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39 次) 时间:2000-08-04 14:43:53 来源:爱情病毒 (爱情病毒) 原创-IT
我想我们应该承认,任何一种行业,任何一种情况下,虽然是“一夜成名”,但在这之前是肯定要付出代价的,就算是脱星、诽闻主角,为了成名肯定都要牺牲一些普通人无法付出的东西,这是一个等价交换庳社会,如果你没有成名所需要的专业条件和素质,那你希望成名所需要付出的更是常人无法想象。“十年磨一剑”所换来的成名在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廉价的、浮躁的、一夜之间的成名故事,正是因为这个相对浅薄的社会的这种成名方式,造就了许多人拼命想抓住这一次“机会”大捞一把。
一个朋友告诉我,这些名人(专指文艺界名人,学者排除在外)在他们媒体界的眼里从来都是不被看重的,甚至感到讨厌,但是,面对他们,仍然必须或者不得不要露出一脸的讪笑,为什么?他说我曾经专门注意过吴小莉、赵薇等等所谓的名人,她们的脸上,有一种冰霜般的冷漠,冷到骨子里的。当时我非常诧异,我说她们为什么要摆出这样一付姿态?(因为当时我是蛮喜欢吴小莉的)“腕儿嘛!”他说,那神态无一不透露出轻蔑和不屑,仿佛在说一种社会的寄生者。“但是”,他又说了,不管他们的脸上表情是多么的冷漠,只要摄像机的镜头一对准她们,她们的表情可以在一秒钟以内马上换成一副亲切的笑容,尤其是吴小莉,典型的CI式笑容。好象那种笑对她们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嘴角弯到什么程度,眼睛不能眯到只剩一条缝隙,脸部的肌肉的紧张和松弛程度……
我想这位朋友谈到的也许是相对片面的看法,但他的话里也不乏一种真实性,这些成名者,尤其是这些突然成名者,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枝末节,已经是全权被策划,被安排了的,甚至她/他的装束、面貌、笑容,她/他自己呢?或许我们真的很难找到,长期下来,他/她可能自己也无法找到自己了。这是一个个性化越来越强烈的社会,看着别人自由散漫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穿着短裤、不化妆、过平淡的生活,也许(当然仅仅是也许)她/他们只有通过拼命地捞一把才能弥补成名后被遗望的伤痛和悲惨状吧?
可能,这也不是某个人的错!这种肤浅的、经不起岁月磨砺的成名者的昙花一现正是我们这个思想和文化都已经流于庸俗化的表现的一个方面吧。为什么我们心目中的那些在各自的行业上默默耕耘的佼佼者却仅仅因为没有人炒作有大部分却被埋没了呢?
但是也有很多出色者,比如王安忆,她就是一个比较拒绝由媒体来炒作的作者,从她的《黄河故道人》到《伤心太平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优秀女作家的笔力和劲道,看到的是一种文化风格的不断探索,看到的是严肃文学的艰难进步。她并没有因为曾经一本书出名以后就拒绝再努力,相信她也曾经大有大捞一把的机会,可我们并没有看到她选择(至少媒体炒作的几乎没有)。
也许有人知道,要维持文学、艺术的一种最初的、最根本的个性风格,更多的需要远离那种苍蝇式的炒作和包装,人的天生的秉性中的灵气,是在一种宁静的沉思和远离某种圈子喧嚣的空灵中产生的,人类的浮躁式的、闹哄哄式的、嘈杂的、表面化的那些看起来一时热度的艺术和文学最终会被历史和岁月所淘汰。
殊不见,那些通过不良手段炒作自己的成名者们,他们的艺术程度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吗?就算还有大把的金钱做抵抗,也无法掩饰地堕入空洞和乏味,殊不知,当一切的铲钱运动开始的时候,他们已经对自己的艺术魅力开始了恐慌!
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