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1 次) 时间:2001-11-28 16:34:56 来源:河间石 (河间石) 原创-IT
有时间静下来好好整理以前的资料,看见了以前写的一篇采访提纲和随笔写下的一些手记。有段时间曾经想写一个在困境中的中小网站如何生存的专题,为此接触和准备了一些材料,但因为工作的缘故没有继续做下去。这篇采访提纲和那些记录就是那次专题准备过程中留下来的资料。
采访提纲是当时为了采访国安集团下的一家公司所做的门户网站QKAKA而准备的。还记得当时是一位老朋友在这家公司,听说我要做这么一个专题,主动和我联系,希望也采访一下他们这家网站,我答应了。
想了解网站的情况并不是很难,至少可以直接登陆这家网站直接了解一些最直接最基本的情况,然后又听了听这位朋友的介绍。挂名在国安集团下的这家公司是在网络潮最热的时候开始进军互联网的,当时最只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把这家网站卖出去,因为海外的业务比较多,他们直接把网站建立在了改革的前沿阵地——广州。这也是身处北京的我们少见或根本就没听过这家网站名称的原因。但登陆这家网站后掌握的情况却不是很好。虽然也是一家门户网站,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其中的信息量非常少,比如新闻,每天更新量少的可怜,只有一些基本的热点新闻每天能注意到更新而已。徜若说是在某些方面“精”也还可以,但就是这转遍整个网站也找不到丝毫“精”的踪影。让人感觉不便的是,除了浏览新闻这样的基本服务外,用户要是想进一步享受它的其他服务还需要下载客户端,非常的麻烦。或许是因为了这些原因,据说这家网站的用户注册数也不过是数千而已。
这家的网站的经营方向在哪里?为什么要采用下载客户端这样的形式?在世纪交替的裁员潮、纳斯达克下跌中,qkaka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或是影响?还能坚持多长时间?……下了这家网站,我就冒出了这些疑问,并把这些疑问写进了采访提纲中。或许是这些问题确实不好回答,或许是这家网站这个时候遇到了经营的问题,等到把提纲发过去后,原本还因为我将要进行的采访而亲自打来长途致谢的这家网站的老总也没了往下的消息。到了后来就不了了之。
半年后,也就是10月中旬,我又碰见了这位朋友,和他聊起了没有进行的这次采访。他告诉我说,在互联网最热的时候,有人开出了300万美金的价格要购买这家网站,但是公司的高层拒绝了。他们认为还能卖更高的价钱。结果很快就遇到了互联网寒潮,等到他们卖30万美金甚至给钱就卖的时候,已经没人愿意买了。到了现在,我们再登陆这家网站时,看到的还是今年5月份初的内容——网站已经没有人了。
“不过他们现在改而开发起了办公软件。”这位朋友说。“还是面向海外的呢,主要的目标是香港的市场。”朋友解释说,他们和国外一著名的软件合作开发这套办公软件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网站不行了,还是做个别的方面好些,或许能闯出条路来。”
那些手记带给我的感觉则要温暖的多。也是一家小小的门户网站,不过地点是在北京,曾经在新浪网的首页做过广告,所以多多少少有些人知道。让人惊奇的是,这家私人办的小网站在寒潮中居然没有倒闭,而是显示出了自己的生机,着实让人觉得不易。也正好认识了这家网站的一位员工,在聊天中点点滴滴知道了这家网站的一些情况,随手记录了下来。
登陆这家网站,留下的最直接的印象是方向很专一,除了在线娱乐方面的一些东西,就是韩国娱乐方面的介绍,还有企业E化方面的业务,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市场调查。那位员工告诉我说,这家网站也是在互联网最热的时候建立的,没多长时间,网站的创始人就把这家网站成功的卖掉了,接手的人对互联网一窍不通。但就是因为对互联网不懂,他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认真进行了观察,确定了在线娱乐和企业E化的方向,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购买了一家专业网站,也就是市场调查那一部分。等大家感受到了寒潮的时候,他已经给网站穿上了冬衣。等大家都在为经营的资金发愁的时候,他们因为韩国娱乐方面的业务还在一直接受着韩国的陆陆续续的投资。一句话,别人在考虑转型或正在转型时,他们已经走在了别人的前列。船小好掉头吧。等到我想深入下去准备做一个采访的时候,却因为某种原因而没能继续下去。
这两家网站都没有直接的接触,一直停留在很表象的层面。但其中也反映了不少现状,或许能对我们的思考有所帮助。
两个听来的故事。
第二间网站的网址是? - 咸鱼 - 2001-11-29 16:28:42
第二间网站的网址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好,我是咸鱼 http://www.softuser.com
第二间网站的网址是? - 咸鱼 - 2001-11-29 16:28:42
第二间网站的网址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好,我是咸鱼 http://www.softus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