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无线人生,无限商机 - 无线网络 - Raplh Meng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4 次) 时间:2001-12-26 17:36:35 来源:Raplh Meng (raplh) 转载

移动互联是当今世界上最热的两个产业–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美妙结合,它从一降生起,便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厂商倾力投入,运营商热切关注,媒体疯狂炒作,用户殷切期盼。市场欢迎它,因为移动互联的背后蕴藏着无限商机;用户憧憬它,因为移动互联将全面改变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移动互联,未来的世界不再是旧模样,精巧的掌上之物将带领我们进入移动通信新时代。

强强联合,商机无限

沟通和交流是人类自古就有的需求和渴望,技术的进步将这个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而今,”声声两相知”已经易如反掌,”天涯共此时”也不再是梦想,电话、电视、传真、呼机、手机、Internet,形形色色的通信手段令我们的沟通更加方便和快捷。如果要评选20世纪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恐怕莫过于Internet和移动通信了。移动通信在近1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40倍,如今全球移动电话的用户总数已经达到4亿部。而Internet则以每天用户增加60万个,网上信息每6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全球互联网用户现在已经超过3亿。在中国,二者的用户数已经分别超过7000万和2250万。据预测,到2002年两者的全球用户数都有可能超过5亿。惊人的数字后面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敏锐的商家不仅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还将目光透视到了下一个革命性的进步–移动互联。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结合堪称是强强联合,其结果自然是产生了当前最引人关注的移动互联产业。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个发展方向,也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市场容量。于是,一场移动互联的淘金战拉开了序幕。

在这场为未来下赌注的市场争战中,跌宕起伏、变化莫测似乎是一直以来的主旋律。但不管怎样,没有商家打算退却,尽管移动互联在现阶段还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每个人都相信,它就是明日的蓝图。因此,欢喜也好,悲伤也罢,这条淘金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的。如果要讨论移动互联道路上的兴衰成败,不妨来看一下I-Mode和 WAP的不同命运。

I- Mode和 WAP,命运迥异的两兄弟

I-Mode,成功的感觉妙不可言

提到移动互联市场,就不能不提到I-Mode,I-Mode在日本市场的巨大成功不仅为NTT DoCoMo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I-Mode成功之时恰逢WAP在世界市场推广的出师不利,它给处于迷茫和彷徨之中的无线互联市场带来了希望。

1999年2月,日本NTT DoCoMo公司发起了一种名叫I-Mode的服务。I-Mode(Information-Mode)是一种移动电话服务,它提供移动电话与Internet网的持续连接。通过I-Mode手机,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收发电子邮件、下载流行音乐、聊天、游戏等,这样的服务吸引了大批青少年,从而使DoCoMo向了世界顶级无线服务商的位置。如今,DoCoMo以日本手机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和3400亿美元的市值向全世界证明了它的成功。

许多人都将I-Mode的成功归为幸运,DoCoMo公司也谦虚地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运气使然。的确,日本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购买能力以及日本年轻人喜欢追逐时髦产品的特性是I-Mode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些并不是关键所在。I-Mode的成功更大程度上是因为DoCoMo公司创新的服务观念和开放的经营方针。一方面,DoCoMo公司采取了运营商、内容商、用户三方共嬴的收费方式,用户只需付很少的费用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服务,内容商提供多元化的内容与服务就能得到大笔的营收,同时DoCoMo公司也赚取了不菲的手续费。一条各方满意的市场价值链带来的是举世瞩目的业绩。I-Mode服务仅仅用1年半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目前其用户数超过2000万,支持网站达13000个,日阅读量高达4000万网页。更重要的是,I-Mode成功营造了使用者付费的观念,令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信息需求付费,此举在一向被免费所困扰的互联网界不能不算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有了I-Mode在日本的成功在先,无线互联市场似乎看到了曙光。

WAP,何时才柳暗花明?

