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83 次) 时间:2001-12-30 23:03:09 来源:刘韧 (liuren) 原创-IT
2001十大知识英雄
评选标准:
1、 他所代表企业的价值;
2、 他对产业的实际贡献;
3、 他所代表的方向及独特性;
4、 他在2001年的重大变动;
5、 他的未来。
施振荣再度出山
2001年11月底,施振荣与张忠谋在台北圆山饭店为“CEO是天生的,还是培养的”展开争论。施振荣坚决不同意张忠谋说CEO是天生的,张忠谋就反问施振荣培养出来了多少CEO。
施振荣说:“宏 十年来试着培养许多CEO,其中50%都失败了。”
张忠谋说:“是50%的人没能成为CEO,还是50%的人成为CEO以后失败了呢?”
施振荣说:“当然是前者。”
当宏 股票跌到9块新台币的时候,头发已经花白的施振荣不得不再度出山,此前,他已经退居二线多年,“享受大权旁落的乐趣”,但是到2000年年底,他有些着急了,他说:“CEO做不好,就得换脑,换脑来不及就得换人。”
施振荣曾以“群龙无首”来比喻宏 分散的管理模式,并为此真心地自豪,他坚持这样做的理由是:IT变化快速,不适合采用制造工厂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方式;他坚持这样做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强调“各人管好各人”的事情,让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拥有感”和“责任感”。在施振荣看来,企业家“想扩张自己的企业,又想像原来一样地拥有企业”,只能借钱来扩张,这种扩张模式导致的风险将不停地往企业家一个人身上压。企业越大,风险越大,压力越大,“到最后企业和企业家都被压垮了。”施振荣说:“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不在乎是否真正拥有,我占一点就足够了。”
正是坚持了这个理念,宏基现在在全球41个国家拥有232家公司、3万5千名员工,是台湾最大的进出口厂商。
但“群龙无首”也会造成各自为政、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弊端,当这些弊端严重到一定程度,危及到宏 的生存与发展时,施振荣不得不亲自站出来治“群龙无首”的病,他取消了集团下设的各次级集团,整合重复投资的事业,简化组织与流程,提升执行能力,施振荣明白无误地指出:“宏 最大的问题就是授权太多。”任何一种组织管理模式都是一把双刃剑,“群龙无首”正确,治理“群龙无首”也必要。
施振荣为宏 动的另外一个大手术是,将代工业务和品牌业务彻底分开,让原来最可能是接班人的林宪铭像明基李耀当年一样出去单飞,施振荣将宏 的自有品牌交给了原宏科董事长王振堂管理,8月21日,宏 科技与宏 电脑合并,王振堂会不会是新的接班人人选?施振荣今年57岁,他说:60岁一定退休。
施振荣为宏 动的第二个手术是,将宏 向服务转型。作为台湾IT的精神领袖,施振荣每年都会发布一个有关于整个产业的新理念,诸如微笑曲线、全民电脑、XC等等,施振荣今年提出了微巨服务,今年和往年不同,往年的理念只是一个理念,今年的微巨服务是正投巨资进行着的业务。
台湾女首富王雪红
在台湾工商业巨头聚会的照片中,时常会出现一位女士,她就是台湾“经营之神”台塑董事长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
王雪红出现在这些照片中,不是作为她父亲的陪衬,她在1992年创立威盛,1999年上市,市值一度超过了她父亲经营了47年的台塑,成为台湾股市的新股王。
雪红今年47岁,现任威盛董事长、宏达国际董事长、建达国际董事长和全达国际董事长。王雪红毕业于加州念柏克莱大学,经济硕士,1987年入股大众(大众董事长简明仁是其姐夫),主要负责外销业务。
和施振荣相比,王雪红应该算是后辈,但在2001年最新的台湾财富排行榜上,王雪红排在了施振荣的前面,名列第五,施振荣居第六位,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位居第七。王雪红的父亲王永庆名列第四,叔叔王永在名列第三。
和绝大多数为美国品牌代工的台湾IT企业不同,王雪红在1992年9月,拿500万元新台币在台北县新店一间旧公寓里创办的威盛是一家上游的研发性公司。它在芯片组上的对手就是英特尔,威盛咄咄逼人的市场占有率使得英特尔不断通过专利权找它麻烦。
2001年9月7日英特尔在美国起诉威盛芯片组侵犯自己5项专利,9月10日和9月20日,威盛在美国和台湾两地起诉英特尔Pentium 4和支持该处理器使用的PC133 SDRAM的“845”芯片侵害了威盛公司和子公司持有的专利。之后,英特尔继续在香港、英国与德国控诉威盛侵犯其处理器技术,9月26日,英特尔在美国增加对威盛的4项指控,并于10月5日,针对威盛在美国的起诉,进行了反诉。
