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2 次) 时间:2001-12-26 14:08:42 来源:arshioul (arshioul) 原创-IT
科技神话摇摇欲坠:IT投资不盈利?(行业风云系列)
IT投资理念现在日见危机。曾经被当成“摇钱树”、“聚宝盆”一样被供奉的IT投资被人扯下神坛,人们惊讶地发现IT投资的背后是大量资金的浪费,大部分IT投资不能直接产生盈利。
回首再看IT投资
在市场上饱受责难的CEO发现要计算公司投资在IT技术后的获利十分困难,他们异常光火。在经济不景气,.com企业纷纷关张的时候,回首再看IT系统、战略和相应投资的理念,人们或许会清醒些。
在很多情况下,CEO和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很难接受这一点。“公司的大多数人认为他们需要IT技术和知识的投资。”PA咨询公司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增值商业价值与信息系统》的著作中提到了这种认识上的误区。
PA咨询公司对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有名公司的CEO展开调查,发现40%接受调查者过去坚持认为“向IT技术投资是英明正确的”,现在他们则有所保留。公司负责此项调查的环球IT调查团队为此大感惊讶。“事实上,有时候从IT投资中找到的不是价值,而是挫折。很多公司真正的价值还是存在于传统环境中。”
无独有偶,剑桥大学一份名为“企业战略与市场赢利”的报告中收集了3000多家公司的数据,其中市场环境、竞争程度、市场地位等传统因素仍然占了上风,贡献了65%的赢利,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IT投资只能影响15%的赢利。
既然很多企业都把IT技术当成公司商业运作的核心而投入巨资,那么辨认投资价值的问题应该是十分敏感的。然而当很多公司发现网络竞争同样剧烈的时候,他们疑惑企业花了这么多钱,究竟花到哪里去了,究竟对提高竞争力有什么好处,公司如何一边打着电子商务的大旗,一边控制IT的商务战略。
“我们看到一种投资理念的逆流,它挑战着IT天下无敌的神话。”英国和爱尔兰著名的咨询公司Cap Gemini Ernst & Young负责IT咨询的亚历山大·米尔说。不少公司临时取消了IT项目,并放缓了设备升级的速度。
“商业公司变得更加苛求了。他们对IT投资不再一味盲从,而是三思而后行。”KPMG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克力斯·肯特说,“企业开始在联系本身商业基础的情况下,全盘考虑投资计划,不仅限于IT。”
IT投资悖论
对IT投资的怀疑由来已久,只是在人们狂热相信IT的时候,这些声音人们听不进去。保罗·斯蒂蒙是一个计算机专家,他很早就怀疑企业投资IT技术所能回报的赢利能力。在IT和网络业高歌猛进的时代,他就一直是个坚定的反对者。
保罗花费了40多年时间,研究了200多份市场研究报告、专业书籍和专栏作家的文章,他得出了一个令业界瞠目结舌的结论:大多数企业在IT上的投资是在浪费钱,回报低下的投资就是在“打水漂”。
保罗的中心论点是企业的赢利能力与IT投资没有直接联系,必然的IT投资并不能带来企业必然的赢利。他坚信,这是目前新经济退潮,大经济背景不景气的关键症结。保罗的另一观点是IT行业无效供给非常厉害,处在高科技尖端的专业工作者、用户和风险投资往往相互利益冲突,很难走到一起。
“几乎每隔7年,我就会回顾过去的一段时间内IT的发展,”保罗说,“从1946年以来,有8次明显的技术投资周期。最早的一次耗资1亿美元,占当时商业投资的7%,接下来一波比较大的投资达到2万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7%,最近的一轮投资数额高达5万亿美元——它会花完了我们所有的钱。”
保罗“叛逆”的结论在美国计算机界和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个IT投资远远领先其它国家的国度,现在正处于十二年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增大信息技术的投资是维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源泉,鼓吹新经济的人列举了IT能加强竞争、提高回报、加速贸易、增加用户的满意度等诸多好处,为新经济和网络投资推波助澜。
被人迷信的IT投资
保罗曾经被任命为国防部信息安全总监。他调查了包括家乐福和施乐在内的各大公司信息化推进的程度,他的建议使这些公司省下了350亿美元。他主持的信息技术改进在海湾战争时大显神通,他因为在信息建设的突出贡献而获得国家公民奖章,这是美国的最高荣誉。
然而,保罗还想干得更多。自从1954年他获得工学士学位,从纽约库柏联合学院毕业后,他收集了世界500强公司大量的经济统计数据,高质量、大数量数字的背后隐藏了斯蒂蒙对IT的忧虑。他怀疑人们过分迷信IT。
他非常蔑视那些依靠堆砌咨询公司报告和计算机行业数据而成的分析资料。“我并不反对IT,因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确实像太阳一般博大,但是正如太阳有黑子,我们对IT需要批判与思考。”
