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浮躁年代 - 乐智强说 - 乐智强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2 次) 时间:2000-08-03 11:35:48 来源:乐智强 (乐智强) 原创-IT

文学浮躁年代

也许是中国现在作家太多,竞争太激烈,更新换代太快,连名作家都怕一不小心就被别的作家给淹没了。于是,只要是作家,不论有名还是无名,都越来越离不开炒作,越来越感到时间和效率的重要性。先说这时间和效率,以往作家出书都是等书写好了,一改再改,觉得满意了,才找出版社出书。可是现在如果还这么老套,就太落伍了。君不见,微软的官司还没打完,打倒微软的书就满天飞了。国内的速度也不慢,作家刚有了个写书的想法,就和媒体配合着大肆宣传,为写书的想法造声势,然后读者的胃口被吊起来,眼巴巴地等着新书出炉。这方便了读者,也方便了作者。一件大事正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有关书籍和文章便前仆后继,趁着人们还没有把这件事情忘记,便抢到了卖点。
如果说时间和效率使书赶上了卖的时机,则造势更体现了作家的商业头脑。没有卖点的时候,硬是捏出一个卖点来。这从与当今国家大事无直接关联的文学作品中特别表现了出来。王朔大红了一把后就沉寂了,现在为了出新书,怕人们记不起他,先来了个海骂,谁有名就骂谁,不论死人活人,结果引来一片回骂声,一下又唤起了人们对王朔的记忆。结果《无知者无畏》一出来,立即热卖。而所谓的“美女作家”,更是奇招迭出。据说卫慧为了一本《蝴蝶的尖叫》,和王朔一样想着法儿作践自己,把自己的头像印在男人内裤上,然后内裤连书一齐撕烂,任读者践踏。只是听说那本书没让她赚多少钱。但是《上海宝贝》一定让她大赚了一把,不论是在金钱上还是在名声上。而她和棉棉的相互攻击,其实更像是双簧,目的是引来一帮拥护者帮忙抬轿子。另一类人则比较要脸面,不会逮谁骂谁,也不肯作践自己,他们的方式是找到别的作家的“软肋”进行攻击,如余秋雨的文革“软肋”。从对余秋雨的审判来看,已经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了。攻击者与被攻击者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李敖则独辟蹊径,又是搬出诺贝尔提名奖,又是“竞选”,又是状告李登辉,为他的骂人再创新招,《北京法源寺》也冲进了销售排行榜前几名。文雅一些的方式,有“行走文学”,有借电视剧的播映而热销的。写“行走文学”的可算师从徐霞客,但文笔远赶不上徐霞客,顶多比旅游日记好一点。文学作品与电视剧互相烘托,则没有什么卑鄙手段,就是成本高了些。至于请一些人来写书评捧场什么的,则已经是旧招式了。不过不管什么方式,是真心捍卫真理也好,是为炒作也好,最终都吸引来了大量目光。像《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这类经过多年研究而付梓的畅销书,已经成了珍稀动物了。
这种文学炒作新手法其实是从IT界学来的,算不上什么创新。自从IT界总结出如今的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后,文学界马上也很默契地施行起“注意力文学”了。文学界没有风险投资的支持,无法大肆做广告,因此,文人们动用起自己的资本,用文字来战斗。攻击别人的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被人攻击的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乐于“被黑”。但是“注意力文学”归根到底也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炒作的效果如何是以经济效果来衡量的。王朔、卫慧、棉棉、余秋雨、余杰等等,一番热炒之后,书的销售量扶摇直上。至于某些人的书遭到查封,那当然也是始料未及的。
这是一个文学浮躁年代。

到底是文学浮躁,还是做文学的人浮躁? - tulipway - 2000-08-03 15:38:11

到底是文学浮躁,还是做文学的人浮躁?这年头,好象要看本好书都很难。 不过,读者的趣味到一直是没有改变过,打动得了人的,还是纯朴的书。象路遥、朱自清、沈从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