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兹玛赫:一个在光盘上融合世界文化的女人 - 中国数字传播论坛 - 北伐军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3 次) 时间:2001-12-24 11:31:33 来源:北伐军 (北伐军) 原创-IT

在光盘上融合世界文化
——专访“莫必斯”创始人阿兹玛赫女士
北伐军
在国际多媒体电子出版和光盘产业领域,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大奖赛无疑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大事,而这一大赛的创始人,则是来自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的教授阿兹玛赫女士。借这次第九届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大奖赛在京举行之际,本刊记者对这位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传奇女性。

刘:您是什么时候创办莫必斯大赛的?您创办的这个国际大奖赛取名“莫必斯”是什么含意?
阿兹玛赫: “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大奖赛创办于1992年,当时我们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了第一届评奖。“莫必斯”在法语中的含义是交流和融会的意思,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大赛,使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通过多媒体光盘这种载体,实现交流与融合,使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一种世界的文化遗产。
刘:当时是在一种什么背景下创办莫必斯的?
阿兹玛赫: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光盘技术也突飞猛进。以CD—ROOM为代表的多媒体电子光盘,成为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全新载体,受到传播领域的普遍亲睐。我当时在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从事媒体技术的研究,我和我的许多同行想对这个新的载体也就是多媒体进行研究。当时得到法国国家研究中心,以及欧洲委员会一些机构的集体的动意。首先我们各个国家大学的老师特别是巴黎第八大学的对这个文化产业也进行研究。我们大家出了很多研究多媒体的书。教授们大家一起交流时,就感到有必要把大家的智慧集合起来进行交流,于是就创办了这个莫必斯大赛。
刘:中国的传播行业对莫必斯并不大熟悉,请问莫必斯在世界多媒体领域到底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它对电子出版领域有多大的影响?
阿兹玛赫:在国际多媒体领域和电子出版行业来说,对多媒体光盘从内容到技术手段进行评价,莫必斯大赛无疑是目前唯一的一项大赛。如果说举办之初,莫必斯的广泛参预度和影响主要还限在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地区的话,那么经过我们和各国同仁和近10年努力。到今天它就是真正的国际性多媒体光盘大奖赛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莫必斯已发展成为世界多媒体光盘行业交流的一条国际桥梁纽带,成了公认的世界文化展示与交融的光电大平台。
刘:莫必斯大赛的特点是什么?它是一种商业文化吗?还是独立的文化事业?
阿兹玛赫:莫必斯是一项独立的评选活动,不依靠出版商,不是商业行为,但是各国政府和文化部门给予很大的重视。我们创办以来,就一直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法国的文化部、科研部、青年部和多媒体作者协会等,都对莫必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本人在巴黎第八大学工作,是教授,巴黎第八大学对多媒体有很大的兴趣,对工作也有很大的支持。莫必斯一创办就在巴黎有很高的声望,当时法国国立视听馆、埃菲尔铁塔,都有专门的介绍。此外我们还得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如作者、出版家甚至普通公众的帮助。业界认为,每年一度的莫必斯大奖赛是每年对国际多媒体创作总的回顾,就像多媒体的观察站一样。
刘:作为对多媒体领域每年一度的回顾与和总结,莫必斯大赛重点关注的是光盘内容也就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还是多媒体艺术本身的探讨,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探讨抑或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分析?
阿兹玛赫:我们齐头并进,因为这都是相互关联的,文化内涵,还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化我们同样关注。我们非常关注的是各国本土文化在国际文化领域的传播。与美国那样的经济霸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不同,我们特别关注一些弱小的国家的文化,认为任何弱小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发扬和光大。
当然,我们的文化取向也是有世界的广泛性,我们这次大赛,参加的代表团以法国最庞大,意大利和希腊其次,北美加拿大和美国也有参加。有一位美国的作者,十多年对多媒体工作持之以恒,也得过几次奖项,他对多媒体的构思和创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想我们进行的事业应该是在共同追求基础上的。我们是想寻求全球的合作。我们希望很多作品本地化。
刘:您对中国的作品总的印象是什么?和法国的作品相比较,中国的作品有什么特色,不足是什么?
阿兹玛赫:我对第九届莫必斯大赛非常满意。我们会对中国有特别的关注。中国在多媒体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无论是技术还是内涵都有可喜的成绩。这一点和张普教授,谢明清秘书长都进行过交流。从这几届参赛的情况看,中国的多媒体光盘作品,在用多媒体数字技术诠译中国传统文化上,做了许多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工作。法国的传媒界对此非常关注,欧洲人也很喜欢,因为这种多媒体光盘,对于其他国家的人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奖赛,使欧洲多媒体行业和中国的电子出版业、多媒体作者进行长久的联系。我们也希望把中国的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在欧洲进行传播。
刘:有人认为,现在世界各国的多媒体光盘产业在逐渐衰退,并说这是网络冲击的结果。您认为以虚拟载体为存储特征的网络的快速发展,是否对以光盘为存诸介质的光盘行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你对多媒体光盘出版产业的前途有何看法?
