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5 次) 时间:2001-12-26 11:36:42 来源:张小丑 (张小丑) 原创-IT
执着创业 本身也是种成功
文/张志安
直到现在,我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我们选择的“扶老上网”事业会成功,或者说,在我们手中能把它进行到底!但我坚定地相信,选择它作为创业基点,执着并仍将执着努力下去,这件事本身已经成功。
公司里有位老年志愿者说,你们年轻人创业,要象往墙上敲钉子,使出浑身的力气,钉子敲不进,也得敲,敲断了钉子,拣起钉子头,再继续敲,直到实在没东西可敲了,还得总结经验。在我看来,没有绝对的信心但有绝对的执着,也许比盲目的乐观而相对的怯懦,更值得称道。
与其说,创业是在圆一个美丽的梦,不如说,是在做一件可以最大程度挖掘创造潜能、管理才干和工作激情的实事。这件事有挑战性,但必定充满艰辛,学会在每一个脚印中汲取经验,走过一段,回头看,风景格外好。
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得先认识自己,才考虑是否创业。对创业者来说,必须考虑清楚,创业的根本目的,实践人生价值,抑或积累财富。其实,任何目的都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对成熟的基础,比如外在的环境以及内在的准备。而对每个创业者来说,最大的准备还是心理上的准备。
记得,半年前的一天,我跟时代财富顾问公司的总裁张静君女士交流时,她非常真诚地说:我不太赞成你们现在创业,最担心的倒不是事业的风险,而是担心失败后你们的信心遭受打击。我回答说,这个不用担心,我们几个创业伙伴都足够坚韧,即使失败,也依然自信。她微笑着说,想清楚才做,一旦做了,我很支持。
对于创业,我们需要这样的自信,不会被失败所损伤的自信。这是个底线,不可攻破。保证了这个,做什么都无所谓,因为它意味着下一次机会。
找准方向
找准地方,再播种。我们最初决定创业,做网络服务,并未很快定位到老人身上。时值2000年年末,网络的概念处于最低潮,IT领域里,几乎所有先进的模式都被人尝试。我有个固执的想法,绝不能重复别人的道路,要做前所未有的事业。
一件事情启发了我们。同事的父亲自学电脑三年,掌握了娴熟的上网技巧,从网络中觅得无穷乐趣。老人上网?乍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再深究下去,则别有天地:年轻人的网络服务日渐普及,而老年人呢,似乎还没有专门向开门开放的站点,也没有针对他们的服务。根据 CNNIC调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当时超过了15万,这个数字让我们既吃惊又振奋。经过多日讨论,我们果断拍板,别人不做的事情,我们来做。
老年生活服务站点“老小孩”网站(www.oldkids.com.cn)便是我们梦的开始。创业之初,我们做了力所能及的调研,请大学生志愿者调查银发市场和老年网络服务的需求特点,获得了宝贵的资料和分析结果。这些数据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运作思路:网上网下“两手抓”,边做站点建设,边做电脑培训。而且,站点的信息注重服务性,针对老年人的电脑培训则精益求精。
半年多来,我们做成了两件事。最早建设了国内首家老年生活服务网站,初步巩固了在老年网络服务市场中的领先地位。网站的内容比较丰富,频道建设比较完善,技术平台比较稳定,专兼职队伍形成,且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最早倡导了“扶老上网”的理念,并切实开展网下的电脑培训服务。从成立公司那天起,就大力倡导年轻人帮助老年人上网的思想,倡导老少携手共同感受网络的精彩。同时,在网下举办培训班,先后举办了近20多期,从“老小孩”培训班毕业的老年人,既是尝鲜者,也是播种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就是我们第一批的核心用户。
胸有全局
必须了解市场,做到胸有全局。近年来,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60岁以上的老人接近1.3亿,许多大城市都迈入老龄化城市行列。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社会普遍看好银发产业,但真正被挖掘出的商机,却为数不多,仅保健品、养老护理、旅游等几个市场成功。对老年人来说,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同样注重精神生活,我们希望上网成为新兴的服务商机。有关专家分析,全国老年人上网的潜在人群近3000万。
我们把中国的老人上网分成三个时期:第一阶段,算作“接触期”,大致在1997年-2000年,随着网络在国内的勃兴,老人们听到或看到了很多关于电脑、网络的报道,脑子里对网络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还没有真正开始实践。第二阶段,算作“应用期”,2001年-2005年,以“老小孩”等老年站点的创办和网下电脑培训热潮的兴起为开端,中国的老人们开始真正地走近电脑,走进网络世界。老人们逐步开始掌握使用电脑的技巧,并开始愉快的网络冲浪;第三阶段,我们称为“增长期”,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电脑的日益普及,宽带接入、家庭上网和傻瓜电脑等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将大大加快老人上网的进程,让绝大多数有知识、身体和经济基础的老人踏入网络之门。