今天,那些商家才用得上的词汇,如营业额、利润、资产、生产率、顾客获得成本之类的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保罗的著作中出现。不像其它分析家关注一两家公司或一两个行业,保罗的研究经常涵盖150多家在多个行业领先的公司,他最新研究成果,曾经使他跑遍了欧洲近3000家大小公司。
IT投资与企业赢利究竟有多少关系?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激发保罗无限的激情,他花费了半个世纪和无数精力来回答这个问题。保罗现在可以毫不含糊地回答这个问题——IT技术与企业赢利几乎没有关系。
这个论点非常有名,在行业内被称为“IT不赢利定理”。“如果加大IT投资有利于赢利的增多,那么根据美国数百家企业的财政记录,根据每个员工获得的IT投入与相应的回报画出图表,可以想见,图象应该是一个攀升曲线。然而我们手上的图线却是呈现不规则,升升降降,涨涨跌跌——企业赢利完全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没有哪个因素能主导赢利。”
保罗体会到,企业在IT技术的推动下,要保持健康发展,就像一个人要保持健康一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能太高,就像人不能太胖,那都是虚胖;企业不是烧钱搞IT,而是要把管理成本通过信息化改造控制住,就像人的动脉不能阻塞一样;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不能追逐市场每一个的时尚热点,想的太多,做得太少,人也会得精神分裂症。”
斯蒂蒙不认为IT“全无用处”,他只是说人们不应该把IT当成解决问题的“万灵药”。根据他的检验,信息技术一般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战略定位、管理质量和企业文化,不过这些因素都不能直接影响企业赢利,但是IT确实可以改善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
自从网络界的风险投资和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媒体界加入IT的资本大战后,企业投资风气每况愈下。“不是比较谁通过IT改造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而是把IT当成护身符,当成在董事会上迎合股东的资本。”“好像一沾上IT,企业不用努力,前景就会变得无限光明。这种思想是不健康的。”
保罗两年以前就预言:市场上每一波IT的投资规模都比先前的要大,由于缺乏赢利,企业很快就难以承受IT的巨额投入,IT投资将陷于停滞。不幸一语成谶。
IT投资如何配合公司战略
现在,观念是转变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公司如何来保证他们的IT投资与战略无缝对接。美国著名市场分析公司Giga信息公司的吉普·葛里德曼透露,几乎有75%的IT投资预算投入到维护系统和系统框架中,这些都几乎不产生效益。剩下的25%才是进行新项目,其中只有1/3,即8%左右真正产生了价值。由此他得出结论:IT投资必须要与公司的核心目标相结合。
公司自己得确定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要么是增加市场份额,要么是加速企业创新,要么是提升品牌价值,要么是综合各种目的同时又有所侧重。另外,他们要有一整套的IT计划来帮助达成目的,计划覆盖的领域不外乎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或者在线销售和市场开发。
想要成功实施IT计划的公司必须具备一种观点和一种人。观点是“IT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那种人是“能够实现IT技术,并能把竞争力转化为商业成果”的人。“很多公司不是在艰难的技术实施过程中受挫的,他们往往是在投资到位、项目完成后,才发现失去了追求商业价值的动力。”PA咨询公司说。
正确的说法是首先在投资IT的时候,衡量收益价值的考虑必须大大优先。“很多公司只是考虑系统的设计、构架和实施,他们忘记了相应的商业利益应该是整体框架的一部分。”其次,设计完成后,不要急着实施,而是要回过头来再次看看项目是否达到他们的目的,有时候可能要追加一些投资来保持更好的长期回报。
第三步是公司高层授权,中下层员工摆脱包袱,充分“减压”。IT经理们通常被寄予厚望,他们往往是在业绩需要提升,而预算不足、时间仓卒等压力下完成工作的。这种工作状态是不利于IT人员充分与公司其它人员沟通,达成一致目标的。
另外公司设定的目标也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的,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或许一年以前,公司的收入和市场份额都在顶峰,而现在公司需要压缩成本,提高利润,相应的投资计划也要有所变更。即使是目标保持不变,也要定期检查,做一些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