阿兹玛赫: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据我所知,欧洲也好,整个世界也好,光盘生产领域并没有出现你所说的大崩溃。网络出现后,光盘产业和多媒体电子出版产业仍呈现出一种继续向前展的趋势。我认为世界光盘多媒体出版业并没有走下坡路,没有衰退,相反是在走上坡,在一步一步上升。
网络对光盘产业有一定的冲击,但这种影响也是积极性大于负面性,光盘电子出版在网络环境下基本上仍是呈良性和健康地发展。当然,传播产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势不可挡,光盘出版向网络方面发展也是不可逆转。其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许多光盘作品,都可以实现与网络互联。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在这次大赛上,我们的44件参加决赛的作品中,就有14件是网络作品,而在网络环境下开发的超媒体作品,才更多达19件。
另外,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作品与基于双平台也就是兼容PC和苹果机的多媒体作品,各有自身的特色,有各自编重的应用方向。如基于网络的作品,主要是用于教育和传播,如新闻、出版和远程教育;DVD作品主要用于家庭娱乐,CD-ROOM则主要用于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方面。它们之间各有不同的市场,并不冲突,而应该是共同存在和发展。我认为今后的出版和传播,将呈现出你们中国人所说的“跨媒体大出版”的格局,多媒体、多载体的传播都将通过“数字化”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庞大的文化传播新产业。因此,这个产业的前景仍然是一片光明。
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传播产业发展过程,作为知识文化的一种载体,光盘只是作为纸介质向网络虚拟载体的过渡产品。在中国就有人提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可以从第一种纸介质阶段跳越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光盘载体阶段,直接向网络阶段发展,没有必要跟着发达国家亦步亦趋地学。你认为这种提法可行吗?
阿兹玛赫:这种提法很值得商榷。你说的是一种传媒发展历史总的趋势,但一是网络发展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快。网络来充当人类知识文化主要的存储和传播工具,必须首先解决带宽和速度问题,但据我所知,即使在欧洲,在法国,宽带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地区在推广使用。要全面或者在大部分地区使用宽带网,可能还要10到20年的时间,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更晚。因此,网络取代光盘成为主要存储和传播载体的时代还需要等较长一段时间。另外,就象广播、电视出版并没有取代消灭一样,即使在完全网络时代,光盘作为一种知识存储和传播的载体,应该也不会消亡,但有可能比重减少。因此,多媒体光盘产业现在绝对不是要叫暂停的时候,而是要加大力度发展的时候。
刘:据我所知,中国的多媒体光盘市场和产业确实很不乐观,中国有许多从事光盘出版的企业家们,对这个产业也抱非常悲观的看法。您认为中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您能否为中国的企业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指点迷津?
阿兹玛赫:我最近有和谢明清秘书长还有中国的许多光盘出版工作者谈过这方面的问题,我也了解到许多企业确实在亏损。我对中国的文化和企业情况都不是非常了解,没有资格论这个问题。但我认为,中国的文化非常深厚,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在多媒体技术上也不会有问题,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市场会这样惨呢?企业家们对产业前途感到悲观,是他们对多媒体的价值还没有真正认识。但市场效益的惨烈,可能与中国的盗版太多有关。
我觉得如何来培育这个市场,政府和企业家应该共同来思考和探索。对于多媒体光盘产业来说,政府部门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在法国,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争取得到了政府的许多部门的支持。我看在中国你们也有政策的优势,但除了新闻出版部门,我认为应该更多地争取其他部门甚至全社会对多媒体光盘产业的重视、关注和支持。另外,根据法国的经验,企业在开拓多媒体产品市场方面,可以考虑开发一些专业的市场,如装备学校之类,特别应该加大在教育、科技、文化部门的市场开发力度。
刘:您对中国与欧美在多媒体光盘产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有何良好的建议?这次莫必斯有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合作计划?
阿兹玛赫:莫必斯大赛就是为文化交流的而创办的,我个人和莫必斯大奖组委会都非常重视与中国多媒体业界的合作。我们不但想通过这大赛进行业界的交流,更想进行行业的合作。我注意到,这次来中国参赛的法国代表团非常的大,他们做的考古的网站都已经做成中文的了,我的想法可能是主观了一点,但是法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不但想把中国文化和你们的多媒体作品绍到法国与世界,也想把法国与其他国家的光盘作品介绍到中国。我也很高兴地听说中国的很多作品受到欧洲同行的关注,他们正在签订把这些中国多媒体作品到欧洲出版的版权合作协议。我和组委会的同仁还在思考建立一个常设的机构来协调、组织这些合作,以便为各国的产业同行提供一个合作的渠道。
刘:在中国,有许多人喜欢把法国人当作精神贵客,把美国人当作暴发户,我们非常乐意看到有更多的法国多媒体作品被翻译介绍中国。我们愿意与您多合作,来共同建立中国和法国多媒体交流的桥梁。
阿兹玛赫:我和所有的法国人一样,非常重视文化的价值,人类友谊的东西才是长久的东西,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做好与中国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法国人了解中国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