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张亚勤:引爆微软智库 - 名利场 - 金错刀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07 次) 时间:2001-12-04 16:02:47 来源:金错刀 (dpf) 原创-IT

张亚勤:引爆微软智库
文/金错刀

张亚勤放下电话,松了一口气,他端起咖啡习惯性地抿了一口,他显得有点疲惫。在他那间宽大的环形办公桌上,稍微有点凌乱,但一摞摆放整齐的《华尔街日报》表明主人近来的繁忙状态。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张亚勤的确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微软中国研究院刚刚被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一些研究项目方兴未艾;另一方面,张亚勤也忙着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把在美国普林斯敦的房子、汽车全部卖掉,举家迁回中国——他有一个8岁的女儿和一个1岁的儿子。

流年似水。三年前,时任桑纳福公司多媒体实验室总监(桑纳福是美国四大研究中心之一,被誉为“世界电子技术的摇篮”)的张亚勤在接到李开复的电话前,怎么都不会想到他将会和微软中国休戚相关。1998年9月底,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城的晚上,张亚勤和李开复这两位世界著名的华人学者第一次通过电话进行了交流。时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院长的李开复是想挖墙角,这显然困难重重,因为当时张亚勤拥有自己的实验室、研究团队,一切似乎蒸蒸日上。但李开复的一句话打动了张,李说:“你回国也是一种创业,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一次创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院,这本身也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事情。” 几天后,张亚勤飞回了北京。

张亚勤的经历在美国计算机业的华人圈中,曾被描述成一个传奇故事:少年天才,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科学家”,获得美国1998年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这一奖项已有近70年的历史,在美国工商界颇负盛名,以至当时的美国总统都要写信祝贺他。如今的张亚勤,正在尝试把科学家和管理者这两种身份做一个融合,他甚至已经看到自己所带来的改变,比如微软最近发布的office xp、Windows xp等。

是微软在改变张亚勤,还是张亚勤将改变微软?

张亚勤改变

桑纳福、微软的工作经历对张亚勤的最大改变首先是: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这也是微软的核心文化之一,类似的问题对市场人员而言可能是轻而易举,但对科学家而言,这是一条并非可以轻松跃过的鸿沟。喜欢逆向思维的张亚勤经常把自己放在用户的需求角度考虑一些研究的项目,“有些需求你现在不知道,首先要有一种想象,这种想象是建立在你对目前市场、技术、发展趋势的理解之上,想象一下整个IT、软件在5年、10年的发展是怎么样。做一个项目,要想象,如果我是一个用户,坐在一个电脑前,我需要什么样一个功能,能带来什么的好处,然后考虑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什么样技术,需要什么样的研究。”

在微软,大的项目都会做一些用户研究,这意味着,无论是代表微软未来的Microsoft.NET,还是为员工开发的新E-mail产品,都要在投入销售前大规模的试用。类似的观点深刻影响着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也在强化着研究项目的杀伤力。迄今为止,微软亚洲研究院名气日盛,拥有在数字多媒体、多通道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和亚洲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120多位优秀的科研技术人员,在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50多篇,申请国际专利逾百项,并已有多项技术成功转移到微软公司的产品当中,例如Office XP, Windows XP等。

前几天,张亚勤又面临一项重大改变——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事实上,张亚勤以及他率领的阵容豪华的研究队伍,除了立足中国外,开始把方向调整向整个亚洲。

微软似乎对张亚勤寄托了更多的信心,微软公司计划在下一个财务年度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增长10%。由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特出成就,比尔*盖茨同意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经费增长30%,大大高于微软的其他两个研究院。
费用到底会是多少?张亚勤称,肯定超过8000万美元。

黄埔军校的校长

张亚勤现在更愿意把微软亚洲研究院比喻成一个黄埔军校,并希望所培养的科学家离开微软后,对他的经验是一种增强,他可以到麻省理工学院做教授,或者到国内的清华去做教授,或者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张亚勤甚至认为:“微软研究院发展三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最重要的是创立了一种机制,本身可以持续地产生一流的科学家。作为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院,不仅你研究的成果、研究人才、发表的论文是一流的,重要的是必须有这样的机制,不断产生这样的人才。”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
首先是一个全面的激励机制,微软研究院的酬报机制,分为几大块,包括工资、奖金、期权,期权很重要,使个人利益和公司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其次是一个科学的评估机制。每6个月,研究院会对每一个人进行评估,不同的研究员会有相应的一个目标, 6个月后,研究院看他是否达到这个目标。根据研究员工作的实现程度,会打一个分数出来,这个分数从2.5到5分,5分最高——整个微软只有几个人得5分。那么分数越高,就会有一个相应的酬报、职位方面的调整。

“文化上的因素也很重要,包容、开放的胸怀,允许大家提不同的意见。”

这种自由平等的气氛随处可见,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每个房间的里都有一块“白板”,甚至会议室、休息大厅的墙壁和桌面也用“白板”,可以直接用笔在上面书写。研究院的会议室也被命名的不同凡响,比如火药库、原子、宇宙、量子、DNA等。

