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0 次) 时间:2001-11-26 00:06:44 来源:厚颜 (厚颜堂主) 收藏
2001-2-18 作者:肖怡
在习惯了多年的紧张工作之后,面对突然出现的长假,仿佛一夜之间,“休假”成了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而“假日经济”这一新名词也频频出现在大大小小的传媒上,成了注意力最旺的“新宠”。2000年“五一”,假日消费像一个风火轮,转到哪里,火了哪里,犹如天上掉下的馅饼,让商家个个喜笑颜开。只是手忙脚乱的商家在蜂拥而至的消费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不但屡屡与众多商机擦肩而过,还惹得消费者怨声不断。于是,商家们为下一个长假憋足了劲。然而,当“十一”如约而至之后,现实的境况却与商家的期望相去甚远,尽管商场依然人声鼎沸,却未见购物狂潮;尽管旅游点车来车往,却未见人潮涌动。从“五一”的火爆到“十一”的几分凉意,不但让不少商家大失所望,也让跟着感觉走的商家们着实猜不透:假日经济“真经”何在?
从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市场看,铁路部门“十一”期间发送旅客和客票收入分别比“五一”下降10.6%和9%,民航飞行航班和运输旅客比“五一”下降19%。而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的联合调查统计则显示,“十一”假期期间国内旅游者达598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0亿元,反比“五一”期间的4600万人次和181亿元有不小的增长,这与许多旅游企业的冷清形成鲜明反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而面对这些变化,许多企业又落在了后面。
毫无疑问,一年中占了1/3的节假日将衍生出一个巨大的潜在的休闲市场,但这个潜在市场要变成现实的市场,并不是简单地放上几个长假就可以完成的。任何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从产生到运作,都具有双重性,假日经济也不例外。事实上,“五一”的“井喷”现象是一种不正常的消费反映,与其说是市场供不应求、准备不足,不如说是消费者一种积压过久的情绪释放形成的消费渲泄而已。“十一”的几许“凉意”反映了消费心理的渐趋成熟,而只有消费心理的成熟才会推动假日经济的理性发展。所以,“五一”的欢喜与“十一”的担忧都是一种不必要的短视,重要的是寻找到假日经济的发展规律,从而真正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互动“双赢”。
中国的假日经济依然是一个新生儿,它的成长需要商家和政府的共同引导和培育,一味地索取只能使道路越走越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商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拿什么来奉献给假日市场。只有以一种“给予”的心态,认真分析消费者的假日行为,满足人们日益求新求异的个性化假日需求,商家才会在接踵而来的假日市场中赢得商机。对政府而言,作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有力手段,假日经济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责任,这种责任不仅限于调整假期、协调关系、搞好服务,还必须以一种营销的观念发展假日经济。一些先知先觉的地方政府已经在开展各种营销公关活动,大力推动本地的旅游和文化消费,但要真正带动假日市场的消费需求,使假日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假日经济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人为创造的馅饼,这块馅饼究竞可以做多大,需要商家和政府的齐心协力;而每一个商家又能分到多少,则需看各自的功力和智慧。在世纪之交,假日经济为低迷的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它的魅力才崭露头角,无限的风光还在后面。
—-摘自《销售与市场》杂志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