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33 次) 时间:2001-12-11 11:48:54 来源:金错刀 (dpf) 原创-IT
高在朗铁腕纠错
文/金错刀
“松竹四时潇洒心,诗书千载经纶志”。清代著名才子刘墉的这幅字摆在高在朗办公室很显眼的位置,阳光从国贸32层的方位斜射下来,打在一些古董家具、石刻、红木座椅、明清字画上,与落地玻璃窗外硅谷动力成排的电脑相辉映,显得很是格格不入。
O型血、巨蟹座的高在朗也很有一种与常人格格不入的气质,他执掌的硅谷动力和《互联网周刊》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足以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界的所有风云变幻——1998年创刊的《互联网周刊》,在2000年时达到一个颠峰状态,率先实现赢利,也有消息说当时的收入已进入IT媒体的前列,估值一度超过1亿美金。从《互联网周刊》网络部脱胎出来的硅谷动力在2000年初就拿到了包括高盛、RED POINT在内的金额为100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跟众多.com好景不长的神话类似,随着网络概念的一落千丈,来自互联网企业广告的锐减以及风险投资的断奶,使《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沦为接近死亡线的难兄难弟。
神秘、一直隐身幕后的高在朗决定挺身而出,直接操作《互联网周刊》的“变脸”计划,以及硅谷动力的“自救”计划,其中,一直倍受业界关注的是《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的搬家动作——从象征身份的国贸中心写字楼32层搬到古观象台附近的金龙大厦5层,两个地点相距不远,但金龙大厦的租金要便宜很多。高在朗对这次搬家很不以为然:“本来我们就不应该在国贸呆着”。
变色龙传奇
高在朗遥控的《互联网周刊》在风格上与高本人有点类似:唯一不变的是变。揭开高在朗朦胧的面纱,观察一下高10年来的商界经历,他的变化甚至令人匪夷所思。
1985年,高在朗毕业于清华精密仪器专业,同年就读于外经贸大学的国际企业管理专业。三年硕士读下来后,高在朗去了外经贸部下属企业华润集团,供职于企业开发部。
在当时的海外镀金热潮中,高也遇到了一个去伦敦商学院半工半读的机会。伦敦商学院在“全球10家毕业生最受欢迎的商学院”排行榜中位列第三,但这个欧洲最好的商学院却给高在朗一个打击——当时伦敦的经济形势不好,只有30%的毕业生能找到工作。相对而言,中国时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国内淘金形势一片大好,比较自以为是的高在朗在伦敦商学院呆了2个多月,便决定结束学业回国发展。
高把销售顶级西装作为创业的主题。1992年,高在朗和大学同班同学沈维在亚运村的康乐宫附近开了一家高级西服专卖店,贩卖高级英伦西装——这是一种量身定制的商务模式,选料、制作全在香港完成。虽然一套西装的售价高达五六万元人民币,但高仍不乏顾客光顾。
第一个创业主题持续了半年,小有斩获的高在朗伙同沈维做起了国际贸易。把国外的东西卖到中国市场上来。两个人到国家计委、经贸委等地方找需求项目,然后拿着单子去欧美找卖方,大到高速公路,小到电分机,高成了两三百家国外公司在国内的代理商,两年多的时间内拿到了价值1亿多美元的合同。
这种外贸项目越来越难做时,高全身而退。在美国、加拿大呆了一段时间后,高在朗又把目光瞄向了互联网,他决定办一本互联网刊物,《互联网周刊》应运而生。1997年,高在朗找到了中科院,由其出面向政府打报告申请刊号,1年后,《互联网周刊》正式面世,以中科院控股公司的模式运作。3年后,拷贝美国cnet.com模式的硅谷动力诞生,并在以后一段时间里,“无限风光在险峰”。《互联网周刊》在沉默了2年后,开始发飙,并在去年4月,在业界的羡慕眼光中搬进高档的国贸中心写字楼2座32层。
高在朗对《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所犯的错直言不讳,“我犯错的原因是因为我本事不够大,我需要学习。一方面是人的能力不够,一方面是战略下的一些操作有误。”
铁腕纠错