英特尔利用专利官司打压威盛已经不是第一次,英特尔曾经在1999年对威盛提出超微平台芯片组侵权,到2001年11月,这场官司以威盛获胜告终。威盛认为,这种泛用型的专利获得胜诉之后,将可有效牵制英特尔以诉讼打压竞争对手的模式,从而增加威盛在Pentium4的侵权官司上胜算。
王雪红于1999年收购Cyrix,使威盛成为华人第一家掌握成熟商用CPU技术的公司, 2001年,王雪红将Cyrix 定义为“中国芯”,并说服联想生产配有“中国芯”的联想电脑。
王雪红的弟弟王文洋于2000年在上海成立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公司,该公司第一期总投资16.3亿美元,完工后,可为威盛的IC设计提供封装测试,届时,王雪红在IC产业一条龙的策略梦想即在不远的前方。
威盛之外,王雪红旗下还有ipaq唯一代工厂宏达国际,在台湾营收超过50亿元新台币的分销渠道建达国际、以及在大陆营收将近新台币20亿元的全达国际,这些达字辈的子公司是否有机会成为另一个威盛传奇?
王家是个大家族企业,王雪红是第二代的核心。
杨元庆面临新考验
2001年4月20日,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过联想帅印时,立下了宏伟目标: 2001年,营业额达到260亿元人民币,2003年营业额达到600亿元人民币,在10年内进入全球500强。然而到11月,杨元庆就必须宣布调低2001年的目标。不是超额完成目标,而是调低目标,这对杨元庆是第一次。
杨元庆承认“踩刹车”的难度,他说:“整个企业人员,从心态上要能够做出好的调整,适应低增长,然后,是怎样能够控制库存,甚至考核上也要做出调整,不光是自己的考核,甚至对于代理商的要求和目标都要进行调整。这样对大的企业来说,调整可能相对来说是困难一些,但是我们也是必须要做的,而且我很欣慰地就是经过这样一个锻炼,我们知道怎样去踩这个刹车。同时,企业踩刹车是短期的。根据市场长远的策略,深刻研讨什么是制约市场发展的障碍,比如现在中国市场的硬件增长非常快,但实际上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瓶颈。”
杨元庆面临的考验是多重的,IT增长放缓,影响到了联想PC的销量,在主营业务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杨元庆为了保持联想持续高速增长,又必须向IT服务和IT技术转型。
在手持同盟的建立仪式上,杨元庆明确指出,联想以后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技术驱动型的企业:“在同质化极高的竞争环境里,差别不大的产品唯一能够区分的就是价格,而价格往往是最低层次的竞争。”
杨元庆近日坦陈,联想以往的核心竞争力,不在技术而在管理和团队,但是在三年后一定要进入核心技术领域。
进入核心技术领域,对杨元庆领导的联想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联想过往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柳传志现实主义地坚持了“贸工技”路线,联想要从一个做贸易、做市场、靠管理取胜的公司,转变成一个做技术的公司谈何容易。
对于未来,杨元庆和柳传志一样地审慎,他说:“对于那些暂时还看不清楚的业务方向,如果有两条路可走,我们可能会两条路都试一试;如果只有一条路可走,只要代价不是以整个公司为赌注,我们可能也会试一试;要是须以整个公司做赌注,除非我们有80%的把握,否则坚决不做。”
在准备打一场硬仗的时候,杨元庆选择了合作的方式,稳定后方。2001年6月11日,联想与AOL成立合资公司,为FM365寻求了AOL一亿美元投资以及AOL先进的技术、软件、产品、服务、全球市场推广、广告渠道等等;2001年9月18日,联想与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拓展合同制造业务。联想及技嘉各占合资公司50%的股权,两家公司将分别把位于惠阳及东莞的主机板生产厂投入合资公司内,预计总投资金额为2.5亿元港币。新成立的公司每年生产能力可达900万片主机板。成立初期,合资公司将集中为联想QDI和技嘉生产主机板,未来则会努力发展全球主机板合同制造业务客户。此举进一步稳定了QDI业务。
杨元庆说,他已经感到了高处不胜寒,他说,现在最想的就是如果有一个人能接替他的位置,他现在赶快就下来。
王文京就这样成功下去
很多人对王文京的成功不服气,他不是那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王文京表面普通得像个普通人,王文京的聪明,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比如,在对待金蝶总裁徐少春的态度上,王文京在公开场合基本上对其是视而不见,即便徐少春站出来挑战他,他也只当没看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无论记者怎样挑唆他和竞争对手论战,从他口中也决不会说出金蝶两个字。
