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守得云开见日月(一) - 狂人日记 - 马谡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7 次) 时间:2001-11-05 10:28:04 来源:马谡 (马谡) 原创-IT

网络经济-守得云开见日月(一)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世上的事大抵如此,互联网也不例外,纳斯达克的下跌让追捧新经济的投资人财富巨额缩水,但并没吓退站在网络门外的旁观者,有心人和资金都在等一个机会。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现在的网络经济因为亏损和纳斯达克的下跌反而因祸得福,成为无缝的蛋,别人避之惟恐不及,但只要网络的价值体系真的建立起来,出现转机,竞争对手肯定会蜂拥而致。
透视这几年网络经济风风雨雨的背后,会发现要想为网络行业中的很多现象、事和想法下结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是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互联网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若即若离隔着层阴影,相信业内人士比我更是深有感触。
       一。什么是网络经济?哪些企业属于网络行业?
现在比较流行看法:凡是与互联网沾上一点关系就可成为网络行业的一员,报刊杂志有了网络版就算进入网络行业,百货公司建了开展电子商务的网站便是网络公司,做了个人主页就敢自称IT从业者,与互联网沾亲带故的软、硬件生产商、服务商就更是构成网络行业中的上、中、下游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的效益都可归功到网络经济的头上。国外某著名人士不是说过几年后不会再有网络企业的说法,所有的企业都是网络企业吗?(原话忘了,大意好像是如此)
按照这种说法整个世界都被划分到网络行业里,世界经济的变化就是网络经济的变化,因此网络公司的前景理应是光明的,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如果还不至于对全世界未来的发展失去信心的话。
在这一看法下,互联网只是工具,要么是为了弥补传统行业的缺陷,要么是替代传统行业的某些部分,起到降低成本与增加机会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他的相对性上,即使用者因此而获得比竞争对手更有利的局面,因此单纯的网络内容服务是无法赢利的,最起码目前无法赢利。
这一看法的正确与否现在还不好说,我是不认同这一看法的,但缺乏反对的依据,缺乏单纯的网络内容服务公司赢利的证据,而且这一赢利要有普遍意义,不是个别此类企业的赢利。相反证明“网络是工具”这一看法正确的案例却不在少数。
不论是国外的AOL与雅虎的比较还是国内TOM。COM与新浪、网易的比较;不论是国外戴尔对亚马逊的比较,还是国内的海尔对8848们的比较,不论是国外的人才招聘网站还是国内的人才招聘网站,已经赢利或者说将要赢利且财物报告显示健康增长能抵御风险的网络公司都是那些网络虚拟与现实世界两手抓两手都硬的网络公司。这类网络公司的共同特点是要么是把自己原先的传统资源优势嫁接在互联网上,要么是把自己的网络虚拟优势嫁接在传统资源上,总之互联网只是跳板,是整合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的桥梁。
据说欧洲的网络公司有70%的企业已经实现赢利,让人惊叹不已。我是怀疑这一数据真实性的,否则就太可怕了,欧洲的网络公司并没有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更没有领先世界的网络实力,为何在美国这一互联网最发达最普及的国家都无法实现的赢利愿望,欧洲人却能办到,难道说欧洲的网络公司有三头六臂,能够点石成金?还是欧洲的网络公司与众不同?在这里我更相信是欧洲把有自己的网站或使用过互联网的公司都称之为网络公司,把这类公司的赢利都称之为网络公司的赢利才能打消我的疑惑。可惜国内对于欧洲网络公司的介绍不多,不知他们的具体情况。
按照邓小平先生的白猫黑猫理论和现实主义的观点,“网络工具”论的看法是正确的,只要互联网融入我们的生活,只要互联网对我们有所帮助,似乎不必将网络公司划分为单纯的网络内容服务公司还是其他工具类网络公司,斤斤计较哪一类型的网络公司是正宗,哪一类型网络公司是庶出,既然市场总是对的,一切就让市场决定吧。
我们可以不为网络公司划分成份,但目前单纯的网络内容服务商无法赢利是不挣的事实,这是我们不容回避的话题,我们有理由也应该找出他们错在什么地方,给后人留下警示。而且“网络工具论”也不完善,某些采用这种模式已经赢利或者将要赢利的网络公司很快会发现自己会陷入同单纯的网络内容服务商同样的困境。比如报刊杂志、招聘网站…….。
现在几乎所有新闻类网络公司都无法赢利,可他们的后台报刊杂志还是不遗余力的耗费资金精力来维持网站的运转。据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谁也说不清新闻网站的赢利模式,但谁也无法否认新闻网站能凝聚巨大人气,因此各家报刊杂志便说什么也要维持网站,以免将来网络咸鱼翻身,自己被挤出竞争的行列。二是为了吸引人气,增加传统报刊杂志的销量,墙内损失墙外补。
报刊杂志负责人的想法正确与否我不知道,但由于网络新闻的出现,传统报刊杂志的销售量正在逐年下降却是事实,或许某些没有建立新闻网站的报刊杂志是这次行业销售下降的受害者,或许提供新闻网络服务的报刊杂志因网络的存在而扩大了用户群,新增的传统用户超过因免费阅读网络新闻而失去的订阅用户。但如果传统报刊杂志的销售量因网络的原因长年负增长下去,总有一天会伤及业内所有的企业,到时就算采用网络与传统相结合的报刊杂志获得行业内更大的占有率了,因为整个行业蛋糕的变小和网络部分亏损包袱的加重也不能幸免于难。
国内招聘网站的赢利或者说将要赢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传统行业的发展,他们是利用互联网获得行业资源再通过传统方式实现利润的忠实实践者。通过互联网,招聘类网站获得大量有价值的用户信息,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再将用户的求职、招聘信息整理分类通过传统的招聘报纸、杂志实现信息增值,利用这些信息,招聘网站很容易的介入传统的猎头行列,实现信息的二次增值,利用这些信息,招聘网站推出相应的人事管理等软件实现信息的第三次增值,这些增值收入都是在网络资源优势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而招聘网站的主体网络部分却只能守着几十万上百万的用户,获得一些可怜的广告收入。
这类把网络当作工具的招聘网站前景同样堪忧,首先,这类网站的进入壁垒低,几乎等于零。这类网站的核心在于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用户信息,因此一般是免费为用户提供服务,而愿意介入这一市场的企业或个人只要能提供一些其他招聘网站没有的或者热门的招聘信息,很容易将其他招聘网站的注册用户吸引过来(对于用户来说,面对一次好的机遇,另注册一次并不复杂,也不算麻烦)。这样大家就面临同样的信息资源,如果后来者具有某些先天优势,比如传统的猎头经验、传统的咨询经验等,先来者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其次,招聘类网站的第一次信息增值也就是出版带招聘信息的报刊杂志,其读者是谁?是自己的注册用户?不可能,通过网络获得的招聘信息远远大于报刊杂志的信息量,而且更加迅速。那只能是现在尚未上网的消费者,如果网络普及是必然趋势的话,这一读者群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因此这一块收入的丧失只是早晚问题。