相比之下,WAP可谓是时运不济。尽管在推出时也曾风光一时,但2000年夏天起,各种对WAP的批评接踵而来,曾经被鼓吹为移动互联代名词的WAP忽然间变得一无是处。其实,在这场狂热的市场炒作中,WAP仅仅是充当了一只替罪羊,真正的原因并不是WAP本身,从技术层面上来看,WAP无可厚非。错误的是WAP进入市场的时机,当全世界都疯狂地赞扬WAP的时候,能让WAP一展身手的基础还没有建好,蜗牛般的网速、昂贵的上网费、稀少的移动网上资源,如此种种令用户无法相信这就是服务商和厂商描绘的美好前景。

批评者认为WAP不过是运营商和生产商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市场炒作,但冷静的业内人士认为,WAP的失败是因为在基础设施和内容服务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WAP提前撩起了过高的期望和过多的热情,感觉受了欺骗的用户自然会掉过头来声讨WAP。

由于生不逢时,WAP成为媒体轻率开火的牺牲品,以至于当GPRS逐步被推向市场前台的时候,媒体高呼”GPRS将取代WAP”,”WAP已成为明日黄花”。其实,无论是GRPS还是3G,他们和WAP 都不适合放在一个层面上比较。GRPS和3G都是无线通信的传输技术,对WAP本身没有构成任何威胁,反而有助于它的前进和推广。他们的关系如同车与路的关系,GPRS和3G系统的商用可以使WAP服务更快捷,更有希望在市场上被用户接受。 尽管WAP还有许多不足,但它的优点和开创性思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和建设模式。如果无线互联的基础设施在近期内得到改进,再加上有效的市场运作模式,WAP有希望再现生机。毕竟,在移动互联市场上,WAP已经先行抢占了用户的眼球,这在”注意力经济”的互联网市场上应该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表1 WAP与I-Mode的对比

WAP
I-Mode

文本标记语言
WML
cHTML

内容兼容性
不好

传输方式
电路交换(目前)
包交换

收费方式
时间
数据流量

使用费用

开放性
开放
封闭

覆盖区域
全世界
日本/香港

支持网站数量
24000
13000

内容是否丰富
不丰富
丰富

标准指定
WAP论坛
NTT DoCoMo

I-Mode和 WAP的一成一败给移动互联市场带来了很多启示,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和借鉴I-Mode的成功经验,以期能使移动互联的发展更加顺畅。其中,中国市场凭其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吸引了全球目光,各国电信巨头都希望能在中国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商家必争之地–中国移动互联市场

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目前已经超过7000万户,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仅为6.7%,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令中国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几大著名通信企业无不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而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厂商、内容服务商也丝毫不敢懈怠,力图在即将到来的无线互联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运营商,战争的号角即将吹响

目前,中国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在移动互联市场上,他们也寄予厚望。2000年3月,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推出了WAP服务,还分别开通了各自的WAP门户站点。同时,各电信厂商的WAP手机也纷纷上市。但与满怀激情的商家相比,中国市场的用户显得不是那么热情。WAP服务自推出以来,问津者寥寥,业内人士甚至说,WAP的用户数少到统计机构都不屑于去计算。

要为WAP服务付出昂贵代价的用户自然希望得到物有所值的优质服务,可是很显然在当前的条件下,他们很失望。现阶段,无线互联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广告中的神话。阻碍这个神话演绎成现实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现有的移动网络运行速度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服务内容的贫乏也极大地影响了用户对移动上网的热情。

这两个原因中,第一个很好解决,因为GPRS网络已经指日可待,3G也呼之欲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互联架设了宽畅的通途,剩下的就看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运营商如何用有效的运营方式鼓励各方积极利用这个移动通信高速公路了。

