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流行 - 乐智强说 - 乐智强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1 次) 时间:2000-08-03 11:51:41 来源:乐智强 (乐智强) 原创-IT

学术与流行

流行的文字往往不够深刻,而且以小说居多,多属基本上不需要治学钻研的一类,兼之流行的作家越来越年轻化,因此虽然对流行作品的深度很不以为然,但还是可以接受,权当娱乐。但当流行的文字冠以学术的头衔时,一不小心就会令人反胃,特别是一些以学者的身份出现的作家。如果是卫慧、周洁茹等年轻一辈谈学术而出错,还情有可原,他们毕竟不是治学者,也不以学者自居;可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余秋雨这样的学者身上,就真该挨板子了。特别是他还不好好认错,总是顾左右而言它时,引来无数口诛笔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不大爱看他的散文,因为一篇两篇还好看,再往下看,就觉得总是一个味道。就像吃同一道菜,开始好吃,吃得多了,再怎么添油加醋,都让人反胃。这就算是余秋雨的风格吧。也不能太怪他,人都有风格,也都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可是他说错了话还不承认,这就太不称他的一大把年龄和身份了。比如他将娥皇女英称为舜的女儿,将雨果放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当然余秋雨也说:散文不是论文,不能那么严格地要求作者。当年鲁迅写杂文,也曾经误记。余秋雨再活50年,再写一大摞子书,也赶不上鲁迅。可是鲁迅还有错必改,一旦读者向他指出文章中的错误,他会立即在报纸上公开道歉。更多的人知道鲁迅写错了文字,可是尊敬他的人却不会因此而更少。拒不认错的人,虽然一味藏着掖着,终究纸包不住火,连带人们还要质疑他在其他方面是否有什么败笔。
我本意并不是想攻击余秋雨先生,无论如何,总体上而言他还是对文化事业作了一番贡献的。我在此只是借他来起个头说我的正题。余秋雨的文章拥有很多读者,可以归入流行一类。流行是好事,不论是对作品还是对作家,是对精神还是对物质。但流行的厚实度则各有不同。以美文而流行的,应该算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也是数量最多的。但以学术而流行的,则颇令人肃然起敬。我之所以说余秋雨对文化是有贡献的,是因为他把历史和流行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他的文章发思古之幽情,多多少少调动起大众们对历史的兴趣。如果他能够在写作上更严谨一些,考据更准确一些,他会更令人尊敬。当然,这是很累的活,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必然减少他的作品的数量,在个人名气和收入上都不会有那么快的收效。由此我怀疑余秋雨深谙经济学原理,颇有信奉实用主义之嫌。
以《智圣东方朔》一举成名的龙吟先生,其作品与余秋雨的作品不是一类,但也有共同点,即都与历史有关,而且作品中也出现与史实相悖的错误。已经有读者指出了龙吟作品中的错处。龙吟先生还比较老实,会向读者道歉并更改。我欣赏这种态度,洋洋几十万言,错误总是难免的,算不上是什么羞耻。有则改之。当然,龙吟并不是以学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流行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在他而言,也的确可以不必为了写一部历史小说而先成为历史学家。对龙吟先生我有一个建议:如果没有钻研历史的兴趣和精力,或者研究历史只是为了写小说,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历史学家。
因治学而流行的,我推崇黄仁宇。黄仁宇并不是流行作家,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料到他的作品会如此流行。一般而言,流行的作品都是轻松的作品,读起来很累的作品往往难以挤入流行的行列。黄仁宇的作品虽然是白话史论,但读起来仍然很累,可是他的作品还是挤进了畅销书行列中,这就更显得可贵。他的《万历十五年》至今畅销,而且他的读者也并非一般的读者,往往有很多学者,可是至今没有谁指责他的作品有什么错误。该书从计划撰写到杀青定稿,历时7年。为写此书,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仅阅读全书133册的《明实录》就花了他两年半时间。他是研究历史的人,是历史学家,严谨在他是基本的要求。至于他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书能够畅销,那是对他数十年辛苦研究的回报,当然也得益于他驾驭文字的功力。他比一般的流行书作家更能够沉下心来,是由学术而流行的典范。
在流行作品中,由学术而流行是最艰难,也是最可贵的。由学术而流行,不但是对学术的负责,也是对流行的负责。为流行而流行,也无可厚非,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供人以娱乐。而为流行而学术,则终将流落到无学术的流行,对世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操笔之辈当戒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