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3 次) 时间:2002-01-02 08:52:02 来源:刘磊 (传媒大亨) 原创-非IT
“另眼读中国”之百年声音(六)
(1960—1969)
刘磊 方玉萍
1960年【声音】
林彪在1960年10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三十字方针”:“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这番宏论后来被奉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圭皋。
1961年 【声音】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1961年的中国真可谓“乱云飞渡”,形势险恶。国内饥荒仍然持续;台湾的蒋介石也想乘机“反攻大陆”。国际上,苏联施加更大的压力;印度军队不断在边界挑起武装冲突。在这年的9月9日,毛泽东为李进(即江青)所摄的庐山仙人洞照片题写了这首七绝,道出的是发自他内心的“声音”。
1962年【声音】
1962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当时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时,讲了他那句广为流传并且传得有点变形的名言:
“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
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打仗。……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
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
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那种形式。
……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
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邓小平的这段名言在后来的广泛流传中被变形为“黑猫白猫论”。这一著名的“猫论”所蕴涵的实事求是精神在十多年后,邓小平主政中国期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1963年 【声音】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说,要把中国建设成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在次年12月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宣布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在1975年的四届人大会议上,周又重提这个目标。
1964年【声音】
“现在的考试办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
题目出的很古怪,使学生难以捉摸,还是考八股文章的办
法,这种做法是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要完
全改变。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
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
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了《本草纲目》。
…………”
这是毛泽东在1964年春节召开的教育座谈会上的一番宏论。不久后在“文革”中进行的“教育革命”:取消高考、办“七二一”大学等,在这次讲话中已初露端倪。
1966年【声音】
1966年5月18日,林彪发表了著名的“五一八讲话”,抛出了他的“天才论”:
“毛主席经历的事情,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多得多。
……毛主席的言论、文章和革命实践都表现出他的伟大的无
产阶级的天才”、“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
几千年才出现一个。毛主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
但就在这把毛主席的话当作“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的狂热中,也有清醒
的声音。只是这声音太微弱,微弱到只能写在一个青年自己的日记里:
“5月3日
共青团中央号召,对毛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把真理
当成宗教。任何理论都是有极限的,所谓无限是毫无道理
的。
5月23日
《解放军报》曰:政治好,业务也可以不好。……很
显然,假使政治好的人反而不如私心杂念的人钻研业务时
干劲足,不正说明政治的无力吗?事实上,比如说,乒
乓球队获胜是因为毛泽东政治思想挂帅,那么,人们不禁
要问,篮球队不也学习毛主席著作吗?苏联队不是没学吗?
为什么中国队败给苏联呢?讲不出来了。这是用政治讲不
通的问题。知道走错了路,而又不敢回头的人,必然用歪
理来解释真理。”
日记的主人名叫遇罗克,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名字。
1967年【声音】
1967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和《红旗》传达“毛主席的最新指示”:
“现在的文化大革命,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还必然要进行
多次。革命的谁胜谁负,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解
决。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全体党
员,全国人民,不要以为有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
可以太平无事了。千万注意,决不可丧失警惕。”
1968年【声音】
《红旗》传达毛主席指示:
“除了沙漠,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
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