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7 次) 时间:2002-01-03 16:28:12 来源:arshioul (arshioul) 原创-IT
连宇3G:市场夹缝中的生存(行业风云系列)
尽管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农业时代、中世纪时代走到了电子时代、数字时代、信息时代,不少从前的游戏规则被颠覆,无数新生事物蓬勃地发展起来,作为无线通讯技术的高端,第三代手机3G现在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大小小的科技企业都被卷入其中。这对一个初生的应用型技术而言,实在是喜忧参半。
连宇:中国3G市场的黑马
第三代手机技术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它对数据流速度有极高的要求。
目前全球市场上有三种主流3G标准。一是欧洲流派的W-CDMA,这套系统的优点是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提供平滑过渡,支持者有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等著名公司;一是北美的CDMA2000,这套标准是由高通公司提出的,摩托罗拉、朗讯和韩国三星后来加入。这套系统已经在日、韩两国投入应用,它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是最快的。
中国市场也有一套3G标准:TD-SCDMA。该标准是中国独自制定的,于1999年6月29日,由原来的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即现在的大唐电信正式提出。TD-SCDMA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另外,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
由于牵涉到各自的商业利益,三大标准相持不下,国际电信联盟ITU只得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标准共同为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
然而两年前,一家名叫连宇的初创公司悄然出现在北京,这家公司把中国的首都设为它的总部,它给中国的无线通讯市场带来一件意外的“礼物”:公司声称掌握另一种3G技术,并相信如果这种3G模式投入运营,其成本将较竞争对手大大降低。
从全球的通讯技术前沿领域看,曾经被炒得火热的3G手机现在进退两难,地位非常尴尬。繁琐的运营牌照申请,高额的资金投入与相对的技术不成熟令所谓的3G手机网络未经问世便名声不佳。手机联网似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初生牛犊不怕虎,连宇拿出自己即将开通的LAS-CDMA无线通讯网络给3G打气。这个网络能够完成一切标准3G服务项目,而且使用同样的频谱,它的语音服务和数据下载流量是3G技术的6倍多。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它的使用价格非常优惠。
公司的管理团队是来自美国蓝筹IT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资金还是IT企业惯用的风险投资,著名的投资人包括业界几家大牌公司,如英特尔、Carlyle Group。2700万美金的现金投入令这家小公司在IT业的冬天里显得信心满满。
相比中国通讯同行资金匮乏,无数高校的研究成果无法转化为市场效益,3G对资金准入的高门槛更加让入世后的中国市场懂得什么叫资本,什么是实力。
中西结合:中国3G中国造
在一个复杂而不成熟的市场中,价格和成本并非主导商战结果的主要因素。像连宇这样的3G市场后来者,企业历史不过一两年,除了手中的技术和资金外,在通讯市场没有太大的影响。为了能够顺利度过初创时期,它们在中国市场必须仔细揣摩中国政府和信息产业部的政策。
此外,如所有的无线技术提供商一样,3G技术必须经过下游厂商的许可方能进入全球制造的格局,而在中国精擅此道的厂商,如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早已与握有3G技术标准的企业合作,先期已经投入巨资。他们一般不愿意半途而废,重新转向另一种技术标准。
既然此路不通,连宇就转向了中国本土的手机制造企业。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市场中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国有手机制造企业有望接受LAS-CDMA技术。
连宇是“退而求其次”,首先受点委屈,迂尊降贵与本土手机企业结盟,争取进入中国市场。然后积蓄市场份额,一旦LAS-CDMA技术在全球最大的无线市场得到证明,连宇下一步就可以拿着“好成绩”去冲击世界市场。
LAS-CDMA在中国的应用可能还不仅仅是所谓的“中西结合”,因为,这项技术的核心掌握在一个中国人手中。据说,LAS-CDMA的主创人员是北京大学一位60多岁专门研究电信通讯的专家。他早在1968年就从事信号冲突领域的研究,而这块领域正是令无数科学家望而却步的技术盲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曾经花费数年,用超级计算机测算优化代码分割信号,以避免冲突增加网络容量,但最后徒劳无功。
