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网络时代的优劣势 - 我的文章 - 罗俊荣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29 次) 时间:2000-08-08 10:13:12 来源:罗俊荣 (justin) 原创-IT

网络经济时代,在美国称为“新经济”时代,是指美国自从90年代以来出现的经济持续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经济形态。经济的增长依靠信息产业,互联网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的第三,第四产业的高速发展;并以人为本,以创新,知识为基础和主要特征。信息时代,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并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里程碑。在农业时代,中国是世界的领头羊,高度发展的文明曾经是西方国家羡慕和向往的天堂。但是由于封建势力的影响和中国本身特殊的文化制约,中国错过了世界的工业时代,中国在近代史中受到的苦难和屈辱,都说明了我们的生产力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值得高兴的是,在信息时代这一人类文明的第三次飞跃中,我们几乎与世界同步。90年代中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网络产业,信息产业,几乎呈几何级数逐年递增,紧跟着全球的步伐。看到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我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也冷静地预测着经济未来的发展。可以说,邓小平当年所说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观点非常正确。中国,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特殊的地方,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在网络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照搬美国的,因为中国有其特殊的优劣势。中国拥有的第一个优势是人才。国人的聪明才智在全球是有名的,在美国硅谷,三分之一的核心技术人才都是华裔。虽然我们的教育制度受到许多的非议,但是它的确给中国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是个人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硅谷的技术人员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如果没有执著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吃苦耐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炎黄子孙恰好占尽这方面的优势。互联网对人才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创新,永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中国人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可以说,在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健全教育的条件下,必定形成网络时代的人才大军。
中国的第二个优势是市场。网络时代比以往更需要人(也就是网民)的参与。这时,中国在工业时代的人口负担却成了一大优势。以往几年中,我们的网民半年即翻一番,按这种速度,我们吸引的注意力在绝对值上将会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就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这就是西方国家把21世纪的发展目标放在中国的原因。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表现得更多的是劣势。首先,中国国内没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中国的工业时代是极其短暂的,没有经历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不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前通过殖民扩张聚敛了全球大部分的资本财富。由于网络时代的价值体现许多都不是实物价值,企业的赢利更是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所以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必须要有风险资金的投入。就象现在美国的NASDAQ创业板市场,没有它,就不会产生雅虎,亚马逊等公司了。因为风险投资的风险太高了,所以这个钱一定不能是国家投入的,必须从民间资本中取得。这些正是中国非常缺乏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网络企业都争着到美国上市的原因。
另外,由于历史条件,地理条件等原因,中国的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它们之间居民受到的教育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象广东,北京,上海的网民就特别多;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地的网民几乎为零。这种区域性的差异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很大障碍。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的不平衡会加剧贫富两极分化,造成信息获取不平等,各种机会不平等,使整个经济体系的活动空间变得很小。朱总理把中西部发展列入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中,想必也是要尽快地改变现在这种状况。我觉得要尽快地改善农村,内地的教育条件,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这才是最根本的。
还有的就是旧国企的阻碍。许多国企年年亏损,严重重复建设,本来早应该要倒闭的。但是问题却远没有那么简单,这其中有人的原因,也有体制,历史等的原因。旧国企占着国家资本的一大部分,而且每年还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持,这块巨型鸡肋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过,这种特殊的国情也许会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产业,使我们互联网的泡沫更小一些,更硬一些。
最后提到的是管理问题。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造就了许多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办事容易头脑发热,感情用事。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协作,个性化,以人为本,旧的管理体制显然要“下岗”了。近期,众多IT企业遭遇的管理危机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它们是中国的领头羊,其他行业也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了。中国人要解开管理中的“鸡首”情结,还必须改革我们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分配体制,要别人从经理总裁马上变成无业游民,这其中的落差谁也接受不了。
中国的确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我们的网络产业发展道路必须自己摸着石头走出来。在我们制定目标,选择发展途径前,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显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