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5 次) 时间:2001-11-18 19:03:37 来源:申耀 (稻草人(可可)) 原创-非IT
关于《南方周末》WTO·就业中的职业经理人
中国入世了,正逐渐融入全球经济食物链和政治、文化等圈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界首当其冲。而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企业最关键的因素人才也开始了争夺战,而每个行业中的中高级人才无疑是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争夺最激烈的,因为他们稀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方法。而这些东西却因人而异。所以就产生了所谓本土职业经理人和海龟派职业经理人。
本土职业经理人VS海龟派职业经理人
刘韧曾经在其著作《知识英雄》序言中说过:“新一代年轻人的未来之路除了做职业经理人或选择创业之外,其实并没有第三条路好走!或者说,未来大多数年轻人的希望只有在企业中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是的,刘韧说得很明白。所以选择做职业经理人其实也是很多年轻人一直在追求的。在这群充满激情和能力的人中,我们能看到听到的有很多:联想集团少帅杨元庆、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微软中国区总裁高群耀、高盛投资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当然不得不提到国内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无疑是成功的也是优秀的。
在这群高级人才中,有的是海龟派,有的是在国有大型企业中成长起来的,称为本土职业经理人。首先我们不管他是什么系派的职业经理人,得肯定的是他们在这个行业,在自己的企业中干出了无比骄人的成绩,给这个企业带来了活力,财富。入世以后,中国的企业界中少不了他们的声音,少不了要他们在各自领域中活跃。《南方周末》以及《新周刊》上说了:这些人迟早会形成社会的主流,说白了就是一个阶层,现在有人称为中产阶级。
应该肯定的是本土经理人和国际成熟了的经理人有不少的差距。不仅仅说国际成熟的经理人不少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MBA。关键的还有职业理念以及具体在操作企业的方法上。以及在建设各自的企业文化上。
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的IT行业中,不少出名的企业中多数领头人都是海龟派。当然这不同于那部分在.COM热潮中回国拿着VC糟蹋的那部分人。具体表现在诸如IBM、HP、思科、微软、明基等企业中。
这两者比较的初衷在于让更多的本土职业经理人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让自己更多的吸收国际上比较先进和成熟的企业理念和方法。当然不是说海龟派没有问题。毕竟,要融入全球的经济圈子。首先得遵守国际上的商业准则。而国际上成熟了的职业经理人可以把他们看做一个可以效仿的活标本。在我们国家,工业化,商业化,信息化正逐步的渐进,蕴藏着无数的成功机会,只要我们自己抓住了这个机会,不管从什么目的、什么心态看,都是再好不过了。
通常情况下,国际名牌大学出来的MBA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国内自己的MBA毕业生同样受到追捧。从今年MBA联考热,很多人都将自己的职业目标锁定在做一个职业的经理人上,因为,虽然中国的传统商业准则中有一条:宁为凤尾,不为鸡头。但是创业成功中的艰辛以及创业中很多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承受的。在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企业团队中工作,本身还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很多人也愿意为此一搏。很多企业请职业经理人就是想本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但是,无疑,职业经理人在此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很多东西去消化,去承受!
职业经理人中的遂死现象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管是本土的的还是海外的,施喷宝事件,还是刚刚才发生不久的浪潮通软事件。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国内的商业机制和商业环境的确需要职业经理人去摸索,去适应。不仅仅是国内的企业需要职业经理人去改造,加上WTO后,很多国外的企业更需要职业经理人去拓展自己在华的公司。所以,如何避免水土不服,如何让国内的企业去适应新的机遇,新的商业环境,理所当然的摆在了职业经理人的案头。更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职业经理人往往才出来就遭遇遂死,遭遇危机。不管你是否曾优秀过,不管你是否有很强的背景,资历,在你新的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位子上。需要自己去做的确有很多东西。
国内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
今年福布斯的中国前100位的排行榜上,很多人是国内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同样也是国内商业中不可缺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这一批人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吹捧。入世以后,如何调整自己企业中的种种不足,是采取铁碗的政策,一个人扛住,还是请职业经理人为自己打点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职业经理人有一个健康、宽松的环境。同样需要人们考虑。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干,能力,见识,操作企业的方法上如何进步,如何让自己企业在加入WTO后进步。《南方周末》列举的四个条件:老板素质、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企业的战略规划。认识、操作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希望国内的民营企业家短时间内成功度过这种企业发展颈瓶。
MBA热
MBA热是好事情,能在国外取得一个MBA更好。但是,MBA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不是文凭的佐证。国内应该还是有很多人有盲目的动机,自己需不需要一个MBA,自己适合管理,运作一个企业吗?还是挂一个羊头卖狗肉?读一个MBA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和钞票,很多人为此不断的尝试,为的就是一个认可,资历,而没有实实在在的想着如何用这些东西服务于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中是否时候搞商业?我们需要理性的去认识,去看待。千万不能盲从。同样的道理还适合创业热。媒体热。
从本土经理人到国际职业经理人,再到民营企业家,最后是各种热潮。
我们需要等待和面对的时间不是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