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国证券电子商务网站 - 评论 - 牛不吃草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09 次) 时间:2000-08-01 10:39:51 来源:牛不吃草 (牛不吃草) 原创-IT

引言:

  证券电子商务广义上讲是证券行业以电子化(无线网、有线网、互联网等)渠道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服务,而狭义上的证券电子商务是特指通过互联网来传递股市信息、完成交割,并为股民和行业机构提供分析工具的商业服务。本文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都是狭义上的证券电子商务。

证券类电子商务网站的现状:

  国际金融市场上,八十年代初国际银行之间就已经开始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外汇交易及结算,随着九十年代互联网的飞跃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网络实时交易也迅速发展,直接改变了金融证券业的信息环境、运作模式和竞争格局。象如美国,现在使用互联网进行股票交易已占全部交易的14%,有20%的家庭通过网络进行投资,而发展的步伐依然迅猛!
  在国内直至1998年,江苏证券才推出比较完备的网上交易系统。由于中国本身网络基础不够完善,网上交易起步较晚,前期各证券公司没有充分的重视,而非券商类电子商务网站受政策制约,加之缺乏对大环境进行大面积的宣传推广,导致国内整个“证券类”电子商务网站不仅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国证监会统计全国总量约有25万用户在网上投资开户(占总上网用户的2.5%左右),交易量仅占全部股票交易的1%(证监会2000年3月)。
  但是证券业发展电子商务有大多数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整个产业的交易标的体现是纯数据化,首先避开了物流的制约,其次在安全认证和交割(支付)问题上也比其他行业容易解决,而且用户群的针对性使其不必为客户的购买能力担忧。所以,证券业是最适合以网络为平台开展商务的行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证券电子商务网站的分析:

  我国的证券业一直是政府重点监管发展的行业,从《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中可看出,只有券商才有资格做网上证券委托业务,由此导致现阶段网上证券交易主要有两种模式:一、证券公司利用IT(网络)公司的平台,以营业部的身份在后台为客户提供交易通道。二、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开通自己的网上证券交易接入平台,客户委托直接通过其接入平台到营业部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所以,国内证券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券商类电子商务网站和非券商类电子商务网站。

  传统的证券业一直处于国有机制体系下,所以使得券商类电子商务网站在信息咨询、行业研究、业务流程方面有着相对的优势。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互联网技术与行业挂钩、网络营销体系和网络管理体系方面则相对薄弱,所以对电子商务研究不够深入,在人才利用、体制改革、意识转变上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在中国,无论采取什麽样的交易手段(柜台下单、电话委托、网上交易等)都无法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所以国内证券电子商务网的盈利点明显少于国外同类网站(如:嘉信、E*TRADE)。也就导致了现今国内券商类网站的核心竞争在于利用自己原有的客户数,进行信息咨询(信息内容提供、信息精度筛选、信息传播渠道)业务。从它的代表网站可以观察出来:中信、国通牛网、青海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www.chinastock.com.cn),他们绝大多数是把互联网作为信息发布、用户交流和交易的平台,没有实质性商业模式的差距,只有本身资源的差距和意识方面的差距。所以,我们在此不作详细研究。我们主要来看一下非券商类的电子商务网站。

  国内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之中,证券业相关政策、法规均对证券电子商务发展起有利作用,这一点从证监会负责人员的几次言论中可看出。加上中国加入WTO的步伐愈来愈快,中国的证券经营机构将受到巨大的间接冲击,尤其是市场结构、投资理念、投资者分布等方面,也就使得证券网上业务会逐步向非券商机构有条件的开放。而现今非券商类电子商务网站绝大多数以ICP(内容服务商)和ASP(应用服务商)的身份入主市场,居领先地位的有“赢时通”、“和讯”、“盛润”、“证券之星”。