中国专家则坚信,传统的无线电波频技术应用于宽带无线网络,输入输出信号分离。这种原理即使应用于多部手机组成的通讯网络,应该也能获得成功。他采用“时分代码”避免冲突,走了一条捷径。11年后的1984年,该专家撰写论文,从数学上论证了“时分代码”解决无线通讯信号冲突的可能性。
LAS-CDMA最后的冲刺发生在1993年,当时中国专家正坐着火车从北京去西安。“火车上我睡不着觉,脑子里想的尽是编码。突然我的脑海中跳出一些数字,组合在一起,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代码。”他回忆道,“计算机演算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编码方式的,它根本用的不是传统的编码结构。”
拥抱市场:3G竞争杀气腾腾
教授没有像同事那样空等国家的拨款,也不甘心将自己的技术成果束之高阁,他勇敢地走出象牙塔,走向了市场经济,但是他始终没有找到称心满意的投资方,直到1999年初,独具慧眼在中国IT业界投下巨资的风险投资公司IDG看上了他的研究成果。
起初IDG也不放心这项成果的“含金量”,于是派出一个在Sprint公司工作多年,在无线数据和信息传递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国籍专家飞赴北京评测该技术。这位专家为IDG带回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们应该立即将该技术投入市场。”这位评测专家后来也加入连宇,并成为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总部设在圣地亚哥的高通公司几乎拥有所有主流3G核心技术的专利,它原来是中国市场3G标准的垄断者。高通显然不喜欢看到一家小公司在3G领域风头盖过它。
其公司主席爱尔文·杰考博斯在今年4月的一次电视访谈中公开置疑LAS-CDMA,认为它是在炒作。“一般而言,工程理论和商业应用是两码事。直到现在我还没看出LAS-CDMA有什么明显的技术、市场优势。”
连宇的CEO则反驳说,杰考博斯没有能看到LAS-CDMA现在和未来的优势纯粹是因为连宇对它的技术非常谨慎,没有全部完成之前不愿轻易显露。现在还不是谈论如何叫卖LAS-CDMA技术的时候,不过,据说已经有一些投资者和政府政要见过连宇的技术测试报告,他们的反响很好。
退一步说,可能连宇是没什么优势,但是两家在无线领域的人才战倒是露出了水面。连宇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原来都是与高通合作的——不是它的雇员就是公司外部的顾问,现在这些人在连宇的业务与在高通时相差无几。
敲响市场的大门:3G技术与中国入世
连宇进入市场的时机恰逢北京市在市场中努力培养本土的通讯设备制造商。不仅是北京和华北,全国大部分市场都有这样的问题:尽管用户数量基础不断扩大,目前手机用户1.17亿,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是大部分手机网络和手持通讯设备来自海外厂商,如瑞典的爱立信,虽然有深圳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在努力追赶,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
即便不从国防角度考虑,入世后将无线领域全盘拱手让出也是不妥当的。连宇瞅准时机,趁势而起。它充分崭露了LAS-CDMA技术的灵活性:它的无线网络可以与现存网络分享频谱,信号基站同时兼容2G和3G。
这样可以保留网络,逐步升级到3G。建设这样的一个网络用户成本大约是每人200美元,相比全部推倒重来的3G方案,花费不过后者的1/5。连宇的建议对大多数中国大型城市都有一定吸引力——没有一个大型城市不想改善投资环境,不想上3G的,但是巨大的财政支出始终是个问题。
就连综合实力较好的上海也不能免俗。想当初,刚刚开放B股市场的时候,手机委托炒股的用户大增,手机网络不堪负荷,用户怨声载道。“现有的手机网络在通话高峰时经常是要出问题。”北京地区IT技术咨询公司madeforchina电信通讯的负责人彼得·莱弗诺克说,“这种无线网络应该升级。”
然而根据观点专家的观点,即使有很大的商业诱惑,依中国的城市无线通讯基建来看,目前不宜草率上3G项目,但是相关的合作可以继续谈。9月份,上海举行了一项实验,在移动的汽车中试验流媒体和语音通话,随后信息产业部就在官方媒体上发表文章,赞赏连宇公司为中国无线网络建设所做的努力。
与此同时,大型的国有企业,著名的IT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中关村“四方联”中的方正意欲参股连宇,其投资数额大约在2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之间,使得中国3G市场的竞争更加扑簌迷离。
连宇的成长是中国无线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相信随着入世后三年无线市场开放期限的临近,3G行业自我调整的春风将吹遍方方面面,更多的小公司会在3G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一个新的分支行业即将诞生。
文章评论:连宇3G:市场夹缝中的生存 - abc - 2002-01-03 23:27:25
这个文章是你翻译的还是原创的? 有些语气看起来象是从英文新闻稿中翻译来的?不知道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