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9 次) 时间:2001-12-17 19:38:55 来源:郭为中 (郭为中) 原创-非IT
继巴黎、米兰、纽约、伦敦、东京之后——
上海欲建成第6大世界时装之都
本报记者 郭为中 上海报道
2000年10月15日,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在淮海中路东段一个不起眼的大楼的3层里悄然挂牌。说不起眼,是因为相对周边的太平洋百货、新天地、大时代广场、香港广场等鲜亮的百货店、写字楼和休闲广场,这幢大楼显得陈旧而暗淡无光。
但是,几年前,这里还是著名的香港瑞兴百货所在地。然而,就在上海的CBD(中央商务区)在这里建成、地铁2号线通到这里、这里一下子成为上海最时尚的区域之前,香港瑞兴百货却黯然停业了。
相对于在上海风风火火的香港地产商,香港百货业似乎在上海有点水土不服,香港嘉里集团建造的嘉里不夜城,不久前也转让给台资的太平洋百货。
而就在这座香港百货商人失意的大楼里,上海却在勾画着超越香港时尚中心地位的蓝图。
经委主任挂帅
2000年的夏秋之季,54岁的顾关林正坐在上海一家著名的国营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内心充满着矛盾。上级领导的一纸调令:希望他担当新成立的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的筹建人,使他失去了心理平衡。顾本来是希望在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能够安安稳稳地干到退休。
上海的外贸业虽然不景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依然可以调动上亿的资金。而现在这个新成立的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上级一共才投入200万资金。
“200万能做什么事情?”,管过20亿资金的顾关林说。
一位市经委的领导看出了顾关林的情绪,说出了市里的规划。以徐匡迪市长领头的市府已经达成共识——用10年时间,把上海打造成第6大世界时装之都,也就是2001年到2010年。这已经写进了上海新“十五”规划书的一部分:上海服装服饰产业要在“十五”期间形成新的格局,再经过一个5年,成为新的国际服装中心都市,一共10年。徐匡迪市长的想法是,服装可以成为都市型产业,“无污染,是城市的橱窗”。成为新的国际服装中心都市,将是市政府10个大规划之一。
“10年时间正好干到退休,这将为上海做下不小的贡献”,这位市经委的领导点出了要害。
这说得顾关林有点心动。他知道,从现在开始到退休,他再也不能安稳了。还有让顾关林心动的是,这个中心将由上海市的经委主任黄奇帆亲自挂帅。
于是,顾关林走马上任。最终中心就选址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地方。
肩负着光大上海时尚任务的这个中心,注定要从这个一点也不时尚的地方开始。“一方面是因为资金有限”,只能因陋就简;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卢湾区政府的地皮。
因为中心由上海市经委和卢湾区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经委出资140万,卢湾区政府出资60万,有点市里和区里共同构建时尚蓝图的味道。因为集中了上海最繁华、时尚品位的淮海中路,主要集中在卢湾区。这里还集中了上海最多的外资企业的写字楼。上海最时髦的白领每天就在淮海中路东段出出入入。上海最时尚的休闲中心——新天地在这里,上海最顶尖的百货店——连卡佛在这里,最顶级的写字楼这里也最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但是,顾关林上任就发现,中心的工作与他以前进出口公司纯粹商业化的运作,完全不同。“类似于一个为政府和服装企业共同服务的推广公司”。
市政府对这个中心的要求很宏观——对上海服装服饰起一个整体推广的作用,“协调政府给予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措施,体现政府对服装服饰业的推动作用”。具体怎么操作,就需要顾关林动脑筋了。这个机构有点类似于香港的贸发局,虽然是政府的机构,隶属于市经委,但又有些企业化运作的性质。
市经委主任黄奇帆给顾关林的指标要具体些,就是希望上海形成4个“三七”:一,所有制上的创新,合资、民营企业为主,要占整个服装服饰行业70%,而国有控股的服装企业占30%;二,服务贸易为主,服务贸易要占70%,而服装制造业占30%,形成中国的服装服饰贸易中心;三,企业地域上的变化,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服装服饰企业占70%,上海本地企业占30%;四,70%资金投入于高级面料,30%投入于服装加工,成为国内高级服装面料中心。
最终,中心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中心的最高领导机构是管委会,黄奇帆亲自担任管委会主任,经委秘书长孙环葆担任管委会秘书长。同时,成立一个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有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负责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李克让担任公司的董事长,顾关林任总经理。
“建立这一中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上海建成继巴黎、米兰、纽约、伦敦、东京之后的第6个国际服装服饰中心”,2000年10月15日,黄奇帆在中心成立时说。
接下来,就看顾关林的了。
“10年时间谈何容易啊”,况且服装领域还存在着北京、上海谁该成为中国时尚之都的激烈争论,但对62年16岁就开始在上海纺织行业滚打,一路颠簸,职务也一路上升的顾关林来说,他认为有的是时间,“10年能做很多事”,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乐观和保守