王文京不想让实力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金蝶,通过挑战用友,和用友相提并论。王文京这样做有他自己的考虑,从他的视角看过去,用友上半年6个月的净利润是2913万人民币,金蝶只有1009万人民币;金蝶现在手上现金为1.3亿,用友有9亿;用友的股票五六十块,金蝶只有两三块,两家公司如此悬殊,为什么要放在一起比?即便是抨击对手也是抬高对手,所以,最佳的策略是只当金蝶不存在。
王文京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得很平和,唯独在处理和金蝶的关系上面,丝毫不见放松。他曾经试图以用友的竞争对手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不相同,来说明金蝶只不过是历史的一瞬,不足为惧,但从现在的情形看,金蝶的确要比用友历史上的对手金蜘蛛、万能、安易厉害得多。王文京越不愿意提徐少春,越表示他对徐少春的重视程度。
除了对竞争对手不客气外,保证王文京成功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对股权的“斤斤计较”。1988年,他宁愿当个体户,将档案从中央机关拿到街道,也不愿意挂靠国企,这个起始的“忍辱负重”最终保证了用友产权的安全性;1994年,苏启强出去“单飞”做连邦,王文京毅然用几千万元现金买回了苏启强手中所有的用友股票,几千万对1994年的王文京是个非常大的数字,但他还是咬牙认定用几千万换回用友一半的股票很值;这之后,无论谁离开用友,王文京都会买回他的股票。也只有这样,王文京才可能在用友上市以后,还占有用友50%以上的股票。2001年5月用友上市当日股票过百元,是对王文京一直“惜股如金”最好的褒奖。用现金换股票,不是一个精明的人就能做到的,他必须对自己未来有强烈的自信才行。
1993年,跑到别人领地发展的王文京发现:没有干的时候,总是觉得人家的山头比自己站的山头高 ,跑到那边一看,才发现自己原来的山头比人家的山头还好。发现各行各业都不那么容易之后,王文京再没离开过软件。这个经历使得王文京2001年从股市上拿到9个亿之后,一时花不完,存银行买债券,也不会进入其他领域。王文京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人,用友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企业。
刘伟安全了
刘伟24岁出道,先在四通干,后在希望干,给别人干了6年之后,30岁那年创业办了佳都国际。3年高速发展之后,已经在分销领域成为联想科技(现在的神州数码)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此时刘伟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因为这个不安全感,他开始寻求与外界的资产重组,他知道,在佳都高速成长的时候进行资产重组,从股权上说并不划算,但他此时就想对他自己以及佳都同仁的长期利益在此时做一个保证。“我不希望因为我一个人的判断失误,所有的管理阶层都要跟着失败,我觉得,这对他们来讲不公平,因为在这个企业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不能因为某几个人判断失误使他们的利益损失殆尽。”所以,刘伟急于将公司内部高级管理阶层所持有的用于分红的股份置换成上市股份。
这件事情,刘伟做了3年,经历了很多曲折,终于在2001年8月,通过换股持有了新加坡上市公司ECS 22%的股份,并套现了1250万美元的现金。
在这个安全落地的过程中,最让刘伟自豪的是,ECS第一大股东SOLECTRON是《财富》500强的139位,营业额230亿美元,比联想大八九倍。刘伟再也不用怕被联想这样的“巨无霸”压死了。
现在刘伟不再讲他在国内分销市场的份额,他一讲就是亚太,他是ECS的副主席,他觉得他不能只看中国的业务。
SOLECTRON是全球第一大IT OEM厂商,SOLECTRON愿意和佳都国际这样的分销企业合作,最大的企图心是想近一步整合“供应链管理”。在SOLECTRON看来,HP的机器是它装的,如果也是它卖的,那么它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攫取更大的利润。
刘伟其实是用中国的市场,换到了在国际企业的股份以及自己的位置。这条路在WTO以后,相信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家会走,这是一条安全的路。
杨伟强时不利兮
