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并购:资本浪潮中的舞步 - 正论 - 谭嘉伦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6 次) 时间:2001-12-24 00:58:05 来源:谭嘉伦 (谭嘉伦) 原创-IT

一、媒体购并掀起狂潮

2001年12月11日,香港TOM.COM以3.7亿港币正式收购台湾《商业周刊》,TOM此举促使这一本来备受网络寒冬困扰的网络公司摇身成为中国两岸三地最大的传媒行业出版集团。这样,TOM.COM不但拥有台湾四大出版集团和40余本杂志,而且拥有内地5大户外广告媒体,TOM.COM的媒体帝国已经横亘门户网站、印刷媒体、户外广告、媒体发行等几大领域。
而在此前,国内众多眼光聚焦在前郑大综艺主持人杨澜的身上,在已散发成熟女人魅力的杨澜和胖胖的夫君吴征共同协力下,杨澜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完成了三级跳,先是成为香港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Sun Television Cybernetworks Holdings Limited)的总裁,今年9月份,阳光又和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新浪网互为并购,杨澜和姜丰年共执帅印。仅仅过了2个多月,杨澜再和段永基携手,组成“阳光四通”集团,由于四通本身就是新浪的股东之一,这样,杨澜吴征就成为新浪的最大股东。控股新浪使杨澜这个纤纤小女子摇身成为传媒大鳄。
加上MTV准备涉足中国电视业,迪斯尼与海虹合作,新闻集团正欲把触角延伸到中国大陆,AOL携手联想FM365……在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涉媒体并购事件中,我们很容易把它们和近期出现的法国维旺迪环球传媒集团和美国电视网娱乐部的并购,以及上个世纪轰动一时的美国在线(American On Line)和时代华纳的并购互为映照。这种速度加快的传媒行业的并购正在改变着现有传媒行业的格局,互联网时代的传媒正在日益和传统媒体行业融为一体。
传媒并购的幕后究竟是什么呢?

二、资本的力量

网络也是种媒体,被称之为“第四媒体”。在1999-2000年,“第四媒体”取代广播、电视、报纸的说法甚嚣尘上,一度让前三种老媒体惶惑不安,但这种惶惑随即因互联网泡沫的挤碎而变得有些可笑起来,但这种潜在的变数还是让“三老”吃了一惊,虽然互联网抢滩失败,但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受众获取信息方式观念的改变,谁敢保证没有第二次“诺曼底”的出现?另外,6000万股民成就中国沪深两市成为亚洲最大的资本市场,一些传媒行业借壳上市或者剥离上市获取大量资金也让众多传媒巨头心动不已。加上WTO之后,传媒行业有可能部分对外开放,国外传媒大腕儿已经对中国十几亿的受众群垂涎不已。这些因素都让中国传媒行业酝酿着一场变革,这些或明或暗的因素其中,资本的力量是最大的。
在跨越世纪的前后,“三老”媒体也纷纷开始了一场大并购,这场多少带有行政命令色彩的并购首先起始于报纸领域。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沿海沪粤两地纷纷组建报业集团,随后报业集团的烽火烧到中西部,并且随即拓展到中央大报和地方大报。今年晚些时候,中央广电集团挂牌,这样,“三老”媒体都开始了集团化、规模化,甚至股份制的改造。传媒行业已经慢慢成为资本运营的舞台。
于是,媒体开始与资本建立姻亲关系,开始了资本传媒的蜜月时代。
这一切也许还应该感谢“四弟”的出现。如果没有网络媒体,没有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没有雅虎、中华网等革命性的在NASDAQ上市,也许,我们就不能享用到目前多媒体共存的信息服务时代,也不会因多种媒体共存共享而造成资本的切入。资本依附在媒体身上,追求更多的资本和占据更大的市场。这种资本传媒从而也反过来让传媒更进一步融合,这样,传媒之间的并购只会更加激烈。