要和巴黎、米兰、纽约、伦敦、东京并驾齐驱,谈何容易。顾关林虽然也是服装的业内人士,但他知道他对时尚的了解远远不够,于是,他先从找服装专家和时尚人物咨询入手。
2001年2月14日,陈逸飞、包铭新、王新元、刘晓刚、陈家训等著名设计师、教授和时尚名流,从黄奇帆手中接下了聘书, 成为中心的专家委员会委员。
8月23日,又举办了服装与都市产业发展论坛。把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和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等服装企业老板也请来演讲。
一圈下来,顾关林渐渐有了底。设计师、教授、时尚名人和企业家,看来都对上海“情有独钟”。
“说句套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顾关林在他陈旧的办公室里,微笑着说。
相对而言,著名设计师和时尚名流较乐观,陈逸飞是最坚定的。喜欢穿着中装、在新天地开店卖着希奇古怪物品的陈,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上海时尚的代言人。
而教授和服装企业家要相对保守和悲观。
“中国是世界服装业的大国,而非强国”,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说,“我们的服装生产水平不逊于国际大牌,可是我们还缺乏成为国际服装大牌的诸多因素,从中既有外在的、更有内在的原因”。郑永刚没有进一步展开,他看到的可能是中国服装在国际上的低廉形象。
年底将在浦东开业,总销售面积达24万平方米、13个楼面、号称上海最大百货城的正大广场副总裁沈以亨,则报乐观态度,“今天的上海不再盲目追随日本、欧洲和美国的时尚潮流,她正成为潮流的开创者,吸引着全世界设计师的目光”。
理顺关系
这些激烈的争论,对顾关林来说,倒是其次的问题。而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是理清上海各种各样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服装是个大行业,涉及的政府部门非常之多。一圈调查下来,顾关林有所领悟,5个部门都在介入服装,除经委外,还有“商委、农委、外经贸委、文广局”,商委掌握着服装零售、农委掌管着服装的原材料、外经贸委负责进出口,还把持着已经举办了7届、影响很大的上海服装博览会,而文广局掌握着媒体一块,也参与很多服装节等发布活动。各方都有各方的“势力范围“和利益在里面。
顾关林用了“淘糨糊”一词。他认为这是个褒义词。他开始在各部门、各“势力”间游走。“各部门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我们已经获得了2002年上海国际服装节的主办权”,服装节是每年上海服装业的一大盛事,“服装节组委会办公室将设在我们中心,经委已经批示”。
这是顾关林“淘糨糊”淘来的最大成果。
直到现在,顾关林手下也只有10几竿枪,“这没有关系,关键是对社会资源的享用”。中国服装协会、电视台、演出公司、时尚杂志、模特儿公司、各委员会,顾关林认为都是他的社会资源。
顾关林已经沉浸在他的越来越多的计划中:原创服饰文化中心、名牌零售推广中心、时装发布展示中心、服装技术交易中心、消费新概念创意中心,都是他计划要做的。
上海的缺陷怎样弥补?
从1994年起,我国服装总产量和出口量一直雄居世界第1,已经远远超过意大利、法国等。但由于中国服装的国际知名品牌很少,不能实现服装的高档化和高附加值,限制了中国服装业的产业升级。目前,我国服装生产厂家有4700多家,但是企业商标注册率仅为8%。
2001年11月8日,顾关林率领着中心与英国创新时尚有限公司,在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鼎力支持下,联合推出“2001年英国时尚品牌特许经营上海推广会”。推广会在苏州河畔的上海目前颇具时代气息的“创意仓库”内举行。顾关林认为,上海的时尚就是海派和国外时尚的自然融合。
虽然顾关林不断推出各种活动,但是顾关林知道,要完成这一个宏大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海有很多明显的硬伤。
上海几乎没有出过名设计师,就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上海出白领、出职业经理人,但是就是缺乏一种艺术气质。而一个城市要成为时尚中心,必须要有顶尖级的设计师、顶尖级的品牌来引导、带动。
时尚杂志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时尚的标志,这一点,上海却及不上北京。上海有《世界时装之苑》、《流行色》、《HOW》、《上海时装报》、《上海服饰》,而北京这方面的杂志却更多。北京依托浓厚的文化背景,《风采》、《追求》、《时尚》、《世界都市》、《时装》、《中国服装》、《现代服装》等等,报纸还有《服装时报》、《中国服饰报》、《精品购物指南》,一大批时尚编辑和记者令北京时尚圈相当活跃。
而国内叫得出名的摄影师、化妆师、发型师等时尚人物几乎都在北京,模特公司也是北京强于上海。
而上海最强的就是上海女人的品位和气质,对时尚的敏锐,以及“十里洋场”留给上海的国际化气味。现实就是如此。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顾庆良提出了他的建议,希望政府创造一个更宽松的艺术气氛。让民间的力量更活跃。“如能聚集一批名设计师、优秀品牌,贸展办出规模效益,这个进程可快些”。顾庆良认为,上海白领阶层成长很快,是上海一个巨大的优势,他们是时尚最大的消费者,也是时尚的体现者。
还是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的另一位教授卞向阳说得实在,“这个问题不需要争论,而是要去做”。
上海豪华的写字楼、百货店越来越多,夜晚也越来越美丽,上海会再成为“东方的巴黎”吗?
也许,这一切都取决于上海的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