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投资和「孵化」的最佳切入点-访CIG执行长吴敏春(下) - 疯人院特供 - 黄 渊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3 次) 时间:2000-08-12 00:22:35 来源:黄  渊 (lucky_h) 原创-IT

创办CIG的过程的确有偶然性,但也可以说是「偶然」中孕育着「必然」。这要先从CEO吴敏春的经历说起。

※从物理学博士到电子商人

吴敏春是江苏省南通人,1985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88年提前毕业,直接攻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研究所博士,2年后转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系,以5年时间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时,她和同学当时一般有两种职业选择:一是留校读博士后,今后或做研究,或教书。教授也希望她做博士后。对于她,这个选择顺理成章,今后也会轻车熟路。二是利用高深的数学背景到华尔街的大公司做谘询专家或分析师,许多公司早就向普大的理科才子们招手了,这类工作的薪水较高,也颇有挑战意味。

不料,她却决定到当时还处于萌芽阶段的网络公司去工作。早在交大读书时,她就对电脑和高科技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她也预见到网络的发展潜力极大,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影响到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施乐(Xerox,又译全录)洛杉矶技术开发中心做软件设计,96年转到硅谷研究中心做电子商务系统的高级研究员(senior member of research & technology staff)。98年,她跳槽到当时在全美排名第二的网络拍卖公司Internet Shopping Network,担任包括50多个项目的产品管理部主管(Director of Product Management),后来还负责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事务。99年,她再次跳槽到经营网上贺卡生意的Whynot.com做负责电子商务和市场经销的副总裁兼科技长(CTO),熟悉了硅谷网络公司运作的各主要环节,也在网络和VC界建立起广泛的人际关系。

※跨洋的网络集团公司

吴敏春进Whynot.com不久后就向总裁提出,应该成立中国分公司。99年9月,她回国出差和观光考察,与许多大陆网络公司的主管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常常从清早一直谈到半夜,有时嗓子都失声了。最令她高兴的是,遇到一些已经在创办网络公司或其他高科技公司的交大同学。校友之间原本就最容易互相理解,现在大家又走上同一条路,并遇上了难得的创业时机。她和杨振宇等几位校友很快形成了共识:现在有许多人在大陆创办网络公司,但他们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多人开了网站,却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走。鉴于当时国外VC对进入大陆市场有很高的兴趣,因此可以组建一个横跨美国和大陆的网络集团公司,将硅谷最先进的企业模式、新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引进大陆,协助一批有发展前途的大陆高科技公司快速成长。

机不可失。以交大校友为主体的一批人立即行动了。CIG于99年11月成立,5个月后就以「电子速度」在硅谷、波士顿、深圳、北京和香港成立5个办事机构,并开始为11家大陆高科技公司提供「孵化」服务。

在CIG位于硅谷的总部,从Whynot.com辞了职的吴敏春首先集中精力,利用过去建立起的人脉关系联络当地的VC。创办费由四位交大同学自投,而第一期融资135万美元的方案在两个礼拜之内就完成了,超过了预期的速度。二期VC进展也很顺利,将在6月份最后敲定(close)。

※在中国做「孵化器」自有诀窍

吴敏春说,整体而言,网络公司在美国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而且网络公司本身一般也都拥有一定的融资、开发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美国做「孵化器」基本上用不着「手把手」地从头教起。

中国大陆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中国网络业虽然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当前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网络公司的整体素质还急待提高。CIG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他们不但要帮助中国网络公司设计总体发展策略,为它们推荐VC,而且几乎是事无巨细,样样工作都要为这些公司出点子,甚至有时要逐字逐句地帮他们修改创业计划(business plan)以及其他重要文件资料。这样精细周到的服务,则不是所有「孵化器」都能提供的。

做高科技领域的「孵化器」,一定就要有一支既熟知西方先进科技、管理和金融业务又善于打开国内市场的精干队伍。CIG现有的30多名雇员,三份之二以上拥有硕士或更高的学位,其中包括硅谷的网络技术专家以及与美国及亚洲VC有密切关系的留学生,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都很强。

在众多的大陆网络公司中,选择什么样的公司作为「孵育」的目标,可以说是事关「孵化器」成败的关键。CIG的重点培育对象,是创业初期(early stage)的电子商务公司。他们寻找候选对象的具体策略,是尽量找企业模式比较有特点或在某一个领域中属于起步最早的公司。其次,他们很重视同学熟人的推荐,因为找合作伙伴最好要知根知底,这类人不但比较可靠,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协调合作。

在CIG「孵育」的几个成功范例中,深圳网博(Webdriver.net)是提供快速域名注册、虚拟主机、主机托管、建立网站和网页设计的网站平台供应商,采用了美国和日本最新的技术,曾为一些外国大公司及许多国内的知名公司提供过优质服务,口碑甚佳。网博士(WebSchool.com.cn)的总部设在上海,是国内第一家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提供上网终身学习的网络服务中心站点,采用了电子商务模式,目前已经有15,000以上会员。生物引擎(Bio-Engine.com)为国内第一家大型生命科学专业网站,该网站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手段,为本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机构、大学、医院和厂商提供安全高效的B2B电子商务途径,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交流等专业信息。

CIG在选定「孵育」对象后,除去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辅导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这些公司找VC。CIG有时也会投入一些现金入股,双方一起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日后的果实。在收取服务费方面,CIG既可收现金,也可以将提供的技术和服务折合成股份。吴敏春说,在11家接受他们公司「孵化」服务的公司中,CIG占有的股份均在25%以上。她预计,公司可在两年内达到收支平衡(breakeven)。

※大敌当前 形势严峻

鉴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发展远景,大陆网络业的规模很有可能终将超过美国。但中国网络基础建设(infrastructure)的先天不足,加上信用体系、配送系统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制约,决定了大陆网络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质的飞跃。西方VC犹豫观望的态度,完全可以理解。从中国高科技业争取海外投资的角度看,长线乐观,但短期内不宜期望过高。

CIG在北京举办China Venture 2000,既可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交际范围,也使中国网络公司和美国VC有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甚至可能促成几笔实实在在的投资项目,应该说是一石多鸟的招数,显示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眼光和手笔。

近一年来,大批国际知名的「孵化器」最近纷纷开进大陆,如美国的CMGI和日本的SoftBank,港台和国内也不断有新手加入角逐,竞争日趋激烈。对于CIG而言,今后如何扬长避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如何在大敌当前的局面中求生存求发展,则是一份极具挑战姓的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