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92 次) 时间:2001-11-16 13:25:19 来源:康庄 (康庄) 原创-IT
《21世纪经济报道》:思科中国重组图谋金融IT霸业
专访思科中国副总裁兼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维明
康庄 昆明报道
中国终于入世了,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问题对于中国的考验也正式开始了。在这个时刻内心最激动的恐怕不会是中国的企业老板们,而是诸如思科等跨国巨头--中国市场终于更大范围地开放了。在这些巨头们眼里,中国已经成为关乎未来的战略重地。
为抢占先机,思科中国日前还专门针对中国金融证券市场现状对其金融事业部进行了重组,其目的很明确,就是采取足球场上的盯人战术,力图强力渗透到中国金融证券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争做中国金融系统IT化的领跑者。
11月10日,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维明在昆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思科中国华丽转身(小标题)
如果说以前的思科在中国还是小心翼翼地不敢有太大计划,现在就是新的机会到了。
刘维明认为,中国加入WTO是世界范围内的业界和各方人士都特别关注的大事,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广阔和潜力无限。加入WTO后,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里,受影响最大、改变最多的应该是银行保险系统,主要是因为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带来的冲击和竞争;证券行业应该不会有很快的变化,中国证券市场一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市场,正因其封闭,才逃过亚洲金融风暴等劫难,与其封闭带来的负面效应相比,可能当局更倾向于推迟开放证券市场的时间表。
说到这里,刘维明的同事、思科全球金融行业顾问冯伟能插话说,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最后一个结束的话题就是保险,全球跨国公司无不垂涎中国尚未充分开发的庞大保险市场,纷纷要求开放中国保险市场,而在此之前中国政策是不许外资控股或独资在中国投资保险公司。为这个几乎拖慢了中国加入WTO的时间表。最后双方妥协的结果仍然是外资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必须采取合资的办法。中国保险这个被万众争抢的金娃娃有多大诱惑力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证券等行业则正在争先恐后搞集中交易或全国银行卡互联互通等大项目。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思科会采取什么方针应对?会不会由此给竞争对手一个空间?
刘维明向记者透露,在这个中国入世的关键时刻,进入新财年的思科中国正在进行一项业务重组。刘氏承认,这一方案是针对入世后中国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此前不久证监会传出将给部分IT企业颁发证券从业牌照,及时进行的“华丽转身”。
刘氏表示,新的重组是以中国金融行业特大客户为龙头,竖向将其中国金融部门分成了四个独立的部门,其中三个是销售部门:一部专门负责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这两个战略客户的接洽服务工作;二部负责对口服务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三部则是大客户部门,专门开发和负责除一部二部以外的战略客户,主要对象是国内证券公司等。另外,由思科全球金融行业顾问冯伟能带队的一个部门则是专门负责整体商业解决方案的小组。
抓大客户,抓龙头的心思,刘维明有专门说明:“思科能够为中国金融行业做什么?是从思科金融服务事业部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天起,我们就非常明确自己的使命:帮助中国金融行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并取得成功!”这话在客户和竞争对手那里看来,却是思科在中国勃勃野心的一次曲折表述——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是思科囊中之物,时下中国证券公司采用的系统软件,也多是思科产品,先行占领行业领头羊,能从一定高度控制全局,从而使思科中国变身为中国金融信息化行业的领跑者。
这一目标一旦实现,思科将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又一个微软。
思科变阵中国攻略(小标题)
中国证券市场集中交易和将允许IT企业拥有证券从业执照,这两个监管当局的透露出的意思给思科以不少的想象空间——在IT界如雷贯耳的思科会否伸手染指证券市场,并会否在集中交易这一全新的挑战面前给竞争手以市场空间和机会?