三、浪尖上的华尔兹

然而,资本介入传媒行业后,在资本的驱动下,媒体并购一定会“双赢”吗?这是介入资本领域的传统传媒和新传媒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在阳光与新浪互并之后,就曾经有人发过类似的责问。阳光之所以照在新浪上,究其原因,实际上是似图打造一个资本传媒“双赢”的模式,或者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造就中国最大的宽带门户和夸媒体平台。阳光互动副总经理刘昱曾经在新浪阳光结亲之后的媒体见面会上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通过跨媒体的丰富资源,以一流的品牌和我们的整合制作能力,建立一流的宽频内容门户。”
2000年的互联网严冬并没有消磨中国大地上的宽带建设热情,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长城宽带以及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诸侯争霸中,我们不难发现,宽带覆盖中国城市居民的日子不太远了。
宽带需要什么?宽带是条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路,但等宽带建成之后,宽带接入提供商会发现这条路上也许“车”不多,假如没有适合在高速路上奔驰的“车”,那么宽带就成了一条废路,而对于传统的ISP或者ICP来说,想造车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如果宽带网络通到每一户家庭,电视节目就可以互动播出,传统的电视台就成了节目供应商,网络就成了最广泛的传播渠道,而目前建立在窄带上的互联网,一方面是免费浏览、另一方面是极高的运营成本,这种失败的商业模式在宽带上有望彻底改变。也正是期待着宽带的来临,在互联网的寒冬中,新浪与阳光才激情拥抱,阳光看中的是新浪网在全球中文门户网站的老大地位,而新浪看中阳光的是,阳光专注于制作销售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阳光可以作为新浪的内容供应者,新浪又是阳光的传播平台。
所以,新浪与阳光的并购似乎让两家满怀信心的有所期待,期待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曙光”。
而香港TOM.COM同样做为网络媒体却毅然选择了落地,它要涉足平面媒体和户外广告业,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局面。也许,脚踏实地更能让传媒行业感到扎实可靠,但这种资本运作的力度却显然非一般人所能复制克隆,原因在于TOM.COM之后站立的是和记黄浦和长江实业,也就是说TOM.COM总裁兼CEO王兟的背后是李嘉诚。这也许就是王兟能在TOM.COM在香港股市一落千丈之后仍然动员几十亿的资金夸平台收购40多家媒体的原因。当然,王兟也期待着注入这么多赢利因素的传媒能够真正带来巨额收益。
而对于“三老”传媒来说,盈利的因素似乎不是主要的。虽然传统媒体集团化了,也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内部的融合或者说是管理模式仍然有待进一步理清和规范。由于现有报业集团以党报为母报,都市类、休闲类报纸为子报,并且都市类、休闲类等市场化报纸为报业集团带来了巨额利润,但对于发挥报业集团的合理优势还有待保业集团进一步探索。原有的管理模式本身和资本运营要求所产生的矛盾一段时期内难以克服,而报业集团内部所属报纸争抢市场的现象也开始显现,同时,报业集团因其自身雄厚实力夸行业涉足房地产和其他投资领域而造成的资金上的分散,也开始对报业集团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况且,传统传媒上市之路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肯定,借壳或者剥离都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这些都对融合兼并后的传统传媒产生了困扰,也许,传统传媒集团因其特殊情况将会在转型方面遇到潜在的更大的阻碍。
因此,无论是“三老”或者“新贵”,传媒行业在资本舞台上的起舞看上去如同浪尖上的舞蹈,惊险、刺激,但也平添几分美丽。

四、另一种威胁

传媒行业是最后一块蕴含高额利润的大蛋糕,无论是外来户或者本家人都想尽大可能的介入并享用其诱人的滋味。
经过15年的谈判,我们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对于传媒行业来说,同样要面临外来强手的挑战。无论是平面媒体,如外资介入报纸杂志(已经有活生生先例的是IDG注资的计算机世界和赛迪传媒),或者电影、电视、网络传媒,外来资本将会无孔不入。
同时,国内民间资本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介入传媒行业。现在一些在市场上叫好叫做充满清新气息的新品杂志很多都有民间资本的影子。
资本的特点是最大可能的攫取利润,而传媒行业本身又必须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的手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样就因资本的介入引发了新的舆论阵地方面的威胁。现在屡次有一些传媒偏离主渠道,投一些读者的不良所好,刊发富含低级无聊的内容来吸引受众,被新闻主管部门多次叫停。
现在,在资本越发显现其力量的当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传媒行业如何适应市场化经营,如何妥善处理经营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但不管怎样,媒体并购,无论是传统传媒介入网络,还是网络介入传统传媒,还是网络媒体之间的相互并购,都给中国目前的传媒行业吹来一股新风,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将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好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