  赢时通(www.yestock.com)证券商务网是由深圳讯达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一个综合商务平台。它在互联网运作和策略方面明显占有优势,在获得注意力和抢占市场上有实际成效,而且通过网站CEO朱在国提出的“多通道”证券电子商务模式来看,“赢时通”的市场份额占有大、信息提供渠道多、平台技术力量强,使得盈利点多与其他同类网站。它的多通道商业模式体现了一个广义的电子商务应用,是通过建立在全国各地的网络通讯中心,连接当地的ISP、银行、声讯台、寻呼台、图文台、证券公司、信息公司等单位,向证券投资者提供证券电子商务所必须的通讯网络架构、软件支撑以及行业联合的标准化服务,使证券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脑、电话、传真机、WebTV、寻呼机、手持PDA等各种信息终端在远程完成所有与证券投资相关的工作。
  现在“赢时通”的主攻业务是利用短信息做手机炒股,截至2000年,“赢时通”在券商方面已与鞍山证券、广发证券、辽宁证券等全国60多个证券营业部全面合作,在通讯方面已与广东移动总公司、天津移动公司、陕西移动公司、上海联通公司、江苏联通公司、浙江联通公司、山东联通公司、福建移动公司、重庆联通公司、深圳联通公司、黑龙江联通公司等结尾战略伙伴关系(其中包括WAP交易系统)。由于短信息的手机交易系统(用户只需更换一张STK卡,用任何普通手机都可轻松地进行证券实时行情、证券信息、股评查询和证券交易)面向的客户面比WAP广阔,而且使用费(据“联通”公司称,无论时间长短的一次短信息查询收取¥0.10;每月基础费¥30.00——¥50.00;以GSM卡换取专用的STK,收取¥120.00)比WAP低廉,信息传播速度比WAP快捷,所以。。。。而且,其网站也开辟了WAP站点;
  “赢时通”投资商“讯达”的前身是讯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如最早的“乾隆”图文股票信息系统就是由他们负责开发,所以,“赢时通”网站在技术开拓方面也处于领先位置,比如网上行情分析系统有DOS、Windows、Web及Java四种版本,强大的资产管理系统,个性化的信息订阅系统Yesticker。
  当然,凡是有利则有弊,“赢时通”的劣势也很明显,因为没有传统媒体优势,使其在信息提供方面、股评方面、行业研究落后于“和讯”、“证券之星”、“全景”等。而且从阶段性的市场推广来看,太注重“概念”的宣传,而没有贴近用户针对性的做“业务”和“产品”的宣传,使大多数用户只认识到了“赢时通”这个品牌,而没有对其“产品”认知。战线过长,在专业化“服务”上落后于“盛润”、“和讯”等。非官方机构使其依赖于“风险资金”的变化。
  但不可否认,“赢时通”的发展还是令大多数用户和专业人士看好。

  “和讯”(www.homeway.com.cn)是由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和讯公司是首批通过中国证监会认证获证券投资咨询资格并提供在线财经资讯和投资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传统媒介、社会资源优势机强,媒体有《证券市场》周刊、《财经时报》、《财经》月刊等(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创办的)。和讯公司的投资咨询部门和研发部门拥有一批获得证监会认证资格的资深分析家和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研究队伍,并拥有国内数十家宏观经济与金融证券研究机构的专业支持。依托雄厚的研究力量,和讯公司与全球最大的新闻媒体路透社(Reuters)、最著名的金融资讯服务机构彭博资讯(Bloomberg)、桥讯(Bridge)以及新华通讯社、中国日报等境内外著名机构合作,面向世界提供大中华区的中英文财经资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综合应用服务,在国际领域的优势明显高于其他同类网站。所以,“和讯”牢牢地站在ICP这个立足点上,认定了自己最大的优势是资讯。从他网站的主要优势栏目来看,比如“和讯股市播报”,类似滚动的新闻集束,每天从早9点到晚上7点分7次定期播报,盘前、盘中、盘后都有实时分析,根据当天行情及时向股民发送和讯的观点:下一步的走势如何,炒短线的下一步有什么机会,确实充分利用了自身资源。在信息互动方面,“和讯”请了知名的股评家和经纪人以嘉宾的身份与网友沟通,效果很不错,据说不少写字楼里的白领边吃饭边在聊天室听股评专家咨询。
  “和讯”的技术力量也较强,曾设计开发出第一个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和山东、云南证券交易中心交易系统,并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等单位提供网站建设与运行维护服务。和讯的行情分析系统在使用上贴近用户,又快捷键的应用和筹码分布等,并且实现了多平台使用。但从他网站的构建来看,还是落后于“赢时通”、“盛润”、“证券之星”,其董事长章知方承认,和讯在技术方面“相对来说还是有比较薄弱的地方,我们承认这个弱点,而且现在也在调整、加强”。
  “和讯”现有的利润来源非常可观,在1999年的全部营业额大约2000万左右,因为它还是ISP商(网络接入服务商)。它的产品“和讯卡”是与中国电信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运用自身技术力量开发出来的,产品灵活方便,既可用于网络接入,还可一卡多用,进行网上续费、电子商务结算等。其次,由于和讯所依托的联办具有非常强的融资能力,和讯在资金方面不必发愁。
  据传言,“和讯”将步“8848.com”而后奔向纳斯达克。