杨伟强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的人,也是一个企图心很强烈的人,他三年前做PC,目标就是联想,和TCL家电背景基本相同并先于TCL做PC的海信、海尔,根本没放在杨伟强眼里。后来的发展也证明杨伟强比他的家电同行要强很多。
TCL PC的第一次跳跃发生在1999年7月,杨伟强通过5000元以下的低价电脑,将月销量从1300台,一下拉升到了17000台。在打那一仗的时候,杨伟强已经没有任何退路,是殊死一搏,卧薪尝胆一年多的他急需用结果证明他的确比海信、海尔PC强很多。
1999年,杨伟强成功了,TCL PC从第三阵营跃入第二阵营。积蓄了两年的力量之后,杨伟强于2001向第一阵营发起了冲击。这一次,杨伟强要比第一次准备得充足,手上的牌也比第一次多。
年初,杨伟强搭上英特尔,在国内首家推出“奔4”PC,打的依然是低价牌,矛头直指联想,杨伟强也被冠以了“奔4少帅”的美称。没成想,等TCL在前面开启“奔4”市场以后,七喜、神州等更小的品牌,开始以更低的价格跟进,“奔4”价格很快降到了万元以内,TCL在“奔4”上开了花,但果实却被众多小品牌瓜分了。杨伟强第一次尝到了被人搅局的痛苦。
5月,联想推出了万元以下的“液晶电脑”,并与6家液晶厂商建立“策略联盟”,TCL迅速跟进,几天后握紧了三星、LG、Philips和Genesis等液晶厂商的手;同时,年生产能力150万台的TCL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也正式启动。6月18日,杨伟强又在成都和数百名经销商誓师,宣称对暑期电脑市场志在必得。
杨伟强这几仗打得都很漂亮,但开战的时机不对。打仗势必多消耗成本,但不巧的是,以今年中国IT市场的增长量不能消化更多的成本增长。杨伟强1999年的胜利建立在当年长城在前面推出飓风4999已经开拓出低价电脑市场空间的基础之上,TCL自身并未消耗过多成本,2001年的情形反了过来,是杨伟强在前面浴血奋战打先锋,七喜等充当当年的TCL捞了很多便宜。
博弈论中有个著名的“大猪小猪拱食”例子,大猪和小猪博弈的结果一定是:大猪费力将食物拱开,小猪不费力趁势去吃,但一定是大猪吃得多,小猪吃得少。但今年IT的食物太少,TCL就是多吃,也吃不饱,无法冲抵拱食的成本。
贾红兵直面股东
1997年,在业界奋战13年之久的贾红兵带着十几个人的队伍投靠了叶龙,是年,叶龙当选15大代表和全国10大杰出青年,意气风发,当时恐怕连贾红兵自己也不会想“彼可以取而代之。”
2001年6月21日,叶龙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让位贾红兵。叶龙下台的理由是“多元化”导致很多的投资失败,但没有叶龙当年“多元化”投资贾红兵做PC成功,也不大可能有今天接替他的贾红兵。看来不管是成功与失败,多元化都是一个错误。
贾红兵上台后,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54.9万元,止住了实达连续两年大亏损进入ST的颓势,在此基础上,2001年第三季度再实现净利润729万。
但贾红兵此时无法摆庆功宴,开怀畅饮。经营的压力刚过,股东纷争的压力又压了上来。10月24日,实达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关于购买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25%的股权的议案》、《关于北京实达电脑软件集成有限公司增资及重组的议案》和《关于公司和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互相担保的议案》,这三项议案,均遭到实达第一大股东福建计算机外部设备厂的强烈反对,但最终其反对无效,因为其手中只掌控着实达16.72%的股权,实达第二大股东中国富莱德实业公司持股14.65%,第三大股东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22%。其余大股东持股均在4%以下。2001年初,实达工会所持有的14.22%的股权悄然出售给了北京盛邦,实达原来被标榜的员工持股模式至此结束。
在股东大会上被挫败的福建计算机外部设备厂放话出来:“如果部分股东谋求单方面利益,不断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我们将考虑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围在股东利益中央的贾红兵不能不表态,但他的表态又不能不模棱两可:“从我作为经营者的角度上看,我不认为董事会买电脑设备25%的股权以及北软增资是不对的,至于花了多少钱,我想这应当是股东与对方去协调。”而第一大股东反对的正是“用近亿元的价格收购一个净资产仅为0.9363亿元企业25%的股权,溢价太过离谱”以及“北软公司早已成为空壳,有什么必要将4500万资金注入一个空壳公司,这是不是有转移资产的嫌疑?”