刘维明坚定地表示,思科肯定没有延伸产业链到直接做证券市场的想法。不过,国内券商IT化对于思科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刘氏不无得意地说:“一谈到集中交易,我们是最有信心的。在证券行业要搞集中交易,不管你选择哪一种交易模式,这些数据连接和总控中心只要你说得出名字的,都有我们思科的产品,而思科做的网络平台仍然能为其提供强大支持。这在软件系统行业不是随便哪一家都能做到的。”
对于集中交易本身,刘维明十分赞同,他认为,这有利于信息流采集和资金流回收,使企业可管理度提高,就象“赌钱也得让我知道风险在哪里”,集中交易和数据中心让你的领域无限延伸。
刘氏透露,思科已经为中国银行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数据中心,下一步还要为中行在伦敦和纽约再建两个;工商银行辐射北方的北京、辐射南方的上海和遥控海外的深圳三大数中心也是思科的作品;还跟合作伙伴康达公司一起为建设银行合作做网络和数据中心。
在海外,美林证券整个系统从高端到低端全部采用思科系统,但在国内,由于考虑到成本原因,很多企业愿意在高端产品上采用思科产品,而在低端产品上则采用便宜一些的华为等国内品牌。不过刘维明信心十足地认为,终究有一天,中国证券公司也会认识到,从高端系统到低端系统都采用思科一家的产品,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商业机密,同时也使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得到保证,优化设计那点支出相对于防范系统风险的损失,对比强烈。而且刘氏相信,这一天已经为时不远。
因此,刘氏说,上个财年思科中国营收达到10多亿美元,公司下属4个部门间,金融中心对其的贡献大致在20-25%之间,从数字上看不见得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不仅如此,刘维明还坦陈,未来1-2年里,金融事业部对思科中国的贡献差不多也会在这个水平,增长率也会是两位数字,他仍然对思科的未来表示审慎的乐观。他认为,除了电子商务已经为思科带来希望之外,思科中国还在业务上开源,经营上节流,会保证新财年有够劲的成绩。
为此,在金融对思科的回报并不比其他部门优秀的情况下,在整个IT行业里面,除了进入中国已有10之久的老大哥IBM,思科是投入到金融部门人数最多的公司,每年人手都还不够,“人手老是追不上要赶的活”。
“9·11”为思科新攻略起点(小标题)
思科善走高层路线和利用国际传媒这两项能力,是业界出名的。刘维明说,9·11事件其实为每一个地球人都敲响了警钟,而在此期间思科为摩根做的两个数据中心备份,使摩根得逃大难并迅速恢复经营业务,几乎成了奇迹。今年11月26日,思科美国纽约金融中心团队专程赴华组成金融服务团到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进行“传经送宝”和趁机推销思科产品。
在刘维明头脑中的“生物链”里,思科主要依靠4种力量赢得比赛:思科产品在中国主要通过代理商销售,思科自己一般不销售产品。而代理商分为四类,一类是集成商,其次是分销总经理,第三是帮助我们处理文化性质的交流。第四种则是寄生蟹一样,它自己不直接代理思科的产品,但做的是基于COSIC数据平台的软件产品。
在这些代理商里面,已经走出了诸如文正明公司、康达、达克通讯、华通电脑等等优秀网络集成商或行业产品代理商。
刘氏始终认为,这个生物链不能被破坏,因此思科不会收购这些看起来“钱途无限”的合作伙伴。他说,思科当然一直没有停止购并,但一般买下的企业都是基于优秀技术的公司或是干脆直接收购技术,而跟合作伙伴的良好“邻居关系”,将使思科在销售的渠道上走得更好。他说:“我们现在要紧的是大家要力往一处使,一起把中国证券市场IT化的产业做大,这才是真正的竞合。”
个人简历
刘维明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维明先生于2000年4月担任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全面负责思科公司中国区金融服务事业部业务及总体运作。刘先生将领导其团队致力于满足银行金融行业客户的需求,全力拓展思科中国公司在这一重要应用领域的业务。
刘维明先生在思科先后担任过许多销售及整体运作管理方面的职务,积累了丰富的销售和管理经验,尤其对金融业界的有关业务有着深入的认知。加入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之前,刘先生在思科系统(香港)担任第一任销售经理,主要负责开展金融界的业务。在思科中国公司工作的早期,他担任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西部地区首任总经理,在四川省成都工作两年半时间,负责大力满足西部地区服务供应商、银行和政府部门的重要客户的需求。
1998年,刘维明先生移师广州,就任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南中国区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率先在该地区推广思科公司互联网商务解决方案组的互联网商务方案,屡创佳绩,主要客户包括富士康、华为科技、Country Garden集团等。在金融服务领域,刘先生带领其团队将IBM位于南中国的所有主框架点转化为CIP用户,为思科系统公司在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在加盟思科公司之前,刘维明先生曾在Unisys公司工作4年,负责全方位拓展香港和中国地区的商业银行业务。
刘维明先生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开始于NCR公司。在NCR工作的4年间, 他参与销售专业化发展项目的管理,负责向金融客户提供综合的银行方案、微型计算机和专业服务,主要客户包括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法国兴业银行、 Dresdner 银行、海外联合银行等。
刘维明先生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工商管理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