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图上的“数字北京”《数字北京》 - 小导制造 - 导龄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9 次) 时间:2001-11-09 18:14:03 来源:导龄 (小导) 原创-IT

(小题)蓝图上的“数字北京”
“数字北京”的概念最早是由北京市市长刘淇在1999时正式提出的,2001年7月,申奥成功使北京数字化的议程大大提前。
在信息化工程方面,北京有着宏伟的蓝图。“十五”期间,北京将实施“48216”工程,指4项信息网络工程:基础通信管线工程、城域宽带网工程、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工程、政府专网工程;8项应用工程:电子政务工程、电子商务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科教信息网工程、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社区信息化工程、市场秩序保障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工程;两项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空间信息工程、信息资源网工程;一个区域信息化示范工程,即中关村科技园区信息化工程;6大信息产业基地: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北京软件产业基地、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基地、计算机网络产品基地、电子及通信产品基地、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基地。
众所周知,“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它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管理和规划体制的一次大变革,那么,“数字北京”实际要变革的是什么?
畅想数字北京
北京市的领导给“数字北京”的定义是什么?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认为:从广义上说,是首都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即通过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首都信息资源,建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科技信息系统、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通过发展信息家电、网上教育、远程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最终实现首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信息化。
据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相关人员透露,随着申奥的成功,北京市的信息化进程在投资及其他方面都将加大力度。因此,原定的这些规划还在做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具体规划在11月初出台。
今年春节刚过,北京市政府提出的为市民办的60项实事中,也有这么一条: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设“数字北京”,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在城市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应用,努力使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数字北京”在首都经济建设和市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北京”?它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光说概念太枯燥,还是从一个叫小零的姑娘感觉到“虚拟数字北京”的日常生活说起最为直观:
小零小姐入住的小区接入了有线电视网改造的HFC宽带接入,通过Cable Modem就可享受到每秒50M速率的互联网服务,而且费用也不是很贵,一般用户每月50元,流量不限的用户每月也就200元。上面有了一些基于宽带的内容服务试验,像视频点播、远程医疗。因为服务的数量少和各平台的统一性问题没解决,小零感觉不太满意,晚上在电视里看见了日本松下公司“智能样板屋”的介绍,她开始大胆畅想未来“数字北京”的一天生活和经历:
早8:00小零还在梦乡,昨天晚上定时的音乐在屋中响起,渐强的轻音乐终于在20分后叫起了她。脚一着地,客厅那个51寸等离子触摸显示屏由中央电脑指挥自动开启,显示了当日市政系统最新公告、公司当日日程、互联网热门网站、电子邮件、视频新闻等窗口。小零伸着懒腰走过去看了一遍,选定了一个时事要闻的网站,还到社区服务信息网上叫了自己的早餐,顺便把自己的物业管理费交了。然后到卫生间一边濑口一边看着安装在那里的小屏幕上播出的视频新闻,一时间屋内环绕的播音员严肃讲述关于国内外大小新闻。
一会儿,社区服务站的送餐员把早餐送到了。用完餐的小零要出门了,刚把门带上,房子的自动警卫系统开始启动,中央电脑按其行程还把小零离开房间的消息传到了小零办公室的电脑上,所有电话、邮件也自动转向办公室。
小零开上自己的车来到小区门口,门口的电子眼识别出车牌号和车主的详细资料,并马上出现在小区保安面前的电脑上,包括照片。出了小区,小零打开汽车仪表盘下方的电子地图,输入自己要去的地方,电子地图显示了目前的道路状况并建议了最佳行车路线。地图不断提醒前方路段车辆堵塞情况,直到目的地。
小零来到了工商局的一个办公窗口,来领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此前,她已经通过网上申办并提交了所有材料,并接到通知今天来领正式执照。小零在窗口前的一个小终端上输入自己的公司名称和密码后,里边的工作人员机器上显示无误,然后就发了执照。所有过程5分钟。
办完事,小零开车回到办公室,进门前拿出一张数码卡给电子门卫照了一下,确认无误后,办公室门开启,所有办公设备自动打开。其实她很少光顾办公室,多数时间跟朋友们或合作伙伴在一起讨论些事情。
工作了一天有些饿了,小零远程登陆了家中信息站,发现早上走得匆忙,忘了看冰箱给出建议:要买水果了,蔬菜也不多了;马桶报警说:最近脂肪在增加,要注意饮食。“这个时代,什么都得听电脑的。”小零抱怨了一句,拿出无线移动终端PDA找了家中意的餐馆,并定下菜单,先做个美食家。
约了一些朋友吃完晚饭,小零回到家中。在她进门前,空调器先清洁室内空气,然后把室内温度调到最佳;自动窗帘徐徐拉上,营造着家庭的温馨;洗衣机洗好了留下的换洗衣服……小零又看见健康警告,于是到休闲娱乐服务站,预定了周末打羽毛球的场地,然后点播了两个进口大片美美地看了一晚。
睡前,小零照例把时间定时,并用PDA连上自动报警系统,查看了一下房屋周围的安全情况,一切正常,安心入睡吧。
实际上,这个故事的部分情节就是由北京市电信公司网络局局长王福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描述的。他认为不出几年时间,这样的“数字生活”将如现代网民上网一样普遍,随处可见。如果有一天,您发现您所住的小区已经通了社区服务信息网,足不出户就可以与物业、街道甚至政府职能部门取得联系;或者您通过一张小小的智能IC卡可以实现认证身份、取款支付、充当驾驶执照等功能、办理户籍、就业、看病、领取养老金等所有事务”;或者您坐在家里,就可以享受丰富的多媒体娱乐节目,方便地接受远程教育,查阅各级图书馆的相关资料……这些都是“数字北京”。
构画“数字北京”
所有的理想都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据业内人士介绍,数字化在目前城市的应用可分为四个层面:家庭自动化、小区智能化、社区信息化,再往上就是城市数字化,典型的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所有的城市生活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专家认为,今天的数字化与以前最大的区别,就是从主干网建设走向应用网铺设,从“概念”逐步走向生活。
其实,北京市几乎各方面的力量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这一工程。100多个政府机构已经上网,并将进一步全部实现政务电子化;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中心网站今年将正式建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今年将在200万参保人群中试运行;建设部门盖建了以望京为代表的智能化小区和以华润大厦为代表的智能化写字楼;公共交通部门正在创建智能化管理网络;安博远程教育、数字方舟等一批企业也加入进来;网上学习、网上购物、网上开会等行为对普通百姓已不再陌生。据悉,这项被不断扩展延伸的浩大工程,首先从中关村开始试点,今年仅政府方面的投资就达3000万元人民币。
这些目标从整体上构造了数字北京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从官方到民间,各行各业都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