贾红兵说他不介入股东之间的意见矛盾,他只关注经营这一块。“这有好处,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营不会因为股权或者股东的纷争出现太大的变动。但是这样也有弊病,缺少激励方面的因素,从基层到高层,大家都是纯粹打工的。员工的股份制和期权国外比较看重,这里面就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在里头,现在我们可能会差一点。当初员工持有股权,大家的主人翁感比较强,现在大家把任务完成,当然业绩好一点,奖金多一点,成就感也强一点,但是原来‘做多了有我一份’这种感觉少一点,这也是体制上的原因,董事会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收购电脑设备公司25%股权,也有另外一层意义,想通过项目分拆建立新的员工激励机制。”
2001年12月,贾红兵已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
王江民从一个人到一个公司
2001年5月1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王江民将100万个人捐款递到了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手中。这是中国IT业界迄今最大一笔个人慈善事业。
王江民3岁就残疾了,但这并没妨碍他成为一个英雄。1989年之前,他主要从事光机电设计和工控软件设计,科研成果20多项。1979年,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1985年,获“全国青年自学成才标兵”称号;1991年,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王江民是38岁开始学计算机的, 45岁学成后,只身一人从烟台老家来中关村创业,5年之后,江民科技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前100大纳税大户,在整个中关村科技园区只有4家软件企业进入100大纳税企业,江民科技的名次仅排在用友之后。
2001年,王江民50岁了,KV3000的核心代码依然还要由他来写。王江民的传奇代表了一个人能力的极限。2001年之前,从程序开发、市场运作到公司管理,几乎都是王江民一个人在做,公司仅有的几个人只是在做些辅助性的工作而已。这样的运作方式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是瑞星的竞争逼着王江民改换了经营模式,2001年,他先拿1000万人民币,在全国跑一圈,一口气建了30个办事处;再拿1000万,砸向了市场;公司规模迅速膨胀了起来。
铺摊子,上规模,打价格战,对王江民来说,要比低成本高利润运作容易很多,“用最少的成本,我都能做成那么多事,用更多钱做,当然能做得更好。”“原来采用低成本扩张的战略,是因为竞争对手不够强,用不着大投入而已。”王江民其实不在意公司规模的大小,他最关心的是最后的结果——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当《电脑报》2001年度的大型读者调查显示出:KV3000依然是“市场占有率第一”,依然是“读者杀毒软件首选品牌”时,王江民松了一口气,他说:“今年,我是在用过去挣的钱在玩,瑞星是用现在挣的钱在玩,还有人在用未来未必能挣得到的钱在玩。看谁能玩得久!”2001年,病毒泛滥,反病毒软件市场火爆,为王江民和竞争对手作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充足的补给。
王江民是一个传奇,他一个人干得无比成功是一个传奇,他上规模的方式和方法同样也是一个传奇,没见过别人像他这样办企业。
王志东能否东山再起
王志东能不能再次东山再起是2001年中国IT最大的悬念之一。
王志东从高峰跌入低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93年,他忍痛离开新天地,代价是舍弃像儿子一样的“中文之星”,他说:“舍不得儿子套不住狼。”他说:“我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我不能不要我的自由。”他宽慰自己说:“而且,我也没有把中文之星这个产品本身太当回事,这个东西好像我做个作业似的。”1994年3月25日,“利方多元系统支撑环境”的第一个版本发布,王志东从悲痛中站了起来。直到今天,新浪每年仍有约2000万元的收入来自于这个平台软件。
王志东如果满足于RichWin,如果满足于2000多万,他就不会有2001年的痛苦,但是,他不满足,他要将自己的事业做大,他找来一笔又一笔风险投资,他谈了一个又一个合作,他将“四通利方”改成“新浪”,他将软件公司变成互联网公司,他将公司送上Nasdaq,他的股份从刚开始的25%,稀释到13%,再稀释到6%,他时刻提防着他不放心的人,他怕重蹈覆辙,结果,他又重蹈了覆辙。