有I-Mode的成功在先,中国移动在去年11月推出了”移动梦网(Monternet)计划”,”移动梦网计划”很大程度上是I-Mode的翻版。在”移动梦网”计划中,中国移动向无线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开放的平台,与内容提供商携手共建移动网络,并确定了具体的分成计划。 在移动梦网计划的白皮书中,中国移动确定了两种分成比例,一种是9%归中国移动所有,其余91%和坏账风险归无线服务商;另一种是15%归中国移动所有,这15%含坏账风险,其余85%归无线服务商净得。

此番计划的推出,标志着中国移动已经走出封闭经营的观念,力图寻求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多赢商业模式,以期推动中国移动互联市场的发展。此种模式是否合理,能否得到服务提供商和广大用户的认可,还需要拭目以待,但不管怎样,中国移动已经迈出了开放的一步,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与中国移动相比,中国联通的步伐似乎很迟疑,尽管在2000年11月的移动梦网计划发布会上,中国移动明确表示希望中国联通也能很快跟进,推出类似计划,但中国联通迄今为止仍没有相应的计划出台。自从去年5月17日在20城市同时开通WAP商用试验网后,联通就一直静悄悄的。

移动互联市场同有线互联市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它一出生就突破了免费的怪圈,因此也就有希望很快实现盈利。这一点,中国的移动运营商明白,国外的运营商更明白。因此,在中国的移动运营商试探前行的同时,国外的战略投资者正逐步向这一充满希望的市场渗透。

2000年中国移动(香港)的融资中,AT&T、NTT DoCoMo、德国电信、沃达丰等国际电信巨头竞相角逐,最后沃达丰以25亿美元获得了中国移动2%的股权。作为国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此举自然是希望能在今后寻找机会,与中国移动运营商共同开拓中国的通信市场。与此同时,日本的DoCoMo向外扩张的势头很猛–在北美,Docomo收购美国AT&T20%的股权,与美国在线结成战略联盟;在欧洲,Docomo购买荷兰KPN15%股权,并和意大利电信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在巴尔干半岛推广I-Mode;在亚洲,Docomo投资韩国手机制造商并在韩国提供I-Mode服务,出资5.1亿美元购买台湾和信20%的股份,与手中所持有的香港和记电讯股份一起构成进攻大陆市场的一对犄角。此外,DoCoMo还将首吃螃蟹,计划今年5月第一个在全球推出3G服务(FOMA,Freedom of Mobile Multimedia Access)。DoCoMo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哪里?前一阵传出了NTT DoKoMo将与中国联通合作的消息,尽管NTT DoKoMo不久就出面否认,但无风不起浪,谁能说DoCoMo的下一个目标不会是中国市场呢?因此中国的移动运营商面临的难题还不仅仅是寻找一个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还要加快步伐,尽快在移动互联市场上站稳脚跟。否则,随着中国加入WTO 进程的逼近和国内电信业的逐步开放,市场上的竞争将远远比现在残酷和激烈。

厂商,谁能成为明天的赢家?

在移动互联的发展过程中,厂商对前期市场的培育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最多的精力。一方面是由于对未来市场的良好预期,另一方面也是唯恐在下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落后于对手,通信设备制造商不仅要在研发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还要费尽心机地培育市场,让运营商相信他的方案和产品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让用户认为他的产品的确能令自己的生活更精彩。为了争取移动互联市场,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真的好辛苦。

在移动通信市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可谓是三巨头,它们在从网络系统到个人消费品的全系列产品线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朗讯、西门子、北电也不容忽视。看好这块市场的还不止这些通信厂商,传统的IT巨头也希望在此有一席之地。CISCO、IBM 、Intel、HP、Sun等正一步步进入移动互联领域,微软、Palm则欲在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中决一高下。

表2 世界主要通信厂商采用的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1999年第一季度~2000第一季度)

厂商
主要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爱立信
GSM/ TDMA/ PDC

诺基亚
GSM

摩托罗拉
GSM/ CDMA/ PDC/ iDEN

朗讯
GSM/ CDMA/ TDMA

北电
GSM/ CDMA/ TDMA

西门子
GSM

阿尔卡特
GSM

NEC
CDMA/ PDC

表3 主要的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

(1999年第一季度~2000第一季度)