尽管承认操作层面有错,但高在朗不认为《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在战略框架上有问题。观察一下《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他们拷贝的对象分别是美国的information week和cnet.com,cnet.com是一个针对IT产品网上导购的电子商务门户,即做内容,又做商务。这两者在美国算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但他们的中国版本却并没有过上太长时间的好日子。
这种差别首先跟大环境有关。对《互联网周刊》而言,其赢利方向过多依赖于.com而显得底气不足,准确而言,专注于“务虚”的互联网周刊虚火太盛,这种虚火可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方面,一是赢利模式方面。高在朗也坦言:“我们两三年前就照了美国的information week,一直就照着那个模式做,但一直做不象。”
高在朗对《互联网周刊》的纠错动作是把它做实,事实上,这个调整动作早已开始,在内容方面,先是成立编委会,由业内资深的胡泳任编委会主席,之后又挖来了《北京青年报》的胡延平做总编。随即把版块重新划分,整理采编流程,更换印刷出版公司。现在效果已经初步显露,《互联网周刊》在内容的实用性方面已有所进展,定位更加明确:效仿information week,把企业的信息总监(CIO)做为杂志的主要对象,其品牌广告也随处可见:一本面向企业CIO等人群的IT周刊。
高对硅谷动力的纠错显得颇为大刀阔斧。三个月前,在年初硅谷动力所融到的第二轮投资将消耗殆尽时,硅谷动力面临一个巨大的危机:生存。寻找新的投资已经非常困难,可怕的是董事会也几乎对硅谷动力的管理层失去信心。投资人评价:“你们是一流的远见,三流的操作能力。”一直隐居幕后的高在朗决定走到前台,手腕强硬地把持了对硅谷动力的一系列操作手术——控制成本,把员工裁掉近一半,公司高层也不能幸免,然后是搬家以节省成本。如此下来,运营成本降低近一半。
高在朗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是:学做一个职业经理人。如今的高在朗与以前相比,已经大为不一样,一年前的今天,高在朗正优哉游哉地满世界旅游、搞收藏,也许正在对着一尊年代久远的红木家具发呆呢。现在,西装革履的高在朗除了很有规律的“朝九晚五”外,开始实施他的“向餐馆学习”的管理理论。高认为治公司如烹小鲜,“办企业就和办餐馆一样,都是为客户服务,客户要求什么呢?环境干净、成本低、菜要好吃、服务周到、保持稳定,做到这些,这餐馆就会火。”
一年前,高在朗曾经想在公司贴一个标语: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还没等到实施,互联网已经开始哀鸿遍野了。
高在郎二三事
高在朗显然是一个处事坚决、不喜欢随大流的人,说他是鹰派人物的也大有人在。他甚至有些偏执,比如,他在十几年前放弃伦敦商学院的求学机会时,态度坚决的让人不可思议。
高在朗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一个做事喜欢讲方法的人。
他喜欢看那些枯燥的书,如《艺术哲学》之类,因为这些书会告诉人们一些最本质的东西。高在处理任何事情的经验是,抓主要矛盾,抓本质。但这种经验用在古董鉴别上,实在出乎意料。更为惊讶的是,他竟然把这种方法论用在最难鉴别的字画上,而且屡有收获。
“艺术等于感情”,高在朗这样描述他的鉴赏经验:“我判断一副画的好坏,就看现象和本质。毛主席说,任何事情都有很多方面,总有一些是主要矛盾,一些是次要矛盾。谁能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谁就可以把效率提高。比如我去买画,我没有时间去学素描或研究绘画史,我也不懂笔法、不懂颜料、不懂画布、不懂成色,这都不是主要方面,主要方面是首先这是件艺术品,你看了这幅画,你能不能和他交流,你看了这副画你能不能让它打动。抓住主要矛盾,所以我选的都是好画。”
高认为最能让他感动的是齐白石、张大千的画,他甚至能透过画看到画家本人。这种行为让人感觉新鲜,也透着玄。
《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可能是高在朗迄今为止花费代价最大的作品,准确地讲,这是两件半成品,题材设计的很完美,但高在朗认为他们玄的地方在远景。诚如一句经典所言:我猜中了前头,却猜不中这结尾。
对话与反思
记者:近来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是: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从象征地位的国贸中心搬到不知名的金龙大厦,对这种变化你能否用一个词汇做个恰当的描述,是调整、突围还是自救?
