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fiction的神话 - 媒体观察 - 朱芷萱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7 次) 时间:2002-01-23 13:38:41 来源:朱芷萱 (yeebole) 原创-非IT

文字自出现的那天起,在担负起帮助人类诠释世界重任的同时,也开始了它按照人类意志随意曲解世界的使命。

我们的世界,与其说是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如说是我们已经懂得了如何用文字和语言进行表达的那部分世界(思维亦是以语言的方式在进行着的)。人类贪婪的触角,象八爪鱼一样四处延伸,妄想将未知的世界,都划入自己的表达范围。所以按我的理解:世界的可知性,更确切地说,就是它在语言上的可表达性(literally expressable)。

要将世界的某一部分,变成文字,然后清晰地为除作者外的其他人理解,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影像(世界折射在作者脑中的)–编码(语言程序)–成文(我们看到的文章)–影像(读者眼中的文字)–译码(读者的思维程序)–信息(最终成形的理解)。

所以要相信nonfiction真的存在,必须有这样一个前提:
1)人脑对世界的折射,是完全无偏差、百分之百精确的。(据说婴儿眼中的世界确实如此,但婴儿的视力范围有多大有多远,一直是个疑问)
2)语言程序的操作者,是毫无感情、毫无偏见(主见)的无机物。(估计电脑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又对它的逻辑表达能力表示怀疑)
3)读者使用的译码程序和作者的编码程序出于同一人之手,才能保证前者的理解不会出现主观偏差;(连指纹都找不出相同的两个,人脑只怕更难吧?)

nonfiction之所以有市场,不难理解:
1)人们都有保护自己秘密、刺探他人秘密的本能,nonfiction文学满足的正是这样一种偏好;
2)人们已经厌倦了虚构,nonfiction变成一种卖座和炒作的喙头。真实本身的震撼力是不容忽视的;
3)所谓的使命感:作者有必要让民众了解事实的真相。

我之所以不相信nonfiction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为:
1)文字作者给你看的永远都是他希望你看到的东西。文字最终得出的结论,也许会有背于作者初衷,但文字的组织结构也好,选材也好,始终会围绕着一个主题出发。这个主题就是作者希望读者focus on的。
2)采访也好,查证也好,每个过程都会受很多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作者采访过的人,亦是只给作者听他希望作者听到的部分,否则为什么对同一件事,目击者会出现不同的说法?当作者不得不针对不同的说法数者取一时,最终结果是不是也得受他自己主观偏见和判断标准的影响?否则,他又是靠什么方式来得出结论的呢?
3)作者搜集的材料越多,需要他增删和取舍的部分也越多,那么他运用主观判断的机会也越多。什么东西是不影响主题、无关紧要的,什么东西是至关重要、一箭中的的,取舍的过程与其说为了真相服务,勿宁说是为了阅读的效果而服务。
4)我们太小瞧文字的力量。文字的力量,有时候胜过真相本身的力量。一篇完全构自于真实材料的文章,却可以将读者引向与真相相反的方向,而又令人完全找不到作者的纰漏。他诋毁了,却让被诋毁的人无话可说。我们对nonfiction的好奇,正在逐步培养着这样一批高手。
5)国外新闻记者对资料和采访纪录的一再考证,并非源于他们追求真实的使命感,而是一种被迫的自我保护行为。由于新闻失实所引起的诉讼案,屡见不鲜,而新闻界败诉的经历以及付出的惨重代价,使得他们不得不谨慎从事,至少要求记者们在文字上做到无懈可击。他们对真实的追求,让我想起这样一副镜头:太阳报的某三流记者,为了名正言顺地报道克林顿和希拉里不和的真相,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被守卫们击毙),日夜潜伏,偷拍二人争吵,以及希拉里掌掴克林顿的镜头。从这点来说:他们比贫下中农还辛苦。贫下中农除了起早点、贪黑点以外,生命危险大致是没有的吧。
6)我们看到的nonfiction,其实就是一副经过处理的照片,取景框略去了多余的、不必关注的景物,焦点对准了某个人或某个建筑,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稍稍放大,至于仅存的那点儿背景,如果能烘托,就留着,不能的话,就虚化它。光和速度亦很重要,不同的搭配,自然会有不同的效果。

所以在我的字典里,nonfiction本身就象一个fiction,或者说更象一个fairy tale。一篇文章,我不会因为它标榜自己为nonfiction就对它心生好感或恶感。对我来说,它完全影响不到我的观感。文字本身就够有趣了,为什么还要去探究它背后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