张也常使用一种让员工自愿表达意愿的训练法:每隔三五个月,公司就会有一个讨论会。全体员工到北京郊区或风景旖旎的外地去“说两天话”。这两天大家打乱原有团队,自愿分成小组,对一些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个时候并没有任何的限制,你可以讲任何话,也可以骂我。”

从1999年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开始,张亚勤就开始全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数字化研究队伍。这个拥有120名精英的团队,其中已不乏声名显赫者,如沈向洋——全球最杰出的图象处理学家之一、张宏江——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领域的先驱、李世鹏——多功能图像/视频处理和压缩领域年轻有为的学者、朱文武——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网络及通信领域的专家,以及当年清华大学的“神奇小子” 李劲等。
这个黄埔军校能制造出如上的一流人才吗?

用爱因斯坦理论管理

E=MC2。
问及张亚勤在管理管理资深学者的经验上,最值得和大家分享的一条是什么时,张亚勤写下了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什么意思呢?M是质量,C是光速,这个时候,对任何一个质量,光速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每个研究员的潜能都是很大,然后,你的管理就是把这种潜能变成一种真实可用的能量。这个能量都是存在的,那么你雇来的研究员都是存在在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怎么去释放,怎么去转化,这是管理的方式问题。首先,一定要对研究员有很强的信心。第二,公司需要一种文化氛围,使大家去合作。这个合作不是平常只讲一讲的合作,而是让他真实感觉到,合作后产生的合力一定是大于分散的力量。现在,学术、IT的发展都很快,而最新的东西都是在不同的项目的交叉之中,合作之后会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意,合作会产生更大的能量。所以,我的经验是,给他们充分的自信,让大家充分合作,很好的激励机制,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

爱因斯坦的这个著名公式,并不难理解,但把它具体操作到管理上也并非容易。在张的时间表里,每天大概有50%——60%的精力花在这个公式上。在不同的研究小组做一些协调,对一些研究方向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调整,以及和学术界的合作,政府、媒体的一些沟通方面。

自称喜欢跳跃性的思维的张亚勤如今正在努力克服一个致命的缺点:感情用事。“我会在想象之后,跟着感觉做一些决定,但现在讲一句话,别人往往以为是一个决定,其实不是,只是一个自己的看法。”

在一些部门会议上,张亚勤开始变得沉默寡言,通常时先听大家讲什么,然后三思而行,想清楚后再发表言论。
“但在研究方面,还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做项目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幻想力量

微软亚洲研究院已成为微软大脑的一个主系,其领军人物张亚勤最担心的地方,莫过于“微软五年之后,是否还会是这个领域的领袖?”

张亚勤这样描绘心目中的技术:一流、主流、前瞻、有用。这是一种未来的力量,喜欢看科幻小说的张亚勤希望从中汲取灵感。除了游泳、爬山、下围棋这些常规爱好外,张亚勤最近读了许多书,其中不乏科幻小说,有一本《最后的奥德赛》让他爱不释手,作者是美国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家Arthur Clarke,在他的小说中,许多设想和想像现在都已成为现实,有的相关研究领域也正在走向现实。从科幻到科学往往只相隔一步,这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使命有着某种相似。科幻往往会和我们的某个时代重叠起来。INTEL公司也承认,制造微处理器的灵感来源于1968年的一部科幻片中得了妄想症的杀人电脑。

近来,张亚勤那个智慧大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摩尔定律怎么回事?是人为的限制,还是技术发展的限制?“其实,后来更多的是人为的。硬件的发展,其实更多是由软件去驱动的,正是由于软件的发展,才需要那么多的硬件。用户看不到你的硬件,他体验到的是应用软件,然后到操作系统。这个很重要的一方面,人类技术的发展都源于他的想象和需要,需要和想象是连接一起。软件也是人类的想象。不是技术决定了人类的需要,而是反过来的,是需要决定了人类的技术。人类的局限最终仍取决于人类的想象力。”

张亚勤预测,有5个经验性的定律决定了PC发展。除了我们熟知的“摩尔定律”、“贝尔定律”、“吉尔德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外,张颇有创新地加了一个比尔·盖茨定律:盖茨提出,软件的发展无极限,它只受人的想象力的限制。

张亚勤希望自己做个有用的科学家,这个“有用”对张如此重要,它的意义也许在于:你要对产品比较好有感觉,你做的研究不管是再超前,一定要有用。“现在的科学家和以前的科学家是不一样的,是综合素质的一个结合。我一直崇尚自然发展,没有给自己做一个特别的定位,但不希望做一个与环境无关的科学家。”

张亚勤和他的同仁正在构造一个想象中的数字世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他们想象的力量——我们使用的DVD、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Windows XP等,已经成了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未来,我们拥有更多的是一种不确定,但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群走在时间的最前沿的科学家,总会给我们制造意外。

