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將國父趕出國父紀念館!(下野国民党惨象) - 露透社报道 - jerry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32 次) 时间:2001-12-05 14:06:07 来源:jerry (杰瑞) 转载

教育部要將國父趕出國父紀念館!

文/李濠仲
  一樁看似平凡的空間改造計劃,衝撞出政權輪替後,國父紀念館茶壺裡的風暴,也衝撞出一紙積非成是的合約。
   國民黨藏書占用內部空間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國父紀念館原本有一筆2000萬元的建築音響更新計劃,這筆預算,在政權輪替前便一直存在,祇是尚未付諸實行,國父紀念館主管單位教育部,也相當注意這項設備更新案。

  直到今年3月10日,由教育部次長范巽綠主持,地點在國父紀念館會議室舉行的「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設施及營運改善計劃」,與會者除了館方外,還有來自建築界、藝術界的學者專家。

  根據當天與會者所做成的結論,除了同意解決改善原有的建築音響外,還有一項重大決議,就是對國父紀念館整體的內部空間,將朝多目標、多功能的方向去規劃,而且還要延續外面的中山公園,並在明年開館30周年時,必須先有部分先行完成。

  原本祇是一項2000萬元的建築音響更新計劃,根據館方人士表示,初步估算,屆時如果真要大刀闊斧進行改造,則將會是一項斥資5億元以上的空間改造案,國父紀念館將會因此有一番全新的風貌。

  問題就從這裡開始。上述這項會議之後,館方人員便帶著教育部人員進一步瞭解館內空間使用現況,接著便有重大發現。

  在教育部巡視館內的同時,發現館內竟有許多空間,擺放著國民黨黨史館的藏書、史料及設備,隨同的教育部人員,便相當不可思議地表示,為什麼一個屬於公有空間的國父紀念館,會有私有財產占用的情況?而國民黨黨史館使用面積,包括地下室和二樓空間,加起來多達八百多坪,教育部便要館方盡速處理國民黨占用國父紀念館的情形。

  但據瞭解,國民黨黨史館之所以能大大方方地使用國父紀念館,其實是延續國民黨早年「黨國一家」的傳統。早在民國62年,當時國父紀年館由台北市教育局管轄,身為執政黨的國民黨,又再邀集國民黨相關政府部會首長,組成國父紀念館指導委員會,當時國民黨與該指導委員會,便發展出一項合作計劃。

   合約詳述當年合作計劃

  這項合作計劃,包括合作設置孫逸仙博士圖書館,做為一個研究國父思想與中國現代史的專業圖書館;及共組國父史蹟宣揚小組,並由國民黨提供國父紀念館展示國父的墨寶真跡與史料,之後,國民黨的身影,便依循這項合約,就這樣進入國父紀念館。

  到了民國75年,國父紀念館轉由教育部管轄,館方與國民黨的合作持續進行,教育部這次在館內地下室所發現國民黨占用的情形,當然,包括現有孫逸仙圖書館二樓,就是當初那紙合約的延續。

  站在教育部的立場,因為國民黨與其他政黨同屬人民團體,國民黨此舉,等於是「拿私人財產,占用公共空間」,遂要求館方與國民黨黨史館交涉,希望他們及早撤離國父紀念館,將空間還給館方。

  好戲還在後頭。還記得前面說過,教育部與館方、學者專家,曾在3月10日通過一個空間改造會議吧;館方依據這項會議,分別在5日25日、8月21日邀集各界學者、專家,召開一項「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設施運作暨整體空間改善」研討會,根據瞭解,各方初步構想,是將國父紀念館徹底改造,動工下去,館內一到三樓將有大幅翻修,國父紀念館朝更多元社教功能發展的目標,又再邁出一步。

  此時,教育部便積極敦促館方盡快與國民黨黨史館交涉,既然各界都有共識,要將國父紀念館改造為一個更具現代化、更多元且更專業的社教空間,內部資產的歸屬,就要先釐清,因此要館方加快腳步處理。

