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分析专栏:阳光卫视的“买卖” - 分析报告 - 吕伟钢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38 次) 时间:2002-01-09 02:33:56 来源:吕伟钢 (信明源) 原创-IT

阳光卫视的“买卖”

成立于1962年并于1992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良记建筑公司,由于亏损经营多年,于1999年底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在杨澜联手友利电讯工业集团主席高振顺入主良记前的1999年12月,良记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给一家财务公司获得450多万港元,这家财务公司拿到可转换债券的第二天就将它部分转换为良记的股票,转换价格为每股港币6仙(分),只相当于当时良记股票市场交易价格的一半。这是给那些寻机买壳上市的买主一个最强烈不过的信号。

杨澜与高振顺以55%:45%的比例建立一家名为Global Frequent(简称GF)的私人公司,于2000年1月与良记达成以每股2仙、总计8600万港元的价格配购30亿股良记普通股新股以及13亿股优先股的协议,GF一跃成为拥有良记75%股份的控股公司。2000年3月,杨澜出任董事局主席;5月,良记正式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并与美国电视媒体A&E 公司签约,以三年为期以付费与收入分成的办法,每年从A&E公司的历史与传记频道获得300小时的文化及历史节目;6月,聘请原前亚视高级副总裁、资深制作人徐小明为执行总裁;7月,聘请杨澜的丈夫吴征博士为执行董事;8月8日,阳光卫视频道正式开通。其时杨澜的丈夫吴征博士正以执行副主席的身份为高振顺打理天地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这是高振顺投资收购的另一家经营有线电视数码传送系统与服务的香港上市公司。9月,GF公司重组,杨澜在GF的股份提高到87%。

2001年5月,徐小明低调辞去执行董事及执行总裁的职务,吴征在天地数码辞职,接任阳光卫视的执行总裁并任董事局执行副主席,另聘请原中央电视台常务副台长陈汉元担任执行董事、行政副总裁兼创意及制作总监;9月,GF公司将持有的阳光卫视股份在杨澜与高振顺之间按持股比例分配,杨澜将分得的阳光卫视近30%的股份(已因多次发行新股或配股而稀释)悉数出售给新浪。

杨澜当初入股良记的出资约为3500万港元,新浪付给杨澜790万美元现金及460万新浪股票,按协议签订前一个交易日新浪在纳斯达克市场的股价每股1.32美元计算,杨澜持有的阳光卫视股份出售价格接近1400万美元,约1亿多港元。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一进一出,杨澜转手获得了两倍于出资额的利润,这还不包括根据杨澜在接下去的18个月中,如果实现协议规定的利润指标而最多可以获得的328万股新浪股票,也按每股1.32美元计算,则又可为杨澜增加430余万美元即3300余万港元的身价。杨澜拿到的新浪股票,没有禁售期或者其他任何约束。

杨澜与新浪的股权交易十分耐人寻味。其一,杨澜选择的是全盘清空自己亲手创办的阳光卫视的股份,这种情况在创业者群体中是十分罕见的。杨澜之所以现在仍然留任或者被要求留任阳光卫视的主席并接任执行总裁,是为了兑现协议中新浪以业绩为考核指标额外赋予她的6%新浪股票。

其二,杨澜与新浪的股权交易中,包含一种只有在作为风险投资时才使用的业绩考核条款。也就是说,这一条款似乎暗示新浪还不太认可阳光卫视的盈利模式与经营管理的能力,或者还不认可阳光卫视与新浪的“跨媒体”整合效应。从协议的条款看来,阳光卫视的资产中,新浪最看重的似乎只是“杨澜工作室”。

其三,阳光卫视的董事会席位已经按照协议四分之三以上被新浪接管,表面上看的确是新浪收购了阳光。但是,新浪在自己的股价远低于账面价值甚至远低于所持现金、账上现金总额又比阳光高十几倍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用新股支付大部分收购价款,说明新浪董事会有心将杨澜作为大股东引入,并为稍后四通与阳光的“合谋”铺路。

其四,协议规定杨澜以及协议的“授方”(Covenantor,意指协议一方责任与义务的具体执行者)吴征博士在三年内不得在新浪外经营与新浪相竞争的业务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报纸杂志的出版、音像制品的销售、卫星频道、互联网宽带与窄带门户。为此,新浪委与吴征博士联合董事长的头衔,另外以10万美元的年薪聘任他为新浪的顾问,要求他有一半左右的工作时间为新浪的董事会及管理层提供咨询。但是,吴征博士随后担任了刚成立的、新浪不在其中拥有任何股份的阳光四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似乎与协议的这条规定有明显的冲突。

外一篇:阳光卫视财务分析及股市表现


阳光卫视截至2001年3月31日的2001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46亿港元,其中媒体营运收入为1.12亿港元,建筑业务收入为3400万港元。自2000年8月开播以来至2001年9月底的14个月中,媒体营运收入累计已经达到近1.7亿港元,其中来自内地的广告收入、节目销售收入为1.4亿港元,占82%。今年4-9月的中期业绩表明,媒体营运收入已经占到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77%;如果不是由于4100万港元的坏账拨备,今年4-9月阳光卫视应该已经实现了盈利而不是现在业绩报告上的3700余万港元的净亏损。但是,坏账比例如此之高(占全部媒体收入的三分之一强),说明阳光卫视的广告与节目销售收入的实现模式很不稳定。

截至9月底,阳光卫视账上的现金为1700万港元,定期存款及可出售证券价值不足3000万港元,相对于营运现金需求,应有较大的资金缺口。这也是杨澜将售股所得现金790万美元的一半通过新浪转贷给阳光卫视的可能原因之一。

2000年1月,杨澜与高振顺接手良记并改名为阳光卫视,正好赶上互联网泡沫时代最后的疯狂,股价在17个交易日中从1月25日协议公告日前一交易日的港币16.6仙(分)跳升至2月18日的72仙,然后又在3月14日至4月17日的24个交易日中跌去三分之二。2000年,阳光卫视的股价以港币18仙收尾,仅是最高位时的四分之一;2001年,阳光卫视股价续走颓势,比年初的股价又再跌去近50%,比同期香港恒生指数的跌幅高一倍,12月31日收市报11仙。

文章评论:《知识经济》分析专栏:阳光卫视的“买卖” - 辛丁 - 2002-01-09 09:49:41

起初我还不大明白,为什么新浪肯这样吃亏。 现在大致上清楚了,老段是想通过这“买卖”,再透过阳光四通,一个仔儿不花控制住新浪和阳光。不过,无论这游戏如何玩下去,杨是捡便宜了:)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分析专栏:阳光卫视的“买卖” - jk - 2002-01-09 13:06:58

【(jk)回复(辛丁)的大作】 从王志东离职之前半年开始,到吴征事件之后一年,实际也就是一件事。 任何一个事件都是有主线的,只要能透过枝节旁叶抓住这条线,以前和以后要出什么事就可以预知了。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分析专栏:阳光卫视的“买卖” - 伟哥 - 2002-01-10 01:34:46

【(伟哥)回复(jk)的大作】 jk说的对。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分析专栏:阳光卫视的“买卖” - 小妖的妖 - 2002-01-11 00:30:59

【(小妖的妖)回复(伟哥)的大作】 期待已久,终于出手。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分析专栏:阳光卫视的“买卖” - xlzhu - 2002-01-11 09:39:04

【(xlzhu)回复(小妖的妖)的大作】 那为什么新浪现在还是那么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