王志东屡遭波折,和他一直走在“新路”上有关。1987年,他还在北大念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在中关村混,但他没有被中关村淹没,他反而给中关村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王志东之前,中关村没有寻求硅谷风险投资支持的概念,在新浪之前,中国互联网络谈不上繁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志东几乎可以成为中关村新一代的象征。
相信王志东能够东山再起的理由有:其不断创新的精神,在中关村摸爬滚打10多年积累的丰富商务关系和商务经验,35岁的年纪以及永不言败的性格。
认为王志东难以东山再起的理由只有一个,命运很难给同一个人多次成功的机会,这个理由看似宿命,但它现实地存在,而且,无比强大。
王志东之后的新浪再难有精神支柱,无论是段永基还是吴征都无法像王志东那样代表新浪,他们当然更不可能像王志东那样代表中国互联网的方向,今后可能要看张朝阳的了,张朝阳在2001年没什么重大新闻,在低潮中,没新闻的人是幸福的。
王峻涛生死B2C
王峻涛即便沉没,也要和B2C沉没在一起。王峻涛在2001年的表现可以折射出创业者与经理人之间的本质不同。
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8848的美国股东以及看美国股东脸色的中国高层要按照华尔街的意愿砍掉8848赖以起家的B2C业务,专事B2B。B2C是王峻涛一手带大的孩子,为了这个一度让他荣耀的孩子,王峻涛四处寻求投资,以期将这个孩子从8848赎买出来。他终于在2000年11月找到了万泉河,万泉河愿意用884.8万美元将B2C业务从8848买出来。王此时将万泉河看成营救他、让他专心B2C事业的恩人。
万泉河不是王峻涛恩人,它收购B2C不是为了救王峻涛,它只是想将B2C运作上市立即套现而已,到2001年3月,万泉河看到B2C上市希望渺茫,就放弃了,所以,付了884.8万美元的35%给8848之后,后面的钱就不想付了,更别说再给B2C业务继续输血了。王峻涛拿着my8848初始的开办费1000万元人民币苦撑到4个月之后,于2001年8月8日,被迫辞职。
王峻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1999年1月4日,他扔下福建的生意不管,一个人拎着笔记本从福州来到中关村,开始了8848的创业。
B2C他是从头干起的,所以,他不可能放弃,他将一生的赌注都赌在了这里。10月18日,王俊涛又将自己的B2C理想构筑在了西单商场之上,这一次,王峻涛用现金形式进行了投入。
王峻涛是中国最早的网民,他著名的帖子《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使老榕的名字比8848董事长王峻涛还出名;王峻涛做实业出身,有着商人所有的精明与嗅觉;王峻涛知道组织的力量,很早就投靠了连邦,通过连邦、IDG、8848私募融资非常顺利;王峻涛诗人一样的文笔为8848注意力经济也增色不少。一路下来,王峻涛没做错什么,最致命伤出现在最后没能如期上市。不能上市套现,使得股东们丧失了信心,他们不能允许王峻涛再试了,这是王峻涛多次出走的根本原因。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如果不上市,也不会比8848好到哪儿去,他们应该感谢美国人给了他们继续试的机会。从王峻涛的遭遇中,不难看出资本对于创业者的忍耐限度。
王峻涛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像etang.com等网站,烧完投资人的钱,就不再出声,黯然而去了。王峻涛不甘心失败,他要继续试,但他今后的尝试要背上盈利的包袱,好在B2C现在的外部环境要比他三年前最初探索时好多了。
施振荣
宏 集团董事长。
现年57岁,出生于台湾省。1971年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研究所。1992年获母校颁发的名誉工学博士。随即进入环宇电子公司服务,开发出台湾第一台桌上型电算器;次年进入荣泰电子公司,又先后领导开发出台湾第一台手上型电子计算器与世界第一台电子笔表,对台湾的技术提升与外销拓展有很大的贡献。
1989年财富杂志(Fortune)将他评为“与亚洲做生意不可不认识的25位人士”之一。1995年,美国金融世界杂志(Financial World)评选他为“当年度国际企业总裁”(International CEO of the Year)之一,同年,世界经理人文摘(World Executive’s Digest)推选为“全球15为最能创造时势的企业家”之一,1996年初美国商业周刊又评选他为“全球最杰出的25位企业管理者”(The 25 Top Managers of the Year)之一,1997年亚洲周刊(AsiaWeek)推崇他是台湾企业的代言人。