高在朗:回归。很简单。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就是回归。其实,我们一直想搬家,只是这次时机最合适。国贸中心不是给媒体修盖的,从成本结构上考虑就不应该来。
记者:你说过一句话:错了就要改正。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在哪个地方犯了点错?
高在朗:人是第一重要原因,过去失误更多是我们几个领导人水平不够,以我为核心吧。一方面是人不行,还有战略下的一些操作不行。《互联网周刊》最早做得不好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这个专业的人,是一群大学生在做,我从所有媒体都挖不来人,包括《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
记者:现在,对传统媒体的投资正在火热,有人则形容为媒体泡沫,你如何看?就你的经验来讲,中国媒体面临战略投资和风险投资时,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选择?最需要注意的危险是什么?
高在朗:他们有点稀里糊涂的。很多东西现象和本质有差别的,找我的人也挺多,他们有一个逻辑,比如他们认为,中国所有行业都开放了,就媒体没有,这是最后一桶金。这是现象,不是本质,反过来你看本质,中国的媒体没有垄断,其实想办还是可以办。
我觉得选择资本没有原则,只要是都是钱,你办事需要钱,是钱就行。风险投资并不是血淋淋的,他是需要回报的。
我想澄清的一个观点是:公司的成败跟风险投资没关系,。什么投资,哪儿的钱,风险投资还战略投资,都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跟风险投资一点关系都没有。风险投资给的你是钱,就象银行贷款一样,你到期要归还的,风险投资赚不到钱,投资人当然对你不满意。就跟我的‘办餐馆’理论一样,你能不能把他办好最重要。
记者:《互联网周刊》的风格给人的最大感觉是一直在变化,这跟您的性格有关吗?
高在朗:和我的性格没关系,和我的看法有关系。我们两三年前就在拷贝information week的模式,但一直没做到位。
记者:你感觉你自己在企业运营方面最强的力量在哪?
高在朗:我的事实求事的态度,我做人的自知之明,我知道我的优点,我的缺点,这叫自知之明。说简单点就是按客观规律去做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记者:你有否特别欣赏或崇拜的一个企业家?
B:柳传志。我认为他做到了事实求,做到了自知之明。做事的最高标准就是事实求是,做人的最高标准就是自知之明。
记者:看了你的事业生涯,感觉你十分多变,你是一个理想主意者吗?还是有投机的成分?
高在朗:我是理想主义者,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我属于性情中人,敢为朋友两肋插刀的那类。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理性会有理性的缺点,感性会有感性的缺点。我还是属于爱憎分明的人,但有些场合会带来些问题。
记者:业界有人对你的评价是,你是个商人,而非企业家,因为商人更短视一点,你对这个评价意外吗?
高在朗:不意外。但我敢于面对,我可以把事说清楚,没心理负担。只要想清了一些事情,就按规律和做人的标准去做。
记者:你觉得自己是个纯粹的商人吗?
高在朗:我连商人都没做到,何况企业家呢。我就是个学习者。
记者:你对自己几年来从事互联网的经历,有否一个冷静的反思?
高在朗:很简单,有时候你对问题本质看错了。比如一年前,董事会不要求你赢利,当时是拼速度,我有一种嗅觉,觉得应该在公司贴一个标语:“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当时只是想了一想,没有刻意的去做。
小贴士:高在郎简介
1985年,高在朗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
1988年,获得外经贸大学的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任职于华润集团企业开发部。
1989年,前往英国伦敦商学院半工半读,几个月后,提前结束学业回国。
1992年,和同学沈维开始创业,先后贩卖过高级西装,做国际贸易。
1998年,由高在朗投资并运作的《互联网周刊》正式面世。
2000年初,从《互联网周刊》网络部脱胎出来的硅谷动力(enet.com.cn)成立不久就拿到了包括高盛、RED POINT在内的金额为100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高在朗任董事长。
2001年,受网络概念低迷的影响,深居幕后的高在朗走到台前,亲自执行对《互联网周刊》和硅谷动力的改革动作。
文章评论:[名利场]高在朗铁腕纠错 - 大眼睛oo - 2001-12-11 12:19:23
好家伙,铁齿钢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