“老小孩”的事业正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度的黄金期,没人做的服务,我们来做。而服务对象呢,仅上海地区的214万老人中,有条件和基础学习上网的不下20%,保守估计,这个市场也有40万老年人。我们清楚地知道,只做内容提供,会远离用户,也没有任何壁垒和优势,因此,果断决定,一方面要建设适合老年人看的生活服务网站,另一方面在网下做积极而踏实的扶老上网服务。
盈利至上
处于大环境相当不利的阶段,又是选择为互联网的弱势群体服务,逆风飞扬的创业选择,注定“老小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靠“熬”的能耐往前走。我们想成为先辈,而非先烈。公司走的是低成本运作思路,全职和兼职加起来不到10个,每月不过几万元的开支,“麻雀虽小、无脏俱全”,创业者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困难,我们都没能绕过。
比如,创业伙伴原是朋友,如何处理朋友与同事的关系,做到公私分明;管理者具有专业知识,而没有受过系统的管理教育或培训,如何在实践中快速学习和成熟;我们曾经吃住在公司,以便全心投入,却产生了生活与工作融合,反倒不利于两者正常的时间协调……最大的感受莫过于:难。即便你在行动之前,已经考虑过各种困难,但实际的情况,需要你把困难再放到十倍,乃至100倍,都不为过。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运营规划,看起来很灿烂,做起来很艰难。最初,凭着创业的冲动和热情,有点干了再说的卤莽。给老年人服务,具备很强的公益色彩,如果定位于此,公司就不是公司,而是福利机构。创业者必须时刻面临一个使命:盈利,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可能的赢利。为此,我们提出“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
节流是前提。不当家不只柴米贵,创业跟打工的很大不同,你必须时刻考虑生存。“老小孩”没有风险投资,也没有银行贷款,启动资金靠发起人有限的积蓄和债务。因为不懂财务,没有注意严格的成本控制,有段时间,我们发现资金的消耗速度出人意料,忽略完善的财务制度,收支便糊涂,赢利便无期,于是,我们很快把这个空洞填补,快速建立起基本的财务预算、审批等机制。
开源是中心。创业者把赚钱挂在嘴上,有时候担心会降低了创业的意义。现实要求我们,赚钱是所有工作的根本。没有必要忌讳谈钱,没有可持续的收支平衡,我们就会中途牺牲。单靠网络,无法创收,我们重点做老年的电脑培训以及营销服务,既给想学电脑的老年人做适合他们特点的培训,又给老年相关的企业和产品做网上、网下的互动营销。两种方式,便是我们的收入之道。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经常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来提,这里说的是以客户为本,即以老人为本。年轻人做老年人的服务,由于年龄、教育背景和社会心理等都有很大差距,不强调“以人为本”,我们的站点和服务都只能自娱自乐、隔靴搔痒。
我们对老年人上网的优势、劣势分析地比较透彻。人们普遍抱有习惯的思维:老人身体不好,上网不利健康;老人记性差,学习能力弱,不能掌握电脑;老人不舍得花钱,哪会投资买电脑……但如果你再看有利的一面,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果从老年人自身特点看,他们上网的确具备很多条件。比如老年人退休后时间充裕,上网可以丰富晚年生活;老年人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和沟通表达,网络是窗口和舞台;老人的知识素质和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有基础学习电脑和上网的人群基数很大,而且上网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等。此外,老人上网大有可为,网上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撰写回忆录、网上炒股、网上游戏等都成为老人上网的常见服务项目。
如何从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老小孩网站有自己的老年员工,他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他牵头组织,成立了一个数十人的老年“智囊团”。网站最初由我们这些年轻人设计和制作的,老人们提出尖锐的意见:老人的网站要根据老人的特点来建,而非年轻人拍脑袋想怎么干。”从老人中来、到老人中去”成为我们的宗旨。频道增设、论坛改、栏目调整、内容更新,我们都请老年顾问团出谋划策提意见;新项目实施前,请老年顾问团来讨论认证,如果他们觉得不值得做,我们就可以放弃;此外,网下的电脑培训、沙龙和学员俱乐部等系列服务,我们也都坚持“以人为本”。
公司的老年员工,专门编写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上网教材,教课的方式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而且态度热情、耐心、仔细,很受老年朋友认同和欢迎。有很多难忘的镜头刻入脑海:老人们大老远跑来上课,风雨无阻、不畏高温,有的要坐1个半小时公交车才到;上课时,一边仔细听讲,一边认真记录,戴老花镜的,满头白发的,一样的聚精会神;下课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感谢老师的高效教学……我记得,来培训的老人中年龄最大的有85岁,刚退休的在培训班里还算”年轻人”。