  “盛润”(www.stock2000.com.cn)是由一批来自美国硅谷、中国网络界、证券服务业的精英人士及资深企业家携手在深圳创建,吸引了摩托罗拉及英特尔公司等几家美国策略投资者。它的专业服务方面做的很好,能够提供一整套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和针对证券公司交易和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如客户呼叫服务中心、以证券公司智能化的经营管理等系列产品有相当一批证券公司率先采用,其中有银河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南方证券、联合证券、海通证券、国通证券、平安证券、中信证券、大鹏证券等。以上所述看出,它的商业模式是以B to B为主,所以,“盛润”的用户数要比“证券之星”、“和讯”、“赢时通”要少。但从近期的网站新版的推出,可看出正在向“用户个性化”、“一站式管理”方向靠拢,试图在用户数方面缩小与同类网站的差距。
  “盛润”的行情分析系统“盛润stock2000”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满足了用户需求,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还是居于前列。而且网站技术改造也逐步完善,如现今的整个社区的构建要居于同类网站首位,若配合阶段性的营销,相信短时期内会人气大增。况且一套个性化通道,能让用户更快捷的找到“投资组合”、“完全选股”、“上市公司资料”和在线网友。
  但是“盛润”的盈利点较少,单单依托于ASP业务,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关键的业务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市场盈利前景不明朗。

  “证券之星”(www.stockstar.com)是上海地区电信部门所办,其影响力集中在上海地区。它在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行大型和特大型电子商务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并且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它的主要业务与“盛润”差别不大,也是ASP,为证券公司搭建网上交易平台。证券之星提供各种模块,可以使券商方便地设立自己的网上交易窗口,以拓展网上交易业务。目前多家知名证券公司已经成为证券之星的客户,收入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50%左右。
  “证券之星”的网站构建早(1997年3月),在网民+股民双重身份的用户的影响力巨大,是国内第二个访问人数累计超过一千万大关的网站,现在累计访问量已超过七千万,目前日均注册速度人超过三千人,其注册用户总数越过百万大关。它最大优势的产品其实还是在于“行情宝”(行情分析软件),因为上海电信为其提供了一个电信级公共交易平台,这使证券之星在信息处理能力上远远超过一般类型的网站,虽然总体负荷能力不如“赢时通”,但在上海地区无人比拟。而且因为起步早,为国内三大巨头(“新浪”、“网易”、“搜狐”)的财经频道提供行情服务,引导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使其产品对老网民而言,忠诚度还算理想。它的“证券伴侣”也不错,和“赢时通” Yesticker的功能不相上下,但就是没有产品推广,市场认知度较低。
  从商业模式来分析,“证券之星”没有“赢时通”、“和讯”的利润点多,与“盛润”相比差距不大。而且偏安一隅,不求上进,也许和它的管理层有关,证券之星现在的总裁高利民才刚刚把关系从上海地铁总公司转到上海电信,属于官方性质。看得出它的体制结构还不完善,缺乏互联网公司的朝气。但如果它能利用长期积累下来的自身资源来进行大面积宣传,与各大券商联合起来进行业务推广的话,相信现今的证券电子商务竞争有是另一番情景。

  另外类如“全景”(www.p5w.net)是《证券时报》主办,在网上路演和信息咨询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综合起来,网站象是《证券时报》的网络版,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证券电子商务“网站”。而且,其主要收入“网上路演”是与《证券时报》所挂钩(捆绑应该更贴切),如果没有《证券时报》的免费一个整版宣传的话,相信客户数就会降低很多。还有其他诸如“金融街”、“乾通”、“股易”等,影响力远远不及以上几家,所以不再介绍。

证券电子商务网站的前景:

  从证券业发展来看,平均开户数每年递增94.8%,现有账户4500万,发展空间很大。而且,2000年4月14日,证监会发布《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开展网上交易,符合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满足投资者多种形式的需求,中国证监会积极支持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综上所述,都有利于总体的证券类电子商务网站发展。
  但是,在现今证券电子商务网站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无论券商与否,只有商业模式清晰、利润获取点多、自身资源雄厚、管理机制灵活、发展速度快的“网站”才能够生存下去,并大力发展。
  而为了不被淘汰,券商与非券商成为策略联盟或战略伙伴关系,然后达到双赢,将成为证券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重要部分。
  ASP业务成为非券商的主要利润来源,也是在与券商类网站竞争中唯一占有绝对优势的业务。
传统的ICP商将在增值性信息服务方面大力开拓,建立网上咨询平台,通过多渠道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
  在网络基础日益完善下,各网站主要产品——行情分析系统,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传播速度的差距将会缩小,所以重要的是“个性化”的“服务”功能技术改良。
  网站中信息提供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时是否能最大限度的体现用户需求,如完善的体现互动性的社区、一站式的内置主页、强大的传播渠道等等。
  传统专业性的证券咨询服务公司会形成巨大的压力而与证券电子商务网站合作,或自己建立网站。所以,深层次的专业研究将会在网上形成令一道风景线。
  针对证券电子商务网站交易环境的辅助新兴行业(或机构)会逐步诞生,如“投资银行”、“客户认证机构”等,证券电子商务网站的竞争也会在此方面体现出来。
  ……
  最后,相信一至两年内,网上证券交易会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