企业在开发流程化和质量管理上的国际通行标准,全球软件生产标准大都以此为基点,并都努力争取成为CMM认证队伍中的一分子,当然作为和国际软件业一脉相承的国内软件行业也概莫能外,但情绪化的激动不可避免会产生误解和感性上的崇拜,这种有悖于CMM认证理念的意念势必会伤害国内软件企业。
不要为了通过CMM认证而拼,我们高攀其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由此带来的管理效益,和平衡国内在开发周期上的有效控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国内软件企业恰恰陷入了这样的不能自拔的怪圈,想象着如果自己能通过认证,就能飞黄腾达,就能摇身一变、超凡脱俗,就能凌驾于其他软件企业之上,心理上的阴影效应挥之不去的话,留下的余痛不仅伤害到肌肤,连业已建立起来的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也会无功而反。
认识CMM认证需要擦亮眼睛,切勿在这一关键点上患上近视的弊病。其实CMM认证只是相对成熟的通用标准,对于国内一些还没有势力和规模通过CMM认证的企业来说,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坐以待毙,根据自己对软件开发流程管理的认识,建立起一套符合本企业的完善的控制体系,这才是当务之急。
{三款办公产品撑起民族软件半边天}
国内软件企业在数据库、操作系统、大型办公系统上没有建树,这是过去用以形容国内软件企业的竞争力时经常引用的观点,但国内软件业的发展一日千里,创新与发展已经使以前的弱不禁风的作坊式企业经历了太多的磨砺,如今的国内软件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已初现端倪,民族软件的大旗是否能插遍神州大地,关键于此。
微软长期把持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领域已经是即定的事实,我们不能回避,面壁十年图破壁,金山依靠WPS十年不倒,抗着民族软件业的旗帜苦苦支撑,但结果仍然是节节败退,MS OFFICE软件成为妇孺皆知的品牌,挑战微软办公软件不在是技术上的考验,更多的是勇气和信心上的博奕。
微软的垄断丝毫没有阻挡创新的步伐,2001年末,两款国内办公软件开始成型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和微软抢夺国内办公软件市场,一款就是由中文2000公司推出的RED OFFICE办公软件,另外一款就是无锡永中科技公司独立研发的永中OFFICE办公套件,三款国内办公软件同台竞争国内办公市场,但遗憾的是国内办公用户的爱国情绪已经被微软的花言巧语所颠覆,一时之间,职责、漫骂的声音充斥于市场空间。
是谁偷了国内用户的心?是谁有如何大的力量能够主导消费者的思维,是微软。微软不仅开启了用户的口袋,更在国内培育了规模庞大的忠实信徒,他们敢于为了微软而不顾民族情缘,敢于公然抵触新生力量的出现。市场的竞争不在是本质,用户心理上的揣摩似乎更为奏效。由此可见,用户的已有思维模式已经被微软牢牢掌握在手中,似乎越来越紧。
尽管你比微软在技术和功能上强大,但你也许会拗不过用户的铁石心肠,尽管你竭尽心思,通过多种渠道贴近用户,但得以回报的确实冷冰冰的敌视目光,这就是微软的糖衣炮弹的威力。突破重围,重建新河山的理想变的灰飞湮灭,脆弱不堪一击,微软已经建立的庞大的用户群惯性,足以冲击一切。
挣扎于这样的泥淖之中,苟延残喘还不如奋起狙击,中文2000和永中的出现多少也给国人带来了勇气和希望,而他们也受到了许多民族“卫士”的尊敬,尽管他们可能会在微软的铁蹄下沉沦,尽管他们可能会不令人满意,但产品中间所寄托的民族情感依然会让人回肠荡气。
{政府软件采购计划:国内软件企业扬眉吐气了?}
政府在发布“带头使用正版软件”的条令后,真正的软件采购计划开始展现于世人面前,对于参加竞标的七家软件企业来说,微软被毫不留情的斩杀于局外,而曾经和微软拼的你死我活的金山却拔了头筹,在WPS和金山毒霸软件上获得了双丰收。另外刚刚涉世的RED OFFICE也旗开得胜,中软LINUX、中科红旗操作系统也双双中标,国内软件在政府采购中抗衡微软,打了一阵漂亮战。
微软在政府采购中被封杀出局的消息不胫而走,媒体界也大肆宣扬民族保卫战的胜利,然而也有人担心政府在作出全面采用国产正版软件的同时,也担负着难以想象的风险,长期以来国家公务员使用的是微软的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现在转而采用国产软件,巨大的人员培训费用和使用方式的不习惯,这些都是拍板作出决定时,所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而且在这次采购计划中,既采用了LINUX操作系统国产软件也采用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一些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这多少也让人迷惑不解,采用的应用软件厂商现在还无法提供运行于LINUX系统上的版本,采购结果的矛盾和采购的多种选择也是其他国家在政府采购中所不允许的。这也就引起媒体的猜疑,采购来的软件是否会最后落个被束之高阁的下场,甚至还有人开出“微软会进入国家政府办公部门查盗版软件”的笑话。
我们暂时不提微软方面在此次采购过程中受到多大的重创,政府在采购竞标中履行了鼓励国内软件企业发展的“义务”,但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怨气”,政府方面曾经对中标的国内企业表明态度:加强研发水平和服务质量,不要让政府失望,要懂得珍惜机会。而且还有政府官员对金山公司说,金山是死过一次的,一句话,语重心长。
微软之所以在这次竞标中失手的原因,大部分人士认为,微软在谈判过程中态度蛮横,在价格上不肯妥协,而政府办公需要的软件版本并不是市场中流行的XP操作系统和XP版办公套件,当政府希望微软能提供2000版办公软件,微软却提出通过修改程序使OFFICE XP降低到2000版水平,但价格上却维持和XP版同等水平上的无理要求。当然,政府的行政能力势必会将微软扫地出门,而且政府在保证国家信息安全上忌讳使用国外软件,这些都注定微软会折戟沉沙。
中国已经成为WTO成员国中的一员,涉外的文件、法定条文将会增加,采用国内办公软件的劣势是加大了交流成本,信息共享程度降低,这都是未来不可忽视的问题。国产办公软件对MS OFFICE的兼容性很差的缺陷也会使政府办公在效率上大打折扣。政府以牺牲办公效率来扶植国内软件企业做法的确给国内软件业起到了激励作用,但竞争力最终会在市场中表现出来,孰强孰弱,自有市场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