实践出真知,只有上过课,才知道教老人学电脑得多仔细,多耐心。举个小例子,讲到”shift”键,如果你说”请大家按住shift键”,老人们在键盘上找好半会儿,依然一头雾水:”shift键”,在哪里?哦,找到了!左边的,还是右边的?所以,你得举起键盘,逐个拿到每位老人的身边,告诉他”shift的位置在这里,请按一下”……瞧,这就是我们培训的特色:针对老人的特点度身订做。我们花了很多工夫钻研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在继续摸索。
公司的总机,曾设置交换机功能,第一个电话打进来,能听到:“您好,老小孩网站,请拨分机号,查号请拨********”。后来,许多老人抱怨,一口气听这么长段话,听不清,也记不住,还常误解为要拨新号码。我们通常习惯的东西,未必老人们能接受,打破所有的旧条框,这样的错误才会越来越少。
合作伙伴
很幸运,我们有非常亲密的合作伙伴:董事长吴含章是个极具坚韧精神的人,担任公司的”舵手”,执着而睿智,有想法、有毅力,带领大伙努力的方向。负责技术的副总王勇是个勤奋的人,担任网站”掌门”,对技术和信息的融合,有很深的造诣。加上我这个总经理,做公司的”枢纽”,整合资源、主管运营。三架马车也许算不上”黄金搭档”,起码也是”铁杆团队”。
创业后,生活的“数量”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给自己只开生活费比原先减了10几倍,不再舍得花钱打车而改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告别经常下馆子的陋习而改吃5块钱的盒饭……近乎清贫的日子,“质量”却与日俱增:体验着白手起家的辛苦,联合创业的团结,扶老上网的艰难。快乐源自我们对网络的深情,源自对老人的亲情,更源自从小到大做事业的收获。
有段话,很能说明我们的团队精神。大伙很早前有个共识:我们这个团队追求“百年好合”,即便这次不成功,各自重新去打工,将来谁想到新的创业计划,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咱几个重新找回来。光这点,足够坚定我对正确地选择合作伙伴的自信。
得道多助
半年来,老小孩的老年会员超过万人,许多老人都说,这个事业得道多助、肯定成功。结果无法肯定,而“得道”的事业的确“多助”。创业途中,最大的鼓励和帮助来自众多老人的关怀。参加完培训班的学员,不少人主动留下做义务辅导,或者申请当免费的培训教师;参加沙龙的俱乐部成员,许多人成为积极的志愿者,加入到“创业队伍”,虽然是编外,热情绝对高。网上结实的中老年网民,献计献策、广泛宣传,有的主动做免费的网页制作,有的想在当地做免费推广……甚至,还有老人把家里的办公设备、闲置家电直接往“老小孩”搬。听起来,我们似乎有点“穷酸”,呵呵,但当你看到老人们的目光和微笑,就知道,最好的回报,是提供更好的服务。
当然,扶老上网的事情光靠我们绝对不行,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热心提供帮助。加快推进老人上网工程,要从多软、硬件方面两手抓:老年政府机构要大力倡导老年上网的新风气,新闻媒体要多宣传老人上网的先进典型,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和社区要为老人上网创造良好的条件,老年人的家庭子女要给长辈上网提供帮助,老年网络服务企业在有针对性的服务上要精益求精。当然,老年人自己也要克服困难,勇敢涉足网络世界。只有多方努力,老年上网族的弱势群体现状才会改变。
王缉志老师是IT业的元老,现任北京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他曾经也有上网的苦恼。“很多人在网上得知我都是过60的人了,就问我你上网干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互联网和电话一样,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工具,如果你问一个人:你都60了,还打电话做什么?不是很可笑吗?”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问这种问题会越来越少,社会对老年人上网的态度不再是惊讶或者怀疑,而是支持和高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e化“夕阳”才露微芒,扶老上网你我有责。而我们,正努力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
文章评论:执着创业 本身也是种成功(首发《销售与市场》杂志) - Fishman - 2001-12-26 12:15:01
很感人,向小丑们学习。 你们比我有干劲,毅力和耐心。 坚持就是胜利。
RE:文章评论:执着创业 本身也是种成功(首发《销售与市场》杂志) - 宁宁 - 2001-12-27 12:22:18
【(宁宁)回复(张小丑)的大作】 默默地在异地祝福小丑!
RE:文章评论:执着创业 本身也是种成功(首发《销售与市场》杂志) - 张小丑 - 2001-12-27 00:28:50
【(张小丑)回复(北京的雨)的大作】 谢谢两位老朋友的支持,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争取越走越好!
RE:文章评论:执着创业 本身也是种成功(首发《销售与市场》杂志) - 北京的雨 - 2001-12-26 21:12:04
【(北京的雨)回复(Fishman)的大作】 你们两个都是我的榜样 小丑更不容易 我马上也加入了创业队伍 努力 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