技术
市场占有率

GSM
66%

CDMA
16%

TDMA
13%

PDC
4%

iDEN
1%

目前,在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上,外国厂商仍然占据了决大部分市场分额。系统的主要供应商有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北电网络、阿尔卡特等,它们每年从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获得巨额利润。近几年来,华为、大唐、中兴等民族通信企业在系统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大唐提出的TD-SCDMA标准被电联正式定为3G标准之一,令人不禁对中国移动通信企业的崛起有了很多的期望。手机市场上则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品牌为主。尽管国产品牌手机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外国品牌仍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与国外厂商大肆宣传的风格相反,国内厂商大都采取了低调的宣传策略。在目前的市场情形下,这不失为一个妙计,因为国内无线互联的市场前景还不明朗,让实力雄厚的国外厂商先进行市场的培育工作,国内厂商可以在这段时间内积累和发展,待市场孕育成熟时再全力出击。

内容服务商,无线风光在险峰

因为从一开始就积极培育收费的观念和模式,因而无线互联内容服务商不必象有线互联内容服务商那样在免费与盈利的死循环中备受煎熬。但目前,尚显贫乏的无线互联服务内容想让用户掏钱还不那么容易。

一直以来,内容服务商和用户之间就有一个奇怪的矛盾–服务商希望用户先有对服务的需求,用户则希望服务商先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二者的关系就如同那个古老的辩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能引起无数争论却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这也就难怪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无线互联网站都重开发而轻建设,大多数WAP站点都构建了一个美丽的蓝图,如果你真的走进去,却发现难以得到想要的服务。内容服务商左右为难,既不愿错过市场,又不想在市场前景明朗以前投入太多,因此中国互联网市场上也就有了如今这数量不多不少、内容不尴不尬的WAP站点。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敢于吃螃蟹的勇士。在众多的观望者中,美通公司(掌门网,byair.com)和清华深讯(蛙仆网,168wap.com)应该算是两个先行者。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计划推出后,美通和清华深讯联合在京宣布,积极响应移动梦网创业计划。对于无线互联的赢利问题,清华深讯总经理陆讯认为是在明年,并且”比有线互联肯定要早”。

但是,在看到无线互联前途的同时,满怀激情的内容商也应该看到,眼前的道路还很艰辛。无线互联市场还需要耐心去培育,内容服务商在自身的内功上也还要下一番苦功。在这个过程中,国外同行们的前车之鉴也许能为中国的内容服务商带来一些警示。

在一项对400个WAP站点的测试中发现,巴黎仅仅21%的站点可以完全兼容市面上的各种手机设备,美国不能正常接入站点的竟然超过总数的19.2%,英国伦敦无线应用内容的出错率更是高达28%!这些数据不仅仅代表着站点或页面内容的错误,它也说明了为什么媒体上WAP骂声四起,为什么许多人认为无线互联只是一场美丽的梦。

无线内容服务商面前的路还很长,但无论如何走,踏踏实实地为用户着想,为用户提供值得付费的服务,才是真正的立足之本。

尽管当前争议最多的就是移动互联究竟何时才真正走向应用,但我们仍然相信,移动互联已经是山雨欲来,我们离这个美好的梦想只差一步。

再进一步,商机无限

如今,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距离无线互联市场的全面启动都为时不远了。只是这一步是大还是小,时间是长是短,还要看市场上各方的努力程度。

为移动互联建立空中高速路

技术的发展永远是市场应用的有力推动者,尽管先进的技术并不总意味着市场的成功。WAP的窘境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不能否认,现阶段无线互联的”路况”不好是导致WAP推广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运营商的裹足不前、内容服务商的迟疑也一定程度上与落后的”路况”有关。

