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65 次) 时间:2001-12-29 12:54:54 来源:张栋伟 (zdw) 原创-IT
笔记本市场谁主沉浮?
—–2002笔记本电脑市场展望
(张栋伟)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IT行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NASDAQ的崩盘,使火热的互联网经济迅速跌入谷底;由此引发一系列以互联网应用为基础的产业低迷,电信、网络设备、IT咨询、PC制造等等产业相继亮起红灯,经济的上层建筑–政治,更是在此时对全球经济的低迷狠狠捅了一刀,美国911事件进一步把以IT为核心的新经济推向深渊。
在普遍低迷的大势中,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却一枝独秀,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大陆市场更是继续保持了高达40%以上的增长率,在1999年40万台的年销量基础上,今年直逼70万台大关!
高增长的市场不但使跨国IT企业和国内传统IT企业看到了希望,也成为国内众多原有市场低迷的产业集团投机的目标。仅仅一年间,国内大陆市场容纳了30多个笔记本电脑品牌,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待看2002年。
表一 国内笔记本电脑品牌(厂商)一览(排名不分先后)
国外著名品牌 1 IBM;2 TOSHIBA;3 HP;4 DELL;5 COMPAQ;6 FOSA;7 SAMSUNG;8 SONY;9 NEC;10 FUJITSU;11 SHARP;12 EPSON;13 APPLE;14 ALLINE
中国台湾品牌 1 宏基;2 华硕;3 联宝;4 伦飞;5 恒升;6 精英
中国大陆品牌 1 联想;2 方正;3 紫光;4 金长城;5 浪潮;6 京东方;7 WINBOOK;8 实达;9 同方;10 福日;11 AOPEN;12 海尔;13 七喜;14 红壹佰;15 托普
春色宜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笔记本电脑市场
2002年,随着全球经济从911事件的阴影走出,将进入整体复苏的阶段。由于网络企业的务实建设和网络应用的广泛性提高,以网络为核心的IT经济将迎来新的增长期。
2002年,中国的“电子政务”全面启动;
2002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将进一步大规模发展;
2002年,以“数字北京”为代表的数字城市化工作将大批展开;
2002年,教育行业的“校校通工程”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
商用市场的美好前景已经在厂商眼前铺开。
2001年,国内以TCL为代表的新兴IT企业,试图借助INTEL P4的发布,向以联想为代表的传统IT企业进行地位挑战,而作为中国市场霸主的联想当然不会拱手相送,在TCL花了大本钱培养起P4应用概念的暑期销售旺季来临之际,毫不客气的借助其强大的渠道优势和资金优势,把立足为稳的TCL赶下P4主舞台;一向跟随联想脚步的方正也趁火打劫,于是P4的PC售价从“万元P4概念”一路下滑到5000元上下。
中国老百姓对买涨不买降的基本理论还是了解的,于是乎你家唱罢我家唱的结局是,老百姓持币观望,等大家唱罢了再下决心。
这样以来,大笔的银子将转入到2002年来消费,加上笔记本电脑替代台式机的概念推进,2002年的家用及小型企业市场也将异彩纷呈!
桃李满园–各显特色的产品应用方案
2001年,笔记本电脑在产品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使得厂商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得以进一步实施,并期望通过更贴切的产品定制方案,获得市场份额重新洗牌的契机。HP在2001年末已经利用城域无线网,配合其具备无线上网模块的笔记本电脑推出了“面向保险业的解决方案”。
2002年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将呈现几个重要特点:
1 产品形态各有方向
用户对移动性的要求差异,使得笔记本电脑的统一定义越来越模糊,按照不移动用户、准移动用户、完全移动用户和特殊移动用户的4个分类,笔记本电脑将分别向这4个方向进行极端化的定制设计。对于不移动用户,笔记本电脑将重点加强其运算能力以从台式机市场争得用户,而不再以重量指标作为关键衡量;没有电池的设计将为准移动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解决方案;摈弃软驱甚至光驱、采用类似“全美达”CPU、利用无线网络进行文件交换之类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将成为完全移动用户的至爱;面向工业、教育、勘探、儿童等特殊用户的产品,也将纷纷登场。
笔记本电脑不再单纯以重量或者厚薄为卖点,而是更专注于目标用户的实际感受。
2 无线上网成为主流
随着以“数字北京”为代表的城市网络化工程展开,各地均将进行城域网建设。COMPAQ业已和星巴克合作的无线上网咖啡屋项目,更是把自由自在生活的感受直接带给给了用户。
802.11B协议将被大量应用在各个厂商的产品中,由于欧盟的政策变化,802.11G成为昙花一现,以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展示出802.11A和802.11B并存的世界。目前,已经有厂商提供了两者通过一个开关进行频段之间转换的笔记本电脑产品。
以无线上网为基础,各个厂商将推出面向不同行业、各具特色的应用方案。
3 产品标准可望初步统一
笔记本电脑由于其历史的原因,不但各个厂商之间的零部件不能兼容,就是同一厂商的不同系列产品,零部件之间也不能互用。
在新的一年里,由于市场细分而使单一型号的产品销售量将不足以支付其研发和服务费用,加上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同质化因素加强,可望在2002年期间,厂商之间的部分标准部件可以兼容互换。2001年底,INTEL已经宣布了其笔记本DIY的计划,试图推动这一趋势并使INTEL成为维系这一方向的核心力量。
产品标准的统一,进一步强化了“同质化”概念,使笔记本电脑市场加速走向以品牌和服务进行竞争的成熟市场阶段。
花开花落–国际竞争对大陆市场洗牌
2001年,面对70万台的市场容量,30多家厂商磨刀霍霍。面对继续高增长的2002年,又不知有多少厂商在想象着即将到来的奶酪?