  事實上,過去也有過館方要求國民黨黨史館撤離部分文物的情況,在兩方協調下,黨史館也空出了部分空間,到了今年8月底左右,館方遂緊急邀集國民黨黨史館人員前往國父紀念館開會,講的就是希望黨史館能盡早撤離。

  館方一方面將國父紀念館未來的計劃向黨史館說明,並要求其配合撤離,但黨史館在國父紀念館內三十餘萬冊的藏書、上百件的史料、文物,加上自己印製的私人印刷品,要一下全撤離,便讓黨史館方面相當頭大。

   意外扯出意識形態角力

  不過,據瞭解,教育部管理國父紀念館的單位屬社教司,面對國父紀念館這個「大館」,長期以來,社教司多半對它無從置喙,但在這件事上,館方則是不斷向黨史館表示,他們承受來自教育部范巽綠次長極大的壓力,甚至還有與民進黨友好的南社成員參與其中,而某位與陳水扁友好的國策顧問也相當關心這件事,館方一再表示自己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所以必須要與國民黨攤牌。

  不過,這下可好,「范巽綠」、「南社」、「與扁友好的國策顧問」,這種組合,不但讓一個原本單純的空間改造案,牽扯出長達近30年似是而非、黨國不分的弊病,現在卻被想當然爾沾上「意識形態」的色彩,教育部還財於民的舉措,這下卻成了民進黨在綠化國父紀念館。

  是教育部有意找黨史館開刀?是國父紀念館刻意塑造壓力,以迫使黨史館就範?還是黨史館祇因沒有地方擺撤出的文物,甘冒私人財產占用公有空間的大不韙?國父紀念館表面上風平浪靜的空間改造案,雖然各方都刻意強調低調、協調,但檯面下卻已是波濤洶湧、黑函滿天。

  複雜的事還多著。儘管黨史館目前占用公有空間是事實,但依據當年所訂合約,黨史館自然可以大大方方進出國父紀念館,而且對於他們所占用的地下室空間,還不准館方人員插手介入,館方一直對黨史館莫可奈何。

  不要強調那紙合約就罷了,若真要細究合約內容,黨史館恐怕要自打嘴巴。根據合約有關國父史蹟宣揚小組設置規定,典藏於地下室史料庫之史料圖書等,其所有權屬於黨史會(黨史館前身),但該小組的業務經常費用,由黨史會編列年度預算,但由「台北市政府負擔」,好一個黨庫通國庫,凡此不勝枚舉,雖然在75年,國父紀念館轉由教育部管理後,現在已不可能有這種情形,但可以想見,當初延續下來,幾十年的爛帳,恐怕早算不清了。

   檯面下較勁風波不斷

  問題還沒完。你可以想像,沒有孫中山的史料、文物、墨寶真跡,國父紀念館還是國父紀念館嗎?由於目前存放在孫逸仙圖書館二樓,有關國父思想三十萬餘冊書籍,皆屬國民黨黨史館所有,其他館內展示的史料真跡,所有權也都是黨史館的,雖然這是私人財產占用公有空間,教育部與館方立場,是希望國民黨能懸崖勒馬,盡速歸還空間,把這些書籍、史料搬走,但,真的全搬走了,國父紀念館有關國父的東西,恐將因此空無一物,國父紀念館還叫「國父」紀念館嗎?

  好,當然也有折衷的辦法,就是黨史館能搬多少就搬多少,搬不完的史料、文物,就捐給政府,繼續放在國父紀念館展覽。無條件捐出歷史文物真跡?如果是民進黨,恐怕也辦不到吧;當然,如果民進黨也學國民黨,把他們的史料放在公有的場所,而且一占就是近30年,國民黨會同意才怪。

  教育部有教育部的立場,黨史館有黨史館的為難,國父紀念館當然也有自己未來的發展,要不是政權輪替,這件事恐怕會繼續粉飾下去;祇是,一個簡單的是非對錯問題,卻因為彼此協調手腕的粗糙,而搞得檯面下烏煙瘴氣,責任恐怕就得要大家承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