对话张亚勤

记者:1998年微软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时,所给的费用是6年8000万美元。在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后,现在的投资额是远远超过预计的,对这个投资的数目能否谈一谈?
张亚勤:我们投资的数目,并没有很严格的划分,根据我们发展的速度,每年都会有变化,由于我们发展的速度比预计的要快,所以投资也就比原先多了许多,比如, 2001年6月到2002年6月这个财务年度,我们投资比前一年增长了30%,微软在整个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是10%的增长。相对于其他公司,他们在基础研究机构的投资,大部分是削减,很多就没有了。
微软有今天的成就,也是比尔*盖茨本人的理念——花很多的钱投资于未来。一些项目,不仅是今后2年、5年,甚至10年、20年都见不到回报的。

记者:微软研究院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仍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能否谈谈研究院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张亚勤:这个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我们所做的重要的研究,迟早都会进入微软的产品里面,有些已经进入微软产品的。比如Office XP、Windows XP,已经采取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如果你看看十年更长的项目,象我们的语音技术、无线通讯、多媒体,都会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影响的存在。在现在的WINDOWS XP,以及将来的WINDOWS .NET中,多媒体将会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关于用户界面的未来应用,你可以用语音、手势跟你的家用电器进行交互,这个时候,对于一些不会用电脑的人也可以很简单地使用。我们做东西看起来很玄,但最后的落脚点都在用户身上。
记者:你曾经提到过,你现在最大的担心是微软在5、10年之后是否还会是行业的领袖,你这个担心从何而来?
张亚勤:可以先看一下我们的研究定位,比尔*盖茨为什么要做基础研究?一方面是希望研究院在学术界、IT界做更深一步的探索;第二步,在IT领域,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竞争者,象SUN、ORCLE、LINUX、AOL等,对于我们来讲,下面两三年我们可以看得到,今后的五年、十年我们看不到,怎么样能在以后保持一个很强的竞争位置,最重要的是拥有最好的技术、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大的价值。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人才,还需要你在做研究时有很好的感觉,以及对以后用户的需求有一个预测,而且这个预测最好是相对准确的。每隔10年,或者15年,在IT行业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型,在每次转型时,都会有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公司、新的市场出现,对微软而言,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能否保持这么一个领域的领袖,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比尔*盖茨讲过,在计算机领域,在每次换代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公司能同时领导两个不同的时代。
我经常把做基础研究同做风险投资等同起来,做风险投资,投十个项目,并没有预期十个项目都会成功,你是希望把很高的风险分散,如果有一两个项目成功,你的回报就达到了。
记者:你刚才提到,比尔*盖茨对技术的把握没有人能超过,研究院在选项过程中,比尔*盖茨对研究院有否直接的影响?在技术前瞻性方面,您和比尔*盖茨相比,谁会更胜一筹?
张亚勤:比尔*盖茨对我们选择的项目和研究的方式有很多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是他个人对电脑发展方向的看法,这个预见首先我要认同,或者我们的研究员要认同,如果不认同,这里面就会有问题。第二点,我们在做项目时,隔半年或者几个月,都会得到他的一些回馈,他的回馈可能不是很具体的,但他会提一些他的一点看法,通过这些回馈后会有一些调整。比尔*盖茨是相当很难得的一个人,对技术深度的理解,对市场的敏锐力,以及他的权威性,这三点结合起来,在微软没有人可以替代。
和比尔*盖茨在一起,会学到很多东西,他对技术、对市场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当然,对整个行业的宽度,不管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多媒体,他的经历很丰富。在一些方面比如多媒体通讯、视频压缩,这是我的专业,技术细节我比他知道的多。

记者:我们很想了解,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这样一个角色,是技术来适应商业的进程,还是商业来适应技术的进程,也就是说“技术+商业”这种融合在微软身上有什么独特的经验?
张亚勤:我觉得不管是做什么,做销售,做市场,做技术,做研究,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人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其实是做任何事情的一个目的。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首先要看到需求。需求包括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我把它叫做逆向思维。
首先,想到这个技术出来之后,用户在电脑前面,对他来讲是一个什么样的经历,带来什么样的收益,这样使用更方便,更快捷,让他看到的视频更加完美。如果有一个可以描述得很清楚的、很简单的立意之后或者收益之后,然后你再问要做到这一点,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然后我需要做什么研究,我们一直要去问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做一个东西,自己认为肯定有它的用处,花了很大的精力,十年之后,做的东西几个人用,也可以这样做,但这并不是我所赞同的方式,基本上也是微软工作的方式。其实微软成立26年以来,都是以两个东西为中心,一个是用户的需求,一个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创新,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是相反

小贴士:张亚勤简历
1978年,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少年班。
1983年,17岁获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电气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
1989年,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曾就读哈佛大学高级主管商业培训课程。
1997 年,年仅31 岁的张亚勤被授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 ( Fellow of IEEE ) 称号,成为该协会100 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
1999年,回国加盟微软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兼副院长,致力于数据压缩、视频、多媒体及Internet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之前,张博士曾在美国GTE 实验室任高级研究员,在美国 Sarnoff公司任多媒体实验室总监。
2000年8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首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