对于国内大部分厂商来说,2002年将会是场噩梦。虽然这和市场的繁荣格格不入。
2001年的70万台销售总额中,仅仅前4名就占有75%的市场份额,前十名占有97%的市场份额!可以说,众多信誓旦旦、豪情万丈的国内厂商(也包括一些国外品牌),不过是在第一梯队的国外军团和国内霸主联想的残羹中度日。
当然,我们都向往美好的未来。这些厂商也是。
2002年1月1日起,作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义务,中国下调了部分进口产品的关税。
笔记本电脑的关税将从原7.5%减至3.8% 。整整减少了一半!
这将意味着,原本国内品牌可以打的价格牌,国外品牌也可以方便的进行了。
事实上,DELL已经在2001年中就开始了这一进程,以“国际品质、本土价格”的口号向国内品牌发起来冲锋,并且立杆见影地提高了自己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地位。
DELL可以做到的,IBM、HP、COMPAQ自然也能做得到。
国内厂商当然还没有想过和国外品牌将要发生的战斗,大多数厂商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投机行为,在2001年末就已经出现了衰败。仅仅靠OEM或者ODM台湾工厂的几款机型,想在日渐成熟的市场上站住脚是很不容易的。
何况台湾厂商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下场参与比赛。
相信在2002年中期,市场还可以听到声音的笔记本厂商将不会超过20家,而到年底,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减少,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集中于前6名的厂商手中。
当然,吃残羹的厂商总是有的。存在即合理嘛~
山穷水尽还是柳暗花明–准笔记本侵蚀市场
在2001年末,以精英出品的C3便携PC为契机,新兴IT企业福日出尽了风头。这款以VIA C3733为CPU的集成PC,集合了笔记本电脑的外形和台式机电脑的价格为一身,引起了整个市场的追捧。
在精英“50台定单即可OEM”的号召下,全国中小电脑企业,无论是之前做笔记本电脑还是做台式机小品牌电脑,都向精英表示了无限了敬意!“笔记本要革台式机的命”的口号响彻业界。
这种界定于台式机和笔记本之间的“移动PC”要革谁的命?是PC还是NB?
其实是要革笔记本电脑的命!
对于完全移动和特殊应用的笔记本电脑用户,其所需要的长时间无源运算是必须的,因此这类用户不会受到移动PC这类准笔记本电脑产品的冲击。
对于目标打算购买台式机的商业用户,需要的是台式机的高速运算性能,面向这类用户的PC以解决方案为存在方式,直接以一揽子服务来向用户提供的;而对于个人用户,为了使自己的投资可以最大保值,对于可升级和可扩展要求是非常强烈的,因此也不会太多受到集成式的移动PC的冲击。
但是国内厂商以价格拼杀建立起来的“万元机”,以及价格线已经越来越接近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则不那么幸运了。由于笔记本电脑的运算性能受发热量限制,升级并不是很快,因此对于扩展性和升级性要求不高;而现实环境中没有电源的场所和机会很少,就提供了移动PC的生存空间。
移动PC将以其低廉的成本、满足应用者需求的性能横扫万元机笔记本市场。
这个市场一向是价格的天下,而不是品牌和服务。
同时,对于这一系列产品进行升级改良,将进一步冲击12000元以下的非完全移动用户市场。
这对于处在国外品牌打压下的国内厂商来说,是一次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但是没有掌握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可以任由任何对手COPY的机会,能维持多久呢?
山穷水尽?而或柳暗花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试看2002,笔记本电脑市场谁主沉浮?!
原创作品,发表或转载请与本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