王雪红
现年47岁,现任威盛董事长,建达国际董事长和全达国际董事长。加州柏克莱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大众计算机PC事业部总经理。
杨元庆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电脑公司总裁。
1964年11月出生,浙江人。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硕士,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1989年毕业后应聘至联想。
1994年,29岁的杨元庆出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当年联想电脑销量4.5万台,跻身中国市场三甲之列。杨元庆被业界誉为“销售奇才”。
1995年,出任联想集团助理总裁。
1996年,联想电脑位居中国台式机市场第一名。杨元庆因而晋升为联想集团副总裁。
1997年,杨元庆领导的联想电脑公司自成立以来销量和利润持续保持100%以上的增幅,进入超大型企业行列。
1998年,杨元庆出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
1999年,联想电脑市场份额第一次成为亚太PC销量冠军。
2000年,杨元庆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电脑公司总裁。
王文京
用友公司董事长。
江西上饶人,现年37岁。1983~1988年,国务院某直属机关工作。
1988年10月从机关辞职,以5万元借款与苏启强先生合伙创办用友软件公司。
1988年12月~1990年3月,任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经理。
1990年4月~1992年12月,任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3年1月~1995年1月,任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5年2月~1999年11月,任用友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99年12月任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伟
现任佳都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佳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CEO(首席执行官)。
1965年出生,原籍广东大埔。佳都国际集团董事长。
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力学系。
1989年至1992年,在南方四通广州公司任副总经理。
1992年加入北京希望电脑集团,任广州分公司总经理,1994年起任希望集团助理总裁。
1995年,创办佳都国际。在三年里便把佳都国际公司发展为中国主要的资讯科技产品代理分销集团之一。
2000年,他领导佳都国际集团与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领导者——SOLECTRON公司合资成立佳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2001年,他领导佳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成功地完成了与新加坡ECS Holdings Ltd(ECS)公司的资产重组,在新加坡上市。
杨伟强
TCL集团董事、TCL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TCL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1967年9月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郑州工学院计算机专业。
1994年2月,加盟TCL集团,历任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副总经理,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兼合肥分公司总经理、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华东区销售总监等职。
1998年2月,被任命为TCL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率先倡导“买得起、用得好”的“非常新主张”,加快了电脑在中国家庭的普及速度。
