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74 次) 时间:2001-11-29 12:16:59 来源:远行客 (yuanxingke) 原创-IT
每当陌生人从网络的那头得知我在北京做类似网络的东西,就会很自然的问:“你在中关村?”,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由此我知道中关村在中国代表了怎样的形象,但对我这个漂在北京的外地人,依然陌生。
北京太大了,我住西南,村子在东北,去一趟好比旅游,买车是必须的,虽然我现在买不起,但这念头却一直揣在肚子里。
第一次去中关村是1998年来北京出差,当时还没大兴土木,很符合“村”的这个概念,我和老板走在街上,耳边都是悄悄却清晰的询问:“要盘吗?”,就在我们走到某个天桥的时候,不知从哪儿冲出来一个两道鼻涕过嘴唇的三岁孩童,准确迅速的抱住老板的大腿抬头喊:“爸爸!”,看来是要钱的,老板先是大惊失色,接着怒火冲天,揪着那孩子的后领象撕胶布似的把他从腿上扯了下来,可裤子上留下了闪亮的鼻涕痕迹,老板心情变的非常郁闷,我只好在肚子里窃笑。
第二次去中关村是2000年刚来北京找工作,要去村里的某家公司面试,一路上依然是熟悉亲切的询问:“要盘吗?”,但村子显然变成了镇子――两年没来,环境大变,感觉真是不错了许多,不知道那个脏兮兮的孩子是否还从事抱人大腿的职业?后来面试未果,我和那家公司都彼此看不顺眼,所以未结姻缘。
转眼我在北京混满一年,看样子还能继续混下去,尤其是还能在所谓的网络世界继续混下去,这对我太重要了,自从97年我上网发现每月电话费要用去薪水的百分之三十后,我就立下了相关的毒誓。在这一年里,断断续续去过村里几次,堵车是顺理成章的,人多也是自然的,最大的感触是:村里人生存环境艰难多了。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但凡是个柜台就有人围绕,柜台里的总是口水横飞柜台外的总是洗耳恭听;现在不行了,柜台外的趾高气扬,柜台里的恭恭敬敬……看来电脑在我国普及的很不错,想蒙人想捞一笔是一笔的好日子不再了。慢慢认识了一些村里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被迫或自愿骗过人的硬件牛人,他们对村子有那种吉普赛人的暧昧,态度在爱恨喜厌之间奇怪的平衡着。
我知道,中国当今很多IT高人都是早期的村民,能有今天的成就那绝对是扎扎实实踩着血脚印走出来的。虽然我也混迹于所谓的IT业界,但每次去中关村,总觉得村里村外就是有那么点不同,就好像有没有北京户口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许多客观的事情主观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