如今这种局面将随着GPRS系统的推进而得到巨大的改善。GPRS以170余K的通信速率(理论上)和”永远在线”的特性令人心动不已。2000年起,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进行GPRS实验 或商用网络的建设。经过在全国7个省市近一年的测试,2000年12月,中国移动宣布正式启动GPRS网络的建设,由爱立信、诺基亚、华为、摩托罗拉四个厂家搭建全球最大的GPRS网络平台,,覆盖全国16个省25个城市,计划于2001年4月开通。中国联通则早在2000年8月就在深圳开通了亚洲第一个GPRS商用系统。但从此以后,联通的GPRS战略方针就扑朔迷离,令人琢磨不定。

从技术角度上讲,因为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GPRS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飞跃。但由于GPRS与3G进入市场的时间相隔不远,因此许多人认为GPRS的市场周期会非常短。对此,阿尔卡特的网络业务部亚太副总裁洪武才认为:”GPRS网络的经营期将比人们想象的更久。这个科技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却很便宜,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对于用户而言,GPRS也好,3G也好,它们都将为移动互联搭建起空中高速公路,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

“钱”景美妙,但道路曲折

“钱”景是市场各方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从目前看,短信息服务可能是无线互联最现实和最近的收入来源,从长远看,位置服务、游戏娱乐、电子商务和电子邮件都是移动互联的潜在赢利点。ICP们正在内容的丰富性上为移动互联网添加新的吸引力。

在各项服务中,位置服务将会是移动互联服务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最有希望令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购买的一种服务。对于移动用户而言,用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不是四处冲浪, 而是希望获得相关的个性化信息和本地化信息。

这项服务,美通和清华深讯已经早作准备。在2000年年底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计划发布会上,美通总裁王维嘉做了名为”投石问路”的服务的演示。在这项服务中,只要先选择想查询的信息类别,网络就根据用户的大概位置把附近的信息告诉用户。这样体贴周到的服务,再配以合理的价格,恐怕没有人会将之拒于门外。

此外,一系列启动市场的应用内容正在开发。诺基亚与东大阿尔派合作成立的东大诺基亚公司,在WAP应用上开发出许多具有独特功能的应用软件;上海西门子在手机在线娱乐方面的应用研发也结出硕果,人们有望用手机下载许多有趣的联机游戏。

移动梦网,何时美梦成真?

移动梦网自去年推出,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个计划的推出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烈追捧。尽管中国移动去年曾宣称已经收到几十家ICP的申请计划,但迄今为止,移动梦网计划的具体实施时间表也没有出台。这种反应与一向热衷于市场炒作的互联网业界似乎颇有些格格不入。是内容服务商日趋冷静?还是移动梦网计划难以得到业界认同?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最好的答案就是事实,我们不妨耐心等待。

2001年2月,上海移动传出佳音–移动梦网计划在上海有了实质性进展。上海移动与灵通网、美通网等7家SP(互联网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正式签定合作协议。此外还有32家SP与上海移动达成了初步意向。此消息令沉寂良久的移动梦网计划又重新进入媒体的视线。也许,随着4月份中国移动GPRS网络的推出,移动梦网也将渐渐撩起面纱,走向现实。   

改变的将是我们的生活

当今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移动互联的世界也同样如此。2000年里,命运漂浮不定的可能就数移动互联的几个”新星”了。神话般的WAP转瞬间变得毫无希望,高奏凯歌出场的GPRS因为3G而变成了一项短命的技术,世人满怀期待的3G则突然前景不妙。就连美国专家阿尔索普也出尔反尔,曾激烈反对用手机获取文本信息,甚至把WAP解释成Why Abuse Phones(为何滥用手机)的他,在《财富》上发表文章说,现在他已十分乐于用手机获取信息、管理日程、查看电子邮件乃至进行网上购物。

媒体的炒作、专家的分析、业界的辩论,如此种种,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只能说,不是我不懂,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变化的技术、变化的观念、变化的市场,最终,我们拥有了变化的生活,这,就是移动互联带给我们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