2000年,在杨伟强的领导下,TCL电脑公司依托TCL集团互联网战略推出了经充分整合“PC+ISP+ICP”资源、降低了“网络普及门槛”;11月22日,就在英特尔发布奔腾4的第二天,TCL便率先推出第一台奔腾4电脑——TCL钛金988H。
贾红兵
1954年12月出生,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工系分析化学专业,学士,经济师。1984年就投身于IT行业的贾红兵算的上是中国IT业最早的拓荒者、创业者及本土职业经理人之一。
自1997年加盟实达后领军实达集团的PC业务。面对国内PC市场的激烈竞争,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从无到有地使实达电脑跻身国产PC品牌前四强,并于次年实现了盈利。2000年初,升任实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实达电脑科技公司董事长,在其带领下,实达电脑已由一家传统PC厂商成功转型为能为客户提供多类别的信息设备、解决方案、信息服务并实现网络化经营的IT综合服务商。
2001年6月,实达集团由于连续二年经营亏损,被冠以ST的帽子,贾红兵临危受命,出任实达集团总裁。在其卓有成效的领导下,4个月后实达就扭转了连续两年亏损并被“ST”的命运,实现利润1800多万元。
王江民
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1951年生,山东烟台人。高级工程师、中国残联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残疾人协会副主席,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志东
1967年生,广东省东莞市人。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89年5月,特邀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制“中文多窗口图形支撑环境”。
1990年6月,转入北大方正负责产品二次开发与新产品研制工作。
1991年6月,独立研制并推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indows中文环境——BDWin3.0。
1992年4月,创办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93年12月,创办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1999年9月3日,原任新浪网总裁的王志东被任命为新浪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
2001年6月3日,因个人原因辞职,担任新浪网首席顾问。
王峻涛
西单电子商务CEO。
回族,1962年出生于福建福州,1978年越级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软件专业学习,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
1987年起在美国硅谷从事计算机控制与网络技术的研究;1989年回国后在中外合资企业担任技术主管。
1998年开始进行网络销售的前期试验,1999年负责建立北京连邦软件公司电子商务事业部,任北京连邦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IO、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
同年创建8848网站,7月开始担任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11月起任该公司主席。
2001年1月1日起兼任北京时代珠峰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2001年8月辞去该职务。
2001年11月,与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立西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电子商务网站igo5.com(“i购物”网站)。
文章评论:《知识经济》:2001十大知识英雄 - 山水 - 2001-12-31 10:58:06
"杨元庆说,他已经感到了高处不胜寒,他说,现在最想的就是如果有一个人能接替他的位置,他现在赶快就下来" 这句话的出处是这篇文章吗? 我们这里已经有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